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09-4-15 09:26:57

原帖由 whisky_qz 于 2009-4-15 09:2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面子什么的就不说了,我算是新人,有啥说啥,说错了有要求的话我道歉就是了。:)



论坛本就是怎么想,怎么说,谁都会错的.

论坛上的争论往往有两种结果:1. 陷入无效的对骂和混战,大家都无收获,2. 在争论中大家都有收获,真理越辩越明,或者至少争论使我们更接近真理. 我希望这场争论的结果会是后者.

Firenzer 发表于 2009-4-15 09:31:14

晕死,有必要在这里争论这样的专业问题吗?说实话烧友之中,理论方面都有限,而JITTER这个东西却又是涉及到数字领域相当深入的一个部分。把这个问题带到这里讨论,就好比一帮盲人在大象前面争论一样啊。有意思吗?

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就可以了。如果真的靠吵架或者几张图就把这个JITTER问题解决掉的话,那就是神坛了。。。。。。

cfuer 发表于 2009-4-15 12:20:02

水晶蝌蚪 发表于 2009-4-15 13:22:35

即使是同一套设备,每次运作产生的jitter也是不同的

白领 发表于 2009-4-15 13:29:49

liuyindong2007 发表于 2009-4-15 13:35:02

现在的教育就是这样,学生们在象牙塔里都自以为是,浮于理论表面。
要达到、哪怕接近书上的“理想状态”需要多少硬件支撑?看看实验室那些给你们用的高级实验仪器,搞懂里面的实际构造了吗?;P

水晶蝌蚪 发表于 2009-4-15 13:45:23

原帖由 白领 于 2009-4-15 13:29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人不是说,buffer已经挡住了Buffer 之前的 jitter么? 那么请问,你这里所说的每次运作产生的jitter是在那个buffer前?还是buffer后?或者就是buffer自身的?

呵呵,我的水平有限,术语说不来
以前我解释jitter产生时举了一个早期电影的例子
我还是套用一下:一个摄影师用早期手摇摄影机摄制了一部电影,他把这盘胶片交给了一味放映员在影院播放。大家都知道,要想完完全全还原出摄影师摄影时的真实动态,你就必须完全以与摄影师摄影时那次的手摇动作完全相同的动作来操作,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摄影师本人。本来放映员还是干的不错的,大家电影看的也开心,但结果这次这个放映员不知道是心情不好还是过期春药吃多了,突然力大如牛,摇杆转的如车轮搬,片中人物都成了闪电侠。这时观众中的一位大湿不干了,说失真太严重,没法看了,你不能这样放,我来帮你。于是乎大湿上前握住放映员的手,以自己的感觉对放映员的力道进行调整,成了两人双双把片放,不管帮没帮到,失真还是存在的,这时的失真赖谁?放了一会,大湿还是不满意,说这样吧,我们在中间再加一个滚轴,你只负责把胶片卷到这个滚轴上来,然后我在来摇动手柄播放这个滚轴上的胶片,这时片子也许看起来好些了,但是还是有失真,这个失真赖谁?

但不管赖谁,首先摄影师是脱不了干系的
我对数据存储过程的原理基本属于白痴,但是我觉得问题还是可以判断的,主要就是看这个存在缓存里的东西,是动态的数据流?还是静态数据?然后就很简单......

觉得有点没说清,又改了点
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理解了大家讨论的命题,要是我没看清形势讨论的根本不是我说的情况,就当我没说吧...

[ 本帖最后由 水晶蝌蚪 于 2009-4-15 14:21 编辑 ]

水晶蝌蚪 发表于 2009-4-15 14:30:47

或者用白板说的那个情况也行,一群乱哄哄的人进入了“缓存”,而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叫做“缓存”的过道,大家还在乱哄哄的往前走?还是进入了一个叫“缓存”的休息室,喝口茶,等着管理员来叫号排队?
我不清楚缓存工作原理和过程,但肯定各位老大们清楚,如果你清楚,那就很简单了...

白领 发表于 2009-4-15 14:50:49

水晶蝌蚪 发表于 2009-4-15 15:11:49

原帖由 白领 于 2009-4-15 14:50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是理想化的情况。这里面不是等着管理员来叫号排队这么完美的。



实际情况应该这么理解:



一群乱哄哄的人进入了"缓存”,然后发现通道变得很狭窄了(也就是缓存处于封闭状态)。他们这些人是 ...

所以我要问的是,缓存里的数据是否可以明确知道是否一直动态的数据流还是有变为静态数据的阶段?这个我不懂,但是如果有明确答案就好办,除非你你告诉我这就和光是粒子还是波一样,是静态形式的数据流,那我就彻底晕菜了....

水晶蝌蚪 发表于 2009-4-15 15:13:02

原帖由 白领 于 2009-4-15 14:50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是理想化的情况。这里面不是等着管理员来叫号排队这么完美的。



实际情况应该这么理解:



一群乱哄哄的人进入了"缓存”,然后发现通道变得很狭窄了(也就是缓存处于封闭状态)。他们这些人是 ...

还有,如果你告诉我“缓存”是个通道,不是休息室的话,那么你的判断应该就是对的。

而且如果讨论的不是模拟完美的状态而是实际状态,那么即使管理员在叫号也不行,你还得考虑张三李四听到叫号声音的反应时间和跑到门口的速度,而且张三李四即使坐在那里可能也会由于出现抽筋等状况出现微小位移,那么就是无法形成绝对静止人群的,存在的只是人流,那么你的判断也就应该是对的。

[ 本帖最后由 水晶蝌蚪 于 2009-4-15 15:19 编辑 ]

whisky_qz 发表于 2009-4-15 15:32:46

原帖由 水晶蝌蚪 于 2009-4-15 15:13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如果你告诉我“缓存”是个通道,不是休息室的话,那么你的判断应该就是对的。

而且如果讨论的不是模拟完美的状态而是实际状态,那么即使管理员在叫号也不行,你还得考虑张三李四听到叫号声音的反应时间 ...
修正一下
关键是不管他们在休息室内是休克还是抽痉,他们出休息室的时间间隔肯定跟进入休息室的时间间隔没有关系了,这才是我们之前在讨论的核心问题。
突然发现这个比喻很牛~~:lol

[ 本帖最后由 whisky_qz 于 2009-4-15 15:36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09-4-15 15:36:50

如果是fifo的缓存,那出屋子的次序必须等同于进屋子的次序啊,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whisky_qz 发表于 2009-4-15 15:37:27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4-15 15:36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是fifo的缓存,那出屋子的次序必须等同于进屋子的次序啊,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抱歉,一时口误,已修正~

水晶蝌蚪 发表于 2009-4-15 15:45:23

原帖由 whisky_qz 于 2009-4-15 15:32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修正一下
关键是不管他们在休息室内是休克还是抽痉,他们出休息室的时间间隔肯定跟进入休息室的时间间隔没有关系了,这才是我们之前在讨论的核心问题。
突然发现这个比喻很牛~~:lol

如果是个过道就有啊,因为人流并没有停止向前,要是休息室,就没有,因为是重新开步走。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既然有朋友还是在坚持buffer能够隔绝之前的jitter,那么我就留下一道思考题吧。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