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x 发表于 2012-6-26 14:01:19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6-26 13:5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房间处理,电子EQ,都是可以搞的,但都不能取代线材(也不能取代避震处理的效果).   对房间的声学特性做频谱分析和后期补偿,这样玩的hi-fi设备确实有,但确实用的人很少. 为什么,大家可以分析. 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它是无 ... 红白也太烂了……但名牌专业线,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

兼听则明 发表于 2012-6-26 14:12:24

原帖由 amex 于 2012-6-26 13:5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好的硬件EQ是不会有明显损失的。

非也,任何插件,都是会对声音造成损失的,因此如果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来说,能不用最好别用。这个是出于hifi最基本的保真要求。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做减法,尽量不做加法,比如eq最好的方法的用于衰减,而不是用增益。

但是,对于发烧友而言,能做出自己喜欢的声音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上用eq调音和用线材调音没有本质区别。胆机,味道线,很多风格迥异的前端,什么英国美国声也都是如此,说白了都是失真罢了,只是有的失真讨好人有的不讨好。

发烧友用调音少,电子分频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取不取代线材的缘故,而是由于一般低端的eq都比较烂,好的eq无论软硬件都很贵,而且上手也比较麻烦。适合有一点基本知识的人使用,而换线材直接插上就完事。

但是线材对于系统的影响更多的是靠经验,同一根线材对于不同的系统影响也不一样。用一个效果器可以设置不同增益,混响,甚至声音的干湿和声场大小,终归能摸索出一个满意的声音,而线材有可能要尝试换很多线,进进出出损失很多钱后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 本帖最后由 兼听则明 于 2012-6-26 14:18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12-6-26 14:17:18

原帖由 amex 于 2012-6-26 14:0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红白也太烂了……但名牌专业线,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



老实说一句,所谓名牌专业线,如果是指Mogami, Canare, Gotham那些,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专业线我也接触过,很多高烧友都玩过,声音实在一般,和好的民用hi-fi线材,hi-end线材,无法比的. 所谓"专业"其实只是个工作,是份job,从欣赏角度说,最好的东西,还是在hi-fi, hi-end里.

dyyseo 发表于 2012-6-26 16:32:55

amex 发表于 2012-6-26 16:33:17

原帖由 兼听则明 于 2012-6-26 14:1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非也,任何插件,都是会对声音造成损失的,因此如果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来说,能不用最好别用。这个是出于hifi最基本的保真要求。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做减法,尽量不做加法,比如eq最好的方法的用于 ... 就是这个道理。

wsdglsg 发表于 2012-6-26 17:10:58

很好,

wzchen 发表于 2012-6-26 17:44:44

个人认为,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盲听试验,通常由于人对声音记忆的遗忘非常快,所以,会弱化对器材差异的认知,而非盲听试验由于容易受心理作用的影响,通常会强化对器材差异的感知,实际上心理作用已占主导。而LZ提倡的AB快速盲听对比则介于两者之间,即不会受记忆衰退的影响,也不会受心理作用的控制,所以得出的结论最客观、最科学。可以说,如果AB快速切换,盲听都听不出差别,那么非盲听下的那些所谓差异必定是YY无疑。

iverson 发表于 2012-6-26 18:21:42

原帖由 wzchen 于 2012-6-26 17:4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盲听试验,通常由于人对声音记忆的遗忘非常快,所以,会弱化对器材差异的认知,而非盲听试验由于容易受心理作用的影响,通常会强化对器材差异的感知,实际上心理作用已占主导。而LZ提倡的 ...
请你实践后再发表言论好吗?有时快速切换听不出,而放在家里慢慢听会确实感觉有不同,你可能不信

wzchen 发表于 2012-6-26 19:12:04

原帖由 iverson 于 2012-6-26 18: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你实践后再发表言论好吗?有时快速切换听不出,而放在家里慢慢听会确实感觉有不同,你可能不信 我最近做了不少这样的AB快速对比试验,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的电容和不同的线材,也测试了好几种不同的焊锡对声音的影响(把焊锡丝当作导线串接在耳机回路里)。而且我指的AB快速对比试验也是在家里比较安静的情况下,不是那种聚会吵吵嚷嚷的环境,你说的“有时快速切换听不出,而放在家里慢慢听会确实感觉有不同”,如果不是盲听的话,其实是心理作用在慢慢起作用,当然,对于AB快速对比下差异的感知能力,也是因人而已,有的人会比较灵敏些,有的就比较迟钝些。但AB快速对比就像把两样东西并排放在一起对比,应该是最容易分辨声音间的差别了。

suntomhu 发表于 2012-6-26 19:52:01

:lol :lol :lol

小白 发表于 2012-6-26 20:41:12

盲听时快速切换和听一段时间形成深刻印象后再切换,两种方式都要做。两种方式下人耳能辨别出不同的差异。

最关键是实践,自己做过就知道了。不实践,光在那里进行理论yy的话,没啥好交流的。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12-6-26 22:42:52

原帖由 兼听则明 于 2012-6-26 11:2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对于线材的测试,家电的普兰老师做过一个,我个人认为是比较科学可行的,只是受限于器材档次,不能够充分说明问题。可惜在一般发烧友的听感汇报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测试。都是靠所谓的印象说事的,包括盲听也不是 ...
这个结论倒是跟日本人作的统计比较一致。

按日本人的统计,50%的人能听出不同音箱的区别,30%的人能听出不同cd的区别,15%以下的人能听出功放的区别。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12-6-26 23:16:31

其实声学处理之类的设备,只要不跟什么hifi、香港代理沾边,贵不到哪里去。比如这套汽车音响用的,2009年,单处理器淘宝包邮1500以下,连主机带处理一套也就3000左右。据使用者自述,能把声音聚焦到跟眼睛齐平的高度。















[ 本帖最后由 爱科技扇子 于 2012-6-26 23:19 编辑 ]

Gewehr 发表于 2012-6-27 00:44:42

喇叭发出的声音本身的质量的提高不是靠调音台、环境声学调整这些就能完全做到的。比如声音的透明度、生动感这些因素只有靠高素质的设备和线材方能获得。应该在设备、线材这些都达到一定质量的前提下再谈环境、调音等等。不然本末倒置,好比在一间声学条件完美的房间,低档的系统还是不出好声音的,这与个人欣赏爱好无关。所以说高级的音源、线材这些硬件还是声音最可靠的保障,软件、调音台这些确实能改变风格和调整均衡度,更容易获得某种声音类型,但并不能根本上提高声音本身的质量。

[ 本帖最后由 Gewehr 于 2012-6-27 00:56 编辑 ]

小小啤酒肚 发表于 2012-6-27 01:57:48

难得的好贴,必须顶,有助于大家辨明概念,弄清楚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术业有专攻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