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aobing 发表于 2011-9-20 04:51:12

一个关于LP,CD,数字音频格式的一个简单猜想

看了《如何看待强势起步的数字音频。。。》那贴,尤其是白版的回复,我突然对这三者的差别有这样一个很简化的猜想。

先不论三者及其器材的定价策略,我在猜想,CD比LP,数字音频比CD更“数码”,更“机械”而反之则更模拟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以音频波形的幅度为Y轴,时间为X轴。

LP是完全模拟制作的,所以其幅度(Y)和时间(X)都是连续的,即对应任何实数。
CD的采样率是44.1KHZ,所以其时间(X)是离散的(间隔为1/44.1k s),幅度Y是连续的(一个个坑的深度是模拟值)。
而数字音频,时间X和幅度Y都是离散的,波形就是一个个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那当然会不够“顺滑”,比较“机械”了。

模拟对应连续信号,数字对应离散信号(无论它采样率多高,终究还是离散的)

当然可以想见的是,对数字音频来说,如果把采样率提高,虽然X和Y仍然是离散的,但是时间X比CD更连续(比如192khz,采样点是CD4倍多),那么声音比CD更模拟也未必不可能。

但是,显然地,只要LP的制作条件良好,数字音频永远无法比“LP"更接近真实。为什么?因为真实的声音就是模拟的,而不是AD-DA来的

[ 本帖最后由 hilaobing 于 2011-9-20 04:53 编辑 ]

tgfcer 发表于 2011-9-20 06:13:25

wl336 发表于 2011-9-20 08:20:46

。。。先回去补习一下信号,还有电路啊。。。

hilaobing 发表于 2011-9-20 09:38:15

原帖由 wl336 于 2011-9-20 08:2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先回去补习一下信号,还有电路啊。。。

不用 信号与系统 电路分析 数字逻辑电路 模拟电路 数字信号处理 都学过

CD的标准倒的确是快没印象了。

我举的这个猜想 仅仅是一个简化的比方而已,如果老兄能深入浅出从理论解释一下pcfi出来声音比较平板和机械的话,那当然最好不过了

pcear 发表于 2011-9-20 10:52:07

原帖由 hilaobing 于 2011-9-20 04: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以音频波形的幅度为Y轴,时间为X轴。

LP是完全模拟制作的,所以其幅度(Y)和时间(X)都是连续的,即对应任何实数。
CD的采样率是44.1KHZ,所以其时间(X)是离散的(间隔为1/44.1k s),幅度Y是连续的(一个个坑的深度是模拟值)。
而数字音频,时间X和幅度Y都是离散的,波形就是一个个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那当然会不够“顺滑”,比较“机械”了。 CD的所谓一个个坑也是离散的,计算出来就是16bit的幅度。一知半解 :L

TitansFox 发表于 2011-9-20 11:04:03

CD跟数字音频,时间X和幅度Y都是离散的。
CD不是靠坑的深度来表示信息的,而是靠的坑的位置和长度来表示信息的吧。

我记得有文章讲过这个事情——如果把普通CD的表面放大到恰当程度,那么会看到表面的坑其实边边角角并不规整,坑的深度也不规则,有深有浅的。
但一般来讲仍能读出正确无误的信息,没有问题的。

深坑是1011的话,那么同样形式的浅坑读出来仍然是1011。

winniemon123 发表于 2011-9-20 11:06:10

楼主可以去补一下数学分析…

TitansFox 发表于 2011-9-20 11:13:33

数字音频里的无损音频,之于CD,我认为在数据上确实就是无损的,至少比每两次读取CD还可能有的偏差要小吧。

但我有个疑问——是不是同样的回放电路下,一个无损的抓轨要比播放原始CD碟音质要好?

如果是的话,为啥那些台式CD不替换掉读取CD部分,变为读取无损音频部分,然后把后面的回放电路保留不变?
这样不是会获得更稳定更好些的音质吗?

dj_simy 发表于 2011-9-20 11:23:44

LP不一定是完全模拟制作的,80年代很多LP都是数码录音转到LP上的。

hakase 发表于 2011-9-20 11:33:15

楼主还是得回去复习复习……:)

t1174 发表于 2011-9-20 12:04:06

我比較信自己的耳朵, 反正是自已去感受吧.

我的感覺是, hi-res file 是可以比 CD 好, 比如之前 kumo 大分享給我的兩個原生的 192/24. 就是一個offical ver 的 foobar 1.15+ creative ep + naim supernait +c1 已感覺十分的感動同好聽.

問題是, 如此好的 file 真實上小之又小, 而且, 對比 hi-res file, 更加重要還是 mastering, 就比如說今年香港 av show 的 demo disc, lpcd 比 sacd 可以說是更好一樣. 同樣,hi-res file 至大的問題就是對它處理的方法, 可以好好掌握的工程師不夠多, 對比已經行了多年的 cd, 工程師的掌握反而更好. hi-res file title 的choice 也比 cd 要少, 也使十分多人不過是用 cd rip file 而已, 根本就不可以叫 hi-res.

另外, 硬體方面 cd 機產品現在說也比較好, hi-res file 主要是分用 pc-hifi 和 ds 的一類. pc-hifi 有至大的彈性可以應付 hi-res file 格式還沒安定的問題, ds 就有可以如中當cd 機的專門硬體質量, 但兩者好像也不夠玩美.

kell 发表于 2011-9-23 06:47:49

原帖由 dj_simy 于 2011-9-20 11:2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LP不一定是完全模拟制作的,80年代很多LP都是数码录音转到LP上的。

是这样的。
比如说卡爷、曾经4次正式录音过贝交全集(一次单声道、3次立体声)、、最后一次于80年代录制出版的就是数码版LP。手中这4次录音的全套头版LP都藏有、明确地说听感上、除了50年代单声道外、其余3套立体声版的没有明显区别。

上一张比较喜欢的贝交6单行张(数码录音)供大家欣赏。。。。

wl336 发表于 2011-9-23 07:09:51

原帖由 hilaobing 于 2011-9-20 09:3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用 信号与系统 电路分析 数字逻辑电路 模拟电路 数字信号处理 都学过

CD的标准倒的确是快没印象了。

我举的这个猜想 仅仅是一个简化的比方而已,如果老兄能深入浅出从理论解释一下pcfi出来声音比较平板和 ...

是么,白学了。。。

Aegis90 发表于 2011-9-23 09:58:40

回复 8# 的帖子

关于这个, 请参照embla 和 部分 meridian 的机器, 使用的都是电脑光驱,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转盘, 读取原理与你所说的非常相近:)

right 发表于 2011-9-23 10:44:06

原帖由 hilaobing 于 2011-9-20 04: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看了《如何看待强势起步的数字音频。。。》那贴,尤其是白版的回复,我突然对这三者的差别有这样一个很简化的猜想。先不论三者及其器材的定价策略,我在猜想,CD比LP,数字音频比CD更“数码”,更“机械”而反之 ...
(LP模拟信号的话)模拟信号“其幅度(Y)和时间(X)都是连续的”,这是对的。

(CD的采样率是44.1KHZ)就抽样信号而言“时间(X)是离散的,幅度Y是连续的”,这是对的(注:一个个坑的深度是模拟值的说法不准确),因此就抽样信号而言是幅度连续的模拟信号。

(数字音频)应说是数字信号,“时间X和幅度Y都是离散的”,这是对的。数字信号是编码的信号,其传送的波形是通常是矩形波,而一组矩形波代表一个数字信号的编码,如果要用点来说,那么一数字信号编码代表一个点(即一组矩形波代表一个点)。

数字信号中抽样频率固然重要,而量化比特也是非常重要的,量化比特的数量决定了量化误差(量化噪声)的大小。

另外,由于数字信号不可避免地存在量化误差(量化噪声),因此相对原模拟信号永远是失真信号。但是不用担心,这种失真在抽样频率足够高,量化比特数足够多的时候,那么只是理论上的失真,人耳是很难辨别的,通过仪表才可以辨别。

再有,对于复杂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时高抽样频率、高量化比特数是有意义的,而对十分简单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时高抽样频率、高量化比特数就没有太大必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关于LP,CD,数字音频格式的一个简单猜想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