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单端甲类分体后级
出单端甲类分体后级,甲类100W。由当年wenzi audio发烧制作,2组接线柱,12个RIFA大水塘等,具体的看内部图。
更换过一个RCA插座,主机的四个脚由于放置空间高度的问题,被我敲掉了。(可以直接买四个脚再装回去,非常简单)。
使用多年,由于本地较潮湿,螺丝表面生锈外,无任何问题。
声音非常宽松,大气细腻且不失线条感,一台非常好的后级。
要价3800大洋。
机器很重,只限广州本地自提。有意联系QQ 148431二零。(注明后级)。
以下是机器当年的介绍(转载):
现在介绍一下这套大容量分体电源牛超级巨无霸后级的构思制作:众所周知,JBL4412A是采
用12寸的低音单元,我对MARKH兄试音室里的4412已是相当的熟悉,4412A正是在4412的基础
上改进而来。从外表看,似乎在4412A前面板上看不到高低音调节器,据说是JBL厂家放弃了
给发烧友“手痒”的机会,目的是为了保证音箱有正确的分频音色。也许,用音箱分频点来
迁就总体音色,在现在看来有点不太HIFI吧。但4412和4412A的低音单元是12寸这点是相同
的。要控制好大口径单元,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采用多功率管并联的低输出阻抗输出方式,
对!但不少人也主张用十对以上的功率管,才会达到控制好大口径单元的目的。这个观点,
甚至已灌输给了对电路知识不太认知的发烧友,所以,似乎不少人这样认为:只有以极高阻
尼系数的方式,才是控制好大口径单元的唯一途径。对此我不太认同。这原因有:过低输出
阻抗,当然控制力是非常出色的,但也带来了失真加大和等同于阻尼系数超过1000的专业功
放那木独无彩的音色。失真加大,在技术上要克服,还是可以的,但难度异常的大,因为多
并联一对功率管,就存在配对误差问题,而管性能的差异,必以叠加方式增加了电路失真,
对配对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更加苛刻。要配对出十对以上误差在3%内的管子,谈何容易!这其
中因浪费而造成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但搞技术的人对此是相当头痛
的。另外,十对功率管并联,其音色“硬朗”的应运而生,也是不可避免的。试想一下,把
喇叭控制得死死的,缺少迷人的松软感,那是什么音色?极高阻尼系数的功放,的确会给你
这样的“享受”,但请记住,不是HIFI享受。当然,12寸单元的反电动势也不是容易抗对
的,控制不好的话,也会带来浑浊和混乱的表现,因此,恰当的阻尼系数选取(恰当就是既
没有生硬也同时具有松软迷人感觉时的推力表现),十分必要,而保证输出能力不下降,重
任当然就落在给功率放大提供强大能源的电源供电部位上。有些朋友误解了阻尼系数跟滤波
电解容量的关系,认为加大滤波容量,就会加大阻尼系数,其实这看法不全面,阻尼系数是
负载阻值跟功放输出阻抗之比值,影响功放输出阻抗的部位很多,滤波部位不是主要的地
方,为什么加大滤波部位容量,实际听感上就带来了控力上的提高?这要从大动态输出时电
源能量供给是否足够去理解,而不是因加大容量就可极大限度的增加了阻尼系数,要分清阻
尼系数跟能量供应的关系,严格来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选取恰当的阻尼系数(推力强横但
不过“硬朗”),而保证足够的电源能量供给(“松软”但绝不脚软),这就是“大容量分
体电源牛超级巨无霸后级”的设计构思。
具体到实际制作,这套功放采用的措施,就是屏弃了过多功率管并联,只采用一边四对(全
机共八对)配对误差在2.5%以内的东芝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大电流正负68V供电,在蓄能
部位的滤波电解容量上,更首次采用高达四十万μ的瑞典RIFA-169超级靓声大电解,功放板
上不少部位都作出元件级别大幅提升和适当的调整改进,沿用优势明显的罐环氧方式分体电
源牛设计,牛的质素更加注重。。。等等,在众多的改进措施之下,基本上把JBL4412A控制
出了很高的音效水平,具体等煲机一段时间后,我想,某高人(用家)的专业音响评价将带
给大家真实而全面的了解,大家拭目以待吧。
大容量超级分体电源后级:8欧姆负载下,额定输出功率2*395W,甲类功率100W,信噪比
(S/N)>118d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