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 伦敦Barbican LSO音乐会小记
12月21日,英国伦敦弥漫着浓厚的圣诞气氛,oxford road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越了上海的南京路。在人群中拥挤了一天,已身心疲惫。晚上在Steak House吃了一顿美式牛排,说实话,大大不如苏州的星期五好吃,要了我30胖子,有点心疼。吃完晚饭一看时间,哇,已6点半,匆匆赶往地铁站,直奔伦敦交响乐团的常驻地Barbican center。临近圣诞节的Barbican 也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圣诞树,雪花,装饰着整个入口礼堂。来听音乐会的也络绎不绝的到了,以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当然年轻人也不少,大部分穿的很正统,看到了几个亚洲人,绝大部分应该是日本和中国的。
7点10分,进入会场,Babican这个音乐厅,没有维也纳金色大厅那样金碧辉煌,也没有柏林爱乐大厅那样气势磅礴,很中规中矩,可以说没什么特色,但墙壁上的吸音及回响系统还是做得很规范。舞台后壁上艺术感强烈的LSO还是很引人注目。
7点40分,音乐会正式开始。指挥家安德烈普列文在一位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慢得走向乐池。年近80的普列文明显苍老了很多,很像当年的旺德,要双手扶着栏杆才能走上阶梯,观众的掌声异常热烈。
第一首是海顿的104号伦敦交响曲。虽然是首很成功的作品,但我并不熟悉,听的不多。整首曲子下来,有种温吞水的感觉,似乎乐队还没进入状态。我坐的位置是楼上第三排,中间靠右的位子。整体的声音感觉非常温馨自然,由于是首小编制的交响曲,层次感非常清晰。但是距离乐队较远,乐器的质感感觉不是很明显。
第二首是本次音乐会我的重点,莫扎特的第三小协,安妮索菲穆特出场。曾经被穆特和LPO的莫扎特小协这套cd毒翻,这次亲临现场,而且是和自己的前夫以及水平更高的LSO合作,期待性大大提高。这首曲子,乐队的规模更小,总共加起来似乎也就20人左右。今晚的穆特仍是一头气质的黄发,一身黑色的晚礼服,上面点缀着一些花的图案,气质典雅。乐曲一开始,普列文指挥LSO的伴奏立刻吸引了我,速度控制的非常好,声部之间融合的非常默契,浑然一体。穆特眉头一皱,美乐从此开始。先前听过穆特和卡拉扬录制的第三小协,那时穆特的演绎还显生硬,中规中矩。04年和LPO合作的版本明显加入了自身的气质和味道,但也许是录音的缘故,还略显拘谨。今天的穆特完全释放了,我以无法用语言形容,那飘逸的音色,丰富的情感表达以及和丈夫指挥下LSO的默契配合,我听莫的第三小协从未有如此感动过。听完现场,回家在听cd,只想说,现场的感染力真是太强了,音符始终是活生生得弥漫在四周。这次坐的位置太远,没能清楚地感觉到小提琴的质感和音色。记得大二去维也纳,在某个宫内听的一次小型音乐会,小提琴一开声我就笑了,笑中带着灿烂的泪光,这是不由自主的,小提琴的质感,丰富的泛音及细腻的音色洋溢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中,感情丰富,感染至心,这种感觉,耳机,箱子如何给你?
似乎都没感觉到20多分钟的流逝,等我缓过神来,已经四周掌声雷动,穆特返场五次,我的手已经拍得麻木了。普列文即要转身站起身的时候,穆特特意献上一个爱之吻。2人走下台的时候,穆特还向前夫伸出大拇指。普列文用3个词来形容:低调谦虚和蔼。
中场休息,乐队结构开始重新布置,下半场是大编制。
下半场第一首是普列文当年亲自为爱妻及另一位才26岁的低音大提琴家Roman Patkolo谱写的协奏曲。似乎还是去年首演的。从未听过。曲子是现代风格,小提琴与低音大提琴的对话时而结伴同行,时而对立相斥,虽然不是很理解,但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丝浪漫的色彩。
本场音乐会最后一首曲子是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组曲。普列文曾经指挥过VPO录制过这首曲子,本次指挥LSO,感觉,处理得更为自由放松,LSO的声音的流畅感被发挥到了极致,一气呵成用来形容这个演绎最恰当了。著名的圆舞曲段,时而深情缓慢,时而热烈奔放,不愧是指挥LSO二十多年的老一辈,将一个七八十人的大型乐团,融合成一个高水平的团体,演绎施特劳斯的作品得心应手。赞!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结束,一声Bravo!全场再次掌声雷动。当普列文吃力的站起来,转过身来时,全场一片喝彩声。此时我清楚的看到,穆特已经换好衣服,站在乐池的入口处迎接前夫的归来。当前夫缓慢的向她走去时,穆特再次伸出了大拇指,再次亲吻了下前夫。虽然两人与2002年喜结良缘,仅4年之久就分道扬镳,但两人的感情还是如此之好,也许这就是“因为艺术而走到了一起,也因为艺术而劳燕分飞”。
谈点感受:
此场音乐会后,我更加坚定了一个观念,我要听音乐,不要听HIFI!音乐里有无穷尽的HIFI,HIFI里虽然也有音乐,但那是死的,机械式的,无味的。回想以前搞系统,一股脑的追求解析,动态等,到头来,听了没多久就厌了。倒是sony DE445+D2000,使我听布鲁克那的第七感动到泪流满面。回想下,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是音乐?还是器材?我想,我还是走音乐这条路,让好的器材为我铺平前进的道路。
结合以前听过的几场LSO的音乐会,我更加认识到了器材搭配的重要性,就像乐队的搭配一样。莫扎特的小协以轻松明快的风格为主,大型的管弦乐队的伴奏就显得笨拙厚重拖沓,与曲目的风格背道而驰,就像卡拉扬和柏林爱乐录制的莫扎特交响曲一样。相反,大编制的曲目,乐队规模一定要够,不然气势不够,底盘不稳,缺乏烘托。曾经听过欧洲室内乐团演奏的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明显底气不足。器材也是,从音源到耳放到线材,风格五花八门,怎样搭配到符合自己的风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搭配好的中端系统绝对比胡乱搭配的高端系统好听很多,更适合欣赏音乐。
再次结合以前听过的几场LSO的音乐会,我改变了一个观念,耳机系统是跟动态不搭边的,所谓耳机系统的动态,只不过是人耳感受到的声压差罢了。真正的动态是要用身心感受的。上次听海廷克指挥LSO的艾尔贝斯山交响曲,当日出那一章节的开始,我当时顿然大悟,原来好的动态是震彻全身和人心的。我永生忘不了那次深刻的体会,声音如万剑般骤然穿透全身,头脑发麻,心跳加快。打个比方,听耳机就像在电视机前看人家坐过山车,听现场就像亲自坐上过山车一样,差别已无法用巨大来形容。
最后,再次感叹下,现场的感染力和魅力真是无穷尽的,如果我住在伦敦的话,一定把手头的器材全卖了,每礼拜听音乐会去:lol 呵呵 帮顶 现场魅力无穷~ 你们听LSO,我们就只有SSO,你们有穆特,我们。。。:'( 原来那天你也在 可惜不认识大侠 原帖由 我牛逼 于 2008-12-24 10:0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原来那天你也在 可惜不认识大侠
哈哈,兄弟也去啦,我那天后悔没把位子买在Stalls的前排,穆特看的不是很清楚。 前排位子感觉还是没后面的好。有一次VPO来演出我就只买到第一排的票,指挥的鞋子几乎要踢到俺:lol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8-12-24 11:47 编辑 ] “一定把手头的器材全卖了,每礼拜听音乐会去”------比较难做到~~~并不是银子的问题、是时间的问题。 偶是咽着口水读贴子.:$ 在欧洲真是好,能听到高水平的音乐会。 我在stalls 第十排近中间 顶LZ如下两段话:
此场音乐会后,我更加坚定了一个观念,我要听音乐,不要听HIFI!音乐里有无穷尽的HIFI,HIFI里虽然也有音乐,但那是死的,机械式的,无味的。回想以前搞系统,一股脑的追求解析,动态等,到头来,听了没多久就厌了
搭配好的中端系统绝对比胡乱搭配的高端系统好听很多,更适合欣赏音乐。
就我自己来说,刚开始“发烧”时,只是出于我自己的思维习惯,对若干HIFI术语质疑,在多次听了古典现场后,对若干FIHI术语或它们被玩家们所强调、所追求的程度,基本上持否定意见。从艺术美的角度看,自然是百花齐放好;从玩的角度看,怎么玩都行;从高保真的角度看,如今的HIFI,到底是要保什么“真”?
这个月,我已听了两个古典现场,月底还有三个古典现场听,已买票。从我所听过的古典现场和听过德HIFI器材看,HIFI器材与现场比,我个人觉得在音效上最明显的差距是:1、自然感;2、厚度和密度;3、松弛柔和程度。我在现场,听不到如下的音效:
1、高贵、精致(如WEISS旗舰转盘解码)、清甜(如G08)、富丽华贵(如MBL1531)、华丽飘逸(如文豪CD3)等;
2、动态强横;
3、低频去得干净、高频无限伸延;
4、背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等等。我对不加限定地使用如下HIFI术语存疑:
1、高解析;
2、乐器分离度;
3、中性;
4、力度;
5、通透干净;
等等。
当然,这都是以我听过的古典现场来衡量的结果。 可分为“棚听”和“场听”,前者是在有反射回声的大厅等房间里、而后者是在无遮无挡开阔的大广场或是大草坪上听,从“声音”的传递角度上讲,二者有可闻的区别、即定向性,能量的集中性,声波在空间的传递函数关系也不同------自然毒。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8-12-24 11:4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顶LZ如下两段话:
此场音乐会后,我更加坚定了一个观念,我要听音乐,不要听HIFI!音乐里有无穷尽的HIFI,HIFI里虽然也有音乐,但那是死的,机械式的,无味的。回想以前搞系统,一股脑的追求解析,动态等,到头来, ...
为啥和我听的现场完全相反呢?
你所说的不适宜讲的词 在现场我都是深刻体会到的……
现场信息量充沛的一塌糊涂 声音密度奇高 但各个乐器之间非常清晰 乐器本身毫无顺滑感 而是清晰的 有棱角的 有震颤的 有颗粒的 有摩擦的 有阻尼的
低频量非常大 高频偏暗但延伸很好 虽然是很微弱的延伸
最后就是和现场观众的多少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人少的话 回升太厉害 驻波明显 比较混 反之则清澈爽朗 不过背景……啥声音都有就是了 国内的现场 惨就一个字……
当然 我听的现场水平很烂 但我扛着相机离演奏池很近 说说我前几天听过的一个现场的乐队(中国爱乐乐团)的配置情况:
小提琴:30,因一提、二提间的边界不十分清楚,我未能分清一提、二提各自的人数;
中提琴:12;
大提琴:12;
低音大提琴:8;
长笛:2;
双簧管:2;
英国管:1;
单簧管:2;
大管:2;
圆号:3;
小号:2;
大号:1;
长号:3;
定音鼓:1
大鼓:1;
三角铁:1。
如此高比例的弦乐群,音乐的声底显然不可能是单薄、清亮明丽的,不可能不浓郁、织密、厚暖、松弛。 说的好! 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