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eifazhuce 于 2011-10-22 23:09 编辑 ] 應該是1.3SE 吧…我不是太記得形號。
今日比較可惜的是大家也全力在聽一個系統,完全忘記了對比 D06.
比較重點的得著是 Dyna 和空間的關係可以比架和墊材更重要,和分前後級的重要性。另外是我對 Jeff 也開始有點改觀了。 原帖由 t1174 于 2011-10-22 23:3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應該是1.3SE 吧…我不是太記得形號。
今日比較可惜的是大家也全力在聽一個系統,完全忘記了對比 D06.
比較重點的得著是 Dyna 和空間的關係可以比架和墊材更重要,和分前後級的重要性。另外是我對 Jeff 也開始 ...
根據雀眼目木皮及單元排列,還有商標,基本確定是25周年或1.3SE,從單元口徑及防塵帽大小,所占腳架的底面積最終判斷為1.3SE。
DYNA的空間關係及前後級重要性,很有意思,請詳細說說,謝謝。
[ 本帖最后由 chrisalex 于 2011-10-22 23:47 编辑 ] 期待楼主的详解啊,还有图片,呵呵
回复 18# 的帖子
声音没进入有效射程,就跟子弹没出膛一样发挥不出威力吧...:loveliness: 一直聽說 dyna 是十分要空間玩的, 不過我又一直不太信. 原因是我買 c1 時, "上手" 的空間可是 ~70平方地方, 但明顯c1 不夠用. 到我手只有 ~3平方,. 聽上來又不是太過份.但今次真是有一個合適大小的地方了, ~10 平方的地方, dyna 不只前有空間, 後和左右空間又剛好. 因此低就變得合了.
另外就是分了前後的量感, 在低的反射好之下, jeff 的後級以往在數碼坊感覺冇力的問題也變成調音性的棉, 加上始終有 500w max, 鬆容感也很好. 可以說, 要分前後其中原因, 其實就是要保證後級夠大個, 夠電夠鬆容, 當然也有減小兩者不同的影響, 比如 emf, 震等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