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2|回复: 0

【黑胶党】浅谈声音载体的偏向

[复制链接]

469

主题

631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7-7-11
发表于 2019-4-8 1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泽森音响 于 2019-4-8 11:39 编辑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音乐类型背后代表的,是声音的频率与震幅等参数。但与其说它们决定了黑胶的刻制长度,不如反过来说,唱片本身限制了可刻录的音乐类型。
42-80465265.jpg

这几年,三不五时就出现黑胶复兴的相关讨论,不管是销量如何成长,音质如何独特,还是设计如何讲究。现在,这股风潮从听众/消费者吹到了艺术家或厂牌/生产者,这意味着我们不只要面对如何听黑胶(如调整唱盘、收藏唱片和摆放音响),还要面对如何做黑胶的问题。笔者胶龄尚浅,亦非专业音响工作者,但或许能就仅有的一两次黑胶制作经验,提出一点浅见:黑胶不是一个「中性」的声音载体,它可能只适合特定类型的音乐。
在2015年下半与全球几十家黑胶工厂的通信过程中,除了收到「抱歉,我们生产线已满,无法接单」或「请注意,目前刻制一张唱片约要三到五个月」等回覆外,查找各家工厂的信息时,一定会看到唱片刻制的时间限制。好心的厂商会提醒你,哪些类型(或风格)的曲子,最好限制在几分钟内(和特定转速)才不会影响质量。
微信图片_20190408114551.jpg

由于黑胶盘面的物理空间限制,某些音乐需要的刻痕间距较大(如低音特重者),导致可播放的时间较短;若塞入长时间作品,则刻痕间距缩小,跳针风险增高(请以侧剖面想象:将黑胶盘面视为一条水平线,我们等于要在这固定的长度上分配V型沟槽的数量与间距)。
这多少解释了何以舞池前方的DJ总忙着低头找换唱片,进而使用重播、叠放等效果-这可不是为了耍帅,或者只是音乐性使然,而有一部份是因为低音深厚的重拍黑胶,恐怕一面才十分钟左右,你不赶快接歌,歌没了,「哥」也就走了。这也让我们理解,何以在章节繁复的古典诗篇前,「您」能舒适地坐着喝杯咖啡,仔细聆赏一面可能半小时(甚至近四十分钟)的唱片-无扰人心律的低音,方能免于喝两口就慌忙起身给唱片翻面的窘境。换言之,音乐家和听众的行为,乃至整个聆听文化,深深受到唱片物理限制的影响。
42-76236408-1024x681.jpg

音乐类型背后代表的,是声音的频率与震幅等参数。但与其说它们决定了黑胶的刻制长度,不如反过来说,唱片本身限制了可刻录的音乐类型。黑胶有可承受的声响范围,某几类音乐正好座落其中,这也是为何在黑胶的世界里,这些音乐总是占大宗。打个简单比方,黑胶的承受范围若在2到7(暂不论单位为何),CD就是1到9,而古典音乐正好座落在5,因此可用黑胶也可用CD发行,也只有在这个状态下,「CD音质好,还是黑胶音质好」的万年争论才有意义。但若今天某种音乐正好座落在9,硬要发成黑胶,就只有削足适履一途(如高低频被去头去尾,音量也被刻意压低)。
但是,世界上还是有些艺术家或厂牌尝试挑战听觉惯习,如时常被归类为「实验音乐」的噪音(Noise)。若艺术家的目的是音量超高或高低频落差极大的作品,那除非经过仔细的后制与母带制作,否则可能被工厂告知无法刻成胶片。一般来说,混音完,就应进入针对黑胶刻录的母带制作过程,而非自行调整到希望的样貌,再交给工厂。
但是,即便经过精心后制,黑胶本身的物理限制也未必能呈现极端实验性的音乐,如低频相位有特殊变化(如「pan」的效果)的作品,又或(有一说)高频超过16kHz的声响(这可能第一时间不易听到,但对某些极微主义电子音乐家来说,却是会用到的素材)。这并非表示黑胶完全不能刻录这些声音,而是最后刻录出来的声音,和艺术家希望的样貌会有明显落差。因此,黑胶并非一个「中性」的载体,好似能容纳各种音乐。说黑胶带有某种「阶级属性」或许太超过,但它确实有「类型属性」。
这就让人想到伴随黑胶热潮而来的另一个有趣现象:「附上下载连结」。对此,铁杆乐迷总会自嘲:反正我是买来珍藏、贡着的嘛,要听当然听电子档啊,方便!不过,从制作的角度来看,事实是:对奇怪或刁钻一点的音乐来说,黑胶这个载体难以缩小与艺术家创作意图(或数位母带)间的差距,所以才要附上电子档。
下載卡拷貝.jpg
丹麦作曲家 Søren Gorm 的具象音乐专辑 8 Lydsluser(Escho – ESC52, 2015) 及其下载连结,黑胶和电子档的音质有明显差距。

换句话说,若没有电子档作为稍具原真性的对比标准(这当然也压缩过,但在数位录音的年代,这已相对接近母带),那么在消费者和艺术家之间等于隔了重重黑幕,甚至说难听一点,不附上更清楚的对比,就是自欺欺人: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听到的,就是离音乐家想法最接近的作品,而音乐家也心知肚明,黑胶和他向往的样貌有很大不同。简单来说,附上下载连结,不是让你方便而已,而是要告诉你:我的音乐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可被大量复制的音乐载体,很难和母带或艺术家创作意图零差距;听众或消费者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听到的音乐与母带不同。但是,人类播音历史的发展,至少是一直朝着缩小这个差距的方向前进的,也正是在这个艰困的过程中,许多有趣的声音能够在载体的演化中被听到,特殊类型的音乐得以发行。法国具象音乐家Jean-Claude éloy就曾强力推荐乐迷们聆听其CD版本的名作《乐之道》(Gaku-No-Michi),并认为这比黑胶版本更能呈现他的创作意图(至少一首四十多分钟的曲子不用翻面)。
s759795277510409312_p860_i8_w640.jpeg

笔者不是高音质的崇拜者或发烧友,也并未反对发行黑胶,只是认为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如果在手边,有效缩小前述差距的载体是存在的,如(现在已被弃如敝屣的)CD,那么作为一个对实验声响充满好奇、持续探索异样音乐的艺术家和制作人,为什么要选择黑胶(以及近来连带夯起来的卡带)?
当有一个能相对良好地表现声响各方面细节的载体时,却选择一个无法做到同样水平的载体,那就有必要认清原因:我们是有意识地将黑胶及卡带视为与自身创作内容相关、有机结合的必备成分,还是为了追求潮流和市场?
众所皆知,台湾已无黑胶工厂(请注意:目前众家乐手们流传的「台中黑胶厂」仅仅是办公室,其工厂仍在欧美,为避免广告,笔者不讲名字。整个东亚,现在可能少于三家;或许,手刻单机已在某些人手中悄悄实作)。黑胶复兴这件事,唯有进入生产领域,才是实的,否则仅限于消费领域,就注定只能是奢侈品。
42-24442331-1024x683.jpg

一旦工厂只在国外,台湾的艺术家和厂牌发行黑胶的成本,就硬是高人一截。进口黑胶固然无需承担关税,但因(我问到的)最少都是250张起跳,重量带来的运费就非常可观(当然,少量刻制的Lathe Cut 除外,由于每片皆为手刻,单价也较高)。
若再加上无法辨别自身创作是否适合发行黑胶,又要鼓起荷包硬干(去年已经见证不少倚赖募资计划的黑胶发行),无疑让音乐发行市场雪上加霜。笔者观念老派:音乐家应该多关心音乐,而非音乐载体;或者,至少要有智慧选择最适合表达自身作品的载体,而非一味跟风。每一种声音载体都打上了问世当下的时代烙印,贵古贱今能为音乐增加价格,却未必能增加价值。


文章转载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5060?utm_source=www.thenewslens.com&utm_medium=tnla_recommend&utm_campaign=TagRecomm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5 01:38 , Processed in 0.0665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