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9聆听Helene Grimaud的巴赫盛宴
Helene Grimaud,我的第一张她的唱片还是2001年左右买的。当时只觉得封面的女孩很可爱。当然,现在算起来,当时的她(2000年)已经31岁了。那时觉得这个小女孩也就20出头。
一晃几年过去了,Helene Grimaud已经一副成熟时尚打扮,出版的唱片几乎张张叫好。于是内心
中,早已认定她是当世最好的女钢琴家。这个最好,哪怕把我喜欢的阿格里奇奶奶也算在内。
当然,平心而论,Helene Grimaud目前的成就还不足以同阿格里奇相提并论,但进入大师的行列
是早晚的事情。
除了早期在Denon发行的几张唱片我没有。中期在华纳的6张唱片和DG发行的5张唱片,我基本都听
过。Helene Grimaud的演奏,充满了诗意的浪漫情怀,但又不绝不扭捏做作。更难的是,铿锵有
力的琴音,使得Helene Grimaud是当世少有的可以在大型协奏曲上跟须眉一争高下的女钢琴家。
这在华纳的勃拉姆斯第一钢协的现场录音,以及前年发行的贝多芬“皇帝”钢协上都有体现。这
版“皇帝”,我觉得是近10年来最好的演绎。乐队不是顶级的,但独奏是顶级的。
最近的一张唱片是巴赫专辑,没想到这张唱片还没听几遍,本人就来北京了。而且演奏曲目大部
分正是出自这张唱片。
来的真快!
晚上出发前,在公司翻了翻,只有巴赫这张CD。抓起来塞进口袋,想象着是否会有现场签名那。
我如追星族的小孩子一般产生了幻想。
到了现场,得知今晚确实有签名活动。内心充满懊恼,为啥不把剩下那堆CD都带着哪。
今天的上座率并不高,感觉只有7成左右。前排倒是坐满了,可能不是周末。而且Helene Grimaud
在中国的名气远没有郎朗之流高。虽然之前广播拼命宣传了一下,至少Helene Grimaud写过2部书
,养了不少狼,建立了野狼保护中心。“美女与野兽”的性格非常利于媒体狂喷。
开演前的右侧小女孩,一个劲跟奶奶读着节目单上的Helene Grimaud与狼的故事。似乎非常好奇
。
当Helene Grimaud上半身穿着中式的丝绸唐装走上台来的时候,观众们的好感一下激增了不少。
我头脑中飞快的闪现的一个念头是:她逛过秀水街了?虽然可笑,但也未必不能发生。
Helene Grimaud的手指飞快的弹出一连串漂亮的音符,平均律的熟悉旋律贯入我的耳朵。说熟悉
,其实也就前两首熟悉,平均律我听得并不多。
Helene Grimaud的现场速度,似乎比唱片里还要快。演奏非常投入,常常把头深深埋在头发里,
或者干脆闭着眼睛仰着头。一束光线柔和的照在她的身上,我想象着如果有我的无敌兔和爱死小
白在身边该多好。我坐在第四排正中间,Helene Grimaud距离我不到10米。而且跟我的位置是绝
佳的90度。
我头一次感觉到不能拍照的深深遗憾。
也不知道弹了几首平均律,感觉至少7,8首。旋律一变,Helene Grimaud开始演奏“恰空”了。
我一向认为,如果让我只选择只能听一首音乐,同时放弃所有别的音乐。那我就会选择“恰空”
,“恰空”里包含的无数意境,是一辈子享用不完的。当然,这是一首小提琴不伴奏组曲,
Helene Grimaud演奏的是改编的钢琴版。之前我只听过米凯兰吉利大师的单声道版本,印象深刻
,但也深刻不过这次现场的演绎。每当我觉得Helene Grimaud已经倾尽全力,制造出宏大声响的
时候,她总能吃惊的在下一次让steinway发出更雷鸣般的声音。
在小提琴上,能做到这点的,我认为只有海菲兹和米尔斯坦。
而在钢琴上,Helene Grimaud做到了和米凯兰吉利大师同等的波澜壮阔,并且在哲学意境上毫不
落下风。在那一刻,我认为Helene Grimaud也可以称为:Master!
中场休息的同时,我跟左侧的一个单独前来的哥们聊了聊,发现他跟我有相近的观点。当世的年
轻钢琴家,男的我们最喜欢安德森,女的非Helene Grimaud莫属。
下半场的李斯特奏鸣曲,我并不熟悉。所以听的饶有兴趣。Helene Grimaud似乎一开始演奏就进
入一种非常自我的精神状态,每半场只会站起来一次,而且还不太情愿。似乎就想一股脑的演奏
下去。结尾的一个曲子依然是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组曲里的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改编,十分欢
快的旋律结束了下半场的演奏。
接下来的签名活动非常顺利,因为只有现场买了唱片的人才能获准签名,队伍当然很短。我也混
在其中,不是我不想花那个冤枉钱,实在是现场卖的3张CD我都有了。
Helene Grimaud的态度好的出奇。非常随和,脸上一直挂着真诚的笑容。一旦有人想与她合影,
她会非常配合地站起来,紧贴着乐迷们。这下乐坏了不少小伙子们。而且跟每个人签名的时候都
非常认真,会满足所有的要求。说话的语速也比较慢,为了让别人能听清。
轮到我的时候,我只拿出了那张随身带的巴赫唱片。看着她仔仔细细的琢磨着构图,认真的在上
面写着名字。联想起当年穆特给我签名时只是写个简化符号的草率。
同样都是美女音乐家,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在她写字的同时,我问了一个傻乎乎的问题:“你还会再来中国吗?”(我还有8,9张CD等着你
签名哪,哈哈哈),没想到Helene Grimaud突然显得很激动,一连串的快速语句:当然了,我非
常喜欢北京,喜欢。。。。(没听清),我一定还会来的。
我的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临走前她使劲的握住我的手,还狠狠攥了两下,大概是表达诚意的意
思。
我看着她那瘦弱的身材,和明显与40岁年龄不相称的30岁面容,终于明白了为啥她能发出宏大的
声音,手劲真的不小!
[ 本帖最后由 cralane 于 2009-12-10 19:18 编辑 ] 呵呵,我也挺喜欢她的。在法国挺红哦,前段转dg,发bach的时候,宣传好多。 又一美女,期待分享。:lol 第一张CD我也有,也非常喜欢。 感觉很有个性的人,可以称作艺术家 美女yeah 听过她的贝多芬第五钢协,一般吧,力量有,但是气势却还是出不来,尤其是乐队,比较差。 好文! 她在denon那张拉威尔钢协/拉赫2是我的favorite之一
新出的那张resonance我也很喜欢
但是critics觉得她没深度,喜欢把琴弹得很大声…… 不过事实上他蛮小的时候就跑去美国定居了,而且据她本人言并不怎么怀念小时候在法国的日子
以前弹琴的方式似乎也更“美国化”一点~
现在稍微平和些了~ eh……这张bach我终于听到了……是钢琴家朋友给听的。
一致的评价就是,都没有朋友学生谈的有腔调,跟众大师差距遥远啊…… 她的钢琴录音,整体都很肥厚,共鸣很多,不晓得是录音问题还是踏板使用问题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11-7-22 04:0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eh……这张bach我终于听到了……是钢琴家朋友给听的。
一致的评价就是,都没有朋友学生谈的有腔调,跟众大师差距遥远啊……
朋友学生很牛啊,不过我的意见相反,格里莫的出色之处不在技巧,只在腔调。 原帖由 JeffBuckley 于 2011-7-22 07: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她的钢琴录音,整体都很肥厚,共鸣很多,不晓得是录音问题还是踏板使用问题
Bach这张录音确实是有这个问题,别的录音还好。现场听的话,格里莫的琴音确实属于偏“厚实”类型的,倒是不肥。 原帖由 Lento 于 2011-7-22 01:2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她在denon那张拉威尔钢协/拉赫2是我的favorite之一
新出的那张resonance我也很喜欢
但是critics觉得她没深度,喜欢把琴弹得很大声……
新出的那张resonance,我感觉头一个莫扎特的奏鸣曲弹得实在太快了,有点接受不了。虽然格里莫对每个曲子的处理总是与众不同,有的处理属于灵感的迸发,也有的多少有点莫名其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