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周年】海贝R6听感分享~再现中高端DAP均衡之声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1-3-19 01:47 编辑 序言三年前的第一代R6,我是第一位用户。那也是海贝第一台播放器,一直以做音乐播放平台及播放器界面的海贝,在那个时候,正式开始登陆便携数播市场,也从一个做软件为主的公司,转为软硬件双线齐发的公司。
R6<new>被官方定义为均衡之声的播放器,在便携性,操控性,系统稳定性,续航能力,声音素质等几个方面取得不错的平衡点。确实是中高端播放器里面值得考虑的一台播放器。 正文机器上手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完全煲开的状态。在使用R6<new>的这段时间里,也尝试了好套搭配,借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在分享听音感受之前,先聊些与声音无关的内容。
【产品概述】外形酷似R8,也难怪烧友们戏称它为小R8。铝合金机身,坚固耐磨,对比R8不锈钢版,R6的重量根本不算啥。5寸1080P高清触摸屏分辨率达1920*1080,带疏油层大猩猩玻璃屏幕,似乎已经是主流中高端播放器的标配。大屏幕带来的显示效果及显示范围确实震撼。有时候分享唱片封面也方便。海贝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全面屏播放器的代表,每一台机子,屏占比都很高,R8R6<new>比起之前的机型,只有更高。
这次R6<new>依旧采用ESS的解码芯片,只是从之前的老R6的双片ES9028Q2M升级到最新的双片ES9038Q2M,原生支持DSD512和PCM768kHz/32Bit的音频文件规格。模拟电路中,采用4颗OPA 1612担任运放负责I/V转换,配合后端松下聚合物低ESR电容与ELNA专业音频电容,在保证整体素质的前提下,做到均衡有度的声音表现,对音乐的适应性良好。R6<new>在电路方面也花心思去重新设计,将模拟电路中,运放部分和耳放部分的供电独立划分,让干扰更低,声音背景更干净,动态响应更理想。
CPU采用了骁龙660八核,保证流畅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安卓9.0系统,蓝牙5.0版本,支持蓝牙2.4GHz/5.0GHz,4GB运算内存+64GB机身内存,USB3.1 Type-C接口。支持9V/2A快充。硬件方面在中高端机型里面算是良心的配置,加上精良的做工,在中高端便携数播里,有着良好的竞争力。
接口方面,R6<new>和R8一样,耳机输出和线路输出完全分开,而且各有3.5mm和4.4mm供选择,数字输出则通过USB口传输,内存扩展通过单TF卡槽实现。
【基本参数】 主机数据型号:HiBy R6(New)操作系统:Android 9.0CPU型号:Snapdragon660CPU架构:Kryo260 八核CPU主频:2.2 GHzGPU Adreno:512DAC :ES9038Q2M x 2传输功能 WiFi 支持:2.4GHz 、 5GHz蓝牙:蓝牙5.0USB:USB 3.1屏幕指标 屏幕尺寸:5.0寸屏幕色彩:1600万真彩屏幕类型:IPS分辨率:1920*1080像素密度:443 PPI内存参数 运行内存:4GB机身内存:64GB扩充支持:Micro SD<1TB机身参数 颜色选择:银色/黑色机身材质:铝合金机身尺寸:130*73*15 mm机身重量:235g电源参数 电源:5V⎓0.5A或9V⎓2A电池容量:4500mAh充电时间:约3h(0%-100%)其他参数软件升级:OTA在线升级字体大小设置:支持第三方APP:不设限制
【系统支持】海贝的系统,界面是我比较喜欢的,流畅,稳定,易上手。HiBy OS是HiBy针对专业HiFi音频设备自主研发的系统架构,从底层开始对音频处理做针对性优化,现已适配至安卓9.0系统,同时支持如电脑声卡、解码耳放、无线音频转盘等丰富的功能拓展,可玩性高。
全局DTA从系统底层绕开安卓SRC(采样率转换),达到Bit perfect级别输出,保证音质还原。
支持MQA 16X 展开主控强大的处理能力,能以更高倍数展开MQA文件,提供母带级别的声音还原,更丰富完整地展现录音室原音,临场感更强。
支持HiByLink用户可以在手机大屏上操控你的播放器,便捷无线遥控功能,在手机(Andriod或iOS)上安装海贝音乐app,通过手机WIFi或者蓝牙链接播放器,可在手机遥控设备播放、音量调节、歌单管理等功能。
搭载全局MSEBMSEB是海贝自研音频处理算法,可直观地对机器全局声音的冷暖、厚度、人声前后、乐器瞬态等各个维度进行直观调节,实现用户想要的声音。
高清蓝牙编码支持基于蓝牙5.0,支持双向蓝牙,同时支持UAT(暂不支持WH3,可支持W3/W5)、LDAC、aptX、aptX HD、AAC、SBC多种高清蓝牙编码。
【主观听音】这个环节照旧,选择一款声音保真度高的耳塞,和一款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耳塞分别试听R6<new>,并分享主观听感。 播放器:R6<New>(海贝)耳塞:ER4SR(Etymotic) E5000(final)音乐:<烟火>光良《不会分离》 <O Silver Moon(Rusalka)>《The Essential Dvorak》
<烟火>收录在光良2007年发表的华语专辑《不会分离》里面的第一主打歌,依旧走凄美略带悲情色彩的风格路线,旋律和节奏不算哀伤,但歌词所表达的意境稍带悲情。第一主打歌,可听度当然不差。这类节奏轻缓,带点悲情色彩的歌,比较适合光良的风格。
<O Silver Moon(Rusalka)>德沃夏克的一首著名作品<月亮颂>,是带有悲剧色彩的歌剧《水仙女》当中第一幕,由水仙女所演唱的咏叹调,充分表现了水仙女对爱情的渴望。我听过三个版本,索尼音乐在94年出版的德沃夏克《in Prague》大碟里收录的版本名气最大,这里分享给大家的是收录在DECCA小双张《The Essential Dvorak》(德沃夏克精选)里面的版本,也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ER4SR任何器材在ER4SR的搭配下声音都会拉得很平直,因为改变声音要来得明显,永远都是更换耳塞比更换音源来得直截了当。R6<new>驱动ER4SR完全没有没有问题,中增益档位,开启到接近一般音量已经基本OK了,当然,高增益档位,发挥会更淋漓尽致,也没有出现过推的现象。第一首流行人声,声音底蕴稍为有点薄,或许是我习惯了E5000的缘故,纯动铁对于我而言,多数都是人声稍为偏薄偏硬。ER4SR也不例外。不过声底干净,透明,清澈,听感上倒是比较清爽,感觉这套组合播放清秀型女声和一些器乐小编制也不错,男声就得看人了,光良还凑合吧。低音我觉得收放略快一点了,下潜尚可,但氛围和厚度稍为欠缺一点。监听的味道非常明显。就像你去星巴克喝冰美式的感觉,啥?好喝吗?自己去点一杯就知道了,你问我喜欢与否?我不太爱喝冰美式。
第二首作品是一首比较老的录音,大编制的场景,空间舒展,背景干净。水仙女是整首音乐的主角,人声的分离度当然要清晰,ER4SR的人声形体感饱满,女声效果的确比男声好,密度充足,有张力,口型清晰细致。协奏的管弦乐没有抢去人声的风头。人声,乐器构筑的整个画面清新,透明,开阔。乐曲末段的群奏稍为有点气势单薄。低音烘托稍为欠缺。这首音乐,我是开了高增益去播放的,如果使用中增益,声音的凝聚及力度会更逊色一些。优点,透明舒展,细节清晰,不足,声音稍单薄,底蕴稍欠,群奏及大动态等场面时,气势上略微不足。————————————————————
E5000换回自己熟悉的耳塞,听得更加投入一些。搭配E5000,这套组合播放流行音乐的氛围感比搭配ER4SR好很多,牺牲了一些透明度,以及线条清晰度,但声音听起来厚度,量感都得到了补强。人声的密度会有所下降,但换来的是厚度和质感。口型比上面ER4SR的组合要小一些。但我个人觉得没问题,人声距离感适中。低音奏起的第二段落,音乐气氛更浓厚饱满。流行乐应该有的乐感氛围都出来了。乐器与人声分布合理,音乐的整体性良好。比较注重声音细节还原及层次鲜明的R6<new>,与E5000搭配听流行音乐,是声音上的互补。整体听音效果良好。
第二首作品,依旧是保持着开阔,舒展的声场,R6<new>的声场表现力其实不错,虽然用的是ES9038Q2M解码,但声场宽度,深度和高度都不弱。加上搭配的E5000本来就是声场空间表现不错的耳塞,所以这套组合,声场方面大家不需担心,播放这类舞台录音的咏叹调,完全没问题。人声的口型不算大,距离感会比刚才的ER4SR要稍为后缩一点,空间立体感清晰。动圈耳塞所表现出来的细腻柔和的感觉比动铁耳塞明显。声音的细节,线条,轮廓等清晰度,稍为逊色于ER4SR,但音乐氛围整体感更强烈。当然,该有的细节和微动态,基本能交代清楚了。水仙女和乐队的配合更加出色,人声同样是有着清晰的分离度,而管弦乐与人声的配合很得当,宽广的舞台,不明显的边界,呈现着平坦开阔的空间感。优点,声音宽松细腻,氛围饱满,音乐的整体感强,声场空间表现出色,不足,不容易驱动,需要较大声量才能感受到低音的冲击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际使用下来,R6<new>的声音给我的印象是:纤细,精致,注重声音细节,解析力良好。但不足则在于声音略为单薄,厚度,能量感不算太强。当然,和同级机器对比,R6<new>仍是一台特点鲜明的机器。个人觉得E5000搭配下的效果会更适合些。或者说,搭配一些韵味足,有厚度,声音饱满,温暖,有质感的动圈耳塞,聆听效果会更佳。当然,如果使用动铁耳塞的朋友,也不用担心,R6<new>内置了MSEB音频处理算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音源的声音输出,包括调整音色的冷暖,人声的厚薄,结像的远近,齿音的多少,瞬态的响应等。无论什么耳塞进行搭配,都可以通过MSEB去改变原本的输出风格。不过这里再补充说明,本环节的主观听音,是关闭所有音效的基础下进行的。
【耳塞搭配】这个环节顾名思义是以R6<new>作为音源,搭配手边的一些耳塞。但基于器材发布的时候我就提及过,个人觉得R6<new>搭配动圈耳塞的效果,我自己比较喜欢,所以这次R6<new>听感分享也分为了两篇不同的文字,其实两篇听感文章大部分的内容是相同的,只有这一个环节有所不同。我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搭配的耳塞,这篇选择搭配的耳塞有圈铁,动圈,动铁,静电骨传导等。
播放器:R6<new>(海贝)耳塞:YB04(Cayin) HA-FW1800(JVC) SIRIUS MKII(飞朵) Mini Mest(UM)音乐:<掌声响起> 刘德华《忘不了的》刘德华在2010年推出的一张翻唱精选,里面收录了20首港台经典作品,10首粤语,10首国语。这里选听的<掌声响起>原唱为台湾歌手凤飞飞。收录在这张翻唱专辑里的CD2的第一首。经过重新编曲录音之后发行。
<阿莱城姑娘组曲II~小步舞曲>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卡门组曲》迪图瓦指挥整张唱片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音乐,恬静,优雅的旋律,首段的长笛与竖琴的组合给人一份宁静,委婉,素雅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我很喜欢。所以很多时候测试器材,也会选这首音乐分享。这首作品,也是我听过的所有比才<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小步舞曲>里面,录音和演绎俱佳的版本。
<Sonata in A KV331-I.Tema conVariazioni>《莫扎特著名的钢琴作品》布伦德尔布伦德尔的莫扎特KV331或许在许多乐迷心中,并不是最佳演奏版本,但却是我自己最喜欢的版本,其实在数字录音时代,飞利浦重新为布伦德尔录制了一版,但我还是更喜欢这个录于1975年的版本。飞利浦金线版的模拟录音。安静,中正,平和,虽然稍为教科书的演奏,但那份感觉却非常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6<new> + YB04一直觉得YB04不像动铁耳塞,声音风格及表现方式有点像动圈。以前曾经说过,索尼的动铁很有人情味,但如果要在索尼以外其它的动铁耳塞里面用这句话去评价,我觉得YB04可以算一个。结合R6<new>给我的感觉,所以这里选择了YB04做搭配。
不去比较其它,单独试听,这套组合听流行乐的感染力还是有的。毕竟动铁,所以人声的密度感不会弱,而且四单元,密度感绝对足够。YB04是相同/相近单元结构的国产耳塞里面,声音厚度算不错的一个。调音,谈不算重口味,多音染,但绝对不监听,音乐氛围感良好。比较适合听流行乐以及一些港台老歌一类。第一首作品,中频的细节,密度,质感都不错。 第二首音乐并不算这套组合的强项,整体的氛围感算是下潜,中频段乐器的细节表达基本清晰,第二节的管弦乐群奏,阵脚基本没乱,但多乐器场面所需要体现出来的动态和低音并不算出彩。第三段的巴松管低音厚度和空气感稍逊一点,如需要完美重现低音效果和动态表现,则需要提升到较大音量。
第三首作品,看似简单,单一的乐器,起伏不算强烈的旋律,但好的产品组合,也能呈现出色的声音素质。这套组合的琴声并不单薄,有共鸣感,声场空间适中,钢琴的定位略为靠后。结像基本清晰。
三首作品听下来,这套组合给我印象是,声音厚度适中,密度良好,播放流行作品,人声口型适中,结像及定位清晰。细节,层次,解析力良好。虽然YB04的单元数目比起时下很多动辄十几单元的动铁塞,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整体调音还是成功的,没有太明显的短板,且对音乐的适应性还算不错。搭配R6<new>,听听流行音乐,流行人声类都不错。小编制类,尤其是有动态起伏的群奏场面的音乐,这套组合还是有个别地方稍显不足。不太苛求,这套组合在中端器材搭配上,算是动铁耳塞搭配R6<new>不错的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6<new> +FW1800这一篇文字里,在耳塞搭配这个环节,我最喜欢的搭配。虽然耳塞的身价不见得比其它几个塞子贵,但整体出来的听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组合。有些朋友会觉得FW1800已经不像以前 的FW001那么有动圈味道,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倒觉得,对比FW001,FW1800是提升了素质的木振膜动圈,有点像FW10000技术下放的新旗舰。
第一首哦 流行音乐,给我的听感是,宽松,温暖,细腻,自然。虽然素质上和顶级机身+旗舰动圈还是有差距,但整体感觉已经没啥明显短板。R6<new>的精致,透明,细节还原良好的风格特点,配合FW1800柔和,细腻,有质感的声音,流行方面表现良好。柔和温暖的人声,适中密度,有一定厚度的低音,能够营造出温厚的氛围。这套组合,听感上是这里四套搭配中,我个人最喜欢的。
第二首小步舞曲,这套组合有不错的音乐氛围,搭载新一代木振膜单元的FW1800有着良好的声音细节及宽广的声场表现。演绎这类管弦乐组曲,在同类产品当中,场面上至少不会吃亏。乐器的声音质感很特别,和市面很多动圈耳塞追求细节感,线条感,锐度和层次感不同,FW1800是一款听感宽松,柔顺,细腻,流畅,但却不经意间把该有的素质展现出来的耳塞。总体上,这套组合播放这首小步舞曲,乐感和素质基本兼备了。除了声音密度会不如其余几套组合,其它方面,我觉得并不逊色,而听感上,我更喜欢这套组合。
第三首钢琴作品,依旧保持着宽松,柔顺,不刺激的声音风格。琴音饱满,共鸣感清晰,凝聚感及密度会不如带有动铁单元的几款耳塞搭配R6的组合。但声音的质感和氛围都不错。新一代木振膜细腻,精致,宽松,自然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空间感方面,由于FW1800本来声场就不错,所以听感上,这套搭配依旧是空间舒展,声场开阔的组合。
作为目前市售的动圈里面,比较独特的木振膜耳塞,和很多强调细节和线条感,搭载使用了镀金属元素振膜的动圈比较,FW1800的高音算不上锐利,高音穿透力和上述这类采用了金属镀层振膜的动圈比较,或许会稍逊一点。但不难发现,现在不少高端动圈耳塞,声音走向追求高解析,高密度,高频明亮,线条感突出,反而以往动圈的醇厚温润柔和的感觉少了。曾经有朋友和我说,感觉这几年的好些动圈耳塞,越来越像动铁的声音了。但我个人并不喜欢动圈耳塞走这种风格,动圈还是应该有动圈的韵味,过分强调解析和锐度的耳塞听着累。还好,JVC的今年的产品都不错,尤其是FW10000和这款FW1800。搭配好了,听着舒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6<new> +SIRIUS MKII(天狼星MKII)朋友们如果有留意我之前分享的文章,大概还记得去年底的天狼星MKII听感分享里面有这个组合。上次是写耳塞,这次是写播放器。其实这套组合并不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但这套组合会适合一部分烧友。算是声音有点互补的搭配。风格上至少不会翻车。飞朵这款次旗舰,在声音整体素质上没有质的飞跃,因为前作已经很有特点,要完全超越并取代,会有些困难,但能看得见的,听得见的做一些改善及提升,还是有的。线材升级了,工艺升级了,声音上有所取舍,但特点依旧鲜明。搭配R6<new>,算是门当户对的一套。
作为一款流行趋向的耳塞,感染力和氛围感一定不能差,天狼星MKII做到了。比起第一代,低音似乎更加饱满充足,暖厚的低音让音乐氛围变得热炽温暖,但毕竟圈铁,多少还是存在几分动铁声音的影子。这首流行音乐,人声部分还是有点点铁味。保留相对充足密度感的同时,带了几分动铁的硬朗。四套搭配试听完一圈,我还是更喜欢FW1800的人声,Mini Mest次之。天狼星MKII感染力和渲染是充足的,对比之下,听感上还是倾向FW1800。那问题来了,如果不对比呢?不对比,我还是觉得在饱满低音背后,人声还是略微有点硬。
第二首音乐,这套组合不算擅长,渲染比较明显,乐器细节基本交代清楚,第一节竖琴和长笛的搭配声音修饰较明显,氛围感突出。中段管弦乐群奏场面灿烂,乐器分离度基本清晰,低音充足,声场宽度适中。虽然天狼星MKII的定位并非器乐塞,但播放这类音乐,素质和氛围都尚可。而且播放器乐类,至少不会出现人声稍偏硬的问题。对比一代,横向声场是收敛了,低音提升,纵深感也有了些许改善。总体上,音色会比第一代略微偏暖一点。搭配R6听听小编制类也不错。管弦乐组曲,只要动态起伏不是非常明显的,基本能应付自如。
第三首音乐,这套组合给我的印象是,音色微暖,琴音饱满,但声场略为收敛。空间广度一般,琴音的透明度适中,细节变化,声音起伏等微动态还原尚可,琴腔的共鸣效果比较浓厚,但共鸣效果过了多少会影响细节的清晰度。低音饱满,有厚度。声音整体上,没有太明显的短板,但也亮点不多。算是不过不失地完成了一首音乐。
这套组合是四套组合里面,我觉得短板和亮点都不算突出的一套组合。或者我不太习惯低音足但人声又略微偏硬的耳塞吧。不过天狼星MKII在很多方面的确比一代有了进步。搭配R6<new>,声音方面,有些地方是互补的,比如低音方面,它填补了R6<new>低音量感稍偏少,收放快等不足。声音厚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补足。同样,R6<new>通透的音色,纤细明亮的高频,良好的瞬态响应,也为天狼星MKII提供了素质的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6<new> + MiniMest这对搭配,是四套组合里面,流行音乐表现最有感染力的一套组合。听感很温暖,舒服,虽然组队的Mini Mest只有四颗单元,但声音细节的表现力,还是可圈可点的。充足的低音,量感,氛围都有了。人声部分是亮点,采用了开放式全频动铁单元的Mini Mest人声的特点有点动圈味道,加上增强声音质感的骨传导单元给予的助力,中频段是其优势。
第一首流行作品是这套组合的拿手戏,温暖,饱满,人声口型适中,密度感良好,Mini Mest的开放式动铁单元让人声的柔顺感和质感更接近动圈的味道。声场虽然不算太宽,但包围感良好,乐器与人声的分离度尚可,齿音不重,人声耐听。高音部分细节还原基本清晰,高频不算锐利,且穿透性佳的类型。略偏暖调的声音氛围,很适合这类作品。
第二首古典音乐其实并不是这套组合所擅长的,主要是Mini Mest应付大编制类并不算拿手。乐器搭配复杂的场面,由于声场宽度略逊,所以会让你感觉空间不够舒展,听感上稍显局促。反而相对单一的乐器结构,场面不那么宏大的器乐类小编制,这套组合还可以拿捏一下。这首作品第二段落管弦乐群奏的桥段,场面有点拥挤,空间延展略显不足。
最后一首莫扎特的钢奏,乐器结构足够简单,对于这套组合,似乎没有太大难度。钢琴的声音饱满,流畅,琴腔共鸣效果适中。结像基本清晰,距离感适中,有纵深。音乐呈现出来的整个空间感不算宏大,声场空间比较精致。
三首音乐听毕,我个人感觉是这套组合比较适合流行人声或者一些乐器单一的小编制室内乐。当然,如果对声场空间宽度有所要求的玩家,这套组合未必能满足你。但如果比较注重中频的质感,柔顺度,密度,同时不太介意声场稍为集中一点的朋友,这套组合还是可以为你带来惊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四套组合各有特点,只能说选自己喜欢的就好。各自的评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给R6<new>选耳塞配对,其实在了解了它的声音特点之后,根据自己所需求的风格进行搭配即可。上面四款只是个案。是否适合你们,自己自行斟酌。如果要在这四套里面选择一套我自己喜欢的,那就是R6<new>搭配FW1800的组合。我喜欢宽松,细腻,柔和,声场宽广,空间舒展,背景安定的声音。
Bonus:附加环节,这里分享一款新品,还没正式开售的新品,年前已经收到了耳机的正式版,一直在煲机煲机,现在的使用时间大概是400小时吧,未完全煲开,但声音比刚上手已经有所改变。柔顺度好了,弹性好了,声底没那么硬和干了。这款新品叫Crystal 6,是海贝即将上市的新品。一款六单元动铁耳塞,官网价:2698RMB。播放器:R6<new>(海贝)耳塞:Crystal 6(海贝)音乐:<Lost in Paradise>王若琳《Star From Here》 <Humoresque in G flat major,op.101no.7>《The Essential Dvorak》
这是声音带点儿金属质感的一对组合。主要还是耳塞带来的味道,加之R6<new>的声音本来就比较突出线条感和解析力,亮度足够,所以配合动铁耳塞,比较容易出金属质感,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略偏动铁味道吧。没有绝对好与不好,只有适不适合自己罢了。 第一首王若琳的音乐,声音质感尚可,可能录音的缘故,也不见得听感上会明显偏薄,动铁下的王若琳,声音似乎沙哑的感觉少了些许,线条感比较突出,口型轮廓清晰。配乐与人声的分离度基本清晰。低音量,我是觉得OK的,下潜适中,速度感良好。和手上的动圈比,声音会偏硬一点,毕竟动铁,但密度,线条,灵敏度,这是它的优势。声场宽度适中,不算宏大,也不会局促。
第二首音乐,选来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进行试听,这首有点特别,是钢琴独奏版,收录在DECCA出版的德沃夏克精选。录音还不错,毕竟入选DECCA小双张精选,差不到哪了去。虽然乐器比较单一,但要演绎好,也考验器材的功架。密度感良好,钢琴琴键敲击产生的腔鸣效果适中,泛音收放速度稍偏快,声音算是干脆利索。煲开了的Crystal 6声音柔顺度有提升,虽然难免还带着动铁耳塞的声音特质,但和新塞时的相对偏硬,柔顺度稍欠相比,已经有改善了。这首作品,呈现出不算太宽的录音声场,但包围感还可以。 两首音乐听毕,给我的感觉Crystal 6作为动铁耳塞,属性特点还是挺鲜明的,三频平衡感可以,密度感尚可,线条清晰度良好,层次分明,比较适合器乐小编制,流行人声里面,会相对适合清丽型女声。作为动铁耳塞,当然适合喜欢动铁味道,喜欢速度相应快,干脆利落风格的用户了,如果你是动圈死忠,或者接受不了动铁相对偏硬朗,且速度相应较快的声音,这款Crystal 6就不必勉强了。
【耳放搭配】这个环节会做耳放搭配分享,简单对比搭配耳放之后的声音提升 。 播放器:R6<new>(海贝)耳放:C9(凯音)耳塞:铜黄鹂(Oriolus)音乐:<Salut D’amour,OP.12> 埃尔加《谜语变奏曲》
这个环节搭配的耳放是凯音最近刚推出市场的新品旗舰便携耳放C9,耳塞是即将上市的黄鹂系列新动圈~铜黄鹂。 C9是凯音推出的一台旗舰耳放,搭载四通道荧光电子管,且带平衡电子管输出的便携耳放。C9功能很纯粹,没有解码功能,输入状态分为Line和Pre两种,输入状态看前端类比,连接解码器的LO时,选择Line,如前端为前级功放,则选择Pre。C9设有电子管和晶体管两种音色选择,并且两种音色选择均衡提供3.5mm输出和4.4mm平衡输出,而耳机输出可选择甲类和甲乙类。可玩性非常强的一台便携耳放。当然,就C9的体积,便携性谈不上好。但对音质,它没有妥协。
铜黄鹂老人家音频工作室即将上市的一款新动圈,全新研制的新动圈单元,单动圈架构,琥珀色的树脂外壳,黄铜氧化处理面板。据说这面板是手工处理的,所以每一片面板的氧化效果都不同。全新设计的单晶铜镀银耳机线。细腻透明的音色。
R6<new> + 铜黄鹂不搭配耳放,使用R6<new>直推,小提琴音色稍微偏亮,弦乐部分的小提琴组整体声音稍偏薄。纤细,锐利,细节清晰。但管弦乐群奏时,整体氛围稍显单薄,倍大提琴所奏低音不多,厚度适中。尤其最后的高潮,气势上略有不足。声场表现良好,纵深感清晰。立体感,层次感尚可。
R6<new> + C9 +铜黄鹂电子管模式(A类)从便携直推到加了C9驱动,简直时判若两塞。毕竟一台C9可以接近买三台R6<new>了,所以声音变化明显也是意料之中。接下来我看就不需要一个一个模式,一个一个输出选择去细评了。无论是电子管模式下A/AB类,晶体管模式下的A/AB类,声音都比直推强。
这个状态是C9四种状态(电子管A,电子管AB,晶体管A,晶体管AB)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种。但能耗也是最高的。温暖,饱满,细腻精致之中不乏大气沉稳。C9使用荧光电子管,在音色上和传统的电子管有点不同,声音的细腻度,解析度要更高一些,但依旧保留着电子管宽松,柔和,温暖的声音特质。平衡端输出,推力充足,空间感极佳。声场,空间比直推整整大了一圈,如果刚才直推是听耳塞,现在的感觉就有点儿像推低阻头戴耳机了。除了声场素质的提升,微动态的变化也比直推明显,一句到尾,你可以听到更多的细节。现乐组各声部的层次更加鲜明,立体感更强烈。在结尾的高潮部分,那种动态及氛围的提升,真的不是直推能比拟的。真的忍不住要说句,真TM强悍。
晶体管模式(AB类)这个状态也是我最不常用的状态,但可以告诉大家,C9的晶体管模式依然不错。给我感觉是老梁要把在N8上面未能如愿的耳放电路输出(素质),在这台机器上全部展现出来,但大前提是能带出街听歌的。晶体管模式我也喜欢,但我用A类较多。AB类的用得很少。最直观的感觉是A类比AB类要更饱满,温暖,一些,力度也更大一点,如果就空间感和声场去评价,A类似乎空间表现力更好一些。AB类偏于横向宽度,纵深没有A类好。
晶体管模式依旧温暖透明,只是音乐韵味会稍为淡一点,但绝对不是监听或者说直白的声音类型,一个做胆机起家的音响品牌,你要他做白开水的声音,实在难为他们了。音色方面依旧是属于暖调的。但声音的活生感,对比电子管模式会稍为削减一点。播放这类古典音乐,其实晶体管模式我更加喜欢。密度感充足,低音稳扎,凝聚,感性中隐含着一点理性。和R6<new>直推状态对比,依旧轻松胜出。情况和上面的电子管A类与之对比的情况类似,接入C9耳放之后,动态,声场,细节,层次,立体感等全方位的提升。虽然AB类的力量感和动态表现稍为逊色于A类,但速度感很不错,而且相对节能。这是我对C9晶体管AB类的分享及评价。
小结:这个环节感觉有点找虐,但这一部分,也是整篇文章,我写得最放飞自我的部分。听着R6<new>+C9+铜黄鹂,编辑着文章是一种享受,这台耳放我太喜欢了。但无奈便携性不算强。而且我喜欢的电子管A类模式,续航是最短的。出去浪,得算着时间。R6<new>作为前端输出,实力只能算是中端~中高端便携数播的水准。不嫌捆绑麻烦的,捆个耳放,对音质提升还是有保证。当然了,前提是捆一个至少有点素质的耳放,像之前那些一千几百,续航很长,颜值不错,而且超薄,但纯粹加一点推力而对音质没提升的晶体管耳放,那还是省省吧,你R6<new>直推算了。
写在最后……写到这里,这篇R6<new>的使用分享已经接近尾声。每次文章都是重点写搭配和声音分享。希望能对一些想了解这款产品,或者有购买意向的朋友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再次重申,文章的听感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听感及评价,有一定的主观性,仅供浏览参考,不可作为选择器材的绝对依据。有条件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耳听为实,多去实体店试听,比较。这样选择器材会更加准确。最后,再次感谢花时间看完文章的朋友,感谢支持!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请问 R6机身上的Type-C 接口主要用途是什么? 是声音输出接口吗? 能否用Type-C线链接在车上听? 海贝的做工还是很精致的 做工精细 音质也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