令人無法自拔
dCS Verdi/Purcell/Elgar Plus〔外觀〕
這麼多年的評論器材經驗,我可以說dCS這三件器材是我所聽過最好的數位訊源,它們把數位聲音拉得更近類比聲音。
原廠公佈規格:Verdi二聲道SACD/CD轉盤,擁有IEEE1394傳輸介面,可以把SACD的數位訊號送到Elgar Plus解碼後再轉為類比訊號。
Elgar Plus 24Bit/192kHz/DSD規格數位/類比轉換器,各類端子齊備,包括IEEE1394。
Purcell取樣頻率提昇器。可以輸入各種規格的數位訊源,將取樣頻率與字串長度提昇,最高規格為24Bit/192kHz;也可將一般PCM數位訊號轉換為DSD數位訊號。同樣的各種輸出入端子齊備,包括IEEE1394。
參考售價:550,000元(Verdi)/720,000元(Elgar Plus+Purcell),進口總代理:美特傳新(02-25077096)
〔前後面板〕Elgar Plus與Purcell、Verdi的造型設計就是要讓用家三機買齊,上下疊放一起。這樣才能顯出dCS特別的風味。
〔Elgar Plus內部〕Elgar Plus頂蓋使用大理石,內部所使用的電源變壓器與穩壓濾波部份與其他二機類似,線路板塗上厚厚的黑漆,不知有何特別妙用?
〔Purcell內部〕Purcell是取樣頻率提昇器,它可以把16Bit/44.1kHz的數位訊號提昇到24Bit/192kHz,也可以把PCM數位訊號轉為DSD數位訊號。
〔Verdi內部〕Verdi內部採用Sony雷射機械拾取系統,雖然只是轉盤,但因為內部有許多dCS特有的功能,所以內部線路比一般還複雜。
〔參考軟體〕「Klavier Duo」意思是雙鋼琴演奏。雙鋼琴演奏本來沒什麼稀奇,二位演奏家使用的Bendorfer鋼琴也沒什麼稀奇,這種鋼琴台灣很多。比較特別的是這張雙鋼琴演奏錄音竟然是由Bendorfer鋼琴製造廠錄音發行的,而且由義大利名跑車Maserati贊助。演奏內容不常聽到,但十分好聽。錄音效果上乘,琴音鏗鏘真實,足以當鋼琴參考片。(鈦孚)
在音響圈中,知道dCS大名者很多,但是實際聽過、用過它家器材者卻很少。您知道什麼原因嗎?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售價很貴!就是因為這個要命的原因,讓大部份的人無法親炙數位處理界的傑出產品。這次,我要寫的Elgar Plus(二聲道數位/類比轉換器)、Purcell(取樣頻率提昇器)、Verdi(二聲道SACD/CD轉盤)三件器材加起來售價更高達127萬台幣,一套數位訊源要那麼多錢才買得到,這不禁讓人好奇到底它們的聲音表現好到什麼程度?
幸福是什麼?就是擁有dCS
為了替讀者揭開這個謎底,我安排試聽了這套頂級數位訊源。聽過之後,我只能告訴您:這是我從未聽過的數位聲音表現,它令我無法自拔!可惜您無緣聽到這種令人夢魂縈繞的聲音。不過您也不必太沮喪,大家都知道法拉利跑車之名,但是又有多少人曾經開過呢?我們對法拉利跑車的崇拜源自電視上賽車場面與汽車雜誌的報導,而非親身試駕。同樣的,讀者們對dCS的崇拜(假若您會的話)也可以來自論壇的這篇報導,而不必親自擁有。當然,如果您能親自擁有,那實在是太幸福了。在此我要說: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擁有一套dCS Elgar Plus、Purcell與Verdi。
到底dCS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讓我這麼歇斯底里?我想這先按下不表,還是先瞭解一點dCS的歷史吧!dCS成立於1987年,原來是以專業數位處理器材為訴求,所以初期只有錄音室等專業領域的人知道他家的產品。從創立的第二年起,他家就持續擁有許多「世界第一」的技術發表。例如198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類比/數位轉換器dCS900,1993年又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類比/數位轉換器 902,1994年旋又推出24Bit/48kHz數位/類比轉換器950,同年把950升級為24Bit/96kHz規格的952。在這期間,有日本音響迷把他們這些錄音室專業用機器當作家用,發現效果非常好,於是敦促dCS要推出家庭用版,dCS就在1996年推出Elgar,這是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家用版數位/類比轉換器,型號取英國著名作曲家之名。
1996年12月,dCS又推出972,這是世界第一部Universal Sample Rare & Format轉換器。1997年又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192kHz的類比/數位轉換器904以及數位/類比轉換器954。您看看,專業市場裡 1997年就已經有192kHz的規格了,家用市場遲了多少年才有!1998年,904與954附上處理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的功能,成為第一部商業化的DSD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及DSD數位/類比轉換器。1998年七月,972也升級為192kHz版,當然這又是世界第一部。
1998年就擁有DSD處理能力
1998年九月,Elgar也升級擁有DSD訊號處理能力,稱為Elgar Plus,不過當時用得上的場合恐怕非常有限。1999年,Purcell出現了,這是世界第一部家用型取樣頻率提昇器Upsampler,也是取英國著名作曲家之名。同年九月,dCS又推出另一部24Bit/192kHz家用數位/類比轉換器Delius(又是英國作曲家),讓音響迷在Elgar之外還有更便宜的第二選擇。1999年11月,972升級了,這次變成能夠把DSD數位訊號轉換成PCM數位訊號,當然,這也是世界第一部。2000年二月,dCS的DSD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及數位/類比轉換器才第一次用在商業錄音上。這也就是說,在此之前的DSD商業錄音用的都不是dCS的產品。會是誰的產品呢?我猜應該是Sony的產品。2001年1月,dCS推出Grieg(挪威作曲家),這是世界第一部家用型帶有DSD數位訊號處理能力的24Bit/192kHz取樣頻率提昇器,它同時也是一部類比/數位轉換器。2001年10月,Verdi(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出現了,這是世界第一部搭載IEEE1394數位傳輸介面的家用二聲道SACD/CD轉盤。
到此,我們今天的三劍客通通出場亮相,我最早看到三劍客串在一起演出就是在今年1月的CES中,不過當時並沒有特別留意,因為在會場聽不出什麼名堂。現在,這三部機器總算在我家開聲,讓我好好享受這超過百萬台幣的數位訊源,我也才真正瞭解它們的實力。
整套西裝表現將會最好
或許您會奇怪,為什麼要三部一起使用才能唱歌呢?Elgar Plus不就是一部具有處理DSD數位訊號能力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嗎?它加上Verdi轉盤應該就能唱SACD與CD了,為什麼還要在中間弄一部取樣頻率提昇器Purcell攪局呢?理論上是如此沒錯,實際上這樣做也可以。問題是,目前大家一致公認SACD的聲音好過CD,如果我們能夠用一部取樣頻率提昇器,把我們珍貴的CD從16Bit/44.1kHz的取樣頻率提聲到24Bit/192kHz不是更好嗎?甚至您還可以把CD的PCM數位數音格式轉換成 DSD格式,這樣就成了SACD不是嗎?
既然Purcell本身就可以輸出24Bit/192kHz以及DSD數位訊號,為什麼我們還要Elgar Plus呢?各位不要忘了,Purcell所輸出的是「數位訊號」,這些數位訊號還必須轉換成類比訊號,才能把音樂訊號輸入您的前級或後級裡。就是為了這個緣故,所以我們還需要Elgar Plus。我知道還有人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為什麼不乾脆在Purcell上面裝上數位/類比轉換晶片,讓Purcell能夠輸出經過解碼的類比訊號呢?根據原廠的說法,Elgar Plus上面採用dcs Ring DAC,讓它來做專門解碼的工作應該會比較好。此外,Elgar Plus與Purcell之間還有Word Clock時脈同步鎖定,同時一起使用他們會得到最精準的數位訊號時脈,讓時基誤差降到最低。當然,您也可以不使用Elgar Plus,而用別家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但是要注意規格要與Purcell相當。不過,DSD的訊號您可能就「無解」了。因此,假若您有心用dCS產品,我建議您最好還是整套西裝都買,您該不會買Boss西裝上裝去配Zegna褲子吧!
至此,您可能還會有一個疑問:目前市面上的SACD唱盤不都是只能輸出解碼過的類比訊號嗎?怎麼dCS能夠輸出DSD數位訊號呢?難道這是合法的嗎?不怕盜拷嗎?我也就這個問題請教此間代理商,他們告訴我dCS所採用的IEEE1394介面完全按照IEEE與Sony議定的規格去做的,所以無論在效果上或合法性上都沒有問題。
因為專業,與眾不同,所以售價昂貴
為什麼dCS的取樣頻率提昇器與數位/類比轉換器要賣那麼貴呢?難道就只因為擁有DSD相容功能嗎?人家別的取樣頻率提昇功能附加在數位/類比轉換器上,根本是免費的!說到這裡,各位就有所不知,dCS內部所使用的並不是一般市面上買得到的編、解碼晶片,而是他們自己開發的「編、解碼線路」。這種編、解碼線路是用複雜的運算方式把原來 16Bit/44.1kHz或其他規格的數位串列先予以「解構」之後、提昇取樣頻率與字串長度(也就是Bit數),然後再重組出新的高規格數位串列訊號。這種作法與坊間簡單的取樣頻率提昇方式有天壤之別。您買了Purcell等於就是買到錄音室所使用的專業機種,可以用來把自己的CD重新製成更高規格的 CD甚至SACD,所以莫怪它的價錢要那麼貴。此外,編碼與解碼除了可升級的硬體形式之外,還可以用軟體形式,以播放CD ROM的方式就把軟體程式灌入機器內升級。其實,就是因為dCS擁有這種市售晶片還未推出之前就能夠編、解碼的研發能力,所以他們才能屢獲「世界第一」;同時也才能夠在專業領域裡揚名立萬。在此我可以重申:dCS的貴,就在於您所使用的是最頂尖的專業領域技術。而非市面上大量生產的晶片技術。
也就是因為dCS所使用的都是這種獨門技術,所以當我打開Elgar Plus與Purcell的頂蓋時,對於裡面的線路實在「一無所知」,機內所看到的晶片也不是在其他數位/類比轉換器上可看到的市售晶片。不過有意思的是,Elgar與Purcell所採用的線路母板與電源供應部份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附加的線路板與細部線路不同而已。我猜想這樣做的原因並不在於節省多少成本,而是在於二機之間Word Clock的同步考量。至於那個「外國人」Verdi,它採用的是Sony的機械拾取系統。
造型也是一致性設計
由於原廠有意要讓三部機器一起賣出去,所以在設計外觀時就按照三部上下疊放的設想去規畫造型。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當我把這三部機器拆開之後,才發現雖然Elgar Plus最重,但是它的造型不可能讓它放在最底部,而是必須放在最上面。再來,我又發現要把重量最輕、身子最「單薄」的Purcell放在最底下,這樣它的前沿與Verdi的前沿才能契合得天衣無縫。而Verdi特別設計成二倍Purcell高度,從側面看就像二部機器般,它剛好擺中間。老實說,這種設計有點奇怪,擁有大理石頂板、身體最壯、體重最重的Elgar Plus因為造型是帶金字塔型而必須放在最上面,其餘無論是Purcell或Verdi的頂蓋都只用壓克力而已。話雖如此,Purcell在下,Verdi居中、Elgar在上的安置方式不可否認的得到了最佳的視覺整體美感。此外,Elgar Plus機內溫度高(選單中還有溫度可查),可能也是放置上面的原因之一。
雖然這三部機器售價高昂,不過它們所使用的機箱並沒有相對昂貴的質感,所擁有的只是堅固,這是美中不足之處,我想也是專業機器的通病。在避振方面,除了機箱頂蓋有橡皮夾層用來吸收振動之外,三部機器的腳座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驚人之處。不過,這三部機器疊放在一起也已經夠「穩重」了,要搬動它們也沒有那麼容易,尤其要重新接線時您就知道「痛苦」了。
操控要先想通再動手去做
為了配合整體機箱的專業設計,這三部機器的面板上所使用的都是小型按鍵與小型顯示幕。假若您從來沒有使用過AV器材,我想這些小按鍵會讓您大傷腦筋。事實上這三部機器面板上的按鍵雖然才簡單幾個,但是它們所擁有的調整功能卻相當複雜與完備,從來沒有玩過AV器材的人一定要先仔細讀過說明書後才有辦法使用,就算一天到晚在摸機器的我也要大概看過說明書後才能讓這套器材發出聲音。說得更直接些:第一次使用dCS機器的人最好請代理商把所有背板接線接好、面板操控設定好,自己只要動最簡單的幾個調整功能,這樣最保險。否則,沒有經驗的人買回機器後我保證唱不出聲音來。
Word Clock先連接好
再來繞到背板,我想新手看到那麼多陌生的插孔一定要昏倒,因為上面的標示與傳統二聲道類比音響系統或數位音響系統都有很大的差別。其實,您也不必害怕,只要安靜下來先想想這三部機器的功能,就能夠瞭解那些插孔與那麼多連接線的功能與接法了。來!讓我在此一步步引導您瞭解這些插孔。我在前面不是已經說過這三部機器具有Word Clock功能嗎?既然有這種同步時脈鎖定功能,當然就要有輸出輸入插孔與連接線。在此,主角是Elgar Plus,它居主控地位,所以我們要先把Word Clock同軸線從Elgar Plus的Word Clock Out端連接到Verdi的Word Clock In端,這樣就完成二部機器間的時脈鎖定連接。再來,我們要從Verdi的 Word Clock Out端連接到Purcell的Word Clock In端。最後再從Purcell的Word Clock Out連接到Elgar Plus的Word Clock In,這樣就完成三部機器之間的同步時脈鎖定。怎麼樣?很簡單吧!
接上傳送44.1kHz的數位線
時脈鎖定連接好之後,我們來看看數位訊號的輸出入端。Verdi是訊源,當然要有數位輸出端,把數位訊號先輸給Purcell,這樣Purcell才能夠做取樣頻率(PCM從32kHz-192kHz,DSD則到 2.8224MHz)與字串長度的提昇(16Bit-24Bit)。要達成這個功能,我們只要用一條數位線來連接Verdi與Purcell就可以,在此我用一條XLR平衡線做連接,因此我要選擇XLR端子。這時問題來了,無論在Verdi或Purcell背板上都有好幾個XLR端子,上面有不同的標示,到底我們要使用哪些端子呢?很簡單,對於初級班的您,只要看標示AES 1、2、3的這三個端子就可以。所謂AES就是依照AES機構所設定的數位傳輸規格所製成的介面(SPDIF就是依照Sony與Philips所製訂的數位訊號傳輸介面),您只要把Verdi的「AES3」與Purcell的Digital in端子連起來就可以,這樣就完成把「44.1kHz」數位訊號從Verdi傳送到Purcell的任務了。
Dual AES有二條都要接上
奇怪,剛才我怎麼要特別強調「44.1kHz」呢?原來,Verdi這個AES 3端子只是用來傳送44.1kHz的數位訊號而已,比它更高(例如48kHz-192kHz)的取樣頻率並不是經由這個端子傳送,而是從AES1與AES2這二個端子傳送的。換句話說,要傳送更高的取樣頻率數位訊號必須用二條線來傳送,這就是dCS所獨有的「Dual AES」傳送法。為什麼要這麼費事呢?因為取樣頻率更高、字串長度更長(Bit數更高)的數位訊號如果只用一條線傳送的話,速度太慢了,無法即時解構再結構成新的數位規格。看到這裡,我想您應該明白AES1與AES2這二個端子要怎麼連接了,那就是拿二條XLR端子的訊號線,把Purcell與Elgar Plus的這二個對應端子連接起來,讓高於16Bit/44.1kHz規格的數位訊號從Purcell傳送到Elgar Plus去。
或許您會奇怪?我是不是寫錯了,應該是用AES1與AES2端子把Verdi與Purcell連接起來才對啊!怎麼會去連接Purcell與Elgar Plus呢?怎麼Verdi與Purcell之間就不需要Dual AES連接法呢?難道Verdi永遠不唱高於16Bit/44.1kHz規格的CD嗎?坊間不是有許多號稱更高規格的CD錄音嗎?沒錯!坊間有許多高過 16Bit/44.1kHz規格的CD錄音,事實上Verdi的背板上也有AES1與AES2插孔,不過Purcell背板上卻只有一組AES1與 AES2插孔而已,我們要把這組插孔留給Purcell與Elgar Plus連接使用。反正無論號稱用多高規格錄製的CD,那都是在錄製過程中提高規格,到了要印製成CD時,還是要打回原形,採用CD的制式規格 16Bit/44.1kHz。而這最基本的數位訊號規格可以透過Purcell的提昇取樣頻率與字串長度,而得到更好的聲音。
IEEE1394貫穿三部機器
好!到此為止您已經把同步時脈鎖定的接線連上了(三部機器之間),傳送 44.1kHz的AES3也連接上了(Verdi與Purcell之間),甚至傳送更高規格的AES1、AES2也連上了(Purcell與Elgar Plus之間),現在還缺什麼呢?還缺DSD 數位訊號的傳輸,這種數位訊號是1Bit/2.8224MHz的位元流規格,它們要怎麼傳送呢?這三部機器都配有IEEE1394端子,DSD訊號就以這種端子傳送。在這三部機器背板上都各有二組IEEE1394端子,由於這種端子同時可以做輸出輸入雙向傳輸,所以您怎麼接都沒關係,不必考慮到那端接輸入、哪端接輸出?重要的是三部機器都要連接上,也就是從Verdi要連接到Purcell,再從Purcell連接到Elgar Plus,這樣就大功告成了。當然,您別忘了最後還要從Elgar Plus的類比訊號輸出端把已經解碼完成的類比訊號輸入到前級去。
把所有的CD轉成SACD來聽
寫到這裡,我們已經把三部機器背板上應該連接的各種接線都接好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打該三部機器的電源,準備進入Menu選單的設定了。三部機器的選單設定複雜嗎?說複雜的確很複雜,因為這三部機器上都設計了很多的功能。不過,如果您只要聽CD或SACD,暫時不做別的事情,那事情就簡單了。在此我教您一個更簡單的操作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的CD都經由Purcell轉換成 SACD來聽。這樣一來,雖然Verdi是一部SACD/CD二用機,但無論是放CD進去、或SACD進去,您所聽到的都是SACD的聲音。或許您又要懷疑,Purcell不是可以做各式的取樣頻率與字串長度的提昇嗎?難道我就不用24Bit/192kHz的提昇了嗎?當然您有權力使用24Bit /192kHz的規格,只要進入選單設定好就成。不過我建議您可以把所有的CD都轉成SACD來聽,保證不會讓您失望。
要把CD轉成SACD來聽時,操作設定過程很簡單,您先把一張CD放進Verdi,按Play鍵讓它唱,接著按Purcell面板上右邊的Function,把Menu叫出來,然後利用左邊的Function Step鍵找Out Mode,叫出DSD輸出,此時Purcell顯示幕上會顯示44.1kHz→DSD或DSD→1394,這表示Purcell知道您想把44.1kHz的數位訊號轉換成DSD數位訊號。
檢查面板上該亮的字有沒有亮
接著我們要設定Elgar Plus,好讓它能夠接受來自Purcell的DSD訊號。此時,我們要同時按住Display鍵與Volume/Balance鍵,等顯示幕上出現 Menu字樣才鬆手。接著我們轉動Elgar Plus面板上旋鈕鍵,一次一次轉(如果停止幾秒不動作,它就會退出Menu,退出之後,那個旋扭就是音量旋鈕,請把它旋在最大的0輸出位置),一直到顯示幕出現Syc→1394,此時立刻按Volume/Balance鍵,選擇Purcell就可以了(這個選單有Purcell與Verdi兩個可以選)。這代表Elgar Plus與Purcell之間已經用1394連接上了,此時DSD訊號就可以傳送無誤。要注意的是,假若Elgar Plus顯示幕上沒有顯出Purcell字樣的話,你就是調到死也不會有聲音出來。
到此為止,您只要調整前級的音量,就可以聽到美妙的音樂了。此時,Verdi面板上應該顯示CD與WCLK(時脈鎖定)字樣,另外PWR(Power)與CONT字樣也會顯示。要提醒您,假若您放入的是SACD,SACD的字不一定會亮起,因為許多SACD都是複合層的,Verdi會先選CD層,此時您要用遙控器上的SACD鍵切換,無法從Verdi的面板切換SACD或CD。
再來,您要檢查Purcell 面板上是否有PWR、AES、WCLK、1394等四個字亮起,這代表著Purcell有時脈鎖定,有接受到用AES端子從Verdi傳送來的數位訊號,也已經用1394介面把轉換成的DSD訊號傳送給Elgar Plus。至於Elgars面板則應該有PWR、DSD、1394三個字亮起,還有顯示幕中間要有Purcell大字顯示,這表示Elgar Plus已經成功的透過1394介面,從Purcell接收到DSD訊號。在此還要提醒您的是,假若您怕機器溫度太高而在平常把電源拔掉的話,每次接回電源播放音樂前都要檢查一下面板顯示,看看是否如上所述,因為拔掉電源後原則上三部機器應該都要回到最後一次播放的模式上,但我發現Elgar Plus不一定會回到上一次播放的模式,所以有時可能要再調整一次。把所有該有的設定叫出來。
寫到這裡,我已經手軟了,但是卻還沒有開始談論到這三部機器在聲音上的表現。事實上Elgar Plus與Purcell身上還有很多要設定的東西,例如Elgar Plus 內Filter的種類就牽涉到聲音。而Purcell也有Filter與Dither、Noise Shape等與聲音有關的濾波、滌圾、噪音整型等功能調整。不過這些我都不說了,原廠說明書有推薦聽什麼音樂採用哪種濾波、滌圾、噪音整型搭配,您可以照著調整或按自己的喜好去做。總之,這三部機器功能多多,假若您有幸買下來,就有權請此間代理商或經銷商好好將您教會怎麼設定操作,我要趕緊向讀者報告我所聽到的聲音表現了。試聽時用的前級是Lexicon MC-12B,後級是Linear Acoustic LA105.2二部橋接,喇叭則是AER Momentum。透過這套dCS,讓我驚覺原來我這些前、後級與喇叭的真正實力還不僅是我平常所熟悉的而已,可見好器材的潛力無窮,需要使用者好好挖掘。
一切聲音變得更真實了
如果要以最精簡的話來形容這三部機器的好處,那就是:「它們讓一切的聲音變得更真實了。」而所謂的「真實」包括了鋼琴與小提琴聽起來木頭味更濃,觸鍵拉弦質感更真實,所有樂器的音質更美,質感更棒,樂器形體更飽滿,重量感更重,密度更高。人聲則讓我感覺嗓音更直接、更真實,當然也更飽滿。這些改善無論聽SACD或以CD轉成SACD皆然。例如聽Bendorfer 所出版那張「雙鋼琴」時,演奏者施加在琴鍵上的力度變化變得更清楚,擊槌打在弦上的結實紮實、電光石火接觸感覺也更驚人。聽Naxos那張「舒伯特鋼琴三重奏」時,您會很清楚的感受到鋼琴的實體、規模感、權威感、觸鍵質感整體都提昇了,而且木頭味更濃些。而小提琴與大提琴這些弦樂的擦弦質感也提昇許多,這就是我所謂的更真實。而在聽江蕙「台灣紅歌」時,您也會發現江蕙嗓音抖動的細微變化更清楚,彷彿您就站在她前面一公尺在聽她唱歌那般真實。此外,聽羅時豐那張「唱歌的人」時,更會驚覺原本就已經很直接的錄音變得更直接,羅時豐嗓音的細節與音像的凝聚真實簡直已經到了「誇張」的地步。我所謂的「誇張」是指我們好像鑽進麥克風中去聽羅時豐唱歌,這與一般有距離的聆聽經驗完全不同,所以我說「誇張」。
除了一切都變得更真實之外,這套dCS還有一個優點也是馬上可以強烈感受到的,那就是整體解析力提昇很多。解析力一旦提昇,您會覺得所有的聲音都清楚起來、順耳起來,而且細節變多了。就以「決戰猩球」這張電影原聲帶為例,第一首是表現難度非常高的曲子,一般器材要把那複雜強烈的節奏旋律清楚展現並不容易。換上dCS之後,馬上感受到那複雜強烈的低頻聲音裡面浮現出許多細節,甚至連本來紛亂的低頻部份也顯出前後的空間層次感。而低頻樂器的形狀與聲音質感表現也整體提昇很多。
可不要以為上面我所形容的聲音改善都是老生常談,您沒有親耳聽到這樣的聲音提昇,就無法瞭解我聽到之後內心的感受。就我這麼多年的評論器材經驗,我可以說dCS這三件器材是我所聽過最好的數位訊源,它們把數位聲音拉得更近類比聲音。聆聽它們的這些日子來,我平日用來測試器材的CD一張接一張的聽,每張CD的音質、音色、樂器與人聲質感都更美更真實了,它們都從CD轉化為SACD,這種得到更接近真實的喜悅真的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唯有親身體會才得以傳神。
聽過這三部機器之後,讓我對SACD的聲音表現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因為我可以說都是在聽44.1kHz轉換為DSD聲音。我想,如果您沒聽過dCS,一定無法接受原來的44.1kHz在經過CD製作定型之後還可以表現得更好,事實上我前面也說過,dCS並不是單純的提高取樣頻率而已,它是把原本的數位訊號拆掉重組,因此您所聽到的已經不是原本的CD訊號了。雖然SACD與DVD Audio各有優缺點,也各有簇擁者,但在使用dCS器材的大前提下,我認為SACD應該會凌駕於DVD Audio之上。
我聽過最好的數位訊源
聽dCS越久,越覺得數位聲音並非萬惡不赦,而是大部份的人都只能用差勁(與dCS相比)的數位訊源來聽CD,以至於嚴重扭曲了數位聲音的成就。想到這裡,心裡不禁一陣嘆息:難道要擁抱優質的數位聲音就一定要付出那麼高的代價嗎?dCS能夠把器材做得那麼好,令人聽過之後無法自拔,但卻又無法讓更多人負擔得起,這無疑是人間憾事之一。 ■
焦點:雖然三部都可以單獨使用,但是我建議您最好買齊三部,這樣所獲得的改善效果最大。使用中發現Elgar Plus的溫度相當高,連大理石頂蓋都會發熱,所以散熱要特別注意。
搭配建議:這套器材的改善重點並不是堂音增加或細節增加,而是所有樂器或人聲都更真實了,真實的令一面也代表著音質音色更美,當然這是各項表現平均提昇的綜合效果。 數位顛峰的超級訊源-dCS Puccini CD/SACD唱盤
文‧郭漢丞 圖‧蔡承融
用音樂家的名字為產品命名,是英國dCS的傳統之一,過去他們多以英國作曲家為名,譬如Elgar、Verdi,但從新旗艦Scarlatti開始出現了轉變,換上了義大利作曲家來命名,隨後推出的Paganini與Puccini跟進,都是義大利的音樂家。Puccini是一系列新世代dCS器材當中功能最「完整」的數位訊源,售價還是高昂,但與Scarlatti與Paganini數位「系統」比較起來,Puccini以一體式CD/SACD唱盤之姿,加上數位音控功能,儼然是dCS家族最接近頂峰,卻又相對不那麼貴的SACD唱盤。
數位訊源的領導者
經歷二十多年的研發,數位格式的進步有目共睹,從CD到SACD,取樣頻率越來越高,頻率響應越來越寬,這過程當中dCS功不可沒,這家英國音響廠家一直是高階數位音樂應用的技術推手。在CD以PCM記錄數位音樂的時代,全世界專業錄音室最常見到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大概就是dCS,等到SACD出現,DSD格式成為更先進的數位格式之後,dCS仍是數位訊源的領導者,率先推出分體獨立的DSD數類轉換器,以1394介面突破Sony鎖定DSD數位輸出的限制。dCS此舉不寂寞,隨後Accuphase、Esoteric、EMM Labs都用自己的「辦法」,解決DSD數位輸出的難題。但音響迷永遠會記得,dCS是挑戰Sony SACD規範數位輸出的第一人。
和自家P8i相比較,Puccini顯然是更為成熟、更為精緻的產品,整體工業設計走向另一個層次。
2007 年可說是dCS發展家用Hi End音響器材最重要的一年,他們在當年度4月份推出全新的Scarlatti旗艦數位系統,緊接著10月推出Paganini數位系統,延續 Scarlatti技術核心,價位卻遠低於Scarlatti。11月跟著登場的新產品,就是和Paganini轉盤一模一樣,但成為「一體式」SACD 唱盤的Puccini。
對於追求完美與絕對之聲的音響玩家而言,最高頂峰仍是Scarlatti,全套由轉盤、DSD DAC與外部Clock校正組成,數位音樂重播的每一個小細節通通不放過,全盤照顧,複雜的連線也可以讓愛「玩」音響的人樂在其中。可是,講到輕鬆聽音樂,數位訊源一接就可以享受音樂,那麼Puccini才是夠簡單的產品,電源線和訊號線接上去,打開電源就可以聽音樂,而且是不折不扣的dCS技術根底,不是美事一樁?dCS顯然看得清楚市場的需求,對高階音響玩家而言,分體式設計的Scallatti與Paganini更適合,但講到輕鬆享受好音樂,Puccini更接近簡單易用的需求。在dCS家族當中,以前僅有P8i是唯一的合體式SACD/CD唱盤,Puccini出現則是「唯二」的新選擇。
P8i即將停產?
Puccini 的出現,是不是代表P8i停產?我在2008年CES會場上詢問dCS產品經理Martin Reynolds這個問題,他說dCS的傳統是從不淘汰任何型號,而是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新產品雖然推出,但舊有的型號依然會存在。所以,Puccini推出不代表P8i停產,兩者會同時存在一段時間,如果消費者通通選擇Puccini不買P8i,那P8i會自然消失,否則dCS會持續因應市場需求繼續生產。Puccini推出之後會在短時間內把自家小老弟P8i「終結」掉嗎?我想不會,畢竟P8i依舊是dCS家族當中最「便宜」的數位訊源,身價也大約只有Puccini的1/2,這麼大的價差,應該會讓P8i延續好一陣子。
Puccini顯然更成熟、精緻
單單就dCS這兩部一體式SACD唱盤來個自家比較,Puccini顯然是更為成熟、更為精緻的產品,整體工業設計走向另一個層次。Puccini的機箱採用厚重的鋁合金打造,正面勾勒出漂亮的弧線,承盤進出處還有波浪造型,相較之下,P8i就顯得非常「樸素」。在承盤機械結構上,P8i採用Philips 元件,而Puccini則升級到Esoteric的訂做元件,強調機械結構更好,成本也更高。此外,Puccini正面的顯示幕尺寸也長大不少,圖形化控制介面使用起來不僅方便,放大圖示也比較容易閱讀,這些都是P8i跟不上Puccini的地方。在功能上,還Puccini增加了外部時鐘校正器的連接功能,意思是用家也可以買dCS自家的Clock來搭配Puccini,把時基差降到最低。
廣告
與時俱進的Ring DAC技術
dCS 懂得做最複雜的數位系統,但Puccini可說是把最複雜的數位系統,變成最簡單使用的唱盤,內中的技術依然不簡單。Puccini技術上不簡單的地方在哪裡?還是dCS自豪的Ring DAC架構,這也是dCS能在數位音樂領域位居領導者的關鍵技術。最早dCS設計出Ring DAC的目的,並不單純是為了追上高階數類轉換的規格,而是想要做出全新的數位架構,即便數位音樂格式的技術內容不斷翻新,Ring DAC架構也能與時俱進,迅速跟上時代的腳步,而不需要仰賴其他大廠奧援。
dCS 研發Ring DAC的原因很簡單,國際大廠如Sony、Philips擁有足夠的財力研發,將數位音樂技術推陳出新,但每每新技術問世,就必須仰賴大廠提供新型晶片,造成實質的技術壟斷。Ring DAC則是從技術架構上建立基礎,不管大廠怎麼變化,Ring DAC的技術架構都能因應調整。這好像打上通用的地基一般,不管數位格式怎麼變化,dCS就是能平地起高樓,在Ring DAC上面兜出解決方案。
Ring DAC的核心還是24bit/192kHz的數類轉換,但架構和一般買得到的Burr Brown、Crystal、Analogue Device不一樣,一般都是跟著大廠制訂的規格,乖乖付授權費搭出晶片線路。但Ring DAC則是把許多5bit DAC兜在一起,形成dCS獨有的架構,好處之一是不管數位規格怎麼昇,多兜幾顆5bit DAC便是。而好處之二,就是利用配合DAC的精密電阻,提高運算的精確度,一般單一晶片運算,誤差值不可避免,但採用多顆晶片同時運算,再將誤差值平均,精確度便會更高。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買最新的晶片當然速度快、準確度又高,但難免有「失算」之時,拿許多晶片湊在一起,大家一起算,就算其中一兩個算錯了,平均下來肯定更接近正確的數值。此外,dCS既然要搭配「很多」晶片,搭配精密電阻一起運算,他們家的線路板看起來總是比一般數位訊源要來得複雜許多,這也是昂貴的理由之一。
看到這裡,很多人要問,既然核心是24bit/192kHz,那應該是DVD-Audio的規格,遇到DSD的1bit怎麼辦?dCS一樣使用「Ring DAC Format」,將1 Bit訊號轉化為5 Bit訊號,並且用自家的運算模式,進行噪訊修整(Noise Shaping)。DSD訊號比起PCM訊號,雖然頻寬和動態好很多,但同時也放大了高頻噪訊,要把DSD數類轉換做得好,Noise Shaping處理也很重要。在某些平價的SACD唱盤上聽DSD格式的錄音,有時會覺得高頻顯得毛燥,都是Noise Shaping做得不好所導致。
專業級昇頻線路
此外,Puccini可以內建昇頻線路,並提供24bit/192kHz與DSD兩個選項。意思是說,如果拿Puccini播放PCM的CD標準格式,昇頻線路可以選擇把16bit/44.1kHz的PCM訊號,升級到DVD-Audio的24bit/192kHz或SACD的DSD規格。話講得更白一點,就是把原本的CD收藏,全部升級到DVD-Audio規格或是SACD規格!dCS這番雄心壯志,可不是隨便說說,即便在專業錄音室當中,將CD轉為 DSD的器材不是EMM Labs,就是dCS,所以選擇dCS高階數位訊源,等於讓CD直接變成SACD,想想這省下了多少購買SACD版本的錢?尤其是CD收藏成千上萬片的樂迷,要是想全部換成SACD版本,之間的價差大概可以買一部Puccini了。所以Puccini究竟是貴還是便宜,端看CD收藏的多寡,收藏越多 CD,Puccini就越顯其價值。
在數位濾波部分,Puccini提供了4組Filter,調整選擇直接從圖形選單操作即可。數位濾波的作用,是濾除聆聽頻率範圍之外的高頻噪訊,這對 SACD更顯重要,因為DSD規格雖好,但本身存在著比PCM更多的高頻噪訊,怎麼把聆聽頻寬之外的噪音去除,就靠音響廠商各顯神通。Puccini的數位濾波原廠預設值是「1」,濾除的量最少,代表頻寬最高,大約延伸至70kHz,而「2」和「3」則逐漸增加濾波處理的量,頻寬也會跟著縮小,但噪訊會更低。而「4」則是用來檢修用,不適合聆聽,操作Puccini時請在1~3的濾波模式中選擇。還有,雖然Puccini的圖形化操作介面比過去的dCS好用許多,但切換濾波還是不怎麼方便,要按好幾個選擇鍵,建議直接從Puccini的遙控器上面操作最方便。
三段適合聆聽使用的濾波模式,代表Puccini擁有三種音質音色的細部變化,原廠建議使用第一段,但如何搭配使用還是看個人。我試聽Puccini初期,先在這四段模式當中切換比對,最後還是選擇第一段的原廠設定,音樂的頻寬最開闊,高頻至極高頻的延伸顯得亮麗清新。 这文章不枪的,和我听感差不多——dcs的模拟味真的了得,可以和lhh2000相媲美。 無人能敵的Ring DAC-英國dCS P8i(原理篇)
能在音響界立足,必有其過人之處,對於dCS,就筆者觀察至少有三項過人之處:對於SACD音樂與DSD處理的來龍去脈有全盤了解;對於音樂用DAC技術獨到,無人能及的24bit解析力;對於音樂的鑑賞力。上述三項,只要專精任何一個,就可以在音響界立足而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dCS在這三個領域都有領先的地位,一直都是數位唱盤世界的執牛耳。
P8i是一部結合了dCS深厚技術的產品,包括整路DSD的訊號處理、SACD的播放技術、真正達到24bits的Ring DAC,其中讓人喜出望外的是P8i內建DSD昇頻線路,能將一般的CD作昇頻處理,對於空間感的提昇有莫大的幫助。相信比較老經驗的樂友會明白,以往要超過百萬才能湊齊上述功能的器材,而P8i則是一台「綜合播放機」,一鍵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而且價格也已經「友善」多了。
dCS熟稔DSD規格
當年Sony發表了全世界第一台SACD Player,dCS隨即發表了自家的SACD播放機,這樣的產品不是偶然,dCS在某種程度上是Sony開發SACD的合作廠商之一,我想這都已事樂友們熟悉的舊歷史。dCS在錄音室產品的成功,也代表著dCS對於DSD規格十分熟稔。P8i內建DSD昇頻線路,能將CD的PCM訊號昇頻為 1Bit/2.8224MHz的DSD格式,最後由Ring DAC在24bits/192kHz下作數位類比轉換。樂友們不妨可以把這樣的程序想像成「把CD重新後製」,幾經聆聽之後,確實有過人的表現。
精準的Ring DAC
dCS 第二個過人之處,是開發出精準的24bits DAC。Ring DAC在這個世界的音響圈裡擲地有聲,但對我這個踏入音響領域年資仍淺的玩家而言,Ring DAC名氣的吸引力不大,原本以為:「不過是另一顆DAC罷了」!但我仍本著工程師的使命感,深入了解箇中的奧妙,這才發現Ring DAC是「一套」精密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不僅是個經典、是藝術,甚至我敢斷言,在二零零八年的今天,這套DAC在音響的疆界裡仍是無人能敵。
dCS將艱困的24bit轉換工作交由數十個5bit小DAC,配合大量的精密電阻來完成。
用於音樂上的24bits/192kHz DAC晶片,雖然在巿面上已經不算少數,舉凡BB、AD、CS都有這樣的產品,然而,規格上標示著24bits/192kHz代表著這顆晶片可以接收這個訊號,但這不等同於可以解析出24bits的類比訊號。舉一個證據來說,德州儀器算是科技業裡知名的DAC製造商,前一陣子還併購了BurBrown,而該公司規格最好的晶片,保證能達到的數位類比轉換是20bits,這代表著單一個晶片能夠達到的極限。所有其他音響用的DAC,雖然標稱規格有達 24bits/192kHz,在實際測試後,最後輸出只要能有20bits的準確度就屬高竿了。
我不是說這個世界上只有Ring DAC能達到24bits,在美國或蘇聯的軍方,或是HP這類量測儀器的公司皆有超過24bits以上的儀器,但那儀器同樣所費不貲。(有興趣,樂友不妨打個電話到Agilent詢問,保證有24bit的DAC,相信業務員待你如貴賓。)
數位類比轉換器的誤差許多是發生在材料與製程身上,特別是以電阻值作為參考源的DAC,不管是晶片所使用的離散元件或是一般使用的電阻,都有一定程度的誤差存在。在玩DIY時,大家總是追求低感抗、低容抗,電阻誤差與熱誤差也是極盡苛求之能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不盡理想,即使在機器製造時挑選得多麼精密,使用一段時間後,電阻的性能會有所改變,誰也無法保證每顆電阻隨著時間仍能保持一樣的性能,相同的情形也會發生在晶片身上,材料的特性反而成為DAC解析技術的瓶頸。
dCS 想出了一套辦法,不使用單獨一顆晶片負擔24bit的轉換工作,而將這個艱困的工作交由數十個5bit的小DAC,配合大量相同數值的精密電阻來完成。 dCS的做法是分散單一顆電阻所帶來的誤差,因此,一個24bit的轉換工作,隨機抽取不同的電阻來計算,而且同時配合超取樣,以降低誤差。
所以,dCS內部的線路即顯得龐大而複雜,這些大量的電阻成就了音響裡最高竿的數位類比轉換。而這個理論是合理的,只是如果要將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原理講個明白,足以在電機研究所裡開一門課了,而讀者們若非電子出身,恐怕不是讀五本書可以解決的,在這裡,筆者只能作最粗淺的解析。\r
廣告
將CD作DSD昇頻
P8i的名稱很明白地寫著「CD/SACD Player with built in DSD Upsampling from CD」,宣稱P8i內建有將CD透過DSD昇頻的功能,這樣的處理如同把CD片重新後製一般,使P8i對於CD有著令人滿意的表現。
我相信有許多音響老玩家跟我一樣,家裡已是數百片的CD收藏,也曾考慮過昇級為SACD,但一般SACD播放機在CD上的表現差強人意,有玩家曾言,欲尋一台CD聲音可以聽的SACD播放機,價格大概要三千美金以上。以P8i不菲的身價,對於CD是否有過人之處呢?答案是肯定的。
6V輸出更顯飽滿
P8i 的外型相當簡約,只有幾個簡單的功能鍵,操作起來算是得心應手,卻也包含了三項跟聲音有影響的設定,包括P8i可調整輸出的電平,有2V與6V可供切換,據筆者建議將P8i的輸出電平調整為6V,可使音樂的線條更為豐厚飽滿,但需要注意器材的搭配,由於6V的輸出已經非常大,如果前級或後級的增益過大則會有爆音。
如果後級的增益可以調整,可稍稍降低增益,但降低增益可收更乾淨的聲底,但形體會偏瘦;若調大增益,形體會較為飽滿,但會有較高的訊噪感,別擔心不知道怎麼調整,有了P8i的助益,您很容易聽出這樣的差距。
除了輸出電平之外,P8i還提供了四組不同截止頻率與滾降斜率的濾波器使用者切換,其中第四組為測試用。另外,使用者可以關閉Upsampling的功能,我想買了這機器,不會有人把這個功能關閉。
精湛的技術為美好聲音的碁石
dCS 應是唯一使用如此精準DAC的廠商,精準不是音樂好不好聽唯一的關鍵,如果是,那麼所有真空管器材和喇叭都應該馬上丟掉去填海,但它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們可以假設錄音室的設備都能夠精密地做到24bits的ADC(類比數位轉換),然後刻錄到音樂光碟片上,在播放機上如果精準的數位類比轉換,我們至少可以確定在訊源所解析的可信度,而之後要再如何調味,就可以輕鬆掌握。
有別於一般商用的DAC,dCS追求精確的態度,致使他們明白在數位音樂上最根本的問題,而且dCS不閃不避,竟是以硬功夫找出了解決之道,Ring DAC是一套真正能達到24bits類比輸出的轉換器,雖然已經是十數年前研發出來的技術,在音響的應用上至今仍是無人能出其右,這樣的先進的技術,讓同為工程師的我深深折服,也很期待P8i聲音的表現。
不涓細流的大將之風-英國dCS P8i(聆聽篇)
文‧昀呈一個技巧好的吉他手,簡單幾下練琴撥弦的聲音,就可以讓人感受到指力造成音色的不同,然而,通常要練過吉他一陣子的人才有辦法聽出這樣的差別;一台好的訊源,也要能夠一開聲就要讓人感覺他的不凡,而P8i不同的是,不必有發燒樂友的金耳朵,一般人也能輕易聽出P8i的富麗音色。
大將之風
P8i 雖然為dCS最「低價」的器材,身價卻不亞絕多數品牌的旗艦機種,其光榮的歷史與令人讚嘆的規格,像是有著絕佳色澤與香醇氛香的單一純麥,勾引著饕家的期待,既然P8i有Ring DAC解析的助益,應付大動態的交響曲最能測驗它的表現,我以Abbado重回柏林愛樂擔任指揮所錄制的「馬勒第六號交響曲」,有「皇者再臨」美名的這張專輯來驗證P8i的解析功力。
交響曲向來氣勢磅礡,系統的解析功力若是不足,或稍有遲疑,整個曲子的節奏就會亂掉,P8i處理起這樣的場面顯得從容有序,我舉曲子中的定音鼓來說明,在整首曲子中,鼓聲的能量有著極大的差異,有時能量強烈甚至可以撼動某些家俱,有時則是點到為止,端看曲勢如何進行。在P8i的詮釋之下,不論是定音鼓力度的輕或重,或是漸行激昂的掄鼓,P8i總把每個聲音都交待的清清楚楚,最難能可貴的,在鼓擊的最後一聲,可以聽覺到鼓聲快速消失,彷彿見到表演者熟練地將鼓面抹平。
當然,把鼓聲表現得美好的訊源自是不少,若在樂曲行至激昂之處,還能顧及樂器的音色,那可就不簡單了。我以第一樂章末的聲音為例,這是一個樂手們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刻,每個樂手莫不全心投入,P8i仍是一派輕鬆地處理來往的旋律,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三角鐵的聲音上,因在這混亂的節奏中,弦樂、管樂的樂手在演奏時仍可調整音色,而三角鐵是截然不同的風貌,敲擊後只能控制尾韻結束的時間,若尾韻飄乎不定或是早早收兵,味道就不對了。透過 Ring DAC的解析,三角鐵敲擊的瞬間有著足夠的響度,接著我聽到三角鐵的聲音有著漂亮、穩定的尾韻,延伸到極小的音量都還可察覺。
P8i 帶給我的感受,像身處在音樂廳中一樣,隨著演奏的樂器此起彼落,我的注意力也不停地轉換,樂器不但定位精準,而且音色的穩定性非常高,曲勢時如空谷一般地靜謐,時如波濤洶湧,並在最混亂的時刻呈現最精緻的細節。這種天堂般的聲音,以往只能遙想,第一次近距離品賞Ring DAC的神韻,應付大場面的從容與不凡的解析功力,甫開聲就讓我讚嘆。
絕美的樂器之聲
一部好的訊源,單單樂器本身的音色、尾韻、殘響就要醉人。我手上恰好有這張使用Crystal Cable所製作的參考錄音,曲目差不多都是單純的器樂演奏為主,把種各種樂器音色展現地淋漓盡致,例如其中第五首大提琴的演奏,提琴的腔體共鳴充滿了濃濃的鼻音,活生感十足,光是提琴的泛音就醉人,加上演奏者的鼻息聲,深情投入,彷彿他就在面前演奏。第八首的鋼弦吉他與尼龍弦吉他的熱情演出,揉弦、刷扣、泛音、敲擊吉他肩部等,演出者偶爾沒有按緊弦而造成的震動聲,更增加了真實的臨場感,樂器之美與錄音相得益彰,美妙之處實在不勝枚舉。
以往我會盡量避免使用這種發燒測試片來試聽,因為心裡有一股聲音在提醒我:要注重音樂的本質,不要只是追求聲音的華麗外表。
遇見了P8i,這樣的原則卻很輕易地被拋諸腦後,我變得不在乎曲勢是如何抑揚頓挫,不在乎演奏者是否有將曲子的感情表達出來,貪婪的目光只專注在金玉之聲,正確地說,P8i播放SACD時華麗的音色,已豐富至目不暇給了。
不及閃躲的低頻
P8i 不止是華麗而已,P8i的低頻非常的快!快到無法閃躲!快到無法察覺鼓聲的任何徵兆,低頻已經一拳打在身上了。「MA on SA」第九首的節奏樂器,像閃電般快速的鼓聲讓我印象深刻,曲子由簡單的拍手開始,吉他與口琴維持著基本的旋律,在和諧的旋律中出現了令人意外的鼓聲,快得完全沒有任何預兆,突然身體像被偷襲了一拳,剎那間真讓我楞住了,回過神來要找尋鼓聲的形體,特別想去了解鼓的能量如何上昇的,然而第二個鼓聲又輕易地跳過我的監視,迅雷不及掩耳,又一記的結結實實打到我身上,就這樣,我逃也逃不了,只能任他擺佈,心裡滿是快樂又驚訝的複雜心情,原來低頻可以這麼快!
我所使用的Duntech 公爵喇叭為封閉式設計,其低頻比起一般通氣式的設計,量感較少但速度較快,配合晶體後級與TcM十週年喇叭線,整套系統是果決鮮明的走向,使用半年餘了,倒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配合P8i後速度快到無法閃躲,快得來不及反應,我多麼希望能將這份經驗分享給樂友,但這不是每一套系統都辦得到,沒有親身體驗真無法想像低頻可以快到這種程度。
廣告
成熟內斂
「Hell or High Water」 是Sara K.在老虎魚錄製的第三張專輯,有別於前兩張澎湃激昂的風格,這張專輯改以成熟內斂的韻味,Sara的歌聲少了狂野,多了些淡淡的哀愁,展現她風情萬種的另一面。這個風格的轉換可不小,少了刺激的狂狷的吉他與歌聲,成穩的韻味最是難以表現,不良的系統是會讓人覺得沈悶的。
在聆聽完整張專輯後,我發覺P8i是個各頻段平衡的特性,他不偏廢任何一個頻段,穩重內斂、控制力強,像是模範生什麼都表現得優異,沒有什麼能夠挑剔,即使沒有SACD天生華麗的音色之輔助下,爵士的韻味也拿捏得洽到好處,濃郁動人而不瘟不火,聽一下午也不覺疲倦。
CD與SACD的差距
? 體版本為1.1,P8i原則上預設為播放SACD軌,並關閉了使用者自行切換SACD/CD的功能,讀取不到SACD後P8i才會嘗試讀取CD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P8i作了一次錯誤的判斷,將「Super Artists on Super Audio」錯認為CD格式,對於評論員來說,這可是個難得的題材,可以向讀者報告同一張SACD兩軌之間的差距。
經由這張由DSD器材錄音的測試片,錄音的程序是完全相同,只是CD多了幾道轉換的程序再儲存,然而SACD與CD的聲音差距是非常巨大的,我舉天上的明月來說明這兩者的差距:CD層的明月是清晰地掛在天上,透過P8i的詮釋,月球表現的陰影顯得層次分明;而SACD層的明月,陰影的層次確實是有所增加,而富麗堂皇的泛音、殘響,竟如月光灑滿一地的皎潔,令人驚豔。
CD的空間感明顯提昇
我以P8i在聆聽 CD專輯時總是開啟Upsampling的功能,與我慣用的Proceed CDP比較,空間感與低頻控制力是最大的差距。Upsampling可以增加空間感,理論上原始的訊號僅有16bits/44.1kHz,即使經由P8i 的昇頻,也是無法憑空生出不存在的訊號,空間感的提昇是筆者無法解釋這樣的現象,據說dCS原廠也對此現象百思不解。但不管這是什麼道理,音樂好聽才是重點,不是嗎?
即使一般流行的專輯,P8i也能給人驚喜,范曉萱於2000年發行了「我要我們在一起」,這張專輯稱不上什麼發燒錄音,范曉萱略帶爵士的唱腔顯得生動有表情,李泉負責了專輯中鋼琴的演奏,琴聲高音晶瑩剔透,在低音量時仍能有美好的表現,在第三首的結尾處,低頻緩慢減弱而收得漂亮,這樣的表現讓人喜出望外。不僅如此,這種在接近完全吸音的錄音室裡完作所有的製作,與真正教堂或是演奏廳的自然殘響有很大差距,迴音是在後製時才加入「延遲」的效果,雖是人工填加物,P8i卻可將整個音樂氣氛處理得自然不做作。如果那一天,我能說服妻子買下這台夢想的訊源,肯定是因為P8i把流行歌曲唱得非常好聽。
過人的低頻控制力
P8i 處理CD時,低頻控制力是出乎意料地好,我舉伍佰的第一張專輯「愛上別人是件快樂的事」為例,這張1992年的搖滾專輯在台灣的流行樂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搖滾樂團中Bass與爵士鼓都是要角,但一般系統經常將這兩種聲音混淆,即使是聽現場演奏也不見得能夠分辨出來。而P8i總是讓我不廢吹灰力就能分清楚這是Bass還是鼓擊聲,在Bass製造出來的長音中,加入了相似頻段的鼓擊聲,每一擊都能清楚分辨形體,而Bass總是維持著漂亮的尾韻。
直到遇到P8i,我才體會出,低頻的控制力不僅是喇叭與後級的工作而己,訊源可以造成的差距竟是如此巨大。不僅是SACD的表現良好,即使這張1992年錄音的老CD,P8i竟有「妙手回春」之效。
拋開P8i能播放SACD的身份,單純以CD的標準來檢驗他的表現,我仍肯定地說,這不只是一台好的CD播放機,而是一台非常出色的CD播放機。
誘人爭相試聽的魅力
相較於dCS多件式的數位機王,或是LP系統,聲音雖然絕美,或許因為操作複雜,或者擔心損壞昂貴的器材,總容易讓不熟悉音響系統的使用者望之卻步, dCS推出P8i這樣單機的產品,對於家裡不熟悉電器操作的成員真是福音,我的妻子即是最佳的見證。
上述兩張流行CD專輯雖是小有名氣,應該不在一般發燒樂友收集之列,事實上這不是我刻意拿來測試的專輯,而是妻子給我的靈感。相信樂友們一定也有相同的經驗,更換了令人喜愛的元件或是系統後,總是會忍不住將喜愛的專輯重新品味一番,然而不僅僅是我一人被P8i的魅力迷惑,我的妻子也忍不住翻出她那些古老的流行CD,一張接著一張重新聽過,明明是再熟悉不過的老專輯,P8i都能帶給我們新鮮的聆聽經驗。在試聽的這段期間內,還未踏入家裡已聽見由門內洋溢出音樂,我的妻子也像我一樣,迫不及待地想多感受P8i帶來的音樂之趣。P8i這麼輕易地說服了一個「圈外人」,這不是一種很棒的肯定嗎?
對我而言,華麗又新鮮的音色已是富饒樂趣,而「分享的喜悅」則是P8i給我最大的驚奇。P8i讓我心動了嗎?是的,但以筆者的經濟能力,這樣的價格對我而言是非常高昂,我仍忍不住算計著戶頭裡的存款、年終獎金,以及如何瞞天過海的各種可能性,只恨口袋不夠深。
不涓細流的大器之風
P8i不僅是SACD能夠富麗堂皇,CD的演出也是一絲不苟,不涓細流的大器風範,堪為數位世界的執牛耳,dCS確實當之無虧,如果您對音樂的態度是挑剔的,P8i絕對經得起您用嚴苛的標準檢驗。 我初试英国dCS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啼声,是2007年年初在朗豪酒店主持的一场由“拿索斯国际(远东)唱片有限公司”主办、dCS的内地、香港、澳门总代理“威达公司”提供全场音响器材的音乐欣赏会过程当中。
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当日在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Scarlatti DAC译码器+SCarlatti Master Clock主时钟产生器所组成的这套dCS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作带动下,并结合丹麦Vitus Audio出品的顶级分体式功放来驱动着一对加拿大FOCUS Audio出品的Master Series FM3座地箱,作首次公开性示范所再生出的音响效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幅超越
我当日虽然没有详细研究过它们彼此的连系方式与结构详情,但从音乐欣赏会所重放出的10多段种类近乎截然不同的录音过程中,已让我明确感受到dCS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非凡魅力实在没法挡。
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晶级分体式CD/SA—CD组合,在当日现场那个足足相等于两个篮球场大的聆听空间之内,带动着丹麦Vitus Audio出品的顶级分体式功放,来驱动着一对加拿大Focus Audio出品的Master Series FM3座地箱下,除轻易再生出一个庞大得仿似了无边际式的音响舞台感之外,亦显露出一份大幅超越同厂之前顶级型号而迈向更高境界,曾令我感到目瞪口呆的杰出全频密度感,且它们的透明度以及细致度亦属一流水平。
此外,论音乐感的突出程度,更是超乎我所想象的,通过它们回放出的每一段弦乐与细腻的人声,其感染力与凝聚力之佳,更令我把它们联想至顶级的仿真黑胶音响组合。而且在Stokowski的爆棚录音选段回放中,就算刻意把音量扭大至震耳欲聋境界,它的表现亦是吓人而不恐怖,再次显露出其声大而非夹恶的音响疲性。这次经历已让我意识到dCS这套最新旗舰型号Scarlatti是一套以着重音乐性为主,而非卖弄夸张式音响效果的极晶级分体式CD/SA—CD组合,能令人听一整天经由它们所再生出的声音,亦不易感到听觉疲倦,因此在音乐欣赏会过后,除了吸引我对它的关注外,亦引来不少音响发烧友驻足围观。
三位一体
除了dCS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Scarlatti之外,在此之前,我个人对该厂昔日所出品的单体式CD/SA—CD播放机,以及分体式CD或CD/SA—CD组合亦曾先后亲身接触过,对它们彼此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认知。论音乐性方面,毫无疑问是以本文测试的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Scarlatti的表现最为杰出!
资料指出,坐落于英国剑桥的dCS(data Conversion System)是由多位英国某大军事企业研究开发部工作的资深工程师所创立。在设立初期,dCS的主要业务是集中于研发专业音响界别的先进数码音响,由于几位资深工程师们皆拥有极丰富且要求又极度严谨的现代军备制作经验,从事研发专业音响界别的先进数码音响,正好让他们一显身手,把之前从事军备设施研究开发时所掌握的技术应用于专业音响界别的先进数码音响之内,因此一鸣惊人!产品推出不久,即广受业界器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自行编写DSP
dCS出品的数码音响,在制作上的最大特色是全采用自行研制的数码—仿真转换芯片,及自行编写运算程序的DSP“数码信号处理器”进行设计,而有别于同行的外求,其优点是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音响工程师们可更充分掌握数码—仿真转换芯片的特性,以及数码信号处理器所发出的运算指令,因而更能发挥出彼此的最高潜能,令成品可从容再生出设计者预期的表现。
在制作上,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内置的激光拾讯机械组件选用了日本Esoteric自行研制生产的顶级出品VRDS—NEO。数据指出,VRDS-NEO是一款高精确度的激光拾讯机械组件,其内置的双激光光学头,可分别发出650nm(SA—CD)和780nm(CD)波长来准确拾取SA—CD与CD光盘内的数码流。虽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采用了VRDS-NEO这组在先天特性上已具有极佳循迹性能的激光拾讯机械组件来制作,但dCS在制作上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时,全没有因此而出现任何妥协,反之,dCS更特别为它自行编写了工作指令程序,目的是实现最高精确度的循迹性能、旋动控制以及工作的稳定性,以确保SA—CD与CD光盘内的数码流,在双激光光学头进行数码流拾取工作时,不会出现丝毫的数据遗漏。
此外,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更同时内置了DSD升频电路,用作把激光光学头拾取到CD光盘内红书规格(Red Book Format)的16bit/44.1KHz数码流,预先升频至DSD格式的lbit/2.8224MHz之后,才通过dCS自行研制的IEEE l394 Fire Wire极速数码传输接口,把升频后的DSD格式数码流传送至Scarlatti DAC译码器作数码—)模拟转换。众所周知,IEEE 1394 Fire Wire极速数码传输技术,是比传统的光纤、同轴以及AES/EBU具有更高的传送速度,更低的时差失真(jitter)以及更宽阔的频率响应,若要全面发挥Scarlatti CD/SA—CDDSD升频转盘的最高潜能,在使用时,务必要拿它与同厂出品的分体式译码器配合,并采用IEEE l394 Fire Wire极速数码传输接口作数码流传送。于功能及设备方面,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除了备有两组IEEE l394 Fire Wire极速数码输出接口来负责传送DSD数码流之外,还同时设有110Ω的AES/EBU平衡式、75Ω的RCA/BNC同轴式与Toslink光纤等,来传送PCM数码流的各种数码输出接口。此外,亦当然少不了用作与同厂出品的主时钟产生器连系,由外置主时钟作操控,以达至最精确的同步运作。
极复杂译码电路
Scarlatti DAC译码器内置的数码—模拟转换器,为dCS自行研究开发的Ring DAC,据说Scarlatti DAC译码器所采用的已是进化至第七代的改良型,由于是具有更精确的数码一仿真转换功能,因而可全面提升全频段的密度感以及音响舞台背景的宁静度。在CD回放寸,Scarlatti DAC译码器的用家除了可通过双110ΩAES/EBU平衡式数码输入来接收,由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所传送过来的红书规格16bit/44.1KHzPCM数码流,来体验经24bit/192KHz数码升频处理后的超凡音质外,亦可通过Scarlatti DAC译码器,内建的IEEE l394 Fire Wire极速数码传输接口输入,领略红书规格的16bit/44.KHz数码流升频至DSD格式后那份更上一层楼的音响效果,用尽Scarlatti DAC译码器那先天赋予的最高潜力。
据透露,dCS Ring DAC数码—仿真转换器的运作模式是完全有别同类出品,包括其运作是由内建的一组极其复杂的译码电路,把红书规格的16bit/44.1KHz数码流作串行方式处理后,以提升取样频率及比特字长,目的是重组出更高规格以及更精准的串行信号,能全面提升音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carlatti Master Clock主时钟产生器是由dCS自行研制生产,据说是目前世界各地多个顶级录音室服役中的专用主时钟产生器的进化版本,是一款采用了dual VCXO双水晶振荡器,并配合dCS独家先进电路工作的主时钟产生器。Scarlatti Master Ciock主时钟产生器可说是同厂出品的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与Scarlatti DAC译码器不可或缺的良伴。
在实际使用时,就算不为同厂出品的Scarlatti CD/SA—CDDSD升频转盘与Scarlatti DAC译码器之间加入Scarlatti Master Clock主时钟产生器,它俩仍能正常工作,但问题是由于Scarlatti CD/SA-CDDSD升频转盘与Scarlatti DAC译码器彼此之间是各自拥有自己的时钟系统,把它俩作连系后,由于两个时钟之间是很难达至同步或是更为理想的同步作。因而会衍生出程度较大的寸基失真(iitter)问题;而寸基失真问题的出现,是会产生出不同程度的可闻性劣化效果。而dCS认为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弃用彼此的内置时钟,而改由结构更精密的外置式单一主时钟产生器作操控,这便是Scadatti Master Clock主时钟产生器诞生的由来。
在外观上,三位一体的Scil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Scarlatti DAC译码器及Scadatti Master Clock主时钟产生器,那个呈现梯形的机箱设计可谓别树一帜,一看便知是dCS的出品,且机箱的结构亦异常扎实。而原厂随机提供用作操控这套三位一体极晶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学习式智能无线遥控器,是选用了飞利涌出品的多功能 SBC RU 960—00型号,这是一款具轻触式荧幕(Touch Screen)操控功能的智能式无线遥控器,一机在手,已可分别操控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ScarlattiDAC译码器及Scarlatti Master ClocksE时钟产生器内置的各项功能,在实际使用时,倍感方便。
虽然dCS出品的Scarlatti CD/SACD DSD升频转盘、ScarlattiDAC译码器及Scarlatti Master Clock主时钟产生器,为一套先进的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然而在驳线的组装过程中以及之后的设定程序,这套三位一体的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所给的感觉是易于操作。用家只要在组装过程中逐步依从产品说明书内的指引进行即可。
在经历必须的初试啼声检测后,已确定一切妥当,我随即通过Nuim Audio出品的《Antonio Forcione Ouartet in Concert》这张现场音乐演奏会实况录音CD展开正式的测试程序。在碟内的第2轨录音响起不久,以及在经历了接近3个小时的试音过程至结尾时所选播的一段,来自Sony Music日本版The Dave Brubeck Quartct《Time Out》单层SACD碟内的第3轨录音终止,我都同样明确地感受到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于2007年初曾让我领教过的那份可与顶级仿真黑胶音响组合相捉并论的非凡音乐感染力及凝聚力,亦轻易展露出。
在《Antonio Forcione Quartet in Concert》这张充满辛辣味的现场音乐演奏会实况录音CD的第2轨录音回放中,从Antonio Forcione所主奏的钢线吉他的声响之中,已让我明确地感受到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声音,是一种极具深度和文化色彩,绝非流于肤浅的声音取向。令主奏钢线吉他声听来仍具张力戚以及辛辣味之余,更增添了几分细腻性,而它们那份先天赋予曾经令我感到目瞪口呆的杰出全频密度感、透明度以及细致度,在今次进行详细测试的这个房间模式 (RoomMode)更佳的聆听空间之内的表现更加精彩,令这个现场音乐演奏会实况录音的连绵细密性以及一些声音极柔弱的泛音更凸现,临场感绝对一流。
不过在是次的测试过程中,它们在上一回曾让我亲身感受过的,那份能轻易再生出一个庞大得仿似了无边际式的音响舞台戚则相对地没那么突出了,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与今回用作鉴听的Revel Ultima Salon 2座地箱的声音扩散性比不上上一回用作开声的Focus Audio Master Series FM3使然下的现象,未能凸显出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过人强项!
软件测试
在FIM以xrcd24母带制作技术再版,由David Oistrakh与Igor Oistrakh父子演出的《Mozart Sinfonia Concertante K364,Duo in GK423》CD碟内的第4轨,无乐团伴奏,由父亲的David以中提琴,而儿子的Igor则以小提琴对奏的“Mozart: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K.423”的Allegro弦乐录音回放过程中,(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那非凡的音乐感染力与凝聚力可谓大放异彩,两父子对奏着的中小提琴的音色不但细致分明,且情感的细腻性亦非比寻常,令声音听来优美而不流于冷漠,音像并不薄削,大小比例恰当,同一段个人熟识的录音,经由它们再生出竟予人格外感性,听罢格外难忘。
在再来的一段LI帆同是以xrcd24母带制作技术再版的《Lu Fillc Mul Gardee》CD碟内第1轨录音回放中,更让我充分感受到,原来我在上一回所领略到的那份曾被我喻为杰出的全频密度感,顶多只是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所能再生的八成水平而已;究其原因,是今回用作鉴听的Revel Ultima Salon 2座地箱的全频密度戚更高,能使它们在这方面的潜质更!能发挥尽致。这个版本、这段录音,我虽然已听过无数次,但我就从未在CD的回放中体现过,如这一回的高水平全频密度感;因此在弦乐群奏时,所重现出的那份连绵细密性,实在令我感到叹为观止!论线条戚的明确度,此刻的表现虽并非我所听过效果最佳的,但论到每支中小提琴之间彼此的连系性,则只有在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重放下,所再生出的音响效果才能目空一切!
改播雨果采用自行研制开发LPCD45母带制作技术再版的《发烧@港》CD碟内的第l轨录音“阳春白雪”,虽然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晶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声音取向并非人于高紧凑性,但在重放这段极度考机的录音时,其整体的表现仍非常突出,除主奏琵琶的声音听来充满张力感之外,而各伴奏乐器的音响效果亦十分清脆利落,既没半点可闻性的倾向沉闷,且质感强烈,低频的垫底十足而又不流于松软,讲柔韧性,效果更属一流。此外,在改播天乐出品《动态琴皇》CL)碟内的第3轨录音寸,它们的出色表现着实令我感到有点惊讶!经验告诉我,凡具有这种声音取向的器材,在回放钢琴录音寸的表现多属一般;但它们竟能一反定律,为我带来了一份对比度鲜明,琴声并不流于偏瘦,又或过分肥大的不理想现象,其一顶一底又去得很尽,且聚焦力十足,质感强烈,以及在Revel Ultima Salon2座地箱的鉴听下,竟能再生出近乎一比一的音像,讲密度感,效果惊人!
由于我见(dCS Scarlatti这套最新旗舰型号极品级分体式CD/SACD组合的音色优美细腻,在临近试音的尾声时,我再刻意通过它们来选播了几张男女人声以及多段优美的弦乐录音,目的是想尽情感受那份美妙得只应天上有的动人神韵,足证dCS Scarlatti的魅力实在是没法挡! 这些文章都不算不枪的,基本符合事实……:L ...我把所有杂志上的文章都叫做枪文,没有贬低的意思 花这样大的代价玩儿CD,倒不如直接玩儿模拟了;P K版果然开始误导人了
强烈要求各位低价甩卖现有CD,转入SACD哈
CD我收:$ dcs不错,dsd也很有用,不过全新的价格有点夸张了,严重声价不平衡,2手还是可以接受的 谢lz提醒 希望换代产品早日到来 烧友有的听 商家有的赚 皆大欢喜~ 这个貌似不算新了, 新音源和硬盘搭界. 同意,我也对新的格式的前景没有信息。:lol 原帖由 zyzs 于 2008-7-31 08:30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dcs不错,dsd也很有用,不过全新的价格有点夸张了,严重声价不平衡,2手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现在就是没钱而已,有钱肯定忍不住对dcs和fm下手了……: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