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ize 发表于 2022-9-28 22:02:20

sunnygod 发表于 2022-9-28 01:19
高音用木振膜是一个很颠覆的事,当年认识的那位朋友开发木质振膜也是做了中低音单元走通了才开始,木振膜 ...

哦,那他做的高音单元性能如何呢,有没有参数可以看见。技术上的进步必须体现在参数指标上,单元是没有玄学的。有机会很想跟他请教下。

zjize 发表于 2022-9-28 22:04:30

蓝色童话 发表于 2022-9-28 13:07
木振膜还有个问题,应该有标准化的问题,材料的不一致,个体区别怎么解决。

我的需求量少,没有这个问题,可以完全依靠筛选解决一致性问题。缺点是良品率很低,这进一步提高了成本。但对于我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zjize 发表于 2022-9-28 22:11:00

sunnygod 发表于 2022-9-28 01:51
木质振膜以前没做好,专家介绍是纯属物理构建方式同化学处理方式没研究透,图片上的单元振膜是没三文治加 ...

关键还是性能参数,而非理论上的讨论。不知道他这样做出来的喇叭参数如何?
实木三文治振膜的工艺确实复杂,而且完全要依靠手工的方式完成。不过做出来的成品参数指标确实一流,5.5寸的NS15低频下潜可以到48Hz,而且失真指标非常的好,超过80Hz即可低于1%,可以轻松排入顶级单元的行业;6.5寸的NS17用的单元低频下潜可以到40Hz,失真一样,同时承受功率超大,我拿它推动在120平方+的音乐厅里播放大型交响也可以轻松充满。在40平方的听音室里放鼓乐,音乐开到让听众担心会烧喇叭的程度也没有任何问题。

zjize 发表于 2022-9-28 23:55:20

dfying 发表于 2022-9-28 14:43
我还是非常认同杰法师的思路,就是审美这种东西没法迎合所有人,既然自己主刀设计,那就应该完全按照自己的 ...

感谢认同!不过,我其实对功放的外观也不满意,虽然我也是希望以实用为主,但如果能做得好看一点,又不增加什么成本,我还是挺愿意做的。但是很惨,我想出来的所有外观都不行,审美还是太理工男了。
声音方面我有把握,就算不能适用所有人,但适合绝大多数用户还是可以的,它即有良好的保真度,也能有不错的美感。但外观,这方面受限于代工厂的加工工艺水平太多了,有机会我还是要亲自去珠三角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做多复杂的造型,只需要在工艺上讲究些,外观就不会难看。

zjize 发表于 2022-9-30 01:03:00

4寸中音单元,为了验证究竟是5寸单元还是4寸单元好,我居然因此推出来了两款音箱出来(NS15和NS14),哈哈。
它的频响可以从75-12000Hz,中频段波动和失真都非常理想,波动大约也只有+/-1db水平。





dfying 发表于 2022-9-30 10:10:12

zjize 发表于 2022-9-30 20:07:41

dfying 发表于 2022-9-30 10:10
这个是红颜色的,为啥淘宝店上的振膜是木色的?

都是一样的啊,照片有点色差正常,相机原因吧。

zjize 发表于 2022-9-30 23:44:27

NS17和NS15所用的高音一直是自己引以为傲的高音单元,这只1寸丝膜高音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磁路技术,可以把延伸拉到40000Hz,这让它的频响可以直接从600-40000Hz,而且失真很低(高频段小于0.5%的水平),而且频响也很棒,上箱后仍可保持20000Hz以前+/-2db的水平,搭配低音单元和中音单元都很容易。这里顺便多说一句,高音单元就是高音单元,分频点高些好听。我原来NS17原来设计时曾经把分频点降到1800-2000Hz,从频响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聆听时发现,高音分频点还是要在2500Hz高音更为好听。为此NS17不得不采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分频系统,以将就中低音单元的频响。
这里又得再多说一句,音箱调音,实际听感比测试更重要。当然,这里完全没有否定测试的原因,没有准确的测量,光凭听感,我觉得想要调好音箱,同样不可能。



zjize 发表于 2022-10-1 22:49:47

为了提升逼格,我就想为未来的落地的高音也准备搞个高大上的单元。高大上当然是钻石振膜啦,不过,钻石振膜是按批量做的,没有样品,一次一批,按我的销量,起码够十年的。但这个不是关键,这个钱俺还是准备花的。关键是,好坏还不敢说。虽然自己有动力上,但风险也不低,同时很多老烧友也并不建议我上。如果讲好听,丝膜更好听。钻石振膜的最大优点是延伸好,但俺的这只丝膜单元已经到40000Hz,已经远超要求了。
所以,在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自己还是决定不上钻石振膜了。

zjize 发表于 2022-10-5 22:00:00

于是,自己退而求其次,准备给自己现有的单元做个改进。在ASR版上,大家都特别推崇加声透镜这种方式。于是,经过与单元厂沟通,决定上。在经过两次初步的试样后,正式的样品如下:




dfying 发表于 2022-10-6 09:37:29

zjize 发表于 2022-10-6 23:53:59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22-10-7 00:16 编辑

dfying 发表于 2022-10-6 09:37
这个价位的音箱搞钻石振膜有何意义?就算搞了大家也买不起,因为没有配套的系统,光是一个高档单元,声音也 ...
我搞的,应该还是买得起,就是我不搞了,怕失手,损失就大了,哈哈。

zjize 发表于 2022-10-10 01:50:18

自然声未来的落地音箱设想
自己未来的落地音箱为两款,分别命名为NS19和NS20,其中NS19为三分频单8寸三单元或四单元中型落地;NS20为双8寸五单元或六单元大型落地。
中型落地音箱NS19为三分频三单元或四单元封闭式落地,体积大约为60升左右,低频为一只8寸三文治实木振膜单元,中频为一只4寸中频单元,高频为一只或两只1寸丝膜单元,具体为哪种还需要等调试后再确定。
为什么要做封闭式呢?
主要原因一是封闭式低频有所有音箱中最好的低频速度和质量,并且能量极强,声音厚实有力。这对自己很重要。虽然封闭式音箱的低频下潜不如倒相式,但自己这款8寸单元由于采用超长冲程,低频f0可达35Hz,那怕是做成封闭,低频下潜都不是什么问题。未来的NS19设计低频为48Hz-3db和38Hz-6db,由于封闭式音箱的低频衰减速度慢一倍,实际听感低频甚至会比38Hz下潜的倒相还要强上不少。虽然这个下潜值仍然不是太低,但对大型交响来说已经足够了。另一方面,封闭式音箱速度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这会让它的声音更为干净,反应更为迅速,动态可以更大。声场也是封闭式音箱的强项,可以更为宽广,同时其对环境和摆位的要求可以更低一些。
另一方面,封闭式在落地箱时对功放的要求其实要更低一些。这里稍做些解释,小口径的书架做成封闭式对功放要求偏高,主要原因是低价位的功放推力和控制力都有限。但大口径单元在做倒相音箱时,由于单元振动质量大,又没有空气垫的作用,因此对功放的控制力要求极高。这是为什么大落地虽然灵敏度高(普遍可以达到90db左右),但却需要昂贵的功放来推动的原因;封闭式音箱则反过来,由于空气垫的存在,它对功放的控制力要求要低很多(相当于空气被压缩导致振膜更容易停下来),而所需的功率对中端功放已经不成问题了。对单8寸的NS19来说,自己的A300应该绰绰有余了(甚至双八寸的NS20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封闭式音箱设计和调试相对容易得多,自己更容易得到好声,并节约调试的时间和减少设计成本。
那为什么市面上落地封闭式比较少呢,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市场上封闭式音箱所需的单元非常少见;普通的8寸单元如果做封闭式音箱的音箱,做成的成品的低频下潜数据上很难看,经常只能做到60Hz-3db水平,连6.5寸倒相式都可能比不过。
为什么要用2只高音单元呢?
自己未来设计的音箱高音单元很大可能会采用2只,其中一只在音箱正面,另一只在背面。这里略做些解释。真实乐器在发声时,是向四周而不是单向前发声的,因此听众不仅可以听到直达声,也能听到环境的反射声。对于落地音箱高音而言,由于指向性窄的原因,听众基本上只能听到高音的直达声,而环境的反射声则基本上没有。(由于书架式音箱面板窄,体积小,因此环境反射声仍然是存在的,所以可以接受);但对于面板宽,体积大的落地而言,这种发声方式和真实的乐器发声明显的不同,会导致听众所听到的高音和真实的声音相差比较大。这也是一些顶级的音箱采用360度高音的原因,它这样出来的高音效果和真实乐器发出的高音更为接近。通过增加一只向后的高音单元,NS19会让它的高音接近真实乐器所发现的高音的效果,并有更好的微动态,从而有效的提升听感并改善声场表现。
当然,具体的效果及采用方式,仍然取决于自己未来调音时的效果及表现。



bbfat49 发表于 2022-10-10 08:55:28

不错。

dinupeng 发表于 2022-10-10 09:13:44

zjize 发表于 2022-10-10 01:50
自然声未来的落地音箱设想
自己未来的落地音箱为两款,分别命名为NS19和NS20,其中NS19为三分频单8寸三单 ...

拜读,写的很好,学习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做一台靓声又实用的功放,自然声A120功放诞生记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