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不紧,TD124可是个不错的好东西,后期调整的空间和可玩性也非常大地。下一期羊教授不能忘记英国名盘Garrard阿 原帖由 Runningwater 于 2010-10-28 17:4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感谢暖羊羊教授今天的精彩指导!!!预算不紧,TD124可是个不错的好东西,后期调整的空间和可玩性也非常大地。下一期羊教授不能忘记英国名盘Garrard阿
哈哈,你这寒碜我呢……garrard没研究呀,这要坛子上混混长老说,他是用家~~
咱继续……
第一个要说的是TD150这个型号,它虽然隶属廉价型号,但其地位和td124一样举足轻重。在他身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之后影响了整个唱盘制造行业的3点支撑软盘+皮带旁驱的架构。这一发明有效的降低了唱盘的造价,相比124的惰轮系统,皮带轻省且性能不弱。弹簧支撑的软盘又是一个简单便宜又有效的隔绝外界振动的方案。随着td150的成功,不仅thorens自己在以后的设计中继续沿用,完善这一结构,许多同行也采用几乎完全一样的设计来制造唱盘,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Linn的sondek LP12了,光看外观,基本就是150的一个马甲
[ 本帖最后由 yangmetal 于 2010-10-29 19:25 编辑 ] td150同样出过mk2,换唱臂的动作是肯定的,另外增加了一个唱臂放下,升起的开关。
话说LINN的工业设计真棒,“马甲”也马的很漂亮… 接下来就来到了伟大的TD 160型号,这个唱盘生产了有30多年,历经mk1,2,3,4,5代,另外有定制版super,无唱臂版b,和mk2变种e,数量多的吓死人。由于其历史地位和庞大的拥有量,网上现有的磨改资料,把玩心得是最为丰富的,随便一拎一大把。
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td160mk2及以后型号,能搞super当然最好啦,不行的话,自己改也是一样的。本来所谓的super也只是工厂的英国代理特制版,能自行搭配9寸唱臂而已。
接下来和大多数公司一样,每年要来点新款,cost down一下,改进改进,但大体没多大差的td165,166,145,146,147。这些看资料也仅是用料上可能比160差一些,机械机构简单些而已。没有实际用过,就不能多说鸟~~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147出过一个jubilee版,全球5k限量,有收藏价值~~ 阿羊,偶下一步想买个软盘,买160 super玩玩? 原帖由 音乐之神 于 2010-10-30 07:4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阿羊,偶下一步想买个软盘,买160 super玩玩?
我觉得跟你的天龙档次差异不明显,唱臂搭配更自由而已。
不过拿来练手很合适,网上资料大把 支持羊版普及LP知识,小弟进来学习了 最后是一些有关于thorens的选购建议:
首先多能士在国内能搞到的价格不便宜,就算你在国外以合适的二手价格入手,物流费用同样会使总价相当可观。但唱盘的自由度,可玩性,资料丰富程度也是其他唱盘比较难抗衡的。尤其td160族系可以看作linn lp12,可以说是非常上算的中阶唱盘选择。
thorens的唱盘在各个价格带都有非常好的选择,完全可以按照预算抓药。最普通的,可能就是td160系谱以及多个简化廉价版。进一步可以是160super,125这档。国内124,126都比较少见,但他们二手价格是相近的。再往上,存量就相当稀少了,价格也开始翻跟头了,我自己用的226,126的升级版,320,520等等。
选购二手唱盘,成色是相当重要的考量,但同时也需要做些基本的测试:
[*]软盘看悬挂,按压下看看唱盘反弹的反应如何,虽然这些弹簧经历几十年基本都是需要更换的,但还是需要看看原装的状态如何。[*]接下来开机,看看启动速度如何,虽然皮带驱动本来就会有些时滞,但是皮带老化的话时滞会特别严重。anyway,回家最好能找到同尺寸的换新。[*]然后是看转速平稳之后是否准确,测速盘是肯定需要的部件。高端型号可以进行速度微调,自带速度指示的。转速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有抖恍。这两项显示的电机的状况。[*]最后看下轴承的平稳性,把旋转轴承上的唱盘托盘倒过来放置,看旋转时边缘是否足够稳定,有没有上下的抖恍。 :) :victory:
唱臂
首先我们回到一开始说过的唱臂的作用:支撑唱头完成信号拾取的工作,那关键便是让唱头在唱片音轨中跑的正,没有误差,拾取信号得当。所有唱臂的设计,造成的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类别,都是为了完成这一工作,现在的技术还没有所谓最优解决方案,大家无外乎在寻找一个性能造价向平衡的方案而已。
ok,接着来点selective readings,我选点goo的文,大家有兴趣的读一下: 刻片:
为啥要知道片子怎么刻出来捏,因为知道怎么刻出来,才能知道怎么读才“正确”
黑胶制片要通过刻制母盘,然后经过几重反刻套制做出生产用的金属盘用于压制成品。而母盘刻制这个过程是用类似下面这个机器完成的:
我们可以看到,刻片刀和盘片是一直以正切方式工作的。
正切臂和曲臂:
正是因为LP制片的方式,导致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工作模式的唱臂。一种是和刻片方式一样的正切臂,一种是有支撑轴承曲线划过唱片的曲臂,看图一目了然:
先说正切臂,理论上说,正切臂的工作模式应该是最优的,它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与唱片正切的工作模式,让唱头的运动轨迹最”正“。而现实总是和理论差别很大,正切也有它技术实现上的问题。
[*]比如唱头运动中的牵引问题,如何让这个力刚刚好,太大太小都会让唱头歪斜造成更大的角度误差。[*]比如用马达拉的话又会有震动,而震动又是黑胶大忌,严重影响声音。[*]而不用马达光靠唱片旋转产生的向内的力,那必须要解决唱头导轨的摩擦问题,于是才有气浮的设计。[*]但是用气浮的话又要求平台绝对水平,室内气压等变化小等苛刻条件。
综上,为了解决好正切臂技术实现上的各个问题,造成的是其体积庞大,造价高昂,使用要求苛刻。so,市面上多数唱臂是曲臂设计的。 曲臂的问题:
曲臂相对于直切臂,最大的问题在于循迹误差,英文tracking error。啥意思捏?唱头实际工作的轨迹和它应该在的切线轨迹之间的角度差。
除此之外,曲臂有它自己构造带来的问题:
[*]比如支点带来的摩擦力问题,避震问题。[*]比如臂管材料带来的共振问题。[*]比如唱臂运作中产生的向心力带来的偏压问题。
曲臂的分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造商们自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此也派生出了唱臂的不同种类。
首先为了解决轨迹误差,大家想出加长唱臂和弯曲唱臂进行补偿两个办法。由此我们才有了9寸,10寸,12寸臂,以及按照外形分的直臂,s臂和J臂。
上面是sme 3009和3012两个型号,分别是9寸j臂和12寸j臂。还是看图方便哈~
理论上来说,唱臂越长,唱头的工作轨迹越接近切线,那应该是越长越好咯?现实总是残酷的,唱臂的质量和轴承设计会影响长臂的运作,而9寸干12寸的事是丝毫不奇怪的。
唱臂弯曲的形式有那个最好一说么?唱臂从最初的直臂,变化到j臂,变化到s臂,又回头变成j臂等,跟时尚圈来来回回的变是一回事。作为用家,无需深究。
接着,为了解决旋转轴承的摩擦力和避震性能,我们便有了刀锋轴承和单点轴承等等名目众多的解决方案。
最后根据唱头针压施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唱臂。前者用重锤施加针压,后者通过弹簧磁力施加针压,后者好处是不怕唱片不平造成的抛甩。
[ 本帖最后由 yangmetal 于 2010-11-1 20:49 编辑 ] 受益匪浅,这样的入门介绍真是太有用了!越看越入迷,呵呵!
出了LP本身样子的古典美以外,就是在其中每个细节都透视出需要平衡取舍的理念,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