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5-12-27 14:43:56

听过两场室内乐,古特曼阿姨的大提琴质感不错,前几个礼拜听的小提琴奏鸣曲,琴声三段均衡吧(这形容有点“番薯味儿的糖炒栗子”的意思),直接无染不刺,相对的大厅是有混响的,听小提琴独奏部分比较明显。可不可以归因大量木头装饰尚未可知。近一次坐楼上正好看清了木格栅其实是不锈钢方管贴的实木皮。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5-12-31 19:03:55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6-1-5 14:29 编辑

没想到2015的最后一天是在补在这个论坛上的功课,别误会啊,跟论坛没关系,是自己给自己的承诺。今年去上交听了若干现场,但有时感觉更有意义的是头一次在一个论坛里持续更新一个帖子,记录一些音乐欣赏的心得体会以及可能跟音乐毫不相干的八卦。这个帖子某个角度上倒像是一个博客(好古老的东东),从微博指点江山到微信到处送赞(有一位曾经的差点入坑成为职业段子手的朋友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微信名字叫“送赞干部”),博客还真的没有写过。诶,好像写过一篇哦,有点像十年如一日地死磕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俗称一册大将。

正题笔记吧,真的是被上个月的连续周末两场伤到了,听的很爽,回来写笔记就磨蹭了。没想到这个月又一次意外的被伤到了,原来12月4日买的两张马里纳客座指挥上交演的莫扎特,第二天是一位韩国小提琴家的室内乐,单独给太太买的。没想到马屁拍在在了马脚上,第一天多一张票送人,第二天又是自己兜底。呵呵。实在有点久远,就记下几条印象最深刻的吧。

12月4日,德穆斯与马里纳的莫扎特。
1. 约尔格.德穆斯是应邀替补,原定的钢琴家因病缺席,上交还特意通知问是否要退票,没办法,钢琴家年纪大了嘛,可以理解。晓得的钢琴家不多,谁都一样,就是听作品嘛。没想到,替场的这位更加年迈,礼服不甚合身,稀疏的头发也没怎么打理,步履也有些蹒跚,这跟海报上的形象相差也太大了。不过这好像也是惯例了,艺术家形象一律减龄出街。相比之下马里纳爵士好一些,不过右脚好像有类似痛风的疾患,总体还是有几分光彩的。音乐会后再查,原来我刚看了一场可能是创纪录的音乐会,两位艺术家年龄170+(可以写180-么?钢琴家88,指挥家91!)
2. 上半场的哈弗纳小夜曲不知怎的,声音有点糊,不够亮。然而到了下半场的第40交响曲就完全没有这个情况,高潮段落还有几分辉煌,毕竟也是上交的保留曲目了。但是这上下半场的差异怎解?是我的耳朵瞬间煲熟,还是乐手们上半场还是有点紧,下半场放松了发挥了?
3. 老钢琴家的协奏曲(第12号K414)个人以为不很成功,跟乐队基本搭不上。虽然自己这点修养还够不上听出错音,但是毕竟比较熟的曲子了,每次从乐队过渡到钢琴部分,总是听不到期待的音符,但又不像是自由节奏,有点像是跟或者赶。说实话挺失望的。但是观众还是热情的,掌声迎来了老钢琴家的encore。第一首是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这音阶式的起头马上就把我的双耳给震住了,然后我仿佛不是听到的起落的旋律,张弛的节奏,而是钢琴家的呼吸,甚至是作曲家的呼吸。原来这才是老钢琴家的风采。想想也是,年岁大了,在家弹弹喜欢的曲子,练手也好自娱也好,总是自由的,跟乐队合作就不同了,也许对一个老人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第二首还是莫扎特的散曲,继续享受钢琴家创造的气场。over.

12月5日,韩国国际获奖小提琴家申娴淑的专场演奏会。
1. 重要提示:上交的室内乐演艺厅的演出都是7:45开始的,不是八点不是八点不是八点。迟到了,在检票员指示下不甚规范的在第一首曲终掌声中入的场,前两首是贝多芬的浪漫曲,我错过的第一号。还好我更喜欢第二号,可惜两位演奏家走的方正有力的路线,不是我喜欢的。
2. 上半场压轴是萨拉萨特的《流浪者之歌》,还真有点发烧演奏的味道呢,除了演奏家的技艺,曲目也有关吧。不管怎样,听众还是买账的,掌声相当热烈(一直延续到下半场克鲁采奏鸣曲每个乐章间隙)。
3. 都说韩国出美女,座位比较远,本人外貌党也无法看清小提琴家究竟颜值几何(没有望远镜)。中场休息后小提琴家把长发束了起来,算是换过服装造型了吗?安可曲有大俗曲克莱斯勒的《爱的欢乐》,总之要给掌声。
4. 这场演出是一个叫“伊丽莎白皇后音乐比赛获奖者中国汇演”的系列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意外的听了这场小提琴专场,自己选的话很想选的是男高音独唱的那场。理由—没听过这类型的演出。其实动过心的,可惜跟马里纳那场撞车的。这个系列估计是有补贴的吧,票价很低,这也造成很多家长带初学音乐的小朋友来聆听。个人觉得有点早,应该先在家多听听,精选什么的就可以。女孩还好,男孩子个个东倒西歪,还有离座乱走的。呵呵。

头一天倒是有个小奇遇,票送了朋友家的孩子,六年级弃学准备报考上音附中学习作曲,相当有修养的一个孩子,又不失活泼。父母虽然都在外企有着体面的职业,毕竟还是工薪层,但是他们已经愿意投资在一个跟功名利禄不甚相关(至少不怎么有保障)的未来上面,我想,国人素养大概真的要这样才堆积得起来的吧。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1-14 11:31:36

本来也挺想去听马里纳和普莱斯勒那一场的,可惜买票晚了,没买到80块的票,只能放弃:-P
那个救场的德慕斯Demus来头不小,也是老资格的钢琴家,被称为维也纳钢琴三杰之一(另两位是古尔达和巴杜拉-斯柯达),他除了救场还开了独奏会。
看乐评说年纪是大了,快的地方客观快不起来,但是还能维持基本的速度。这点和楼主的感觉比较一致。还说在速度不要快的地方弹出了非常美妙的音色,完全是大师级的水平,也和楼主对安可的看法一致。比较这样的老爷爷是听一场少一场,楼主还是很幸运的。
话说那个普莱斯勒,原来是美艺三重奏的钢琴,说是因病缺席。前两天看了柏林爱乐2016新年音乐会的录像,他倒出场了,在拉特的指挥下演奏了莫扎特的23钢协,感觉也是速度不行了,但是音色很美。老头看上去精神很好,演奏时表情也很丰富,话说康复得那么快,应该没啥大碍吧。
我买了今年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安吉拉休伊特的音乐会(80没买到只能买180的),还是很期待的,希望老爷子健康,顺利再次光临上海演出。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1-21 16:42:29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1-14 11:31
本来也挺想去听马里纳和普莱斯勒那一场的,可惜买票晚了,没买到80块的票,只能放弃:-P
那个救场的德慕斯D ...

握手。忙七忙八,有些日子没来论坛了,借此地以后多交流。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1-22 10:56:39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1-21 16:42
握手。忙七忙八,有些日子没来论坛了,借此地以后多交流。

现在最期待的就是27,28号巴伦博伊姆和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会,已经买了28号的票子,楼主去吗?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1-22 19:31:31

去的哦。一眨眼就到了,下周三、四两场。听过后有聊哈。

smileseba 发表于 2016-1-27 23:49:55

上周的埃莫森没有去吗?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1-30 23:06:17

smileseba 发表于 2016-1-27 23:49
上周的埃莫森没有去吗?

没有,好像看到过推送。今年目标听一场重奏室内乐、一场独唱。有稍微大俗一些的钢琴独奏也挺好,比方肖邦李斯特啥的。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1-31 11:40:22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6-1-31 11:43 编辑

1月27日,巴伦波伊姆/莫扎特,第一场。雨。
期待已久的大师巴伦波伊姆帅亲兵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出莫扎特作品终于临近了,订票、取票还是在两个月之前,票子都要捂得发烫了。过去的一年告别我们的大师先后有马泽尔,布列兹、马舒尔,就连在流行音乐界,纳塔莉.柯尔、格列.弗雷也先后离世,就在新年的前后。巴伦波伊姆是目前在世活跃于一线乐坛演出的少数大师级指挥之一,其指挥生涯已逾50年,更何况还可以听到大师亲弹拿手的莫扎特钢协,真的是耳福不浅。
快靠近交响乐团临近的路口就开始感受到演出的热度了,手持现金的黄牛们热情地搭讪经过的车辆和行人,大门口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就是个集市的面貌。进入大堂当然是人气热度非凡,可能是天下雨的原因吧,离开场都不到十分钟了,还有大量听众排队过安检进场。
幸好还是及时入座了,静候乐手入场,节目册就没来得及买,反正曲目也都熟悉,明天一场再买也行。照例先来几句颜值,掌声中乐手们左右分别入场,首先这不是个非常国际化的乐团,没有亚洲面孔,清一色日耳曼人,黑发也很少,金发美女当然就更注目了,不过整体女性团员比例不算太高,大概40%出头的样子,年龄段倒也分布均匀。乐手们落座后试音好像不是由乐队长拉弓起音的,好像是管乐手先试的音,然后才是弦乐手在乐队长带领下拉琴试音。
大师驾临,热烈的掌声是必须的。礼节性致意之后,大师一转身《弦乐小夜曲》熟悉的旋律就弥漫在演出大厅了,并没有任何的停顿或明显的手势。怎么做到的?什么暗号?还是实在是亲兵太熟悉了?(后来连续观察了两天,每个作品都是这样,唯一的可能是大师的左手从侧面引向中间的这个动作,但是太过自然潇洒,我等外行根本看不出门道)小夜曲的旋律当然是优美极了,管弦乐团的编制所限,音效只能说平稳,质感上相较上回听的波罗的海弦乐团在饱满度上似乎还略逊一筹,当然这里的弦乐组总共就近30人,波团是40吧。但是到了后边协奏曲的部分又有新的体验,按下不表。
大师的指挥身姿极为潇洒,各样的手势基本就是教科书式的现场示范啊!(绝对的外行看热闹的说)乐曲优美,抚摸心灵。曲终掌声雷动,大师返场谢幕一次。

乐池灯熄,钢琴上场,钢琴凳摆好。应该是钢琴兼指挥的关系,钢琴不是放在乐池左侧面向指挥席,而是面向乐团背向观众席的,钢琴盖板也不是支起,而是整个拿掉。大师登场,并未落座,还是随意的左手一起,莫扎特钢协第24号K491就来了。一直到钢琴进入部分大师才落座,但是依旧非常的忙碌,两手不是在键盘上飞舞,就是纵横指点着乐手们曲子的各样重点(外行瞎说的,但肯定不是视频网站流行的时间轴上的各种泪点、爆点、尿点啥的)。有时钢琴右手声部的时候,左手就同时指挥,有时就直接指向某位管乐手。回想上个月马里纳/德穆斯/SSO的演出,这一比较就显出亲兵乐团的好处来了。不仅乐团和钢琴配合的默契,管乐跟钢琴的对话也相当的生动,这可是莫扎特钢协的特色之一啊,当然这也是要归因于钢琴兼指挥的优势。前些天听波里尼新录的现场莫扎特协奏曲,听的时候翻出小包子里面的说明册子,指挥一栏写的是“conducted from piano”,我觉得这个表述比中文更确切、更形象。
大师的演奏当然不能”妄议“,总体上感觉是舒展、稳健,包括慢乐章也是也是以流畅欢快为主。相比前些日子听的内田光子的新版录音,没有那么多的自由节奏的发挥,一直到第一乐章的华彩段落才有所展现大师自家的演绎,不过貌似是用了一个并不最为常用的华彩。而同时呢,一首曲子下来,我也体验到了室内乐团或管弦乐团演出钢琴协奏曲,特别是莫扎特钢协的优势,那就是音响的平衡性,配合的刚刚好,宾主相宜,特别对味。

下半场演出的是钢协第22号K482,这首其实心里更加期待。跳过第一乐章不说,这第二乐章的百转千回的诉说,无论如何都难以让人不为之动容的,更何况是大师级的现场演绎了,第三乐章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感觉歌剧意味特别浓厚。先是仿佛男高音的咏叹调式的歌唱,亲切活泼,而后是序曲式的推动力,中间又转入优雅婉转的浅吟低唱,接着再来重复,但并没有丝毫的单调厌倦,有时甚至有种想让这乐曲无限重复下去的感觉。(这首曲子听出感情是之前听的傅聪的录音,很偶然,很有意思)。
好了,大师的精彩暂告一段落,并没有加演,尽管观众热情无比。明天继续,突然发现这回演的钢协都是双数,明天的是20号,26号。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2-1 11:14:24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1-31 11:40
1月27日,巴伦波伊姆/莫扎特,第一场。雨。
期待已久的大师巴伦波伊姆帅亲兵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出莫扎 ...

支持楼主的聆听体验,27号我没去,28号去听了,等楼主上了28号的聆听感想再来上我的:)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2-1 19:38:31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2-1 11:14
支持楼主的聆听体验,27号我没去,28号去听了,等楼主上了28号的聆听感想再来上我的

客气了,先说无妨啊,都是音乐欣赏交流嘛。:)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2-2 18:47:30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6-2-2 19:19 编辑

1月28日,还是雨。
今天演的是第40号交响曲,钢协第26号K537,20号K466,当然都是莫扎特的。

先交代下,这两天总共是三张票,昨天家里领导也来听了(听后评价甚好,继续支持来上交听音乐会,原因:比唱片好听。其实我想说:家里音响太渣),买的都是低价,两天都是坐在乐池的左后方。皇帝位式的立体声是不用奢望了,但也有一个意外的好处,整场都能完整欣赏到指挥兼钢琴家的演出风采。(皇帝位就连协奏曲也是看的背影好不好,不过正对乐池左侧的听众更有福的说,每次大师离开舞台都会热情向他们招手。)

既然不需要再纠结左和右了,就听听整体音效吧。(小贴士:右侧座位遇到大型乐团大嗓门铜管会比较吵耳)40号交响曲上回是听过马里纳/SSO的演绎的,感觉上声音更加工整些(其实记忆内存也没那么强大,隔了个把月还能读取出来PK,纯感觉而已)。借着好位一边欣赏乐手们的演奏,一边也欣赏大师的指挥风采。之前一直不够理解这指挥在场上场下都干了些啥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虽然从文字上包括教科书、网络百科都能读到,但就是缺少实在的感受。这回听这首曲子,看着大师的一招一式,好多都能从现场感受到力度、速度、气氛上的变化,这可不是一个演员依样画葫芦地在那里装模作样能够实现的吧。于是乎我听到一股股的的声浪从乐池那一片地方升腾起来,突然的,我感觉到,整个的乐团就是一架乐器,而指挥台上的大师就是驾驭这架大型乐器的艺术家。指挥家首先要有view,要有taste,还要知道如何通过跟乐团乐手们的沟通互动来实现自己想象中的声音。想起乐坛上不少著名指挥跟乐团的种种争执,从美满姻缘最终走向不欢而散,饱受争议的卡拉扬经历过,现场的大师也曾在芝加哥经历过。无法评价这种争执的是与非,但是能够体会到指挥跟乐团这样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后的看法也许会有所不同。

今天买了节目册,匆忙中也学习了一下。钢协26号确实在音响平衡性方面不及其他几首那么突出,钢琴跟木管的对话也不多,独奏的戏份相对多些。大师也很着重地表现了强弱的对比,乐团在大师的指引下也很好地完成了衬托。(这里妄议一下,协奏部分大师的音符好像有些赶,或者有点像布伦德尔晚年跟拉特尔合作的贝多芬钢协录音,有一点点“拙”的意味,独奏部分倒是干脆利落,行云流水)

下半场的20号钢协本来就很喜欢,尤其是起头的那股汹涌的推动力,以及钢琴进入的活泼劲儿。这首曲子整体上比26号欢快些,就连乐手们都如昨日那样,时常的把笑容挂在脸上,金发日耳曼美女们在大师弹奏时就会齐齐地投出倾慕的眼光,轮到她们演奏时脸上也满带着愉悦,不过这应该也有作曲家的贡献吧。其实吧,莫扎特的东东,平时听的最多的就属钢协了,每当忙乎了一天想听点音乐又没主意听点啥的时候,最后的选择一多半会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本人对莫氏作品的偏爱顺序依次是:钢协、小协、序曲、交响曲、钢奏、四重奏)有时会自问,为什么呢?后来总结出一个不太靠谱的原因,他们最像香烟,提供消愁、解乏和自遣三大功能,而钢协的前两大功效尤为显著,那种淡淡忧伤底子上面满满的欢乐是无可替代的。相对的,小提琴奏鸣曲、四重奏自遣多一点,有时需要点心情配合。

思绪随着旋律游走,一会儿就到了乐曲终了。依旧是掌声雷动,不过,大师还是没有加演,而是绕场半周向听众们致意,最后大师和乐团全体向乐池背后的听众致谢。尽管没有加演,演出足够精彩,大家应该都是满意而归的吧。出来后还是小雨,一同来听的朋友昨天没打到车,这回就先找了个酒吧一块儿喝了杯才回家。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2-3 13:20:21

28号的那一场我也去了,80块最便宜的位子,I区单号,乐团的侧后方,跟楼主的位子应该差不多,说不定还是前后排呢:D
位子虽然便宜,但也有好处,离乐团很近,对整个乐团的运作一目了然,看指挥的动作也一清二楚,感觉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乐团成员应该都是本土人士,没有一张亚裔面孔,而且女性占比并不太高,不会超过40%,这在我听过的乐团中也很少见。
先说乐团,总的来说乐团没有达到我对“德国一流乐团”的期望。首先,弦乐组,包括1提和2提,中提,大提,低音提,应该说非常出色。虽然1提10把,2提8把,规模不大,但声音非常坚实而有韧劲,表现力出色,虽不飘逸,但是正宗的德式醇厚,对姨母的指示也能做出及时和恰当的反馈。以我不太丰富的上交音乐厅聆听经验来看,上海交响乐团即使用规模翻倍的弦乐组也达不到同等的效果,这就是水平的差距。
管乐组就不太令人满意了,本人水平有限,说不出很多道道,但可以说下我的所闻所见。在40的第一乐章,大管声音就没怎么出来。姨母对着管乐组做手势,持续时间应该有5秒之久,好像要让管乐的声音起来,但具体是对哪几件乐器,本人水平有限听不大出,但从这一举动可以认为姨母是对管乐组不太满意的。还有,40的第一乐章圆号还吹疵了一个音,虽然从圆号的演奏技术来说也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对于“德国一流乐团”来说好像也不太应该。
演钢琴协奏曲的时候,2位圆号手换了座位,坐到了我的跟前,号口正对着我们这一区,这样对圆号的吹奏水平更是听的清清楚楚了,以我的观点,圆号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另外,2位圆号手,首席是40多岁的男士,另一位看上去20多岁的mm,估计那些不甚和谐的音都是mm吹出来的吧。
当然,整个乐团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也比较好地执行了指挥的意图,但是能不能更好一些呢?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吧。
接下来该说下姨母大师了。作为指挥应该是很到位的,能有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呈现出来一些新鲜的东西。例如,40交第一乐章一上来速度就偏快,很有压迫感,给这一乐章除了叹息之外还注入了激动的元素,这是我在伯姆的版本里没有听过的。
然而作为钢琴协奏曲的独奏来说姨母就不那么理想了。虽然在一些抒情的独奏段落还能依稀寻觅到一些当年的风采,但大部分时候都有些力不从心之感。虽然头脑里有想法,但是手上已经做不出来了,在一些快速乐段甚至有跟不上乐队的笨拙之感。让人不得不感叹姨母确实是老了。
客观地说,姨母从中年转向指挥,分散了很多精力,导致练琴时间的必然减少。而乐器演奏又讲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中年时候可能还好,现在70多岁进入老年技术水平肯定比专一钢琴演奏家(前提条件是一直练琴,不能荒废)下降要厉害。
另外,我曾听过一个说法,说姨母本来就是左手较弱,进入晚年尤甚。当天晚上一听,感觉这种说法所言非虚。左手的力度明显要比右手差一大截,有时甚至弱得听不见,淹没在乐队的声音里。虽说钢琴演奏,特别是莫扎特的作品,低声部的力度确实不宜过分强调,但这样的状况已经明显偏离了合理范围。我回去以后还听了好几个版本的莫钢协唱片(海布勒,安达,布伦德尔,佩拉西亚),虽然处理各有不同,但没有低音明显偏弱的状况,都是健康,饱满的钢琴低声部,由此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这场音乐会还是令人满意的,超过9成的上座率,观众水准也很高,没有人在乐章间鼓掌,除了20钢慢乐章最后那一声不合时宜的手机铃声。姨母大师也努力了,花了一番心思,在莫扎特260年诞辰之际安排两场全莫扎特作品的音乐会。而且我注意到,姨母在26钢协的华彩乐段里加入了莫扎特好几首著名歌剧咏叹调的旋律,我能听出有2首来自《唐璜》,以这种方式向莫扎特致敬。
但在我看来,这场演出还没有达到我眼中完美莫扎特的境界,尤有遗憾。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2-4 16:20:35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2-3 13:20
28号的那一场我也去了,80块最便宜的位子,I区单号,乐团的侧后方,跟楼主的位子应该差不多,说不定还是前 ...

太需要您这样的听友一起交流学习了。好多看不明白,听不明白的地方以后多给提点哦。感觉有些听感还真差不多的,比如大师部分段落的速度,又比如管乐手的表现,有时听起来是在努力吹奏而不是演奏,有些时候进入的不那么自然,长笛和双簧管都有。
来上交听现场的不少是音乐工作者(好古董的词啊),都常来听的,感觉就是个小圈子。28号那天邻座的两位年轻人应该是专业的,连女生都看了前些日子的瓦格纳,男生看的通宵。厉害!

yzmtkkaka 发表于 2016-2-8 10:56:55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6-2-4 16:20
太需要您这样的听友一起交流学习了。好多看不明白,听不明白的地方以后多给提点哦。感觉有些听感还真差不 ...

楼主客气了,我就是个普通的业余爱好者,上交音乐厅听的次数比您还少许多呢,提点完全谈不上,大家多多交流就好。
我感觉我们的乐评有个问题,就是不太客观。主流正式媒体上那些少的可怜的乐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对大师进行吹捧。像这次姨母和柏林,乐评文章都是称赞怎么这么好,没有一篇提出不足之处。诚然对音乐的评论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有一定音乐知识和欣赏经验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完全可以分辨演出的好坏高低。乐评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大部分乐迷的感受用文字整理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并加上作为专业人士的独到见解。那种完全没有表达普通乐迷感受的乐评只能误导广大非专业群众,对培养正确音乐欣赏态度百无一益。
稍让人欣慰的是,在论坛上还是有一些资深乐迷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人感觉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可惜这样的声音不占主流地位。
另:回复楼主,我也是看了通宵指环哈,而且还没打过瞌睡呢:D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上交听现场的非专业笔记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