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论坛精选 查看内容

谷津QM试听感受及改进建议

2017-6-5 15:56| 发布者: 体验中心| 查看: 1323| 评论: 27|原作者: 小审查员|来自: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521941-1-1.html

摘要: 一、前言——与正文关系不大,说的是情怀 首先感谢小白版主能为广大烧友提供这次免费的试听机会,让我们能够以一次单程运费的成本就能体验到价格近8k的设备,毕竟现在各种设备选择丰富,烧友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时 ...
一、前言——与正文关系不大,说的是情怀
    首先感谢小白版主能为广大烧友提供这次免费的试听机会,让我们能够以一次单程运费的成本就能体验到价格近8k的设备,毕竟现在各种设备选择丰富,烧友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时受限于时间空间等原因,无法一一试听,更多的只能依赖于网络上各种测评和试听感受,然而耳朵是自己的,感受是别人的,特别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系统搭配,最终选择难免有所偏差,因此能够切身使用到各种设备,这种机会实在难得,因此看到试听机会,毫不犹豫的就参与了,也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这样的机会。
本人十年前读书时曾对随身音频很发烧,那时候有闲没钱,只能玩玩中低端随身,在耳机大家坛较为活跃,工作以后,自己的时间越来少,只能慢慢的被迫退烧,但是发烧就像一种瘾,在机会合适的时候又会召唤你。既然曾今发烧,则对听音设备依然不能降低到太低的标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年我还是保留了一些随身设备日常使用,比如曾今二出三入的B&O A8,比如UM2(保留)、UM3XRC(出)、SE535(保留)、比如DX50(出)、ZX100(保留)。
    前两年工作有些动荡,又伴随着结婚生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只能以小时计算,直到今年4月,终于略有安定的时间,不知为何,突然有一个圆梦的想法,那就是组建一套HD650听音系统,从03、04年开始玩的烧友应该会知道,在那个年代,HD650就是一个标杆,就是一个过不去的槛,那时候平头耳塞到A8,入耳到E5C、耳机到HD650就基本到顶了,就像年少时心中的女神,当时高不可攀,有机会了,还是想要圆梦,也许每个男人都是这样的吧。于是乎在大家坛二手区和咸鱼上寻寻觅觅,找到了合适的HD650,通过搜索帖子,知道高登的GD01配HD650比较受认可,且这个品牌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在烧友群体中口碑不错(这么多年来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国产品牌,因此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靠谱的),机缘巧合某个周五的下午得闲上坛子看了一眼,一位烧友在10分钟前发布了GD10的转让信息,各方面条件都很中意,于是就这样把系统组起来了,音源就不折腾,用台式机吧。
    在前期搜索各类解码耳放一体机的过程中,也知道了歌诗德的a20h、高登GDX、玉龙DA9、谷津QM等不少在价格在7k左右的设备,不免也会心痒痒,但又没空去试听,正巧看到了这次试听机会,就欣然参与,账号也是为了参与这次试听注册的,早年的账号不知何原因已然无法登陆。
二、试听感受——试听正文
    1、设备:耳机为HD650+DIY四芯卡农平衡线、对比设备为高登GD01,由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有限,因此没有折腾各类耳塞在QM上的试用。
    2、音乐试听感受:
    1)巴赫《大无》:这首曲子大家耳熟能详,大提琴浑厚而又充满韵味的声音用于测试中低频很合适,同过GD01和QM的AB对比,可以明显感受到档次的差距,QM演绎下的大提琴音明显厚实凝聚,能给人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相比之下GD01的大提琴,就显得偏薄了,这也许就是声音密度的差别。
    2)石进《夜的钢琴曲》:钢琴是我很喜欢的一类乐曲,听得也比较多,用于测试器材也很常见,单独用GD01聆听,觉得已然很好听,换上QM,顿时觉得中、低音该分离的时候不会拖泥带水,低音琴键敲击下低频凝聚有弹性,中音和低音不会糊在一起,不同的琴键敲击下的声音都能清晰可辨而又不会割裂,乐曲的整体感很舒服。
    3)帕格尼尼《魔鬼的颤音》:这张碟也是我常听的一张碟,华丽的小提琴炫技让人的情绪可以跟着一起起伏。正如白版说的,钢琴和小提琴正好是适合用于测试器材的两个互相对立的题材。用GD01听这张碟,在听到小提琴炫技和三角铁呼应时,明显觉得琴音有些飘散,高音不够凝聚,三角铁的回音延续性也一般,QM可以演绎出小提琴的那种华丽的感觉,但同时又能保证高音不会刺耳,凝聚而圆润,三角铁回音悠长延续。
    4)老鹰乐队《加州旅馆》:这首曲子不必多说,吉他的演绎,复杂的声场定位,手指按弦的细节,考验低频的鼓声,观众的口哨声,各种声音掺杂在一起,对听音设备很是一种考验。别的感受不多说了,最明显的感觉,我用GD01听得时候,不会留意到手指在吉他琴弦上划过的声音,虽然特别留意的去找的话,肯定会有,但是用QM听,会突然觉得为什么以前没发现有这么清晰的细节声音,就像吉他手在面前演奏,看着他的手指在琴弦上滑动。由于家父是古琴老师,经常在家听他练琴,对于这种手指按压琴弦滑动变音的摩擦声很熟悉,因此对《加州旅馆》中出现类似的声音很敏感,觉得很真实。通过这首曲子,可以明显感觉出QM解析力很高,轻微的细节都能准确的反馈出来。
    5)《Going Home》:Kenny.G的名曲,萨克斯风的高音,演绎不好就容易刺耳,对比听下来,明显感觉到QM的结象很好,相比之下GD01的高音就会有些飘散了。
    6)雪儿《I swear》:这张人声发烧碟应该比较出名,背景音乐不多,不会对女歌手的演绎造成太多干扰,可以专心聆听人声的表现。但是听这首歌,跟我感觉最大的不是歌声的演绎,而是我突然感受到了什么叫背景黑,以前发烧的时候也许由于水平有限,没有接触过背景黑这个概念,最近看帖也有看到有些烧友会提到这个词语,甚至有些是把这个词语称之为发烧玄学的一个概念略有嘲讽的味道提出来的。在听《I swear》这首歌时,在QM演绎下,歌声断句时,由于本身背景音乐就是非常简单的吉他伴奏,停顿的时候突然什么声音都没了,感觉就像歌手突然消失在了漆黑的背景下,然后背景黑这个词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或者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就在耳边。由于背景黑这个词对于我而言是个全新的概念,我也没有特意去搜索过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更没有从器材上去追寻过这个概念,所以不知道我听到的这种感受是不是就是大家平时说的背景黑。如果不准确,也请烧友能够给予指点。
听的曲子其实很多,但是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面提到的这6首,所以作为试听感受写一下。
音乐试听总结:首先要说的,把GD01作为参照物对比,是因为手边没有更好的设备或者同级别的设备,作为越级别挑战,GD01与QM差距大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把GDX与QM做对比,可能更加合适些,客观的说,GD01搭配HD650我很满意,而且即便是对比QM后,我依然觉得GD01很不错,一方面,GD01声音其实不错,另一方面,GD01的很多设计更加人性化,这一点在下面会详细说。
总体而言,QM在声音上是一部很好的一体机,声音凝聚厚实,解析力高,如果说GD01在演绎各种音乐时,搭建出了健康的骨架,那么QM就是在骨架上丰富了血肉,让人觉得更加真实,更加形象,做到了声音厚而不混,凝聚有力。反过来说,也说明GD01的骨架搭建的不错,没有残缺,对比QM缺乏的是细节和密度。根据测评原则,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但是客观上我只有gd01 作为对比,且没有接触过更好的同类设备,受限于个人水平和经验,在声音上,我无法明确指出QM的缺点在哪里,但是QM也是存在明显缺点的,甚至说对于我而言,是影响我下决心将他收入囊中的缺点,具体见下文。
    3、使用感受:说完了听音感受,一定要说说使用感受。我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选择听音设备,我不但要求声音要好,对于设计的人性化,外观的美观度,我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台设备,声音很好,外观很差,基本上我不会考虑。
    1)外观:QM的外观设计及做工,我很喜欢,给90分,整体感很强,基本没有留意到有明显外露的螺丝,顶部是一块玻璃,让人惊喜的是前后面板各有一块厚实的装饰玻璃,整体设计让人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听音设备,更是一个精致的桌面装饰品,整体完工度感觉要高于国产的设备。
    2)接口及开关设计:QM最大的败笔来了,这部分我给50分,100分中的50分,我认为不合格。第一,电源开关设计在了机器底部。我不知道这种设计的初衷是什么,难道QM只需要待机而不需要把电源切断?作为强迫症,我无法接受关机不断电,只待机,而要断电,就要把机器搬起来找开关,为什么不把开关设计在机器背板处,电源接口附近,就像GD01一样。第二,平衡接口在背板。现在耳机用平衡输出的已经很普遍了,作为一台定位桌面的听音设备,常用的耳机插口设计到了背板,你是想让我插还是不想让我插,还是想让我插在上面不拔出来?配合待机常年通电?作为强迫症,我听完耳机一定要拔出来的。第三,各种输出接口有点多。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不过我觉得定位在这个价位的一体机,设计3.5输出口真的有必要吗?还是放在背板上。可能有的烧友喜欢折腾的会喜欢,但是我手上也有不少3.5的塞子,在这次试听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没有兴趣去试,因为我知道我日常不会这么玩的,特别是插口还在背板上。
    3)其他:第一,配F2K,设置太麻烦,我最终没能用F2K成功播放DSD,白版说用Jriver可以,我没试。第二,发热量不小,但是可以接受。
三、总结:最后总结下,QM声音很好,外观很好,接口和开关设计反人类,软件兼容性一般。建议厂家能把开关换到背板上,把平衡输出口放到正面版和6.5插口对称位置就好了,如果出个QMV2,能够有这两个改进,我就掏腰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小审查员 2017-6-4 15:12
补几张图片
引用 多情依圣 2017-6-4 15:19
楼主写的,怎么跟我在店里面听的感觉不一样。难道我真的是木耳?
引用 小审查员 2017-6-4 15:21
多情依圣 发表于 2017-6-4 15:19
楼主写的,怎么跟我在店里面听的感觉不一样。难道我真的是木耳?

不一样很正常,参考物,系统搭配完全不同,个人口味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引用 FFFKKJ 2017-6-4 16:13
其实那个平衡口在背板 也都罢了 麻烦些也不还不至于很麻烦 而且开在正面确实有些影响观感

最最最不能理解的脑残设计是那个开关放在下面。。。。。。这开关放在背面既不影响观感 也要方便的多

真的不是太理解谷津的设计师
引用 小白 2017-6-4 16:57
说了很多次了——Qm是建议长期开机不关的,听完了进入standby就行,不必去彻底关机。
引用 小审查员 2017-6-4 17:15
小白 发表于 2017-6-4 16:57
说了很多次了——Qm是建议长期开机不关的,听完了进入standby就行,不必去彻底关机。

耳机能否长期插在平衡口上?
引用 姜你军 2017-6-4 18:03
感觉qm是这一代谷津q系列唯一还可以试一试的东西,剩下的竟是些双3.5平衡出口的数字前级,没有音量调节的usb解码功放一体机,左右分离的没有音量调节的usb解码功放一体机,感觉设计师从立项之初就已经彻底放弃治疗了,就老老实实出a38或者u3的升级机不好么
引用 紫气东来 2017-6-4 18:50
谷津的接口似乎一贯有奇葩设计,比如ha2 xlr用mini,rca口距离太近等等,我的感觉是宁可器材体积大一些这些地方不能随便
引用 小白 2017-6-4 20:04
小审查员 发表于 2017-6-4 17:15
耳机能否长期插在平衡口上?

当然可以。
引用 ThrashDeath 2017-6-4 21:23
槽点跟我一样,我是QM用家,但是布局设计真的完全无法理解,我相信可以不做成这样的,哪怕体积再大点也可以接受。。声音倒是真的不错。
引用 yuanlonglin 2017-6-4 22:05
你试试qv 解析能力更高 瞬态响应也更好 高频控制的也不错
引用 idofwx 2017-6-4 23:52
个人使用中感觉顶部的大S很非容易误触。
引用 小审查员 2017-6-5 11:00
idofwx 发表于 2017-6-4 23:52
个人使用中感觉顶部的大S很非容易误触。

我不能同意更多,使用中我曾多次误触导致待机和切换输入
引用 fyefye 2017-6-6 18:28
说的很中肯,希望厂家再接再厉
引用 top_12345 2017-6-6 19:15
没有模拟输出可玩性少很多。。
引用 FUJIKID 2017-6-6 19:33
进来看看
引用 一见先森 2017-6-6 22:37
开关键放底部确实是个槽点。不过呢,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我是这么用的:改平衡的600和单端650都插在机器上,基本不拔下来,音量我也不怎么调12点钟ok。听流行650走起,古典600走起,一伸手的事儿。
电源插滤排上,用滤排控制开关,要么就一直待机,现在几乎都不怎么碰开关键了。毫无违和感,哈哈!!
引用 清where 2017-6-6 23:40
一见先森 发表于 2017-6-6 22:37
开关键放底部确实是个槽点。不过呢,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我是这么用的:改平衡的600和单端650都插在机器 ...

600是原线改平衡吗?是的话麻烦说说跟原线对比听古典交响的区别吧,谢谢。
引用 清where 2017-6-6 23:43
后面那个3.5口还有个作用是可以外接别的耳放和功放,只把QM当解码用,虽然接法看上去不正规,但是QM的说明书就是这么展示的

查看全部评论(27)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1 05:11 , Processed in 0.06360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