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6 16:13:39

关于一位坛友转发的Sean Olive在FB上的关于黑胶音质对比的一个帖子 的一点深挖和...

本帖最后由 360Cisitalia 于 2022-3-16 16:50 编辑

废话不多说..,这个帖子经过这几天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52317-1-1.html



我也在这个贴子里面像大家一样回应过这个命题.,但是有别于大部分的回复.,题主并没有回复我的回帖而是用的点评功能.,让我自己去看这篇论文...,我没法在原帖里直接回复了.,不过如他所愿.,我找到了原始论文..,发现的确有点意思..,
所以先分享出来.,这里就主要依据这篇论文为主讨论吧.,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6 16:13:50

本帖最后由 360Cisitalia 于 2022-3-16 16:49 编辑


看了这个图大家可能就明白为什么论文能够得出于很多烧友经验相悖的结论.
这个所谓的盲测并不是直接听cd,mp3,母带或者黑胶...,而是通过一个网络的界面让大家自由选择播放各个样本文件然后进行打分.,那么问题来了.,在网上盲听测试如何可以听黑胶呢..,
这个时候脑洞真的是个好东西.,牛逼的研究人员先用解码输出模拟信号放大然后刻成黑椒然后再通过黑胶系统播放通过AD转换得到最终的数字文件作为黑胶的样本.,这个过程
其他数字格式文件都通过DA再AD的方式生成数字文件作为对应的样本
这个是第一个点..,
那么第二个点.,就是盲测者是完全在自己的设备/终端上进行盲测..,

先不说这个东西是否足够严谨或者说存在受众是可做有效的参考,至少这个过程和结果完全没办法在烧友这个群体作为任何有效的参考...,至于原因.,到这里相信已经不需要说明了..,



ZMT 发表于 2022-3-16 18:16:48

就喜欢楼主这样的fact check!

rageforg 发表于 2022-3-16 18:18:43

就喜欢楼主这样的fact check!

4realms 发表于 2022-3-16 18:24:08

让我想起同样这帮人得出靠eq可以让不同的耳机声音完全一样那个实验是拿009统一播放经过eq的各种耳机的人头录音。不得不说哈曼钱给得到位。

dragon 发表于 2022-3-16 18:25:24


就喜欢楼主这样的fact check!

alcd 发表于 2022-3-16 18:42:31

骑脸输出

xzhao 发表于 2022-3-16 21:20:13

打脸好狠,楼主威武了。
这里的黑胶就是 数字信号-解码到模拟信号-刻录成黑胶-通过黑胶转换成模拟信号-AD录成数字文件,然后对比原始的数字文件的听音感受。
哈哈哈哈

LV火花 发表于 2022-3-16 21:26:19

太复杂的不懂,但MP3播不好系统不合格这一条严重不同意:lol

为什么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孜孜以求组系统,还MP3···

这玩意儿俺觉得既然要好好玩就应该跟VCD一样,打入十八层再踏上一只脚;P

用这种糊到没边儿的东西打比方,简直是···算啦,再说下去不好听;P

LV火花 发表于 2022-3-16 21:29:32

在一定规模的系统如果MP3跟黑胶分辨不出,那真是省了;P

不知道这里的参考系统是啥,电视机喇叭么:lol

LV火花 发表于 2022-3-16 21:32:26

本帖最后由 LV火花 于 2022-3-17 04:09 编辑

又扯到具体方式,感觉比盲听还不靠谱一千倍,赤果果的亵渎发烧二字···

额,说好忍住不提这二字的:lol
我觉得既然玩到砸大钱深造黑胶了,拿吃饭打比方,到这层次远非单纯的图味道,甚至更低阶的管饱:lol而是附带了各种逼格···归根结底还是心情,简单说是图个乐:lol

按这里说的,有点像强制要求蒙住眼睛去分辨食材···意境天渊之别。这也是为什么关于盲听是否有理时常能掐几十楼:lol

话说回来如果是科技实验无可厚非,但俺们是砸钱的,说不好听点衣食父母是也,岂敢如此戏耍:lol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6 23:52:47

本帖最后由 360Cisitalia 于 2022-3-27 15:38 编辑

第一页占楼

其实数字和黑胶的音质之争更多的可能还是在制作环节.,
没错.,16bit的理论动态能有96db,黑胶的理论动态则差不多是70db吧.
而且从实际出发,这个载体本身cd是可以较为容易的记录96db的动态的.,然后黑胶受工艺影响,质量过关的唱片差不多能有70db
但是问题来了.,现在的制作..,都用到了多少?
现在的录音,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压缩动态上面.,并不是说动态压缩了的动态在绝对尺度上更好听.,但是不可否认.,在消费级系统上.,比如蓝牙音箱.,车载音响.,还有soundbar这种...,压缩动态有存在的必要.,要不然很多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真的没法听了..
那么作为唱片公司.,到底是压缩还是不压缩这个动态呢.,..至少在数字录音上面大公司都选择了疯狂的压缩动态这条路.,那么数字录音真的用到了16bit相较于黑胶的70-96db这个动态优势吗?
至于采样频率,我相信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了.,如果觉得这里还有争议的话我觉得我们不需要继续讨论了.,而是你应该多做一点功课扩充自己的知识...,
回到动态这个问题...,经常同一张专辑.,我自己购买的数字文件.,比tidal上面的动态明显更高.,..,而国外也有网友拉过数据.,确实tidal的相比较他自己的cd抓轨文件压缩了一些动态.,那么这个已经可以说明在制作上,.出版公司对于受众群体的需求是会有针对性的调整的.,那么cd或者说数字音频.,是否用到了或者大部分文件是否利用好了70db以上的动态优势就值得打一个问号了.,
至于黑胶唱片.,鄙人没有太多经验也就不好做过得解读了.,但是根据自己的短暂各种蹭听经验.,,..并不觉得黑胶在动态上相对于数字录音有可听到的劣势...,反而听过的黑胶大部分都没有动态被严重压缩的听感.,但是却很容易遇到这种听感的数字录音
对我来说..,我无法得出说孰优孰劣的结论.,但是我可以说不能单纯的从纸面上的理论极限来对这个问题做出判定
而至于这个一开始提到的论文...,只有在其适用的scope内,结论才是有效的.,不过很可惜.,这个实验的设计还有实施..,使得他的出的结论于这个hifi论坛的用户的日常音乐欣赏而言..,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简单的断章取义反而是一种刻意的误导

newaudioguy 发表于 2022-3-17 00:51:18

看明白了,这个实验其实还是有意义的,想要表达的是从24比特文件转录的黑椒,音质不如原始的24比特文件。这个实验缺陷再于没有让测试的人在现场聆听,而是通过网络这种很不靠谱的方法。
这个结果可能不适用于老的由原始母带转的黑椒和数字文件,新出的黑椒大概率是从数字文件转的,所以发烧友看到这种黑椒可以绕道了。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7 00:56:42

newaudioguy 发表于 2022-3-17 00:51
看明白了,这个实验其实还是有意义的,想要表达的是从24比特文件转录的黑椒,音质不如原始的24比特文件。这 ...

他把黑胶又转数字了.....,而且都是用参加测试者自己的连着电脑的设备听....,可以说这个结论在hifi系统上是无效的

newaudioguy 发表于 2022-3-17 01:13:49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7 00:56
他把黑胶又转数字了.....,而且都是用参加测试者自己的连着电脑的设备听....,可以说这个结论在hifi系统上 ...

A转D这个步骤在24比特文件那条路径也有,我们暂且默认对声音的影响是完全一样的,缺陷就在于没有考虑聆听设备的巨大差异。我觉得这实验的意思就是对于发烧友,由数字文件转的黑椒就不要考虑了,不如老老实实听数字文件,老的由模拟母带转的黑椒另说。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一位坛友转发的Sean Olive在FB上的关于黑胶音质对比的一个帖子 的一点深挖和...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