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j023 发表于 2011-12-11 13:21:38

器材评论应当有尺度

勃总事件近日可谓沸沸扬扬,直至今早俱乐部公示。很多因果关系便自然联系了起来。
首先看下俱乐部的公示 以及 共识:
1、该网站成立初期就与安润公司有排他性的商业合作
2、管理员与版主的共识:1)不能发布商业信息帖子; 2)除版主和理事外,不能组织团购

在俱乐部注册时间稍微长的点都知道,本身网站与安润是有合作关系,网站运营也的确需要商家。
关于第二点,也是近来俱乐部的购买能力呈日益上升之势,有些团购发布,一来是新面孔二来也有海外。在监督和风险上也的确会造成漏洞,这点也可以理解。

细细想,俱乐部其实对于商业信息的发布帖子,管理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
除了安润,您还能在俱乐部中想到一些 别的商家么? 不止一两个吧。。。。
那么为什么之前有,现在不行?

勃总的事件 ,我能联想出的第一人,叶老师。
两人其实有相似之处,都是DIY。

勃总的耳放,还未定型量产,或者就是仅有几台仅有几人听过。(具体产品到底有没定型有无开始量产,我不知)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说秒杀成品的商业量产型的产品,的确也有不妥。毕竟只是一人说辞。
我记得之前有个帖子,小白与校长的对谈,谈到叶老师的东西。也是一个理,小众,只有少数的人拥有,评论的参考价值也有限度。

天天逛论坛,大家都希望可以看到有好的商品发布,有折腾劲。
俱乐部也是个公众的场合,很多事很多话,大家都在看。
卖东西,器材评论应当有尺度,秒杀这种词也没有意义。毕竟山寨小了色,在俱乐部存活不住。
每件成型的商品,肯定有它自己的定位和优势之处。当然这也是相对的,有好也有坏,无论是评测还是pk,还是希望看到比较中性的听感。

关于勃总被封,个人也觉得在采取措施之后,有个公示的地方。
之前既然已经有个先例,而且执行较好,大家也认可。这种好的风气应该延续下去,没有规矩不会有方圆。再无为而治的论坛,也需要制度。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一个中立的角度。
勃总事件, 无论 勃总本人还是相关封号的管理员(版主),都有不当之处。

zymzlw 发表于 2011-12-11 13:26:20

等有机会听听就知道耳房的好坏了,最好还是最后的定型机让大家试听,别工程机就放听感了,但私下可以交流改进.否则说优缺点的时候也难下结论.

laoyaocult 发表于 2011-12-11 13:32:06

中肯的。要顶

fd001 发表于 2011-12-11 13:35:23

不管diy的质量如何,请记住不要随意秒杀排他性代理的器材。这个是生存根本。隔壁亦是如此。:lol

江苏狗狗 发表于 2011-12-11 13:37:31

Lion_Heart 发表于 2011-12-11 13:37:42

火老板发片,言之有物啊:lol

Lion_Heart 发表于 2011-12-11 13:39:08

原帖由 江苏狗狗 于 2011-12-11 13:3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人要识时务,千万不要跑到麦当劳叫嚣麦当劳是垃圾,肯德基秒杀麦当劳。否则后果是可以预见的。
几年前我见过在麦当劳要买骨肉相连的小孩子,没任何后果嘛

銘希 发表于 2011-12-11 13:40:52



[ 本帖最后由 銘希 于 2011-12-11 13:43 编辑 ]

伯朗 发表于 2011-12-11 13:41:01

回复 6# 的帖子

=。=#

fd001 发表于 2011-12-11 13:41:54

:)

[ 本帖最后由 fd001 于 2011-12-11 18:33 编辑 ]

越前漆控 发表于 2011-12-11 13:43:36

:handshake

江苏狗狗 发表于 2011-12-11 13:44:01

m4a1m203 发表于 2011-12-11 14:40:50

不知所云,不痛不痒

高木新吾 发表于 2011-12-11 14:40:56

:handshake

hakase 发表于 2011-12-11 16:17:42

原帖由 fd001 于 2011-12-11 13:3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不管diy的质量如何,请记住不要随意秒杀排他性代理的器材。这个是生存根本。隔壁亦是如此。:lol

是的。勃总的帖子本来已经发了几个月,要封早不封,要solo pk的时候就被封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器材评论应当有尺度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