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28 14:13 编辑
数字录音和模拟录音的细微差别,有两种情况可以非常直观地A/B感知到。一个是极少数录音,同时用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录了,在一起出版,似乎是特意给大家对比用的。我以前有过这样的唱片,可惜时间久了一时找不到了。另外一个就是在数字/模拟转换之交的时候,同一个音乐家在录制某些曲目时,正好中间换了录音器材,先后用模拟和数字方式录了,也给大家提供了直观的比较机会。
手头正好翻出一张俄罗斯大妈Bella Davidovich(1949年萧邦大赛的头奖)在八十年代初为Philips录制的萧邦2首钢琴协奏曲。其中第一钢协是模拟方式录、第二钢协是数字方式录。中间间隔一年多,应该正好是Philips从模拟录音切换到数字录音的时候。虽然不是同一曲目,但是为同一艺术家、乐团和录音场所,也可以清晰分辨出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的特性差别。
从这张唱片听来,早期数字录音, 比起已发展得高度成熟的晚期模拟录音,声音还是要差一些。当然也有优点——乐队部分的层次感更“清晰”,不象模拟录音中的乐团有种毛茸茸的质感(当然可能这种感觉反更自然)。钢琴的质感明显是模拟录音更好听一点,表现为更有“木味”,音色更柔,数字录音里的钢琴音色略硬,木味较少,甚至夸张一点说,有点点电钢琴声音的感觉了(这也就是早期数字录音所谓“数码声”的具体反映)。总体来说,就这张唱片而言,我更喜欢模拟方式录制的第一钢协的声音。
当然这里听出的数字录音的问题也是数字录音技术在早期所反映出的问题。数字音频从80年代开始发展甚快,到后来是明显越来越好的,具体表现为声音越来越自然和柔和。从听唱片的经验来说,70-80年代的晚期模拟录音,声音的平均品质也明显好于50-60年代的模拟录音。这是技术和器材的进步所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