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级功放中的【输入灵敏度】是什么?为什么是系统的关键?更新 《疫情精选文章1》
本帖最后由 路易的欧罗巴 于 2022-3-31 08:19 编辑http://www.headphoneclub.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201/29/080618gakrqi05fmlupu5m.jpe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D7zs
更新之前的一个小错误!
补充前级中音量电位器的位置问题。
人有敏感部位,不同的敏感程度。
Sensitivity,灵敏度。
音箱有灵敏度,单位是dB。
其實,功放輸入也有一个输入灵敏度,input sensitivity单位是V,伏特。
對於系統搭配而言,是关键点!
为什么适合黑胶的传统前级,不再合适CD等数码高电平输出音源?
为什么传统前级,可能导致信号削波,不耐听?甚至高频刺耳。
都是因为一部不合适的前级惹的祸!
输入灵敏度sensitivity是后级功放达到额定输出功率, 失真最小状态的值。
那意味着功放可接受的最大值,超过这个值,那就意味着过载了。
没人希望听功放过载发出的,失真巨大的声音对吧。
所以要特别留意这个数值。
前级的输入灵敏度通常在0.3V-0.5V左右。
后级在0.5-1.5V左右,有些小功率的后级较低, 超过就过载。
眼尖的朋友可能要问,
现在CD和一些数码音源,输出时已经2V,2.5V甚至更高的4V,6V了。
但我的前级输入最高只有0.5V,
那岂不是过载了!怎么办?!
是的。可能很严重。
設計正確的前极是先会将输入讯号的电平先衰减到1/10,
(看具体前级的电位器和放大电路的前后顺序),
再进行放大,常见的,传统的是10倍,再输入到后级。
等等!
CD机输出2V,接入前极后先衰减10倍,再放大10倍后,
输出到不能超过1.5V的后级。
等一下,这数学,是不是有点做不来?
这不是无用功吗?!!!
是的,
因为在模拟年代,黑胶唱放输出0.3-0,5V左右, 收音机磁带等最高不超过0.75V,
所以前级的放大倍数,gain增益,定在10倍,说明书上写20dB(后级放大倍数约在20倍,也就是28dB左右)
前级电位器衰减10倍,12點位置,0.5V */10 = 0.05V,
然後前級再放大10倍,得到0.5V, 给后级,正好,完美匹配!
波型完美,这也是黑胶好听的一大原因。
但现在CD的輸出电平高了很多倍,出来最小2V,甚至4V或更高,
如果遇到最不合适的前级,音量控制放在放大电路之后,先放大10倍,再衰减音量的前级,基本死刑!!!
为什么,2V,甚至4V,变成20V,40V后,非常可能过载,前级的变压器都是+-15V,甚至更小。
会导致信号过载,削波。
那设计师为什么把音量电位器放在放大电路的后面,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
(输入信号本身,和前级的放大电路本身是带有一定的谐波失真和底噪的,尤其是设计不良的更多一些,
接在前面,可以匹配各种信号电平,
接在后面,可以提高信噪比
举个简例,前级放大5倍,输出噪声1MV,电源用+/-15V,后级放大30倍,你要30V输到喇叭,
如果电位器在前面,你要调整前级输出1V,这时功放噪声是30MV
如果将电位器放在后面,音源输出是2V的话,输出是10V,电位器哀10倍,同时将噪声亦衰减10倍,功放输出噪声只有3MV,但如果音源输出是3V的话,前级过载了
还有,对于前级,由于供电电压有限,故输出太高,失真会增大,故一个电位器时大多用在前面,除非你用固定不变的音源,调较好输出电平
故有些讲究些复杂些的前级,前后都有,一个叫音量(用A型电位器),一个叫电平(用B型电位器)
比如法国ICOS,FM,boulder。
在黑胶年代,这是可以的,因为0,5V, 现放大10被也就只有5V。
前级变压器不至于过载。
但现在不对了,所以,如果只有一道音量电位器,那为了适应CD等数码的高电平,
必须放在前面,先把前级的输入电平给降低到不过载的级别,确保后级收到的是完整的信号。
要知道,削波后的信号,是无法恢复原样的。
2, 增益:放大倍数,匹配音源和后级。
FM官网,著名品牌的发布会讲解,都说了这点,
1,前级的音量位置,最佳是1/10,也就是12点位置,耳朵可承受的位置应该至少在4点钟。
2,对于功率有限的后级,前级增益应该适当取小一些的,比如5倍左右,在13dB左右。
对于CD等高电平,
传统模拟年代前级的10倍增益已经不再合适,
会导致压缩整个系统的“动态范围”。
更多分析:链接地址 其中带有原文链接出处
但现实是残酷的,
许多哪怕是大牌厂家招来的年轻电子工程师,
以及只知抄袭,借鉴的“代工型设计师”,
对这些都不甚明了。
大多数功放厂家不愿意降低放大倍数!
还有一点理由,在相同音量位置,斗机对比时,容易被发烧友误认为”驱动力不够“。
所以,他们宁可大,但绝不小。
更响,细节更多,动态更大,是一耳朵的事情。
认为“更响就是更好”的别说是发烧友,专业人士也是大有人在,
而“底噪”更低,要仔细听,长久听,才能辨认。
(平衡设计对比非平衡也是这个原因,响度多一倍)
但有一小部分经历过模拟时代,有专业器材背景,且更自信(名牌)的前极做出了改变,
把前级的放大倍数降低,这样在前级的环节,动态能多出(避免被压缩)10-30dB!
并坚持在前级的前面,以及后级的输入出,安装有双控制的电位器。
1.5V输出的解码器,
5倍放大增益的前级。
前级的前后,具有2组调节输入的ICOS前后级。
本帖最后由 摩羯William 于 2020-4-4 17:16 编辑
这是打着科普的羊头卖狗肉吧。 无源更加好。 dekiller 发表于 2020-4-3 17:57
无源更加好。
不能说更好,但可以是一种的选择。
高输出的CD/解码器,2.5V,4V,甚至6V的高输出,就是为无源前级准备的。
但无缘前级的驱动力有限,阻抗不够低,遇到输入阻抗低的后级,无法更好地驱动。
所谓驱动力强,就是前级比后级要更低很多,后级对喇叭也是。 我刚测试了一下编辑功能,这个论坛的帖子一直能编辑的,你在2020-4-3 10:54 编辑过,是在我回帖以后,你删掉了一些内容,我大致记得是你讲“一些音箱为了消耗功放功率,故意做低灵敏度,把功率消耗在分频器上”,原话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大致意思就是这个,为什么要删掉呢?
如果要科普必须要严谨,否则不能怪别人有什么想法,毕竟现在没那么好忽悠 摩羯William 发表于 2020-4-4 21:59
如果要科普必须要严谨,否则不能怪别人有什么想法,毕竟现在没那么好忽悠
兄台记性不错。
头版的原话更接近,“现代低灵敏度的音箱,其实是音源的电平输出增大,功放增益倍数不变而导致的产物。
因为音箱灵敏度继续95-100dB的话,是无法适应市面上200瓦以上功放的,而后者是2V以上输出的CD机和需要保持高信噪比,且单增益前级的产物。所以低灵敏度的音箱应运而生,因为大把的功率会在分频器上消耗掉."
否则耳朵听几分钟110db的声音就失聪了。
这是一个不小的话题。需要单独开一个帖子。
删掉的理由是因为帖子内知识点已经太多,而这点无法一下子说透测,不如不说,避免导致帖子的重点不突出。
试问,现在还有谁会傻到去用音响技术来”忽悠“的吗?
不都是用高价+高价器材搭配的主观听后感吗? 本帖最后由 路易的欧罗巴 于 2020-5-14 08:48 编辑
摩羯William 发表于 2020-4-4 21:59
如果要科普必须要严谨,否则不能怪别人有什么想法,毕竟现在没那么好忽悠
没打算忽悠,也不怕别人有什么想法。
这是论坛,不是什么学术界,都是来交流的。是允许你有不同意见的。
学问,学和问。如果有什么看不懂,和不同观点可以直接问。
我不喜欢阴阳怪气的评价。
说到底,大家都是出来“sale”的,只是分职业和业余用家偶尔转手,东西档次之分。 更新第二个知识点:
更小的前级的增益倍,更适合CD等数播系统,动态更大。
具体知识点出处。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37613-1-1.html 希望大家新年发烧友段位有提高。 模拟衰减并不会导致压缩db损失动态, 但是放大倍数增加了肯定失真也会随之增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