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erhans 发表于 2009-2-26 01:00:05

再来一个小白问题

为什么大家评论耳机或者放大器都是用很主管的方法去表述一款产品?

如果是追求 HI-FI

那么看这讨系统输出功率 和 频响曲线不久好了, 越大越好, 曲线越平越好..... 貌似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貌似很少能看到类似的实际数据,评测都是很主管很感兴的模糊表述.... why?
我就没看到过一个专业点的 频谱数据. ???

dark132 发表于 2009-2-26 02:32:32

女生漂亮不漂亮,要去看干嘛,用尺量不就得了:L

yangmetal 发表于 2009-2-26 06:31:36

翻翻老贴,这确实是个老问题了。

第一,作为爱好者,很少有这个技术能力,写点感想“评测”可以附测试数据。况且非专业,列了数据也是无的放矢,不是内行还容易给数据误导,比如那些是关键数据,那些是噱头数据,数据量级各表面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列这项技术指标?

第二,你这里认为主观表述就一定没有参考价值。那语言要了还有何用?互相都不能理解,起不到交流作用?确实语言驾驭能力有高下,信息传达率有高低,描述声音这种东西需要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写作能力,同时也需要读者的感性认识,你从来没见过,听过,怎么跟你说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ps:我理解lz可能一下子晕头转向,想要快刀斩乱麻,简单粗暴普世的原则,来个世界和平,哦弥陀佛。可惜世界永远负责,每个领域都是,测试数据需要,听感也不能少,不然咱一堆人在这儿白活个什么劲呢?:P

hpllp 发表于 2009-2-26 08:34:13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09-2-26 02:32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女生漂亮不漂亮,要去看干嘛,用尺量不就得了:L ;P ;P ;P

beterhans 发表于 2009-2-26 09:15:17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09-2-26 06:3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翻翻老贴,这确实是个老问题了。

第一,作为爱好者,很少有这个技术能力,写点感想“评测”可以附测试数据。况且非专业,列了数据也是无的放矢,不是内行还容易给数据误导,比如那些是关键数据,那些是噱头数据, ...

想了想我想通了,其实完全是出于商业目的。
我看了一些评测,极少看到有说那个好那个不好的,而是说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反正都是好话....就是不告诉你那个高那个低. 其实用 HI-FI 的理念来看就是最接近原来信号的声音就是好的。 是可以来度量的。 而不是更具评测者的喜好而来的。
但是如果真的大家都是直接摆出数据, 那么那个数据不好的就惨了,谁去买它? 即使他的声音确实比较符合人的口味,但是它不是最接近原音的,可能会在销售上出很大问题。 圈子里的人都是要混饭吃的,自然就出了这套东西。

小白 发表于 2009-2-26 10:22:13

主要问题还是目前阶段的"技术参数体系"太过简单,完全无法描述出一个具体的声音. 有些很重要的HI-FI参数,是技术指标所无法界定的. 就好比我们如果只能用身高,体重,血型,工作职位,视力,血压等一个很简单的体系来描述一个人,你根本无法根据这些鉴别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到底是怎么样子的.

如果说单纯比频响曲线,越平越好,貌似很简单,但很快你会发觉很多频响曲线貌似很好的器材其实并不好听,而一些频响曲线不那么平的器材却远远更好听. 这时你还执着于只看频响曲线吗? 失真度也是. 一些器材测量出来的失真度非常之低,小数点后好多个0,但实际听感却远不如一些高档的,失真度标得一般的器材. 你这时是买小数点后0多的器材,还是买更好听,听感更好的,小数点后0不那么多的器材?

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听感指标是根本无法以技术测量数据来表示的. 比方结像能力,对于HI-FI器材来说太重要了,但我们没有一项技术指标能直观地显示一个器材的结像能力. 再比如声场的宽深,层次感和形状. 没有一个技术参数能表达这个素质. 所以再全面的客观技术评价体系都无法告诉我们一个器材的结像能力和声场能力. 这两个指标如此重要,缺了它们,技术指标们实在只能"仅供参考"了.

其实选择权在于个人. 如果有人一定要废弃听感,只凭一些数字来挑选器材,也是他的权力. 只不过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在目前阶段的技术参数体系条件下,以数字论高下是很荒谬的一件事. 上帝赐予我们耳朵,听力,是给我们用耳朵来鉴别声音的. 如果我们放弃这个权力,用眼睛看数字来鉴别,只能是无语.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2-26 10:24 编辑 ]

mifeng 发表于 2009-2-26 10:44:06

每次看到有人问“小白问题”,都能看到小白进来回答问题:lol

回lz一句,个人以为,如把耳机纯当“工具”偶尔“使用”的,可以以看看参数为主
这跟工作单位要人干简单活,就看看简历为主是一个道理。但如果要做点复杂工作,面试和当面了解还是少不了

pig2man 发表于 2009-2-26 11:11:44

谁说的,TAS,Stereophile,HiFi Choice等等等等都给测量数据的,而且非常严谨,强调听感与数据的一致性,如果听感和测量不符会刨根问底并且邀请更多人试听求证,或者要求厂家再寄一次样品重新测量,最典型的就是stereophile。

mayao11 发表于 2009-2-26 11:23:49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09-2-26 11: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谁说的,TAS,Stereophile,HiFi Choice等等等等都给测量数据的,而且非常严谨,强调听感与数据的一致性,如果听感和测量不符会刨根问底并且邀请更多人试听求证,或者要求厂家再寄一次样品重新测量,最典型的就是ste ...

对耳机这种东西,没有测量标准,给频响曲线“造假”是十分容易的。
只要稍微修改测量方式甚至是测量用的假人头,想要什么样的曲线都可以得到。这个过程可以很严谨,你不能说它不对。反正到时候你看到了想要的曲线,也听到了想要的声音,大家都高兴


比较典型的请比较音特美的曲线和拜亚的曲线,音特美的高频部分明显是自成一派,和别人给参数的方式都不一样

pig2man 发表于 2009-2-26 11:40:50

音响也不好测量啊。
当然是有指定的测量方式,这样至少对每件产品都是公平的,然后测量者应该对这种测量方式的优劣相当清楚,也应该将测量方法公之于众,这样出来的结果才可以解释得通——如果老是出现解释不通的情况,就该换测量方法了。听感必须符合数据,这在stereophile是很严格的,要是明显的声学缺陷没听出来,编辑就要担心自己的饭碗了。

小白 发表于 2009-2-26 12:10:50

你问问Stereophile杂志他们怎么测量器材的结像能力和声场的.

Stereophile杂志确实很注重客观测量和主观聆听的结合和一致性,但他们的器评报告里,还是大段文字为主(主观聆听),包括器材之间的互相比较,最后的结论,都是根据主观聆听得出的. 否则的话,贴出各类图表,然后一句话: 大家自己看数字吧,结果都在里面了! 然后就结了.

小白 发表于 2009-2-26 12:13:19

Stereophile的各类客观测量里,我倒是对一个很感兴趣,就是jitter值和jitter特性的测量. 他们做过多次,把不同CD机和CD转盘的输出做jitter测量,然后和听感进行比对,分析关联性. 可惜业余发烧条件下没有那样的设备. 以前上海聚会时经常搬来一个Genesis的数码透镜,接在CD转盘之后,可以直观地看出CD机的jitter大小,但那是非常粗略的了. Stereophile的测量仪器要精确得多.

lcj 发表于 2009-2-26 14:45:30

:( 以耳朵为尺;以大脑为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来一个小白问题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