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胡 发表于 2013-9-27 20:37:34

音乐厅-唱片录音-家庭回放-正确音量(发烧随笔)

本帖最后由 旋律胡 于 2013-9-27 20:42 编辑

在音乐厅听音乐会,坐在观众席(或者叫听众席),舞台上的演出与观众席的距离、整个音乐厅的空间,这些音乐厅里实际的情况,到录音的操作、处理上的认识,如话筒的选择、话筒的数量与位置摆放等,再到唱片,与我们在家里用我们的音响系统去还原回放这些录音里的音乐厅的真实面貌,包括正常的或者叫正确的音量、声压控制,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发烧友的现场聆听经验、认识和理解录音及音响驾驭能力的。
怎么会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常常见到一些发烧友,无论播放交响乐还是室内乐,或者一些独唱,都统一把音量打到“震天响”,似乎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出音响的威力,或者也以为这些演出不是在录音里那原来的地方、音乐厅,而是就在自己家里这个听音房里。其实,这是一个对录音和音响艺术地认识,真实地回放的误解。想想你在音乐厅里欣赏一场不插电的正统的音乐会,是绝对不会有你在家里放音响时的那种“震天响”的感觉的。尽管现场有的乐器的声压能量还远远超过你的音响的“震天响”,比如舞台最后方的铜管和打击乐器。因为录音时就“艺术地处理”了,这些现场聆听会压过弦乐器的铜管和打击乐器,在录音里是不会像现场那样压过弦乐器的,至少那样的程度在唱片里要“艺术”的多。
实际上,在音响系统上回放唱片(录音),甚至会出现独奏乐器的“能量”、声压,会比交响乐都大的感觉。为什么?因为对不同的演出,录音(话筒的选择、话筒的数量与位置摆放等)的处理是不同的。交响乐的话筒摆放比较远,所反映的场面、空间、距离会比较大、比较远;而独奏录音的话筒摆放会比较近,反映的距离会比较近。有时甚至会出现交响乐录音的话筒数量并不比独奏录音时多的现象。这些不同的录音要求和录音处理,会录制出不同的录音效果。话筒远,“音量小”,但能量不小;话筒近,“音量大”,但能量其实不一定会比话筒远时大。所以,要针对不同要求的录音,去合理选择和科学摆放话筒,远近结合使用。远距离摆放取得大场面大空间,近距离摆放取音乐主题的突出表达。当然,这些要求和处理都是为了艺术和科学地去记录。在音响系统还原录音时,同样应该遵循这些录音的不同要求和处理,艺术和科学(真实)地再现。
发烧友在家里播放音响的“震天响”,实际上并不与唱片上的录音面貌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因为唱片录音里的舞台演出不是在你的听音房间里。其实你需要的并不是在你听音房间的“震天响”,而是让你的音箱后面呈现出录音的本来的原始的摸样,录音的场面、空间、距离,一个“完整的实际的”舞台。你的听音房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如同你面前的两只音箱也是“不存在的”一样。
现场是立体的,录音当然也是立体的,音响回放同样是立体的。音响的“震天响”其实是一种平面的,没有层次感和距离空间描述的音响假象。音响系统一定是反映录音的原始面貌的,现场录音记录的艺术的“场面、空间、距离、能量、”,这些都由“正确的音量”来控制,并不是反映你的房间里的“音响演出”,尽管已经“震天响”。


















nfzdt 发表于 2014-1-22 09:07:44

相当好的文章,居然没人顶

wenhuigz 发表于 2014-1-23 17:29:02

顶一个,楼主的观点很对,香港大烧大草也有相同的理念,音量控制是门艺术,声音太大了,口型变大,线条变粗。大烧李哥也提倡1:1音量玩法,以现场演出的音量为重播音量作参照。市内乐,口水歌重播比较容易,但交响乐要重新1:1音量的动态对比,就比较困难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厅-唱片录音-家庭回放-正确音量(发烧随笔)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