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天女:杜普蕾
1948年1月25日,杰奎琳.杜普蕾生于一个英国普通家庭,母亲是一位从事教育的钢琴家,父亲则是一个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她有一个姐姐和弟弟当她的母亲迎接她们第二个女儿的出生时,并不知道,一个稀有的大提琴天才已经降临到了他们的身边。杜晋蕾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大提家之一,也是史上几乎最出色的女大提琴家,演出生涯与卡萨尔斯截然不同,她的演奏生命其实只有短短的十年,她为EMI唱片公司录制的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依然是古典唱片最畅销的唱片之一。
跟所有的音乐天才一样,杜普蕾从小就显示出她过人的天赋,她在童年的时候就常常跟姐姐一起登台演出,十岁左右就得以在英国皇家学院的名师门下学习,由于家庭背景不十分富裕。杜晋蕾曾经一次又一次靠自己过人的琴技取得了各个音乐组织的助学金,更曾经在远涉国外参加大师班时,受到了暮年的卡萨尔斯大力推崇,她十三岁就首次接触了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当时她的老师只是想小试这个学生水平的深浅,谁知道第二个礼拜她就当着老师的面一口气背谱拉出了半个乐章,这部作品后来成为了杜普蕾的代表作,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在埃尔加的大提琴的演绎上超过杜普蕾的。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杜普蕾成为传奇的原因。
杜普蕾的前半生是在鲜花与掌声中渡过的,她早早便出了名,长得虽算不上标致,但因为生性活泼幽默,这就使她看起来魅力倍增,年轻,漂亮,赞誉和奖项又包围着她,每一个和她合作的年轻音乐家都坠入了爱河,杜普蕾不受保守的教束缚,男友一个接一个,最终与她共结连理的是年轻的钢琴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巴伦博伊姆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十二岁就在伦敦首次公演,一气呵成地连奏八场弹遍贝多芬所有二十四首奏鸣曲,整个伦敦被这个记忆力与表达力惊人的神童所震撼,稍晚他亦展示出他的指揮才华,曾经担任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驻指揮数年,杜普蕾与巴伦博伊姆这对情侣,一时成为当时音乐界真正的一对金童玉女。杜普蕾更为了要与身为犹太人的巴伦博伊姆结婚,顶着父亲的强力反对,退出了从出生信奉到结婚的天主教,又特地跑到耶路撒冷接受了犹太叔的洗礼,随后她与巴伦博伊姆以夫妻档四处巡演,而他们在音乐风格上的互补,让他们的合作受到了乐界的好评
杜普蕾的后半生却只有痛苦与煎熬,所有的荣誉与光环都弃她而去,所剩下的只不过是一尕迅速枯萎凋零的鲜花。多发性硬化症直到现在依然是一种无药可医的绝症,并且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会逐渐丧失控制能力,从病变到去逝,下场十分惨淡。也许杜普蕾的身上很早就出现多发性硬化症的预兆,只是她不知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在一次公演的时候,发现她自己无法握紧提琴的拉弦时,被震惊的不只是她自己。从此她的病情迅速恶化,便很快地就丧失了拉琴的能力。对于她这样一直生活在音乐世界里的人而言,不能拉琴就代表着失去了一切。根据她亲人的记载,杜普雷不能拉琴后性格变得十分怪异,常常对身边的人冷嘲热讽,她的丈大巴伦博依姆又在不久后前往巴黎工作。事实上杜晋蕾早在病发前就和丈夫闹翻,也许公众多半会对患病的杜普蕾抱有同情,事实上则是她自己与巴伦大博伊姆分居,她自小就养成了骄傲跋扈的个性,家人因为她独人的天赋而纵容她,直至她患病后,她的这一特性变本加历,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巴伦博伊姆虽然后来在巴黎又自组了家庭,但一切始终是瞒着杜普雷进行的,他也始终坚持一周一次回英国探望她。
杜普蕾的琴声有别于卡萨尔斯等其他大提琴家,饱满而坚锵,听起来有一种中国的二胡,这是她琴声的特色,因而特别适合演绎悲烈苦涩的曲目,如上埃尔加又是英国不多的本土作曲家,而演奏家在演绎自已祖国的作品时总会诠释得格外传神(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星就不一一例举了),由此她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被列为经典也就不足为奇了。
马友友说:她的演奏就像是要跳出唱片向你扑来一样,她是一个非常自然演奏者,她手中的音乐永远是随心而动的,因此听她的音乐唱片都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旅程。杜普蕾的老师说:她有些地方笨手笨脚,有些地方却优雅动人,很容易就把人迷得神魂颠倒,小提琴家彼得.汤玛斯说:她完全沉浸在音乐里,我从来不觉得她有什么野心。杜普雷曾经的情人说:我对她一见忠情,她直率,不会矫揉造作,但她的心态有些复杂,而她对此却非常坦诚。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在第一次听她演奏时说:像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在她42岁因多发性硬化症而辞世的时候,斯塔克一定会很后悔说过这样的话,对一个正在音乐顶峰徜徉的提琴家而言,情何以堪啊!
杜普蕾在世只活了42年,除去幼年学习阶段和后来与病魔做斗争的20年,实际上她真正活跃在舞台上也就仅有短短不到1O年的时间,但是就在这短短的数年里,她仍为世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演奏佳篇。譬如:《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拉罗大提琴协奏曲》.《舒曼大提琴协奏曲》.《圣-桑大提琴协奏曲》等这些精采的录音都己由EMI唱片公司出版发行,并且深受世界各国 音乐爱好者的喜爱。1996年EMI公司又将其所识臧的杜普蕾从未发表过的一些录音母带重制出版发行,这其中有 一款特别值得乐迷们所收藏,它就是理查.施特劳斯作曲的《唐.吉诃德》主题变奏曲,在这款唱片里不仅是杜普蕾的技艺精湛,琴声迷人的演奏,而更为主要的是这张唱片录制的过中曾发生了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1968年杜普蕾为EMI公司准备录制《唐.吉诃德》时,其合作的指揮是奥托.克勒姆佩雷尔,这次的录音愿本是为配合皇家音乐厅的系列公演顺势而设计的,但是万万没想到克勒姆佩雷尔和杜普蕾的意见相悖,发生争执竟一怒之下装病不出,甚至连演出也柜绝参加,在这关键的时刻,还是英国的大指揮家鲍尔特出面临场扶危,才使得音乐会的演出顺利完成。由于克勒姆佩雷尔不辞而别反回了苏黎市,那么在这场音乐会之前所录制了一半的《唐.吉诃德》也只得作废从来。鉴于杜普蕾和鲍尔特的成功合作,于是EMI唱片公司便只好决定重新组合再次录制这张唱片。就在为灌制这张《唐.吉诃德》唱片,在阿比路(AbbeyRoad)录音室进行排练时,由于排练得很精采,遂到快结束时鲍尔特便提出全曲从头至尾“走”一遍(按录音计划这天只是排练),当全体乐队和独奏家,指揮家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于音乐的演奏之中时,不知是那位录音师在无意中触碰了录音键,于是这次排练演奏的过程就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当乐曲的最后一个和弦刚一收束,就听见指揮鲍尔特大喊一声“好”以及全体乐队演奏员的鼓掌及欢呼声,由于这版录音当时是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偶然录制的,所以它就要比正式的为录音而录音的演奏更要充满了许多温馨与轻松的动感。尽管这版录音很精采,但由于不是正式的录音,因此后来这版母带一直被封存在资料库中未予出版。近年EMI公司在“翻库底”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这盘母带,在有关人员听过之后发现效果出奇的好,而且又具备相当的文献,于是便考虑决定将其正式出版,但就在准备制版发行的时候却又突然发现这版录音没有开头的一小节(因当时是有人在无意间触动了录音键),于是录音工程师便从资料库中找出了当年杜普蕾与克勒姆佩雷尔所录制的、未完成的《唐.吉诃德》的前半部分录音,并将其第一小节音乐移花接木般的嫁接在了后来的这次录音中,如此这般之后,于是便完成了这版精采之极的理查.施特劳斯的《唐.吉诃德》主题变奏曲的录音。九十年代中期EMI唱片公司发行三个单张(正价)一套杜普蕾的CD唱片,这张《唐.吉诃德》的唱片编号为:CDC5555282,这套唱片其它的曲目还有:《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拉罗大提琴协奏曲,舒曼大提琴协奏曲,圣-桑大提琴协奏曲等》精采至极。 亲,你究竟想卖点啥?:lol 楼主能说些,我们不知道的吗? 本帖最后由 秀秀 于 2015-5-1 03:43 编辑
stevenjou 发表于 2015-4-27 20:20
亲,你究竟想卖点啥?
嗨......你说呢? 本帖最后由 秀秀 于 2015-5-1 07:09 编辑
花艳唇 发表于 2015-4-28 10:22
楼主能说些,我们不知道的吗?
不好意思,逗大家玩呢,目的是活跃下气氛,别死气沉沉的,都三脚踢不出个屁来了,你们看看別的课堂多热闹?潜水喽,憋不住了再上来冒个泡。祝大家5.1玩得快乐!玩累了,想潜水了,支呼一声,我来接你。哈。 用生命来演绎音乐,这样的艺术家太罕见了 很难得的音乐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