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haaa
发表于 2010-6-16 04:26:48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10-6-16 04: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要讨论这么低级的APE播放器好伐,过几年卖几W的电脑子系统高级HIEND播放器会越来越多的
很多年后就要讨论为什么CD转盘比不上纯数字播放平台的问题了,哈哈(想一下CD是什么采样精度,WAV可以到24/96-192,也 ...
机器虽然便宜,但是理念不错,证明即便没有多任务干扰,PC音质还是有局限。
即便是用DAC1-u,CD的时钟信息是在DAC1里重新加上去的,PC音源还是逃不过数码味。所以我觉得烧PC-HIFI适可为止
dark132
发表于 2010-6-16 04:28:59
原帖由 wahaaa 于 2010-6-16 04:2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机器虽然便宜,但是理念不错,证明即便没有多任务干扰,PC音质还是有局限。
即便是用DAC1-u,CD的时钟信息是在DAC1里重新加上去的,PC音源还是逃不过数码味。所以我觉得烧PC-HIFI适可为止
花钱就可以解决的,什么东西都是越贵都有贵的道理,在音响市场上,如果一个数字WAV播放器可以卖到几W,就应该有可以PK 几WCD机的音质,这点不用怀疑
价格就是定位
wahaaa
发表于 2010-6-16 04:29:24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10-6-16 04:2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主要问题是数字音乐文件太容易盗版,商业化很成问题..................发行商都在头大:L
烧其实是烧机器,至少我是,关键不是为音质。就像买车一样,其实宝马还不如桑塔纳实用了。
我很乐意用高档系统放MP3听,开心第一
wahaaa
发表于 2010-6-16 04:30:30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10-6-16 04: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花钱就可以解决的,什么东西都是越贵都有贵的道理,在音响市场上,如果一个数字WAV播放器可以卖到几W,就应该有可以PK 几WCD机的音质,这点不用怀疑
价格就是定位
技术上肯定可以弥补,这个也不是很难得事。只是在没弥补前,数码味的原因可能就是我说的问题。
dark132
发表于 2010-6-16 04:35:03
原帖由 wahaaa 于 2010-6-16 04:3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技术上肯定可以弥补,这个也不是很难得事。只是在没弥补前,数码味的原因可能就是我说的问题。
很多人听CD都感觉数码味,LP最好有模拟味,那真是个人有个味了:L,当然LP的确是蛮好听,不过用它听耳机这个炒豆声.......喇叭系统就比较OK了
lus12
发表于 2010-6-16 06:28:03
写给和我一样的初烧(老烧们见笑了):
其实有些时候我倒不觉得无限的网络资源是好事,信息爆炸,会让有些人(比如我自己)变得很浮躁。过去的几个月我现在硬盘也下载了300G+的ape,同时相对于自己的购买能力,也没少买CD盘。
虽然有这么多的资源,但实际情况是我一周平均下来,每天能坐下来安静听音乐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这直接造成了我近期买的盘都还没有拆封(300G的ape也是绝大多数连wav都还没转)。
最后我想说,对于是PC和CD机的选择,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经济能承受的分别列出来(CD机的话须考虑到碟片的花销,PC的话同样需要考虑到免费音乐文件的质量),对比试听下(或是问下有对比试听过的前辈),然后买就好了。
来自远方
发表于 2010-6-16 09:39:46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10-6-15 23:1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电脑肯定无法精准的像高档转盘那样有精准的时钟----------------错。。。大错。。。。计算机的问题是操作系统多工和多线程会影响到时钟的单一线性分配,转盘的优势就是单纯的线性时钟不用考虑其他多余比如中断和多任务的问题.......并不是说电脑没有有精准的像高档转盘那样有精准的时钟,只是说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不能让时钟稳定用于播放流程而已
所以说 PC 物理时钟的精度问题是个十足的伪问题。
shaosh
发表于 2010-6-16 10:09:20
灰常科普麻
wahaaa
发表于 2010-6-16 10:32:13
原帖由 lus12 于 2010-6-16 06: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写给和我一样的初烧(老烧们见笑了):
其实有些时候我倒不觉得无限的网络资源是好事,信息爆炸,会让有些人(比如我自己)变得很浮躁。过去的几个月我现在硬盘也下载了300G+的ape,同时相对于自己的购买能力,也 ...
确实,有些人是生活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些是生长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而有些人算是出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
我想我算是生长在这浮躁的社会,虽说这种浮躁还未入骨,但是已入肤。
而且我觉得现在无限的免费网络资源只是暂时的,如同你用的盗版软件一般,总会有一天进入收费时代,而这也许会成为以后主流的购买方式。
[ 本帖最后由 wahaaa 于 2010-6-16 10:37 编辑 ]
wahaaa
发表于 2010-6-16 10:32:59
原帖由 来自远方 于 2010-6-16 09:3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说 PC 物理时钟的精度问题是个十足的伪问题。
朋友,PC未必都是多工的。
来自远方
发表于 2010-6-16 12:55:25
原帖由 wahaaa 于 2010-6-16 10:3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朋友,PC未必都是多工的。
这个问题只会更严重。WINDOW 就是一个所谓的“抢先多任务系统”,系统真正的进程只有一个。当流媒体处理进程在工作的时候,即便此时 PC 不再运行任何其他应用程序,很多系统进程和其他高优先级别的进程如虚拟内存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文件系统、病毒监视系统等等等等,实际上很多很多进程都在不断地中断你的流媒体处理进程,插队工作。
doma
发表于 2010-6-16 13:04:01
MAC或者LINUX呢
来自远方
发表于 2010-6-16 13:08:21
另外你说所谓从“母数码”到“子数码”,音乐文件在使用和转换中其实是一直在被损耗着的。
你是有什么确切的依据,能告诉大家“使用和转换中”实际损失了一些什么,还是想当然?
来自远方
发表于 2010-6-16 13:12:09
原帖由 doma 于 2010-6-16 13:0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MAC或者LINUX呢 MAC 不了解。
LINUX 应当和 UNIX 一样是一个“时分多任务系统”吧,也就是说各进程由系统按优先级分配轮流工作。由于应用程序工作时隙是系统控制的,我猜在系统硬件资源充裕的前提下,应用进程之间的彼此干扰或许会少一些吧?你上个网、打个字什么的,或许会减少干扰吧?
但问题肯定也是存在的,特别是在一些硬件资源的共享上。如病毒监控系统要求对磁盘进行全盘扫描,而流媒体播放需要对具体的磁盘文件进行不断加载,这样磁头就会有反复“寻道”的负担。
总之应用程序时钟精度是由操作系统软件控制而不是由物理时钟决定的,对我前面提到的虚拟内存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文件(设备)管理系统等等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
[ 本帖最后由 来自远方 于 2010-6-16 13:52 编辑 ]
myzcj
发表于 2010-6-16 14:17:25
小弟个人认为PC机箱里的电磁干扰是个问题,说的不对,请各位大虾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