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0-22 22: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下篇也转过来吧
伟大的演奏家与钢琴技术风格的演变(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惨重代价的德国和奥地利战后在音乐艺术方面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钢琴大师维护并发扬了德奥钢琴学派的传统。他们当中有些并不是德奥裔人,但师承于德奥钢琴家,他们为德奥学派在演奏风格上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德奥学派钢琴家有:吉泽金、阿劳、肯普夫等。
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 1895-1956)生于法国里昂,但父母都是德国人。十六岁入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后即举行了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的系列音乐会。一战期间他在德军中服役,战后便恢复在欧洲各地的巡演,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吉泽金以演奏莫扎特、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最为著名,这三位作曲家全部的钢琴独奏作品他都录有唱片。在这些唱片中他表现出卓越的控制音色的技巧:他的音色如晴朗夜空中的星星一样有着明亮而神秘的光辉,在演奏德彪西的作品时音色变化之玄妙就像北极光一样令人叹为观止。他还是踏板技术运用的大师,在美国钢琴家班诺维茨所著的《钢琴踏板法指导》一书中对其有专门的介绍和研究。吉泽金在录音室中的录音曾给人以技术准确但音乐表现较为冷淡的印象,但从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现场录音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他截然不同的一面:他在演奏舒曼、勃拉姆斯的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演奏力度令人想起了施纳贝尔、菲舍尔等“浪漫时期”的大师。由此可见吉泽金是根据作曲家作品的风格去调整自身的演奏风格,在这一点上他代表了“平衡时期”钢琴家的基本审美准则。(EMI 65855-2、 Mono Poly GI-2033、Arbiter 103)
阿劳(Claudio Arrau 1903-1991)生于智利,七岁由智利政府资助赴德国留学,在柏林随克劳泽学习。一九一八年起他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取得了一定的声誉。但在施纳贝尔、菲舍尔、巴克豪斯等大师的映照之下他的光芒略显暗淡。二战后老一代钢琴家相继去世,阿劳逐渐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钢琴家之一,其名气之大仅次于霍洛维茨。阿劳的演奏如一盆碳火,感觉得到热力,看不见火焰,但只要听者愿意靠近,一定会被熔化。他录制过贝多芬全部的钢琴作品,其中理性思考的成分较多,听起来虽不像施纳贝尔、巴克豪斯的演奏那样令人热血沸腾,却经常会被其处心积虑的结构安排和与众不同的层次处理所折服。他也是重要的肖邦作品演奏家。他演奏的《夜曲》在一些细节和气口的处理上常有神来之笔,对作品的织体、和声勾画得非常精细,哪怕是最次要的支声部也会被交代得非常清楚,给人以“立体”的音乐感觉。阿劳最杰出之处在于他对音色变化的控制:在钢琴这种音色比较单一的乐器上,能做出太阳光与月光的区别就已经十分不易,而阿劳却可以弹出朝阳和夕阳的不同。阿劳的声誉在其去世后有所下降,但他在音色控制方面的技术表现是非常值得钢琴学习者仔细研究的。(Dante HPC 009 、Philips 456 336-2)
肯普夫(Wilhem Kempf 1895-1991)是二十世纪中叶德奥钢琴学派最“正宗”的代表人物。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开始活跃在世界乐坛上,早年受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演奏中对技术的准确性和作品结构的把握不太在意,而其本人的性格又不属于典型的浪漫气质,因此他早期的录音往往是精彩的片段与粗糙乏味的表现并存。从五十年代开始肯普夫进入了其全盛时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并在技术上进一步锤炼。他这一时期录制的唱片无一不是形式完整,音乐内容深刻的精品。肯普夫是二十世纪中叶演奏贝多芬、舒伯特作品的最高权威。他一生三次大规模的录制贝多芬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分别是于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初和六十年代,其中后两次都是完整的全集。他还是世界上首位录制舒伯特奏鸣曲全集的钢琴家,同时在舒曼、巴赫、勃拉姆斯、肖邦等作品的诠释中也有着非常深刻而感人的表现。他的演奏庄重严谨又不失亲切温情,非常注重挖掘音乐中的内涵,从不追求外在的华丽效果。他的歌唱性技术侧重于长线条的表现,分句自然而讲究,有着高贵而典雅的气质。进入六十年代后期,他本来就不是非常完美的技术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开始衰退,演奏中方正倔强的个性却进一步加强,因此他后期的唱片虽然很有特点,却不能代表他的最高水平。(DG 447 966-2 、439 978-2 ;Deeca 433 404-2)
这一时期重要的德奥学派钢琴家还有埃德曼(Edward Erdmann 1896-1958),是安索奇的学生,在音乐处理上有许多“浪漫时期”演奏家的特征,但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及在技术的准确性方面也非常重视,属于从“浪漫时期”向“平衡时期”过渡时代的杰出钢琴家。他擅长演奏巴赫、舒伯特等人的作品,是一位名气不大却独具音乐魅力的奇才(Tahra TAH 199-200);塞金(Peter Serkin 1903-?),德国小提琴大师布什(Adolf Busch 1891-1952)的女婿,早年以演奏室内乐为主,五十年代后开始成为世界著名独奏家,擅长演奏德奥古典乐派的作品,但仍以在室内乐中的演奏表现更为出色(CBS MPK 44847);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 1931-),菲舍尔最杰出的学生,属于“学者型”的演奏家,擅长演奏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海顿等人的作品(Philips 446 229-2);柯曾(Clifford Curzon 1907-1982),英国钢琴家,施纳贝尔的学生,演奏风格朴素庄重,音乐处理严谨,技术能力全面,属于特点不鲜明也没有明显缺陷的钢琴家,擅长演奏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Deeca 417 288-2);巴伦勃依姆(Danil Barenboim 1942-),阿根廷钢琴家、指挥家,是菲舍尔的学生。少年时期受到指挥大师福特温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 1886-1954)的赏识。他作为钢琴家活跃于六、七十年代,后专攻指挥。他的技术能力一般,但音乐表现丰富,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门德尔松等人作品的优秀演奏家。他最卓越的表现是在给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Fischer—Dieskau 1925-)演唱李斯特艺术歌曲所弹的钢琴伴奏中,其才华横溢的演奏有超越歌唱家表现的水准(DG 447 508-2)。
进入“平衡时代”后,钢琴技术风格的转变对演奏家在技术的准确性、作品结构的完整性及音乐记忆的可靠性等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就迫使钢琴家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琴。而法国人生性爱享受生活,每天练琴六、七个小时对于他们而言等于是下地狱。因此在“浪漫时期”结束以后,法国钢琴学派的影响力急剧减弱,几乎没有再出现世界级的钢琴大师。但有两位是例外,他们是卡萨德絮和弗朗索瓦.
卡萨德絮(Robert Casadesus 1899-1972)十二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杰梅。他与柯尔托、洛塔等人是同学,但他的演奏风格与几位师兄却大不一样。他极少演奏浪漫派的作品,曲目范围限于法国和德奥古典乐派的作品。单就音乐色彩的控制能力而言他不是同时代钢琴家中最强的,但他的音乐中有一种悠远沉静的气氛,音响的平衡性非常好,就像卧佛一样让人觉得庄重而亲切。他所录制的唱片中以拉威尔独奏作品全集最为杰出,在技巧上毫不逊色于吉泽金的版本,在展现作品的“古典主义”气质方面更胜一筹。(SONY MH2K 63316)
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 1924-1970)是柯尔托最出色的法国本土学生,可惜去世较早,否则也将是李赫特、阿劳一级的大师。作为战后的新派法国人,他的演奏风格与其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柯尔托的演奏中有着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气质;弗朗索瓦的演奏则透出阵发性的不安与冲动。如果柯尔托是闭着眼睛弹奏,那么弗朗索瓦一定是瞪着大眼弹奏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像尼采与萨特的不同一样,一位是浪漫的哲学,一位是哲学的浪漫。因此人们对弗朗索瓦的好恶一向是很分明的,喜爱者奉若神明,厌恶者不屑一顾,他可以算是“平衡时期”钢琴家中的“另类”。但他在技巧的准确性方面比起他的前辈要强多了,他录制的肖邦钢琴作品全集也许在音乐风格上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在技术表现方面是无可挑剔的。(EMI 7 67413-2)
在“平衡时期”有一些颇具实力的钢琴大师是很难将其划归到某一个学派的,他们往往是先后与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学习过,博采众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演奏特点和风格。
阿图尔·鲁宾什坦(Artur Rubinstein 1887-1982)虽然也姓鲁宾什坦,但与创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鲁宾什坦兄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生于波兰的罗兹,很小的时候就去柏林学习,到二十世纪初便成为欧洲知名的钢琴家。二战之后他的声誉扶摇直上,因其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被奉为“肖邦之王”,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于个性过于张扬的演奏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循规蹈矩的鲁宾什坦生正逢时。他演奏的特点在于对作品结构的把握准确而大气,音乐气质宽广舒展,总是分层次有条理的渐进,最后推出一个准备充分的高潮。不过他的演奏往往比较“温”,强的时候不太强,弱的时候又不太弱。他对于钢琴技术的最大贡献在于弹性速度(Rubato)的把握。“浪漫时期”大师的演奏确实有速度变化过多过滥的现象,而到“平衡时期”随着演奏整体风格的转变,弹性速度的使用又变得十分严谨,宁缺毋滥。而鲁宾什坦对于弹性速度的使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多一分便过,少一分不及,真正是恰到好处,为后世提供了标准的参照。他的曲目范围极广,从巴洛克到近现代无所不包,但很难指出哪个曲目是他特别擅长的,相比之下在肖邦《叙事曲》、圣桑的协奏曲及室内乐方面最为杰出。(RCA 09026-61496-2、 BMG BVCC-8843-44)
哈斯姬尔(Clara Haskil 1895-1960),罗马尼亚女钢琴家,是柯尔托和布索尼的学生。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钢琴家之一,擅长演奏德奥古典乐派及舒伯特、舒曼等人的作品。她的音乐气质圣洁高贵,技术能力平衡准确,虽不善于炫技却能将键盘控制得随心所欲。她是能将充满人性丰富的情感与端正典雅的作品风格完美结合的少数钢琴大师之一,听者往往会被她那种听不出表情来的表情所感动,就像人们经常被一些并不漂亮耀眼的美感所折服一样。(Music&Arts CD-1059 、Philips 442 625-2)
里帕蒂(Dinu Lipati 1917-1950),罗马尼亚钢琴家,是柯尔托的杰出弟子,只活了三十三岁。他的英年早逝是二十世纪钢琴艺术乃至音乐艺术界最大的憾事之一。他的音乐表现细致入微,又有自然天成的风格感,技巧运用合理而准确,是古典及浪漫派作品的杰出诠释者。他的音乐好象是眼含热泪的幸福微笑,表面自如平静却蕴涵着亲切温暖的热情。(EMI CZS 7 67163-2)
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itti Michelangeli 1920-)意大利钢琴家。他是代表“平衡时期”钢琴演奏特点的典型人物。他的演奏如瑞士手表一样精确,从技术及风格上挑不出一丝不当之处。但音乐表现较为矜持,一副冷若冰霜的严肃面孔。他的发音明亮剔透,对音色的控制能力极强,是德彪西、肖邦作品的优秀诠释者。(DG 414 372 、DG 413 449)
古尔德(Glenn Gould 1932-1982),加拿大人,是二十世纪具有传奇色彩的钢琴家。他在生活中及舞台上的种种古怪行为被音乐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他是一个极端完美主义者,因此后半生从不公开演出,只录制经过千百次剪接的唱片。他的技术风格比较古老,属于以手指力量为主的演奏方法,再加上他所使用的钢琴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琴键力度较轻且异常敏感,因此他的音色非常特殊,有一点像古钢琴的声音。他以演奏巴赫作品而闻名,他录制的《平均律》全集一度被奉为经典,对后世的巴赫作品诠释方式影响很大。他喜欢将复调作品中的各个声部用连奏、断奏的对比方式剥离开来,追求“绝对”清晰的声部平行进行效果,甚至将这种手法运用在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主调音乐作品的演奏上。应该说他的这种音乐审美观对于他个人而言是无所谓高低对错的,因为他与同时代“正常”的钢琴家们没有什么可比性。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行为艺术”表演,因此他的演奏手法与音乐表现方式是不适于旁人学习的。(SONY SMK 52 594、SM2K 52 622)
在这一时期还有两位杰出的声乐钢琴伴奏艺术家不应被遗忘:穆尔(Gerald Moore 1899-1982),英国钢琴家和伴奏家,是汉伯格父子(Mikhail&Mark Hambourg)的学生。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声乐钢琴伴奏家,与几乎所有顶尖的艺术歌曲歌唱家都有过合作。他的演奏风格内敛稳重,并严格按乐谱所标注的进行音乐诠释。他的伴奏为许多歌唱家的演唱(如菲舍尔·迪斯考)增色不少。(EMI 5 65463-2、 EMI5 69389-2)
鲍德温(Dalton Baldwin 1931-)美国钢琴伴奏家,他与法国歌唱家苏哉(Geraral Souzay)的长期合作成为音乐艺术界的美谈。他的演奏控制能力强,音乐表现丰富,与歌唱者的表现交相辉映。(Philips 422 41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