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数字的东西能量感比模拟的弱
为啥数码的东西听起来发虚,音乐表情感觉跟抽了鸦片一样不健康,模拟的就会更饱满……这个饱满可不是暖厚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中下盘的能量感!为嘛?为嘛啊? :o 貌似受了神马刺激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2-3-10 19: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o 貌似受了神马刺激
;P ;P
估计是因为我刚刚出来,还没重组一套系。,天天听本本插15块的耳机,听郁闷了;P 求刚出来的地点~ 原帖由 雨落清晨 于 2012-3-10 19:2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求刚出来的地点~
墨尔本,可惜不是美帝,不然俱乐部里的基友就多了 数字采样毕竟是脉冲,它并不是很完整连续的模拟波。
所以在时钟同步和消除延迟方面非常有讲究。。。
我听过LP,但是本地的那些人玩的LP我觉得根本没有美感,希望能听到设备好,玩的又有水平的人的系统吧。。 原帖由 sd206a 于 2012-3-10 20:1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数字采样毕竟是脉冲,它并不是很完整连续的模拟波。
所以在时钟同步和消除延迟方面非常有讲究。。。
我听过LP,但是本地的那些人玩的LP我觉得根本没有美感,希望能听到设备好,玩的又有水平的人的系统吧。。
再烂的LP系统也是LP吧…… 要看录音原始素材和数字播放载体的采样率和量化精度啊
16bit 44.1KHz最高理论极限也就是96DB了,还远没到人耳分辨的极限120DB
不过烂LP的动态范围其实并不大(因为有信噪比的问题),大的是力度 数码母带要比CD的模拟味好一些,难道是采样率高的原因? 原帖由 一灯 于 2012-3-10 23: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数码母带要比CD的模拟味好一些,难道是采样率高的原因? 必然
数字采样率要是能多加几十个零……那就是连续的模拟波了:L 原帖由 sd206a 于 2012-3-10 20:1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数字采样毕竟是脉冲,它并不是很完整连续的模拟波。所以在时钟同步和消除延迟方面非常有讲究。。。我听过LP,但是本地的那些人玩的LP我觉得根本没有美感,希望能听到设备好,玩的又有水平的人的系统吧。。 哦,什么是数字采样不得而知,采样脉冲是对模拟信号的采样,不是对数字信号的采样,所以应该谈不上数字采样哟。采样脉冲或采样信号就是PAM信号,它依然属于模拟信号;量化后编码的信号才是数字信号了,或数字脉冲信号。
哦,LP不是最完美的,HiFi追求的是尽可能的低的失真,而LP固有的针头的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实际上是在原信号基础上增加了噪声,客观上是属于失真了;与HiFi的追求是不大相符的。高档唱盘机与普通唱盘机区别就是产生的噪声高与低的差别,但是不能消除噪声。 破收音机听990新闻最有能量感 原帖由 一灯 于 2012-3-10 23: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数码母带要比CD的模拟味好一些,难道是采样率高的原因?
不仅是抽样频率高,抽样频率高是对原模拟信号抽取的样值多了,或样值更密了;所以抽样频率越高就越近似原模拟信号。
但是在PCM数字信号中还有一个重要数值或参数,那就是量化比特位,比如有16bit、24bit、32bit等。量化比特位决定着量化误差或量化噪声,比特位数越多(大)则量化误差越小或量化噪声越小,反之越大。
因此,抽样频率越高,且量化比特位越高则还原后越接近原模拟信号。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12-3-11 00:11 编辑 ] 原帖由 一灯 于 2012-3-10 23: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数码母带要比CD的模拟味好一些,难道是采样率高的原因?
偷偷说一句,那些理论上听感更模拟的数码母带,听感非常扭捏不自然,数码味比优质的44.1音乐更重了……那种升频特有的感觉,大家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