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fazhuce 发表于 2010-4-19 12:22:28

隔壁挖到一个坟,不知道作者说法对不对?

作者:sfblab
耳机系统音场之CD音源
接着上一贴耳机系统音场的讨论,这里谈谈CD的问题

CD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音源,由于CD制式的限制,成为了系统的音场提升的瓶颈,即使最好的CD也是如此,中、高档CD在这方面的差别并不很大,但是如果将CD与LP作比较,就会发现CD的音场差的很多。
    从技术上说,CD是一个早已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更好的数字音频技术也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利益保护的原因,新技术的市场普及进展缓慢,以致早已准备放弃CD产品的欧美厂商又开始生产中、高档CD机了。
    CD制式的订立是在数字化时代的初期,那时尽量减小数据量是必需的,就是这一点造成了CD音质的限制。
    首先,CD系统的量化精度不够,由此产生了二个问题,其一是量化噪声较大,其二是信号细节损失较多。CD采用16Bit量化,量化动态范围90DB,也就是最高量化信噪比为90DB,如果取记录信号的平均电平比最大小20DB,则平均信号只有70DB的信噪比,这与高保真系统基本要求的90DB以上信噪比相差太多,量化噪声的特点是在宽频带上均匀分布的连续噪声,在要求不高的系统中,这种幅度不大的噪声不易察觉,但在高质量的音频系统中这种噪声的影响很大,量化噪声降低了声音的光滑度,听感上有沙石感;信号细节的缺失使系统的解析力降低,音场的还原性能变差。
    其次,CD系统44KHz的取样率也太低,这样,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需要接近音频频段,不利于高质量的模拟信号处理。
    为了掩盖以上的制式缺陷,设计师需要花很大的精力进行较音,以致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风味的CD音质,但很难有本质上的提升,听过LP以后你就会同意这一看法。
    数字插值或超取样是我们知道的一个补救方法,不过我们应该注意,首先,插值是在本已存在误差的信号基础上进行的,其次,插值根据预测算法给信号增加了一些细节,可以将信号做得更平滑,声音更细,但是增加的信号细节可能离原始信号更远,信号损失的更多,使音乐感变差。听过一款国产3万元的CD,有插值和不插值选项,插值时声音更细,不插值时声音更自然,动态更好,但有沙石感。
    另一个被巧妙地利用于CD较音的秘诀是Jitter,没错,就是Jitter!
    我很早就看到过评论抖动对CD音质的不良影响的文章,结论基本上是Jitter越低越好,由于我是电子技术人员,心想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消除抖动并不困难,实际上很多电子技术人员可以很快的做出可行的技术方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并没有产品去这么做,现在我知道不是这些专业设计人员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对于Jitter有更好的利用。
    Jitter对信号有调制作用,或者说是随机乘性干扰,与噪声的加性干扰不同,这种调制使声像虚化,CD中的量化噪声使声音有沙石感,并且变硬,而Jitter虚化的声像可以掩盖量化噪声的不良影响,但是也使本来就缺失了细节的CD音场更为模糊。
    改变CD机的振动频谱就可以改变Jitter的频谱特性,进而产生不同的较音效果,用让人喜欢的音效去掩盖量化噪声,不是一举两得吗?CD机的声音密度大概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得到,我的理解是声音密度应该是解析力高的结果,但是我们知道CD机的解析力受到限制,这个密度是真实的吗?
    由此说来Jitter确实可以是一种有用的调音方法,可以给音响系统增加音色特点,即使在更高级的数字音频系统中,以后可能还有用武之地,但不要像现在这样的不得不用,而应该是可以由使用者控制的使用。
    我们自己也可以利用Jitter对CD机较音,我们见到的很多改变CD音质的小道具就是依据这个原理,我想大家一定可以提出很多方法交流的,如果你尝试利用这些方法改变系统的声音,就可以理解Jitter较音的作用。
    不同意见尽管提出,欢迎交流!

    下一次将讨论耳机系统的噪声问题。

mifeng 发表于 2010-4-19 12:45:49

顶顶令人佩服的sfb大大,耳放了得。:$

liuyindong2007 发表于 2010-4-19 12:48:25

:lol :lol

donthuang 发表于 2010-4-19 12:51:40

有些說法我不太認同,晚點再仔細回一下

激光鼠 发表于 2010-4-19 12:56:18

利用Jitter校音对我来说很难理解

amu 发表于 2010-4-19 13:04:44

前排学习。:loveliness:

feifazhuce 发表于 2010-4-19 13:14:38

这个徕卡大大应该比较清楚吧,不过人家未必会说;P

hobhouse 发表于 2010-4-19 14:22:22

askforwhy 发表于 2010-4-19 14:45:18

lus12 发表于 2010-4-19 14:49:00

原帖由 hobhouse 于 2010-4-19 14:2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CD格式真是早该淘汰了。强烈声讨奸商索尼!

索尼和菲利普已经推出了SACD。

df41 发表于 2010-4-19 15:21:18

早有结论的主题了呵呵:loveliness:

陈_Jack 发表于 2010-4-19 17:59:23

前面那个出于利益的还可以考虑~

可是利用JITTER那个不太相信...那些NB转盘难道只是往里加铁块?

SFBLAB 发表于 2010-4-19 18:55:23

呵呵
这是我早些时候对CD中的jitter问题的思考,如果关注过我以后的帖子,可以看到我对CD取样问题进一步的思考,提出的看法可以解释好的转盘的作用及CD碟片的音质问题

其观点是 CD系统可以通过不等间隔的取样增加系统的信息量

天狮神兽 发表于 2010-4-19 19:20:41

HOHO,好像有点道理。。。

right 发表于 2010-4-19 19:46:12

应该是传统CD对发展来说是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XRCD、HDCD、SACD它们也是CD而不是别的,这样的CD效果很好啊。

说到传统CD的44.1khz/16bit,其中XRCD依然用44.1khz/16bit制作,效果也蛮不错。

但是不论XRCD还是HDCD或SACD依然是CD,所以说CD还是有好效果的,只是价格贵,而对HDCD、SACD的DAC的应用也困难于传统CD使用的DAC。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隔壁挖到一个坟,不知道作者说法对不对?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