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党】讨论音乐文本论与"终极"文本
除非你是某方面的天才,可以直接由音乐曲谱在脑海中产生音乐,音乐的展现还是必须藉由曲稿,演奏家,以及乐器在某一特定空间下被表现出来。而且音乐的展现,也是一种物理的现象,乐器的发音共振经由空气与空间传达到听者的耳朵或是录音师的麦克风。经过麦克风记录,再加上后制处理就产生了各样的音乐文本(载体)。耳朵到大脑也是一连串的物理与生理现象。一般来说,耳朵直接听到乐器的发音,称之现场;而听到由音响重播载体所发出的音乐,称之为罐头音乐。 当然,好的现场体验那是爱乐者的至高享受;但现实条件下,一般人不可能常常跑现场,再者现场演出音乐的机会还是有限,另外一般人的听觉记忆能力还是极其有限(即使能绕梁三日....毕竟也是三日而已)。所以音乐文本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对音乐爱好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与恩赐。 当然,音乐文本有很多种形式。商业音乐文本至少就存在了,78rpm虫胶,33/45rpm黑胶,盘式带,卡式带,CD,SACD.....等。如果是所谓的孤本,也就是只在某一种载体下发行的音乐文本,也只发行过一次,那情况当然简单。但通常的情况是,也因为商业的考量,一个同样,有价值的音乐时空胶囊,会出现不同的音乐文本。例如一个1940年的录音,它可能会有虫胶文本;在黑胶时代,也会转为黑胶文本发行,甚至不只有一次;而在CD时代,又会有CD文本等。
这时就不难想象,世上会存在着某一类的音乐文本”考古学家”或是收藏家.....以及一类专为满足此类”音乐文本考古学家”而存在的商家。 他们不遗余力的探讨并发掘不同音乐文本的存在,差异。更甚者,还会不遗余力,甚至走火入魔的推捧某一种"终极"(Ultimate)音乐文本的至高无上!
以我的观察为例,从二十多年前的二手黑胶市场时期,大部份爱乐者追着英国版, RCA SD/Mercury跑......德国版,DG/Philips/CBS等乏人问津。以及近来黑胶复兴,再版黑胶音乐文本成为显学,CD彻底打入谷底,ED1黑胶屡创新高.......
我无意评论是非好坏。但客观,纯就以音乐欣赏的角度而论。只要是认真制作的商业音乐文本,事实上都代表当时解封"音乐时空胶囊" -->音乐文本,这一个过程的现实条件与限制。初版当然美好值得收藏(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但不代表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商业文本。 举例来说, 一个1960年代的ED1,如果它的母源的状况是正常的,我看不出有任何技术上的理由,使用更好的母带机,以及更高规格的后制设备与刻片系统,不能诞生更"传真"的音乐文本。
毕竟当时1960年代的技术设备还是比较受限的。当然有人会说,虽然当时设备技术受限,不过因为母带会随时间而变化衰退,再加上是由第一手的制作团队监制,初版会代表最接近当时Artist/Producer的意念下的音乐文本。 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是错误,因为我们针对大部份的cases,不可能实验由当时60年代存在的Artist/Producer,来到80年代使用更好设备和技术重新产生一个音乐文本!但了解唱片历史的爱乐者也不难找出有这样的案例发生。 一个有名的案例就是Mercury请来Wilma Cozart Fine针对Mercury母带重新后制生产CD版的音乐文本。而当时Wilma的评论可能也"吓到"部分的黑胶文本的爱好者,也就是Wilma认为CD的声音是比较"像"母带的。类似由原始Producer/Artist再制之前文本的案例,在流行音乐里也不少。事实上,也有不少的再制古典黑胶文本是出自初版黑胶文本的制作群。
说实话,当时Wilma的评论,我也大惑不解,以为这是推广CD的广告言论。 现在来看,当时是我受限于商业音乐文本的既有印象,也因为一般人不会有机会接触前段的录音工程,以及真正的母源,所以自然"以为"第一手的黑胶文本代表最接近当时Artist/Producer所听到的"原音"。事实上,现在我也知道有不少的一线录音师不喜欢黑胶文本的声音。
回到音乐文本存在的意义,它们不外乎是传递音乐内容给音乐的爱好者。每一个音乐文本的诞生,其实都代表当时的现实条件与限制。它们都可以是原始文本的一种侧写与转印(在这里不讨论硬件重播系统的因素)。
的确,以商业的音乐文本来看,模拟的音乐文本,如黑胶,似乎有更讨喜的特色,也似乎更能传达音乐内容的肌理与表情。
以音乐文本的考古学家来看,也就不难想象,当我接触到母带级的音乐文本时的大喜若狂,因为这是我三十多年音乐爱好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想象到的情境与可能性!而且有趣的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个人对黑胶文本的心态,居然慢慢的退化到看待CD音乐文本的心态。因为它们其实只是原始音乐文本的一个商业侧写。
最后来说说所谓的终极(Ultimate)音乐文本。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不少的母带级商业音乐文本(这里的母带级,泛指录音工程的母源,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模拟Master tape)。因此对音乐爱好者来说,接触第一手母源的声音已经不是不可能。
以技术上以及实际上,这些母带级文本所承载的音乐讯息量和完整性,称之为“终极音乐文本”并不为过。因为我们一般人不可能可以听到存放在唱片公司里的珍贵母源文本!另外,我讨论这个终极文本的目的并不代表任何否决其他文本的意思。好比我之前听黑胶,一样也听CD。甚至在车里听FM Radio也可以很感动,我现在看到早期制作精美的黑胶文本还是会怦然心动。但以音乐文本考古学家的心态,当我接触到这些"出土"的母带级音乐文本,虽然没有漂亮的封面包装.....但听到更接近当时时空所凝结的声音场景,看到了更清楚的艺术家表情和神采,彷彿是考古学家在历史的遗迹中,小心翼翼的拂去时光堆积的尘土,缓缓的看到历史的真相。
作者:River Yu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