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344|回复: 0

Clearaudio TT3唱臂 荣获最佳黑胶系统奖(五万以下)

[复制链接]

357

主题

544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7-7-11
发表于 2019-12-11 1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9广州文交会系列活动之: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于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举行。12月5日下午,在广东广播中心大楼3楼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了“2019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大奖颁奖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文化发展把脉。包括广东省音乐协会会员、2019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参展商、音响专业媒体、大众媒体等两百多位嘉宾与会见证这一盛事。

微信图片_20191211110524.jpg
微信图片_20191211110543.jpg

2019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大奖颁奖典礼
继去年25周年银禧大奖评选活动后,再次邀请音响界权威人士,以及国内著名录音师和乐评人组成星级评委团,,以更专业、更权威、更公正的评选机制分类别甄选出年度深受好评、可听性高的音响软硬件产品,音响软硬件评奖工作的目的是拉近消费者与产品距离,推广优秀音响产品,促进行业发展良性循环。评委均为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其中,音响器材评委包括中国著名音响推广评论人周道;《音响世界》《古典纵横》节目监制、主持人赵毅敏;非常发烧网主编、《音响世界》节目主持人吴斌;香港《音响技术》杂志主编大草;香港录音师、前《音响之路》杂志主编冯炜国;中国录音师协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奇楠;《新音响》杂志总编辑赖英智。唱片类评委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音乐艺术联盟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谭天玄;《音响世界》《古典纵横》节目监制、主持人赵毅敏;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张树荣;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录音师协会常务理事李大康;中央电视台音频部总录音师李小沛;原北京音乐台台长、国家一级录音师、北京中传世纪公司总裁邵军;香港《HiFi音响》杂志音乐版主编刘志刚。本次颁奖典礼是年内中国音响唱片行业最有分量的颁奖礼之一,拥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共颁出“最佳黑胶系统”“最佳CD机”“最佳数字播放器”“最佳功放”“最佳Hi-Fi耳机”与“最佳原声专辑”“最佳录音师”等多个软硬件奖项,反响热烈。
Clearaudio TT3唱臂 荣获 最佳黑胶系统奖 (五万以下)
微信图片_20191211110546.jpg

Clearaudio TT3唱臂

微信图片_20191211110548.jpg
我们知道各种曲臂设计,都有其缺点或限制,最理想的唱臂是回到黑胶刻片所用的直切(直线循迹)方式,直切臂所搭载的唱臂唱针能够一直与唱片的圆保持直切位置,从而达到拾取信号的最佳状况。

另一方面,无论用 Neumann、Decca或Ortofon的刻片机器,都是直线循迹工作方式,所以直切臂理论上最能完整回放音乐。

但直线循迹唱臂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做出来,Harman Kardon按照刻片机的马达带动原理,做出第一台用马达带动的直切唱臂的唱盘,后来Goldmund、B&O与日本大厂也大量生产这类用马达带动的直线循迹唱臂。

这类产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走入高级唱臂的殿堂,直到八十年代中,美国ET(Eminent Technology)的ET 1唱臂成为第一个不用马达动力的直切唱臂,采气浮设计,基本上现在所有气浮设计唱臂,都源自这支唱臂。但气浮设计有供应气压大而令声音不同,气口阻塞等等问题,于是后来就有完全机械的直切唱臂,第一家搞出就是美国Souther。

他们利用钢索与小滑车支持唱针在唱片上做直线循迹导轨播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设计。Souther原来的设计仍有问题,譬如唱臂有一支撑点在转盘中轴上,会被转盘工作时的振动影响,后来这缺点被Clearaudio改良了。又如Souther直切臂是“走钢索”的结构,为了让滑车可以稳定,所以必须有3-4个滑轮才能让滑车固定在钢索上平衡,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①滑轮太多,走钢索的摩擦力会增加,影响唱臂的运行。②钢索外露会怕灰尘,累积久了会影响滑车的运动。

Clearaudio第一次的改良是把钢索换成石英,摩擦力可以大幅度降低;2014年TT2与TT3再进化,换成玻璃管,把滑车装在里面,而且滑轮只剩下两个,包在玻璃管里面走,不是传统的「走钢丝」设计,这样不仅大幅降低摩擦力,同时免除灰尘影响滑车滚动。因此Souther原本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摩擦力更低,而且不怕灰尘。

正切臂虽然是1970~80年代就已经有的产品,但是Clearaudio一直不断在细节上努力,把任何可能影响音乐回放的因素,一样样改良,现在的Clearaudio正切臂已经是高度成熟的产品。

TT3的问世取代了早期的Master TQ-I与SoutherTQ-I,它们传承TT-1唱臂的技术精华,是Statement唱盘系统研发的成果向下延伸。

主要重点包括把原本三滚轮的滑车系统,换成和TT1一样的双滚轮滑车系统,原本的石英棒轨道,也换成了石英管轨道,少了一个滚轮,摩擦力至少减少1/3,滑车的移动会更不受影响,震动或谐振所产生的失真更低。

其次、滚轮采用德国卡尔·蔡斯(没错,就是做镜头出名的那家公司)的订做元件,误差间隙仅2Micron。

第三、唱臂线由原本的18厘米,缩短为10厘米,更短的讯号传输距离,进一步减少唱头拾取微小讯号的损失。

第四、唱都搭配了VTA动态调整,调整范围为+/- 2厘米,等于上下可以有4厘米的调整空间,Robert 说这是全世界VTA调整范围最大的直切臂,表示任何唱盘都可以轻松换装Claeraudio新款直切臂。

Clearaudio特别解释推出TT3的用意,他说过去很多人都说直切唱臂很难调整,而且很昂贵,所以不愿意使用,但TT-3已经突破了价格的限制,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直切臂。直切臂完全没有循迹误差,是近乎完美的唱臂设计理论,Clearaudio不希望价格成为LP玩家的进入障碍,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把制作成本压低,希望让TT3飞入寻常百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 00:21 , Processed in 0.05759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