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玖贰叁 发表于 2010-7-23 12:14:43

原帖由 krelling 于 2010-7-23 12:1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哈哈哈哈 本人么?不要砍我。。我是神兽。。好害怕 湿了。。。

[ 本帖最后由 一玖贰叁 于 2010-7-23 12:27 编辑 ]

shaosh 发表于 2010-7-23 14:07:05

惺惺惜惺惺

krelling 发表于 2010-7-23 15:51:01

playerkingdom 发表于 2010-7-23 17:08:36

已经吵过气儿了吗?似乎老想着抓“小白没做过什么放大器,所以没有发言权”的辫子。
哲学中有种“先验”的说法,即“在一切经验以前被知觉认识到的特性”。这一点,叔本华的解释最通俗易懂。叔本华曾经在精神病院里观察病人,他发现病人A在每天照镜子的时候,总是表现出无比惊奇的样子,似乎每次都无法理解镜子中的人物就是自己镜像。而普通的小孩子,第一二次照镜子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惊奇,但照多了以后(即使无人告知的情况下),自然会明白镜子里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这种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却能明白事物的“本质”的能力,就叫“先验的能力”。衍生开去也能解释为什么“完全没做过的数学题,却能够给出正解”,“老和尚口中的悟性”,“阿斗是个没灵性的孩子”之类的东东。
据目前的观察,拥有比较强大的“先验能力”的人类,性格都相对随和(大家说说小白性格随和,还是整天吵架的XXX的性格随和呢)。
因此,在没有其他信息根据的情况下,我会觉得小白的观点可信。
其二,“把音乐交给HIFI器材,把音乐交给卡拉扬吧,难道你们的艺术造诣能比得过卡拉扬”的观点多次出现,这是令人惋惜的。
我遇到的不少人,似乎都把艺术看成“高高在上的”,“崇高的”,“高不可攀的”的东西。这直接导致“对艺术的误会”。
由于我们仰视艺术,我们就变得战战兢兢,而艺术便不再对我们平易近人。
如果一个人根本不考虑“卡拉扬的伟大和崇高”,也不考虑“他的音乐影响了多少后代”,他只是平视这位演奏家的音乐,就跟看着窗台的花盆里上新开出的花儿一样,那么,再加上一点点“悟性”,一点点“先验的能力”,他就可能发现这其中的美妙所在。
现在你们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吗?“你们还指望那些高贵的先生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艺术,如果你们还把他们当高人一样供着的话”。
从侧面来讲,器材制作者(只要他们享受艺术,并且好恶分明),就绝对有冲动以自己的见解表达别人的音乐。(这种冲动也是“先验的”,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

一玖贰叁 发表于 2010-7-23 20:58:59

我草。。。完全偏离了我的本意:L

jimbim 发表于 2010-7-23 21:32:02

原帖由 playerkingdom 于 2010-7-23 17:0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已经吵过气儿了吗?似乎老想着抓“小白没做过什么放大器,所以没有发言权”的辫子。哲学中有种“先验”的说法,即“在一切经验以前被知觉认识到的特性”。这一点,叔本华的解释最通俗易懂。叔本华曾经在精神病院里 ...
hifi本质是什么? 是还原音乐, 不是创造音乐!

您的意思是民间有许多高手, 比卡拉扬还厉害?

您讲的东西太玄,像古龙书里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大手 发表于 2010-7-23 21:36:12

个人的观点

1 指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指标是人定的,目前的指标要求远远低于人耳本身的要求,而制定一套高于人耳的指标(以下称为“理想指标”),我估计目前的人类科技达不到——我指的是目前不能造出达到这种理想指标的器材。

2 在理想指标无法达到的情况下,必须在一些方面做出妥协,各方面取舍的不同造就了各种声音的风格

3 工业电子设计和音响电子设计的思路完全不一样!!工业线路中传送的波形多数是规则波形,同时通频带要求较窄,如果有变形干扰或者不规则波形畸变,适当的滤波都能很好的处理,而进过几次放大之后,高次谐波(非通频带中的)自然都被滤掉了。但是音响系统中的信号完全相反,正常的信号都是不规则的,这时如果有干扰(已经)进来,基本上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很难在后续的处理中将其排除,有时候这种抗干扰的处理会矫枉过正,把正常的信号处理掉。所以工业的要求就是稳定第一,不容易坏,失真一点点无所谓,这么点失真不会对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而音响的正相反,每经过一次放大都会经受一次摧残,要是哪个环节变形多那么一点点,那么就彻底废掉了

举个例子吧 用莫尔斯码发送信息,和用话筒讲话,那个抗干扰能力强?

[ 本帖最后由 大手 于 2010-7-23 21:46 编辑 ]

大手 发表于 2010-7-23 21:44:19

再举个例子

现场的音乐就是一盘大餐

CD就是一个小罐头,你在怎么想办法,尽量把这些菜存到罐头里,终归是不一样的,至于各种CD DVD SACD技术,无非就是存放食物的方法和罐头的大小。

罐头食品就是罐头食品,根本不能和正餐比,即使是御膳房的罐头,未必就比路边小饭店的饭菜更丰盛

同样一锅高汤,本身就是高汤味,做成高汤粉,再让不同人来泡,可能就会有“英国味”的高汤和“德国味”的高汤

playerkingdom 发表于 2010-7-23 21:52:21

原帖由 jimbim 于 2010-7-23 21:3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hifi本质是什么? 是还原音乐, 不是创造音乐!

您的意思是民间有许多高手, 比卡拉扬还厉害?

您讲的东西太玄,像古龙书里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如果这是参加辩论赛,我一定会指出你“没有听清楚对方的意思”“思路混乱”“观点模糊”之云云。
但是,“任何辩论赛都主要是思维逻辑和知识涵盖的较量”,很难起到建设性作用,所以争辩只能是一种娱乐。
所以,为了缓和一下您针锋相对的势头,我得承认下:
一:HIFI的本质什么的,我不敢轻易下定论
二:卡拉扬厉不厉害,我也不肯定,至少我还没到提起卡拉扬就兴奋的地步
三:古龙的书我也没读过
如果在辩论会上我这么承认,裁判们马上会给我的发言打个最低分。但是,辩论会什么的最愚蠢了。
如果问我有什么希望,可以的话,我希望更有质量的回复,而不是这种“争锋相对”。

mazida 发表于 2010-7-23 21:54:10

大家怎么就想不通呢,有什么办法

一玖贰叁 发表于 2010-7-23 21:55:51

原帖由 大手 于 2010-7-23 21:4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再举个例子

现场的音乐就是一盘大餐

CD就是一个小罐头,你在怎么想办法,尽量把这些菜存到罐头里,终归是不一样的,至于各种CD DVD SACD技术,无非就是存放食物的方法和罐头的大小。

罐头食品就是罐头食品, ... 兄的比喻很有意思

小白 发表于 2010-7-23 22:21:29

有些人就非要认为当今的HI-FI电声技术是可以做到“原汁原味的重放”“彻底中性透明的重放”,因而喜欢指责HI-FI设计师喜欢添加东西,喜欢搞XX声、XX声,这实在我也没有办法。谁都没有办法,只能随他吧。

还有些人一听到有人说“音响设计师要有一定音乐修养”就非要他们个个去跟卡拉扬比,这同样也是谁都没办法的事。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7-23 22:22 编辑 ]

whisky_qz 发表于 2010-7-24 00:05:31

原帖由 ricepig 于 2010-7-22 19: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对搏总的题目不发表啥评论
但是,为啥倒数第三段和第二段在大谈了许多技术问题后,最后一段又“所以”出了要懂音乐?懂音乐就不会出这些技术问题?


请问这是何种逻辑?

同意,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不管怎么看这篇文章的逻辑都是自我矛盾的。 一边强调不能以电路、用料论产品,一边自己还是以电路、用料对别人的产品大谈特谈……实在不能说是一篇好的范文啊。:lol

kuangye 发表于 2010-7-24 00:14:37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7-23 22: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有些人就非要认为当今的HI-FI电声技术是可以做到“原汁原味的重放”“彻底中性透明的重放”,因而喜欢指责HI-FI设计师喜欢添加东西,喜欢搞XX声、XX声,这实在我也没有办法。谁都没有办法,只能随他吧。

还有些人 ...

只要做器材,无论是功放,音箱,必定存在一定方面的失真,真正厉害的研发人员只是懂得去权衡选择相对在这个整体里损害更少的的失真和频段而已。由于每个电路有自己的声音特性,每个器件也有自己的声音特性,所以研发人员要想做出一个好的器材,必须全面的了解电路的声音特色,器件的声音特色,从而具有权衡声音的能力。这样研发人员对声音的了解程度, 音乐修养的高低程度就决定了他权衡声音的能力有多强。

当然不能说不懂声音,音乐修养一般的研发人员就不能做出声音很好的器材。但是能肯定不了解声音的研发人员做出声音好的器材的概率不会高。我自己对一些大音响企业的观察这方面可能会有个做十个器材偶然能成功一两个的样子。

曾经和一个很牛的做功放的研发同事。他在中国专业音响开始的早期专攻专业功放,在几家大的专业音响企业负责电子研发或帮助设计,擅长抄机,确实抄出过几款好的产品,如此使得他把自己定义为中国电路的第一号。曾经一度是我的偶像之一。可他完全不懂声音,音乐修养基本为零。后来我和他一个企业,是他自己参股做老板的企业,他新出很多款功放产品,推到市场客户反映声音很一般,我一开始因为还在对他的迷信阶段根本不相信,可是客户反复投诉,直接影响到销售,我到很多客户那里去实地调查,在许多次残酷的对比下实实在在证明功放声音不行,回去和他反应,他根本就不相信,怎么样都是一副我研发的产品电路和测试都是没问题,没可能不好的说法。想要他改,一次,两次,N次,他没当回事,他却说他的产品一定好,销售不好是你们没本事。又一次和他申请改机器的声音时他又这么说,我被他彻底搞烦了,直接说:你明不明白,你确实能搞定电路,但是你没法搞定声音。 他听了很气,说的更难听,我反驳他说:你也许能够成为电路方面的大师,但是永远无法成为声音方面的大师。 他即刻无语。

能够成为电路方面的大师,但是永远无法成为声音方面的大师。因为研发人员的音乐修养极差,甚至很多主力研发人员从来就不听音乐。或者每天就听那几只测试曲来决定器材的声音走向。这就是中国音响界的现状,无论民用还是专业音响。

硬总转的日本立体声音响主编对JVC一个研发工程师的专访上那个工程师有一段话,道出了研发好声音的的精髓所在:我感觉能进入声音,它带着我去决定电路中更适合工作点和选择更适合的器件。 说的出这个层次的话的人,是绝绝对对的牛人。

[ 本帖最后由 kuangye 于 2010-7-24 00:34 编辑 ]

一玖贰叁 发表于 2010-7-24 00:16:53

原帖由 kuangye 于 2010-7-24 00:1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只要做器材,无论是功放,音箱,必定存在一定方面的失真,真正厉害的研发人员只是懂得去权衡选择相对在这个整体里损害更少的的失真和频段而已。由于每个电路有自己的声音特性,每个器件也有自己的声音特性,所以 ... 内部人员的解释很到位 谢谢您分享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在整天吵架的家电HI-FI论坛发现一个有点营养的帖子,特转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