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烧友?:o
是的。器材就不用说了,软件那才叫丰富,不过都是CD,没有LP。
他说,CD这东西不值钱,只有拿来听才值。
我去跟他谈器材,他说,打住!不谈器材,只说音乐。
就这么吃了个闭门羹。 原来LZ被寂寞了:L
回复 17# 的帖子
烧友不爱跟人交流,少见,大概老前辈烧烦了。[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12-9 20:43 编辑 ] 可以这么理解
信息量大 仿真度高
信息量小 仿真度低 我的意思不是现场的感觉,反过来理解就是信息量大,造假能力强。
回复 20# 的帖子
造假能力强,这个解释新颖,同意~呵呵 信息量大: 高仿信息量小: 低仿 ;P 原帖由 mifeng 于 2009-12-9 20:3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烧友不爱跟人交流,少见,大概老前辈烧烦了。
估计看破红尘了:lol 一堆牛逼的器材却闭口不谈,我在旁边憋的慌啊。 都是阶段,烧一阵器材,一阵音乐,最后烧到头了,没什么好烧了,就光谈音乐了。
每个人立足点不一样,器材还是需要谈,帮助理解音乐的~~~
回复 7# 的帖子
我估计他是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喜欢宏观的去感受音乐,而不是像烧友们那样追求细节。回复 6# 的帖子
聆听版主高论,有些收获。想问一下,像声场、结像、质感、密度还有延伸是否可以通过音色上的调节造成对信息量的错觉? 可以这么说从器材开始了解音乐——曲径通幽
Hifi是一种仿造+美化的艺术,低端器材是高端器材的仿造,有时仿的很像,但信息量一点是不可能仿的很像的。大概是这样吧: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mayao11 于 2009-12-9 21:24 编辑 ] 好问题!搬凳子等老烧 :lol 后端无中生有自己造信息是不可能的
音色上的渲染是响应的方式问题,比如某频段增益,某频段衰减,营造出一种风格出来。但只要能放出来就是有原始信号在驱动的结果。
而对某些微驱动后端无法响应,该有的却放不出来,就是信息量的丢失。 借道问多一个问题,啥是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