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胡 发表于 2013-8-15 08:56:37

杂谈认识音乐与音响(发烧随笔)

昨天隔溪哥和兔哥来我这里体验作品3号、CS-300推作品10号提琴音箱,大家一致认可纯真的音乐味。兔哥现在喜欢耳机,毕竟搞好一个听音房不是容易的。 虽然大家对所谓音响性的看法和观点不一定统一,但是大家对乐感,也就是说音乐带来的美感还是有共同感受的。说明人们对于音乐的感觉是有同感的,尽管发烧友被长年“HIFI”后,对于音乐与音响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可能一时还找不到共同的观点,但是有了对音乐共同的感受,不就已经足够了吗。 期间我们还尝试不经过解码器,而直接听CD机输出的声音。隔溪哥说真的听出了区别,解码器输出无论音乐感还是音响要素,均全面提高。是啊,主要还是旋律的提升,同样的唱片,两种不同程度的音乐旋律的再现,说明什么呢,说明CD机没有充分还原唱片上的(音乐)旋律感啊。
系统音箱拉前之后,两箱之间的距离也调得更近了,现在只有1.4米多一点吧。隔溪哥听后说音场非常宽深,层次感很好,完全没有音箱存在的感觉。我说是的,音场的正确还原需要根据器材素质、系统搭配、房间处理和录音品质来决定的,并不是一般理解的要拉远两只音箱的距离才能够展宽音场。其实单点人头录音的左右两声道话筒就是紧挨在一起的,只是有响应要求的调整角度。
隔溪哥说老凌器材的声音风格很像现场不插电没有扩音的感觉,纯粹是乐器和音乐曲调的存在,没有扩音机的音响器材风格趋向感觉,也许一时有点不习惯,因为大多发烧友还是喜欢个人主观的音响要求。
因为管弦乐单点录音舞台感(音场)深远,还原的舞台不会离听众很近,可能还会觉得不是太有“(能量)质感”,但就像我们今天去音乐厅也慢慢习惯不插电的音乐会,由于没有扩音,大家都懂得在音乐厅要安静有礼貌地欣赏音乐了。虽然时不时音乐厅的音乐会还会出现扩音的情况,那当然是为了照顾到更广泛听众的一般听感要求,不插电至少在能量感上无法满足(尽管实际上不插电的能量也不小)。但这毕竟是有进步的吧。慢慢地在进步也是进步嘛。
无论是到音乐厅去听真实的现场,还是走出去多听其他发烧友的音响组合,我想,这对于每个真正热爱音乐的发烧友来说,都是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走出去,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世界。
声音听感只是器材之音质音色,而音乐的艺术性再现不可忽视其生命力~旋律(感)。音响(器材)毕竟是为再现好音乐服务的。音乐与音响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互交融统一的世界。单纯从技术角度或者艺术角度都无法全面认识到音乐与音响深层次的关系。正如任何艺术表演形式一样,技术永远是为艺术服务的。只有技术与艺术的充分融合,才能发挥出艺术其本来的价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杂谈认识音乐与音响(发烧随笔)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