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合一”、录音场地及“旋律”鉴别唱片(发烧随笔)
L兄带来两张CD唱片,一张古典,一张民乐。L兄要通过老凌作品10号提琴木音箱鉴别一下这两张录音的“旋律”。用“旋律”这把标尺鉴别这两张录音的过程很轻松,非常方便而有效。如果满分是5分,试听的第一张古典唱片给个面子分4 分吧。第二张民乐录音很清晰,但“旋律”起不来啊,平直,与音乐无关,缺乏音乐应有的感染力,只能给个3分吧。我和L兄讨论,老凌通过长年的实践和观察,发现录音场地的“旋律”差异,决定录音最终的“旋律”,应该说是说出了我们平时没有说出的感觉。那样的感觉是有了,但一时找不到原因。呵呵,现在终于明白录音的“旋律”差异的重要原因了。所以,对于录音师来说,发现“旋律”场地是成功录音的有力保证。我们还一起欣赏了海飞滋演奏的RCA小协录音,谈到小提琴和演奏家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边听边聊,很有启发。
“人琴合一”是一种境界。我们真切感觉到“琴知人,人识琴”对演奏家的重要性。
“芝加哥”的“旋律”非常了得,乐队掀起的巨大旋律浪潮足以摧毁一切。就连老海在乐队前也难以招架,手中小提琴似乎有被淹没之势。换了旁人,恐怕早已被轰出舞台。而小提琴本身的“旋律”会对演奏家的整体演绎产生一定的影响。老海的琴声是否有些“压”。 乐队的“旋律”就好象“完全”开放了,老海的琴总有点像不大听话的小孩。老海的演绎还是相当精彩的。我和L兄聊天时说,如果老海的琴更有“旋律”的话将发挥得更有艺术美。
现在用“旋律”这把标尺去判断唱片,很容易发现录音和演奏的差异。把“旋律”好的录音留下,还可以介绍给朋友们。甚至还可以判断乐器本身的“旋律感”。判断器材就更是如此了。
谢霖的那张两个声道有相位差,不知道是录音本身的问题还是后期制作的问题。我对比过CD和LP,都是同样的情况。
“旋律”可遇不可求。从元件器到器材线材,再到唱片和录音,再到乐器和场地等等无不如此。可见“旋律”的珍贵。
《斯塔克的大提琴艺术》,这张录音时间和地点不同,“旋律”有一定的差异。前面3轨的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在东京录音,“旋律”平直,而后面4轨的在意大利录音的《弗朗克 A大调大提琴奏鸣曲》则“旋律感”好,曲调起伏自由舒展,不压制成为直线。当然,琴的音色是另外一回事。以前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现在知道可能就是录音场地的“旋律”差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