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增值站】音响迷思 101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19-9-4 13:37 编辑自从成为音响评论员之后,除了撰写器材评测之外,也需要制作玩法心得和技术教学,期间,我开始收集来自不同范围发烧友所关心的音响问题,虽说是问题,也许把它们说成“迷思”更为贴切,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困扰着发烧友的音响生活,也影响到选择器材的方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包括请教资深发烧友,电邮到专业工师程,甚至在访问中直接向厂家查询,瞭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去掉复杂的理论和沈闷的注解,现在将《音响迷思101》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消除音响上的疑虑。
这篇文章会不定期更新,持续加入问答题目并更新资料,欢迎大家在留言间发问或发表意见,一齐去丰富这个贴子吧!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19-9-4 09:41 编辑
《器材使用篇》
1. 正确的开关机次序?
正确的开关机顺序,有助延长器材的寿命,大部份情况下,可以顺序于讯号的传输方向:先开音源-解码-前级-后级,关机次序则相反。
2. 器材需要长开待机来保持状态吗?
不需要,根据美国数间著名扩音机品牌的描述,音响器材基本可在20分钟内进入正常运作状态,大部份音响器材不应连续开动超过35小时,胆机不应待机超过5小时,否则有机会出现过热的情况,另一方面,音响器材也不应该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最理想的情况是每隔数天有30分钟以上的运作时间。
3. 如何防止销毁音箱单元?
音箱单元的损坏原因离不开过量的功率输入和物理碰撞两点,除了正确的开关机次序,每次开动器材时都必须确认音量处于最低的状态,避免大电流通过单元,防止电子零件受到损害。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19-9-4 09:53 编辑
《音乐格式篇》
1. LP vs CD vs SACD vs MP3 vs Hi-Res,那个最好?
音频格式的重播效果取决于硬件水平及录音方式,因此,不存在音质最好的格式。如果是采取模拟录音,LP能够直接还原出模拟讯号,是最高保真的重播方式,如果原生是高清采样录音,高清档案(Hi-Res)则可以达至1: 1还原,CD方面,尽管理论上不是最理想的选择,由于器材发展成熟,反而确保了一定音质水平,MP3是公认为低质素的音乐格式,只能重播出20-20kHz的讯号,不过在低阶的音响系统上,由于抽掉了一些低频讯号和高频噪音,使到立场更平面,反而容易听到更清晰的声音和包围感,取悦耳朵。
2. DSD比PCM高级吗?
两者只是不同的编码格式,不能直接用来表示高低。标准的DSD音乐使用2.8224MHz取样频率,对比CD使用的44.1kHz高出数十倍,因此有了DSD比PCM更高级的说法,事实上,音质高低视乎原生的录音方式和后期母带处理(Mastering)的质量,以PCM为例,24bits/192KHz已经达到了高音质,重播时,真正关键还是硬件的解码部分。
3. 人类只能听到20-20kHz的频段,那些超低和超高频讯号有意义吗?
2013年日本有大学教授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用耳朵听不到的情况下,人类的脑袋仍然会产生活跃的反应,并利用仪器清晰测量出反应部分正正是音乐区域,因此,我们还是可以透过身体去感受到这些音乐讯号的。
《电源选择篇》
1. 美式 vs 英式 vs 欧式插头?
因应中国内地的供电系统,美式是最理想的替换方案,也是音响市场上最常见的选择,不过,有电机工程学会比较报告指出,英式可能是世界上设计最优秀的插头,金属接触面大,连接稳固,同时具有多项安全结构,唯独对发烧友来说,保险线变成了提升音质的阻碍,而且入线口狭窄,很难收纳线径较粗的发烧线芯。
2. 线性电源(LPS)一定比交换式电源(SMPS)好吗?
不难发现,市场上大部份高阶音响产品都是线性电源设计,好处是产生非常低的讯号干扰,不过,也有采用交换式电源而表现出色的音响器材,英国品牌Chord Electronics和法国HiEND音源Audio Aero都是很好的例子。
《功放篇》
1. 什么是阻尼系数 (Damping Factor)?
这是用来测量放大器的一个规格,数值越大,代表控制力越好,对低频动态和清晰度也会有显著帮助,市场上优秀的放大器在测量20至20kHz频段都拥有600以上的数值,不过,也有不少阻尼系数低但声音很好听的例子,关键还是要看音响设计师的调音功夫。
2. 是不是越大功率表示放大器的音质越好?
虽然市场上高阶型号的放大器都拥有更大的功率输出,不过,其实功率大小跟音质没有直接关系,引用名设计师Nelson Pass(PassLabs和FirstWatt创办人)的一句名言:“第一瓦就是最重要的一瓦”,意思是每一瓦的质量才是反映音质的指标,如果连一瓦放大都做得不好,数字也只不过是劣质的加乘。
3. 什么是双线分音 (Bi-Wire) 和 双功放分音 (Bi-Amp)?
音箱上一般分为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称之为二路分音,双线分音(Bi-Wire)就是独立使用两组线连接到放大器上,取代音箱上直接跳线(Jumper),而双功放分音(Bi-Amp)就更进一步将放大器部分换成两台功放,独立驱动高音和和低音单元。
4. 双线分音 (Bi-Wire) 和 双功放分音 (Bi-Amp) 是不是更加好声?
使用双线分音会影响系统中阻抗数值,更多是带来音色上的改变,改善幅度有限,而采用双功放分音则可以有效提升音质,在分析力和动态上特别显著。 《音箱篇》
1. 灵敏度(Sensitivity)代表什么?
灵敏度的数值反映出每1瓦功率在1米距离所产生的音量(dB),如果厂家在音箱标示灵敏度为87dB,即音箱在1瓦驱动下,能在1米距离听到87dB的音量,随后双倍的功率能够增加3dB的音量,即2瓦功会有87+3=90dB,4瓦会有90+3=93dB,如此类推,增加10dB音量则需要10倍的功率,即40瓦便会有93+10=103dB,400瓦便会有103+10=113dB。
2. 阻抗(Impedance)代表什么?
厂家标示的阻抗多数为额定阻抗(Nominal Impedance),数值反映电流和电压通过音箱的关系,以瞭解音箱的效能,方便选配合适的功放。
3. 阻抗4 Ohms 、6 Ohms和 8 Ohms音箱有什么不同?
根据不同单元的设计,让用家选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跟音质没有直接关系,6 Ohms设计最容易选配功放,一般被称为“易推”的音箱,同时拥有高灵敏度的特征,而市场上大部份书架型音箱都会采用8 Ohms的规格,高级音箱普遍则是4 Ohms的设计,讲求配搭优质的大输出功放,因此传出了阻抗影响音质的说法,事实上两者并不是这种关系。
4. 两声道音响需要加重低音吗?
特别是书架箱,加入重低音确实可以帮助提升音质,关键是配搭和分音设定是否适当,如果是第三品牌的重低音产品,由于采用完全不同的单元和放大技术,未必能够完美整合原有音箱上各个频段,因此,厂家都会建议直接换成落地箱。
5. 无线音箱的音质都不能听?
约在两年前,无线音箱普遍未能表现出令发烧友满意的效果,但近年技术发展渐渐成熟,也出现了 Goldmund Apologue、B&O BeoLab 90 和 Devialet's Gold Phantom 这些顶级水平的代表,受惠于新一代蓝芽技术的发展,声音,全面进入大众化市场,包括 naim Muso 和 Dynaudio Xeo 在内,市场上已经拥有不少音质出众的无线音箱。
学习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19-9-4 09:55 编辑
《音响线材篇》
1. 线材投入比例应该占整套系统多少?
两年前美国Rocky Mountain Audio Fest音响展的研讨会上,多个高级线材品牌包括MITCables、JPS Labs、Kimber kable 和 Clarity Cable 的老大们就为这道问题作出瞭解答,Kimber kable 老板Ray Kimber认为线材的投入应该是整套系统10-15%,也就是发烧友最常听到的标准答案,而MITCables的总工程师Bruce Brisson和JPS Labs 的负责人Joe Skubinski则认为线材是系统的一部份,重要性应与音源、放大器和音箱三大组件看齐,每一条线材可以投入每一件组件的15-20%。
2. 讯号输出选RCA单端好还是XLR平衡好?
不少音响器材同时拥有XLR和RCA插口,令发烧友疑惑使用那一款接驳方式才会得到最佳声音效果,这一道看似简单又直接的问题,不知不觉间已经困扰着无数发烧友超过十年的时间,技术层面上,XLR的通过电压为 4V (伏特) ,足足是RCA的一倍,借此提升了增益和声压,因此有“RCA音色更好,XLR素质更好”的说法,普遍来说,有两种情况使用XLR的优势会比较明显,一种是真正全平衡输出的系统,包括器材内放大线路采用全平衡设计,另一种情况是长达3米或以上的传输距离,专业录音以及混音器材会使用XLR就包含着这个原因,顺带一提,RCA接驳外置独立地盒所获得的音质提升也会比较明显,事实上笔者访问过不少HiFi线材品牌的设计师,虽然普遍认为XLR是规格更佳的插口,但绝大部分还是偏爱RCA插口所带来的音乐色彩。
3. 什么是线材冷冻处理,会令音质更好吗?
冷冻处理(Cryogenic treatment),在工业上是一项常见的加工程序,目的是增加金属的刚性,电子流动的稳定性,以及消除物理和温差应力,音响线材和金属配件经过冷冻处理后可以获得可闻的音质提升,已经是业界人士的共识,然而,真正的冷冻处理过程繁复并且费时,会大幅增加线材制作的成本,令这项技术的应用未能普及,因此也成了发烧友非常渴求得到的规格参数。真正的冷冻处理需要在华氏零下310度进行,过程中一直使用“液态氮”作冷冻,维持24小时或以上,其后将线材放置在室温下经过72小时回复到正常状态,严格进行冷冻处理的线材产品大多以美国品牌为主,包括Shunyata Research、Stealth、Purist Audio Design,还有VooDoo,另一方面,市场上不少线材配件并没有真正经过冷冻处理,只是贴上了冷冻处理的贴纸 (以Cryo作标示),发烧友无法单纯透过外观判明,归根究底,冷冻处理只是提升音质的一种手段,不是必要的工序,发烧友更应该关注线材的整体品质,而非单一技术参数。
4. 音响线材需要煲多久才能发挥极致,要定期煲线吗?
根据不同线材所采用的材质,厂家会建议不同的煲炼时间,一般为75至200小时,另外,大电流通过以及全频段的煲线方式确实能得到更佳的煲炼效果,市面上推出过一些专用煲炼工具,例如Tellurium Q、XLO、IsoTek 和 Purist Audio Design 煲线CD,都可以帮助线材以更短时期进入最佳运作状态,厂方普遍会建议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煲线流程,除此之外,如果线材有任何拔插,都需要再次煲炼材会回复到最理想的状态。
5. 煲线机真的有功效吗?
有效,即使是使用超过一千小时的线材,经过煲线机重新煲炼后也可以取得相当明显的进步,大部份煲线机的原理是持续以脉冲电流通过线材,并覆盖各个频率,能够全面地煲熟线材,著名煲线机有Nordost Vidar、Blue Horizon Proburn、Audioharma Cable Cooker 和 Telos QBT,官方建议使用煲线机的周期是每三个月一次 。
6. 原厂机线必须要换吗?
必须换,厂方之所以附送跟机线材,大多只是用作功能测试用途,只要看过音响展,代理的陈列式和各个品牌自家的试音室,就会发现厂方并不期望发烧友会长久使用原厂机线,尽管音响发烧友当中存在“线材无用论”的坚信者,笔者还是建议找来更优质的专业线材作测试,尝试发挥器材的真正实力。
7. 不同长度的线材声音也会不同吗?那一个长度是最好的?
由于长度会改变线材的电阻及电容数值,从而改变系统中的传递函数,因此不同长度的线材会产生出不同的声音,但分别相比更换线材用料微小,甚至是不用在意的程度,其实,有专业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讯号线一般是短的比较好(0.5米至1米),有助减轻干扰和讯号失真,而电源线包含着讯噪过滤功能,长一点反而效果比较理想(2米至5米)。
8. 音响线材有“头版”特别好的情况吗?
不少发烧友认为品牌为了打响名号,首批推出到市场的产品会特别重视,更加用心甚至加料制作,从而流传“头版”质量更高的说法,事实上,在线材品牌上,这种情况真的存在案例,由于不少高级线材品牌采用工作坊形式经营,大部分生产工序都需要人手制作,因此无法在质量测试上作出严格的规范,头批出产的线材,设计师会放到自家的音响系统上使用一段时间作聆听测试,甚至发给一些资深发烧友作多重测试,以确保品质,最终定价也会较为保守,以提高性价比,随着销量增长,资源无法满足产量需求,便开始加快制作程序以及缩短测试时间,这些调整都可能影响到线材的质量,当然,这只是一些个别案例,最终还是要看品牌负责人的行事方式。
9. 线材中经常看到的“N”数代表什么?
在音响线材中,N全写为英文“Nine”,代表数目字“9”的意思,用来形容各种金属的“纯度”, 例如铜的基本数值是99.9%,有3个“9”,因此称为3N,无氧铜(OFC)的最低纯度是4N-99.99%,6N和7N可以称上为高纯度的优质铜线,虽然有部份日本和台湾厂家会推出8N纯度的铜线,但往往是形容生产出厂时的纯度,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维持,除此之外,7N-99.99999%铜线,有时候会看到品牌以7NCu表示,后续的Cu就是代表着“铜金属”的化学符号,另一方面,由于单晶铜(OCC)被定义为比无氧铜(OFC)更高级的铜线,使到不少发烧友误以为单晶铜纯度(N数)也必定比无氧铜高,事实上,单晶铜的纯度可以介乎4N至8N范围,而高品质的服无氧铜也可达到7N甚至8N的纯度,两者只是内部结构出现差别,跟纯度没有直接关系,顺有一提,现时线材工厂能够生产出出最高纯度的银线为6N,而被制作成为音响线材后则是5N。
10. OCC跟PCOCC是一样的单晶铜吗?
OCC (Ohno Continuous Casting)全写为单结晶无氧铜,由日本千叶理工学院的大野教授(Dr. Ohno)于1986年研发,是一种生产铜线时的处理方式,技术容许世界各地的厂商使用,而PCOCC中文名称是単结晶状高纯度无酸素铜,独指日本古河电工生产的单晶铜,于2013年末已经停产。
11. AWG (美国线规表) 是什么意思?
AWG数值是用来表示线径,即粗幼度,以及在同一容积下可放进去的线芯数目,数字越大线就越幼,数字越细线就越粗,AWG的数值越细同时表达出电阻值越细,是降低集肤效应的关键,这里列出市场上优质音响线材所标示的数值,供大家参考:喇叭线 10 AWG,音源/前级电源线12 AWG,后级电源线8 AWG,讯号线 20 AWG。
12. 安装电源专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安装电源专线可能是每一位发烧友梦魅以的音响工程,首要注意事项当然是安全性,笔者建议发烧友找专业电工师傅安装一组独立的音响专用电箱,每一个断路器以独立专线接驳到墙插上,线材方面可考虑4mm平方到6mm平方线径(9-11AWG),4mm平方同时具备过流量以及可容易弯曲的特性,安装较具弹性,6mm平方公则较适用于后级和电源处理器这些大电流通过的器材,另一方面,入墙线可以取自音色取中性的线材,一些工业线品牌如 Prysmian, Wickes, Time, Topflex 等都是不错的方案,部分发烧友可能不甘于使用工业线,而偏向选择发烧音响品牌的出品,这样的话可以考虑 GigaWatt 和 Audience 等电源品牌。
13. 为甚么需要更换原装耳机线?
很多人相信原装耳机级是为了配合耳机调音而配置的,是设计师的心思和初心,然而,Steven 告诉您,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大部份厂家在选取原装耳机线最大的考量不是音质也不是音色,而是成本!因为绝大部份耳机厂家都不是线材厂家,没有能力自行生产线材,而市场上比较优质的线材,动不动要要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对比几千元的一副耳机或万元耳机来说,这样的成本结构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最好的原装耳机线,极其量也只是 OFC (Oxygen Free Copper) ,俗称无氧铜线,以法国 Focal Utopia 为例,原装线为 OFC - 99,97% ,即 3N,N是代表纯度,一个N相当于一个9字,N数越高代表铜纯度越高,也代表线材质量越好,再以Denon和Fostex高端耳机为例,原装耳机线为 OFC - 99,99%,有四个9,所以是4N线。
再看一个例子,由美国发烧线材品牌公司JPS Labs 所创立的耳机子品牌产品 ABYSS AB-1266 Phi ,官方提供三种套餐方案,分别是 AB-1266 Phi TC Lite (USD 4,995),AB-1266 Phi TC Deluxe (USD 5,995),AB-1266 Phi TC Complete (USD 7,995),三个套餐之中耳机本身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耳机线,您看,耳机线的升级可以制造出 USD 3,000 的差额,可想而知,他们对耳机线的重视,Steven 也听过一般版本和最贵的耳机线升级版,音质确实提升了一个档次以上,是完全不同的升级感受,耳机线换不换?品牌官方告诉您,有资金的话就去升级吧!
《音响附件篇》
1. 经常在器材介绍中看到MDF物料,究竟是什么东西?
MDF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是指中密度纤维板,由不同木材纤维以高压合成,被广泛应用于音响架、垫材、声学吸音或扩散材料、喇叭音箱和黑胶唱盘上,由于裁切和喷漆便利,而且可以在表面贴上木皮,加工后表面平整光滑,色泽美观,加上热胀冷缩程度少,不容易变形,还可以减轻低频震动和谐振,因此非常适合用于音响器材上。
2. 高级电源插头都会镀上铑铂金,究竟有什么作用?
镀铑铂金一般是各种电镀层中最贵的型号,镀铑的优点是镀层光亮以及高硬度,抗氧化能力强,所以非常耐用,声音不会因为多次拔插而受影响(镀银在这方面最弱),铑和铂金一并使用的原因是增加电镀过程的稳定性,声音特性应该是来自铂金多于铑的,特点是频宽阔,力量感强,大动态,因此声音非常好,不过,音响中讲究配搭,一般在粗线径的线芯效果较理想,特别是高纯度无氧铜线,如果用不适宜,会有一种密度欠缺,中虚外干的感觉。
3. 选用什么避震材料最好?
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避震物料,因此设计师都会以复合材料来制作避震配件,以减轻不同频率所产生的谐震,例如碳纤,石墨,不锈钢,镁合金,高密度木材以及纤维板等,都拥有优秀的吸收震动能力,当中碳纤除了吸震外,也具有相当抗干扰能力,高刚性以及重量轻等优点,令它越来越受到厂家的欢迎,说到底,其实所谓“避震”,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法,因为绝大部份音响避震配件的真正作用并不于“避”这一环,不是“避开”,而是“吸收”和“转化”。
4. 音响系统中要用到的线材配件那么多,应该先升级那一个环节?
音响系统的发挥可以套用“木桶定律”,相比起增强个别部件,发烧友需要多花心思寻找系统上的短板,并进行补强,以达到面面具到,只有逐一解决系统中的小毛病,才可以真正发挥出与器材价格成正比的声音表现,笔者会建议先处理好电源部份,良好的供电环境也是取得好声音的源头,包括电源线、墙插、保险丝、地盒,或者选择安装电源专线和电源处理器,随后再考虑升级讯号线以及避震配件。
5. 经常看到线材上标示出“铁氟龙”,这是什么东西?
铁氟龙(Teflon)是一种化学名称为PTFE的绝缘塑料,特性是防御高温和高压电量,而且具有防酸性以及防尘的能力,在音响线材上的普及率已达到随处可见的程度,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物料,也不是高音质的条件,由于发音的关系,被部分媒体会传译成“特氟龙”和“特富龙”,更有些品牌直接采用“特富龙”作为线材型号的名称。
《后记》
音响玄学,在发烧圈中是一组热门的关键词,自中世纪以来,很多人都不相信科学,反而更愿意去相信超自然现象,直到21世纪仍然存在,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可能瞭解世界上的一切,即使是地球上最强的科学家也不能做到,另一方面,我们都惧怕去瞭解未知的东西,《音响迷思101》就以科学为信念,以厂方设计师和专业人士的话语作参考,以聆听作验证,有一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达成好声音第的方式绝对不止一种,希望大家不再迷信个别的网络传闻,拒绝人云亦云,把音响发烧变成一门明明白白的玩意。 写的不错,大多数已是共识了 好贴啊 新人入坑必读 全面又专业,收藏! 喜欢看你的文章,干货很多,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