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先来谈谈音乐资源的发烧经厉,器材的留到下篇,看大家有么有兴去看了: 20年前(或者说是20世纪末),好像也不太遥远哦,我想那个阶段主要是唱片和音乐知识的积累,下班回家看书听音乐消磨了不少时间。莫扎和多芬是听的最多的,后来是有段听马勒,有段听巴赫。从1996年现代音响技术和爱乐,视听技术等札志,唱片圣经,辛丰年和赵晓生的书也一直翻阅。还有一本吕正惠的“唱片流浪记”,我觉的写的很有人情味,满对胃口的,按照上面的建议也学习了不少。有段时间我觉得生活状态和吕先生挺像的,是一种买唱片过日子的感觉。这样有好几年,一直到恋爱,结婚,自然结束了这样的状态。现在我还是挺佩服吕老的,他小孩都很大了,日子还能这样过,台湾人民哪里是水深火热啊,记得书里说他有一次整一天买唱片,拎了慢慢两大袋,太累了头也昏了,钱也花光了,连自己叫出租车的钱也没有,只有打电话叫老婆开着助动车去接他。当时想这样的老婆绝对是贤妻啊! 当时发烧的主要活动会是每两周,或每周的唱片采购。采购前一般都要背背唱片圣经,翻翻老烧的音乐推荐。上海广播电台当时朱伟主持一档hifi节目,每周一次,会推荐一些发烧录音的唱片。现在记得卡拉扬的DG慢板系列是朱伟力荐的,一共4张买回来听了,确实不错,其他就没印象了。 那是音乐资源相对现在还很不发达,买唱片是绝对主流,每周我都会很亢奋的背上大书包,揣上皮夹子(1000-2000元)左右,去上海几个唱片行。主要有人民公园旁的上海音乐书店(这家印象深刻),这家店位于繁华的南京路边。我当时都是直奔2楼的进口唱片,你想想,喧闹的商业街,草渣的人群,烈烈的骄阳,一下子全都隔绝了,消失了。耳边是沁沁的古典音乐,凉凉的空调,望出去,下面还是熙熙攘攘的人山人海,那时我如入仙境啊!我和寥寥几位和我差不多的眼镜叔叔哥哥,默默的站在一排排的古典,爵士唱片架前,安静的翻着各自心仪的唱片。那种感觉,很多烧友都有体会吧。是一种人一下子就精神抖擞的沉入到一种精神世界的感觉。站了一天,篮子里的战利品见多,想一想留一点到下次再买吧,今天到此为止,就这样了。于是心满意足哦,回到家,泡壶茶,洗把脸,翻番唱片说明,调整充分。放入唱片,不错不错,很好很好,终于听到了,是大师的演绎啊。如此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每周来一次是不是很奢侈啊。 还有一家是在控江路(新华医院边上)的上海音乐书店,偏巧在我下班的路上。好了,下了班在那儿泡给一两个小时,顺便买1,2张唱片,感觉一天过得特别充实啊。更早的时候在那买了许多拿索斯出的磁带,现在还有100多盒放着,mozart,海顿的四重奏就是这样听熟的。, 其他几家如南京路另一边的九龙唱片行,音乐学院附近的门店面积较小,路远去的就少点。有时路过就进去看看。 由于住复旦大学附近,买盗版cd的相当多,有时也去看看。自鸣钟和某个打口带市场也去淘过,虽然不多,但几年下来也有不少成果和战绩。 时间转到新千年年,数码音频潮水汹涌,2008年后逛唱片店的乐趣不再恢复了。网上资源和解码器的突飞猛进令我这个音乐发烧友欣喜连连,不过反过来想想那种,你遍寻不到,终于在一堆唱片中找到了那张中意唱片的这种喜悦和激动是不是更为珍贵和值得回味呢?我想是的。 由于数码资源,本质上我不能算器材发烧友,拿好几万的设备听嘣嚓嚓我觉得很滑稽,几万的器材一定是为交响准备的。 所以我这个音乐发烧友又把热情投向了解码器,特别是最近几年,下一篇我想谈谈器材的发烧经历。那真是又一番天地,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