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c老牛 发表于 2017-11-1 19:04:42

浅评RE800:一个想做好耳塞的“耳塞”

本帖最后由 tgfc老牛 于 2017-11-1 19:39 编辑

前言      最近两年,我这个已经转战(玩)HIFI台机设备与大耳的初烧,已经对HIFI便携产品逐渐丧失了兴趣。所以即使是我欣赏的HIFI厂商之一:HIFIMAN所最新推出的RE800、RE2000这两个新品耳塞,在拥有诸多试听机会的情况下(各类展会与活动),我也都没去予以尝试: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手头上的随身装备,已足够让我在HIFI随身设备上“退烧”了;另一方面,我已经对“HIFI便携产品”这方面着实厌烦了… 但是最近,我认识的一位烧友,居然花钱购买了这价值4000多人民币的耳塞(看,还真有人买…)。所以我才能在烧友聚会中看到这个耳塞的“最终生产版”。在一时兴起听了一阵后,我有感而发(没错,我这人就这么多臭矫情…),也就有了这篇胡乱写写的评测了… 外观与佩戴      第一眼看上去,RE800这个耳塞给我的感觉,也正如朋友在他开箱时的感觉一样:“两个不起眼的小金疙瘩”。这RE800小到啥程度呢?套上我目前使用耳塞的comply海绵套后,耳塞腔体本身比这塞套都大不了多少…
      不过话说回来,我那耳塞用的型号可是大号(T500),套在这RE800上却正好合适(朋友说RE800附送的comply海绵套型号是T400),可见这个所谓“动圈单元”塞子的导管之大了…耳塞腔体的做工还是可以的,外形上也是延续了HIFIMAN 耳塞系列以往“圆润”的设计。整体造型方面算是不过不失、中规中矩吧。 这耳塞外壳的材料是黄铜材质的,也使得这对“小金疙瘩”掂量起来时也颇有些份量。但这并不影响佩戴时的感受:没有形成那种“坠耳”的感觉。加上耳塞腔体本身就比较小,佩戴合适后,给人的感受是轻便而又舒服的。 音质表现评测      本文不对这副HFIIMAN新系列的耳塞产品所采用的“新技术”做任何介绍:再怎么编辑,也不过是对官方介绍内容的复制粘贴罢了。这里只谈RE800这副耳塞在音质方面上的实际表现。先提下HIFIMAN的老总:米饭,他对耳塞的一个理念认识,简单概括就是:“动圈单元”要比“动铁单元”更加的“HIFI”。据说这个“理念”都写在了新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上了…然而对于像我这个已经远离动圈耳塞(我的最后一个动圈耳塞是森海塞尔的IE800)的烧友而言,“耳听为实”后的结果,却是选择了一个多单元动铁耳塞作为我的“退烧耳塞”。所以拿我这个多单元动铁耳塞,来与这个RE800来“PK”一下:除了验证米饭这种“理念”有没有道理外,也是看看能不能纠正本人这副“动铁”耳朵吧。
       下面就介绍下本篇评测中与RE800对比的器材。它是我购买并已使用两年有余的多单元动铁“老塞”:UM MASON(初代,以下简称MASON)。而且还得着重提一下,这个耳塞所用的耳机线,是韩国艾利和与荷兰那对“线材鸳鸯”在2016年联合发布的PEF25晶彩耳机线,且此耳机线还为对应陪伴我左右的HIFIMAN 901U(也是本次评测对比的前端)的平衡模式(接口)而特意改造。而RE800所用的,则是号称“单晶铜镀银”的官方原配耳机线…除了前端外,这场对比评测“公平、公正、合理”的地方,还在于这两副耳塞的塞套,用的都是前面所提的comply海绵套(均为我自带的T500)… (一)RE800本身音质表现评测       从HIFIMAN新技术的本质上讲,RE800仍然是个“动圈单元”结构的耳塞。所以,就先以“动圈耳塞”的特性来简析下RE800吧。        比起以往的动圈耳塞,RE800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声场宽度与纵深方面进步了很多:这倒是与如今仅存的几个高端动圈耳塞一样。 RE800的“三频”表现方面:低频方面的表现不错,但没有十分的突出:这点倒是出乎我预料,因为大多数动圈耳塞的低频,向来都是以“结实”、“量感十足”、“下潜深”为主的,而RE800没有刻意在此方面着重;中频方面的表现则是密度适中,配合声场宽度和纵深的出色表现,使得中频声音的表现开阔并自然;高频方面出色而灵敏,颇有些“抓耳”。至于其他方面,在下面对比我那个多单元动铁耳塞时再介绍。        相比如今市面上的动圈耳塞(那近些年几个屈指可数的高端动圈耳塞)相比,RE800在音质的整体表现上,还是一股子“动圈味”。整体偏向于均衡,能量感分布合理,没有去故意营造头戴式耳机那种“声场氛围”及其他特性(这点会在后面解释),与自家以前的产品以及几年前的动圈耳塞相比,有着很大的进步与自身调音特色:整体调音风格较偏向于流行,声音表现通透、灵敏,对前端素质的反映很突出:比如在HIFIMAN 901U“从冰冷的开机到热手的运行”这个过程中,RE800在音质的变化上比其他耳塞产品要更甚。 (二)MASON与RE800的音质表现对比       先说说我对MASON这幅耳塞的简评:声音细节表现的细腻而又自然;低频声音表现的澎湃且不输动圈耳塞;中频声音密度较为密实,但给人以很舒服的听感;声场表现的宽广而真实,“泛音”和“混响”出色而不过分;高频声音表现不是很灵敏,但少有毛刺感:以上这些,还得提及那根晶彩耳机线的辅助配合(MASON原配耳机线的素质实在不尽人意…)。        那下面,就对MASON与RE800这两副耳塞在音质表现上进行对比。        低频声音表现方面:MASON在低频声音的“下潜”、“深度”、“质感/量感”等表现上,要强于RE800。但RE800并不“突出”的低频声音表现,比MASON的低频表现要“自然”许多。也就是说,对比RE800,MASON的低频声音表现,有时会让人感觉有些“故意为之”之感。        中频声音表现上,MASON的声音密度比RE800显大,声场宽度与纵深也比RE800大,对声音细节的细腻表现也较为强势。不过有一点,就是在声音“泛音”和“混响”的表现上(这方面实质的听感对比,也是MASON更注重),RE800那种“自然”、“通透”的感觉,是MASON这个多单元动铁耳塞所无法表达的:在这方面,MASON的表现以偏向于“强悍的调音风格”为主。        高频声音表现上,RE800比MASON要“灵敏”和“抓耳”。但在音源参差不齐和状态不完美时(比如手机直推或我那台HIFIMAN 901U初开机阶段),RE800在某些高频声段上,会显得稍亮。               声音细节表现方面,MASON的表现比RE800要更为突出。但MASON对声音细节的处理方式,还是基于其本身的动铁单元结构,并配合自身调音风格所形成的那种“细腻、委婉”的表现方式,而RE800则是“自然”、“直接”的诠释:对声音细节的表现“实实在在”而并不着重。而MASON有时则会“过于显露”:这也是很多动铁单元结构的耳塞都会追求的特性吧。        调音风格上,我认为,MASON这种有些偏向于“动圈单元”味道且“并不灵敏”的声音表现,与RE800的调音风格自然是不同的。RE800在对声音“速度”和“灵敏度”方面,比MAOSN要凌厉很多:这倒是与目前很多耳塞产品一样,是针对年轻烧友的听音偏好而广泛采用的调音手段吧。               不知道诸位看官从以上这两副耳塞的对比中,能看出些什么吗?那位米饭的“理念”正确与否?还是这两副耳塞因为结构与调音的不同而不过是“各有千秋”而已?
       不谈这些,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MASON这个多单元动铁耳塞作为我的“退烧耳塞”吧。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我前面简评的内容之外,MASON在当时诸多的多单元动铁耳塞中,在营造头戴式耳机的“声场氛围”及其他特性这个方面上,是我认为最“自然接近”的(尽管与真正的头戴式大耳还是“小巫见大巫”)。而下面,我就对此进行下浅论,也是从这个“根”上来继续让诸位看官分析上面的问题,和这个RE800耳塞的“实质”。 浅论如今HIFI业界耳塞产品的理念    “营造头戴式耳机的“声场氛围”及其他特性”,这也是好些年前就在耳塞产品的发展理念中风行的一个理念追求。这种追求,也是随着科技与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耳塞产品,凭借着出色的密度、宽广的声场纵深、充沛十足的泛音、庞大的“混响”表现等这些声音表现特性的极大提升,竟真的能和一些千元乃至数千元的头戴式耳机“相提并论”。        这种理念追求,也是与HIFI业界中,诸多的便携产品所追求的理念和发展方向一致的,就是“达到乃至超越台式器材的素质”为目的。比如像HIFIMAN 901,就因为采用了台式器材所用的解码芯片,而成为当年HIFI业界的话题之一。自然而然,耳塞产品也要“跟上”。也开始按这个方向进行着自身的变革。各种新结构、新理念,诸如“动铁/动圈单元结合”、“双腔体动圈设计”、“多动圈混合”乃至“头戴耳机技术应用”等等不断的推出,一次又一次提升着耳塞产品的能力上限。直到在诸多的以动铁单元及多单元动铁结构为主的动铁耳塞占领了广大烧友的耳朵之后(不谈百十来块钱的低端市场),仅存的几个高端动圈耳塞,则在哭天喊地“捍卫动圈尊严”的噱头间,也跟随上面所提的这股大流,浑浑噩噩的活着了…        HIFIMAN也不是没尝试过:RE1000就是个例子。不过,从如今的新系列产品和米饭的理念来看,RE800这个耳塞,仍是以“做一个出色的便携耳塞”为主要目的。这似乎是与目前HIFI业界的潮流不合,或是与如今很多烧友们的“听音观”相悖:如今很多烧友对便携耳塞的“潜在”要求,是以“对比头戴大耳”为目标的(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越发水涨船高的价钱呢)。但HIFIMAN就不,在如今连平板、静电技术都参与到耳塞产品技术的时代中,仍然守着“动圈单元”的理念。为之研发并推出产品。这份执着,也算是个“捍卫动圈尊严”的中流砥柱了吧…              回到RE800上谈,它能不能纠正我的“动铁”耳朵,那是后话:毕竟我只听了一下午的时间而已...但总体上讲,这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想做个“好耳塞”的HIFI产品:它本身还是在“动圈单元”特性的基础上,体现一个“便携耳塞”所能展示的“最佳声音”表现状态的产品。整体声音表现“不做作”是它最大的优势,在努力达到目前HIFI业界对便携耳塞“发展方向”的要求中,还坚守着自己“底线”:这就是我对HIFIMAN这个耳塞新品的最终印象。               不知道看到这里,诸位看官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又做何感想了呢? 结语       下面又到了我“胡说八道”的时间了…        诸位读者朋友们,你们在看到本文开头“转战台机器材”、“对HIFI随身厌烦”等这样的语句时,是不是对本文的作者充满了鄙视感呢:你算个什么东西?!如今HIFI便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有多高、多猛你知道吗?…        问题是,无论HIFI便携器材发展到什么程度,在逐渐领略并体验了诸多HIFI台式系统与大耳的特性和表现后,“耳塞听个响”这个曾让我耿耿于怀的“HIFI流言”,逐渐的让我服起气来…不仅如此,如今HIFI便携市场的混乱,和以前相比,也是愈演愈烈…        我不敢说前面所提的“耳塞与头戴式耳机“相提并论””、“HIFI便携器材达到乃至赶超台式器材”等这些理念和发展方向对不对。单看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耳塞产品吧:各种产品的价位与档次繁花似锦,更有不断“天价”级的高端产品问世。哪像几年前,谁手里有个HIFI器材老厂的旗舰耳塞的话,那就能好好嘚瑟嘚瑟了;而要是有个啥“塞皇”之类的东东,那简直就能炫耀上天…        而如今呢,除了少数出类拔萃的产品外,在诸多的耳塞产品中掺杂的,是更多以卖弄“稀奇古怪”的调音,和不知怎么琢磨出来的“理念”来勾引消费者的钱包的“古怪玩意”。像几年前,一波人跟风,针对某HIFI器材老厂的名牌旗舰(熟悉这圈子的烧友都该知道是啥耳塞吧),学人家构造和调音,然后一波又一波把人家“吊打”:估计逼到那家HIFI器材老厂如今被迫以“自己祖国名称做为新品牌名字”这件事上,得有这波人的一份功劳吧…然后又有人开始自己折腾耳塞构造和调音,啥几个动铁单元+几个动圈单元不断折腾配对混合,然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那些HIFI器材大厂也不老实:静电耳塞、平板耳塞、能塞多少个动铁单元就塞多少的多单元动铁耳塞…还有前些阵子那个著名的HIFI器材老厂,又玩起了将自己以前经典产品的名称后缀上加“S”的行径…甚至还有不知名的国产品牌,一出生便身价数千乃至上万,为啥呢?人家表示:“俺们光这外形设计就比这价钱超值了”、“一堆音频专业人士都在用俺们这耳塞呢”…           不是说HIFI台式器材及头戴式大耳机的圈子就不乱。只不过,可能还没这HIFI便携器材的圈子乱的这么“离谱”罢了(但也已经开始大步向这个趋势前进了…)。在这么混乱的圈子与市场中混口饭吃,就算有真能耐,也不一定能养活的起自己吧…回过头说,HIFIMAN在头戴式耳机的领域站稳了脚跟后,在HIFI便携领域的发展方面,除了坚持秉承自身理念的同时,还是在脚踏实地的慢慢前进(其实我还是比较期待它家的新品播放器会是个啥德行…)。

    不过…在“能否理解和欣赏”这件事上,还是交给诸位阁下的耳朵与听音观,去判断吧。



       PS:写这篇文章,我承认是有私心的。毕竟当年烧HIFI随身时,我真金白银买了不少HIFI器材大厂的旗舰耳塞呢。那时也是有一堆烧友在相互探讨、学习。而如今呢,市场乱,圈子乱,烧友中很多也都在迷惘和盲目中消耗着自己的金钱,对此,我又能说什么呢?我又算个什么呢?爱咋咋地吧,反正入了台式器材与大耳的坑,我也只求能在如今这混淆视听、物欲横流的圈子里,能找出真正值得收藏的好物吧…

大闹天竺 发表于 2017-11-21 23:13:44

毒文

疯小杨 发表于 2017-11-22 09:22:33

re800的体积的确很小,低频比re600也提升不少

wzl1023 发表于 2017-11-24 09:36:34

c套 t500和t400差不多能用

草根豆 发表于 2017-11-26 22:37:59

这么小的体积怎么会发出这么好的低频?

梅华鬼 发表于 2017-11-30 19:53:04

毒文

草根豆 发表于 2017-11-30 21:31:15

楼主用这海绵套啥意思

tgfc老牛 发表于 2017-12-1 07:40:01

草根豆 发表于 2017-11-30 21:31
楼主用这海绵套啥意思

很简单,我那个动铁耳塞常用c套,所以塞套方面我更习惯....

梅华鬼 发表于 2017-12-3 10:55:19

BD

黄色橙 发表于 2017-12-7 10:46:40

耳机还是需要煲机,煲机后又是一惊喜

驴驴得水 发表于 2017-12-21 11:40:57

RE800好推么?吃不吃推力啊?

tgfc老牛 发表于 2017-12-22 23:07:44

驴驴得水 发表于 2017-12-21 11:40
RE800好推么?吃不吃推力啊?

抱歉回复晚了,简单笼统的说,尽管这耳塞从数据看的话还是蛮容易推的,不过我认为还是需要前端的推力和素质的...

kuku123 发表于 2017-12-28 11:41:08

写得很好,确实现在的圈子比较混乱,各种订制各种调音,随便几千一条耳塞,让人汗颜,再往上音箱也一样,相对大耳的混乱程度没有这么高,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也未必坏事,在混乱的市场里面也不乏有好的产品的,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和机会去了解!不过对于烧友来说,选择太难了!

tgfc老牛 发表于 2017-12-30 17:28:11

kuku123 发表于 2017-12-28 11:41
写得很好,确实现在的圈子比较混乱,各种订制各种调音,随便几千一条耳塞,让人汗颜,再往上音箱也一样,相 ...

抱歉回复晚了,谢谢你的鼓励。从产品到市场,从本质到理念,对于烧友而言,我觉得除了不断的“奋不顾身”和“义无反顾”外,真心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jokew 发表于 2018-1-2 12:22:04

耳塞的低频肯定没有耳机好,就跟耳机没法跟音箱比一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评RE800:一个想做好耳塞的“耳塞”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