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发烧理念] 三谈耳机发烧误区: 寻找合适的音量!

[复制链接]

46

主题

713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5-7-22
QQ
发表于 2006-5-7 0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所谓的等响曲线的问题
只有开到和现场一样的声压,听到的频响才会和演奏的真实频响吻合
[[用耳朵来说话]] 曼秀雷敦的洁面者哩竟然号称是泡沫丰富,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万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5-1-23
发表于 2006-5-8 1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我喜欢小声聆听 [s:34]
Linn, VAW/Graham Slee, Podium Sou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6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6-4-3
QQ
发表于 2006-5-8 2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决不放弃; 决不妥协; 决不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15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4-25
发表于 2006-5-10 1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小白2006-05-05 21:07发表的“”:
有些朋友提出的“音量太小没有细节”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如果对现场演奏的声音熟悉,特别是对古典音乐厅里演奏古典音乐的现场熟悉,应当知道,其实在观众席里欣赏,在台下欣赏,是很少能听到什么“细节”的。
音乐家们在舞台上,他们拉琴时弄出的杂音,唱歌的“口水声”,翻谱的声音,钢琴家手指击键的哒哒声,等等,台下的观众怎么可能听的见呢。由于录音时把拾音的话筒放置得离音乐家较近,其实通过唱片经常反而能听到比现场更多的“细节”。
对发烧友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追求正确的、接近现场的音量为第一要务,不要盲目调大音量,为了“多听细节”。这个多出来的所谓“细节”,虽然确实是录在CD上的,但并不意味着更真实,更HI-FI。真正的HI-FI就是尽量忠实地再现出现场真实的声响,追求解析力固然也是其一部分,但不如整体音响的真实性重要。为了追求更多细节而调大音量到不真实的程度,虽然细节还原是好了,但失去的是整体声响的真实感。是为了局部而丧失整体。

严重同意白版。
“多听细节”我觉得更多的是发烧友的一些追求,在评测器材、比较器材的时候用。但是对于音乐欣赏不一定适用,音乐欣赏应该是舒适、愉悦、放松、怡然、和谐。譬如背景音乐,我记得北京的北京图书馆中的背景音乐,非常的美,简直就是仙乐从远处飘来,感觉非常好,没有谁去注意细节。但是我想这套设备肯定是非常好的,如果放大声肯定会有很多细节的,但是,为了听这些细节那肯定是很累的。
我想鉴别器材时要听细节,而真正使用、或者说享用时千万不要去想什么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98

帖子

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4-2-19
发表于 2006-5-10 22: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有一张"准确"的唱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98

帖子

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4-2-19
发表于 2006-5-10 2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赞成开大音量聆听~~~把耳朵都轰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12-4
发表于 2006-5-11 0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俺也是这样做的,我的耳放旋钮一般在9点上下就够了,太大了感觉不真实也不舒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主题

8609

帖子

25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11-11 14: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3-18
发表于 2007-5-10 1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观点我觉得有些方面值得商榷:

什么是现场的音量,什么是听器材时候的音量?

现场乐队的动态是很大的,越好的乐队,这种动态越能够做出来,比如曾经听过巴黎管弦乐团的拉威尔,最近伦敦交响乐团的幻想交响曲。强音的时候他们的声音可以做到震耳欲聋,可能没有什么器材可以发出这样的音量。但弱音的时候有轻的丝丝入扣,稍微有一点杂音就把这种气氛破坏。

而器材来说根本没有可能做到这样的动态效果,最强音和弱音之间的差距没有现场那么大。我对用器材听音乐的观点是:能够比较好的听到各种细节就可以了,这种细节是指低音提琴的拨弦、三角铁的轻轻敲击等等声部的声音,而不是跟音乐没有直接相关的什么翻谱子之类的声音。追求细节也要有一个限度,尽量不要做出伤害自己宝贵耳朵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2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0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0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4: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BRENDEL说得很对. 其实再高级的音响器材也无法完全去100%重现一流乐队在音乐厅现场里能表达出的动态. 就好比目前最高级的摄影器材也无法完全捕捉到人眼能探知到的光线明暗范围.

然而,极端的动态,HI-FI虽然无法完全再现,但中间这段,大多数情况下的动态范围,好的HI-FI还是可以表现的. 就好比一般光线比较充分情况下的物体,没有太强烈的明暗反差,相机还是可以捕捉好的. 所以这个观点与我本文的观点并不矛盾.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8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7-5-10 15: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香港发烧前辈李建华先生的一篇关于“大声”与“靓声”的文章,很有意思!

--------------------------------------------------------------------------------
  
如何大声就是靓声?(上)  
    玩HiFi不能只偏重调校某一环节而疏忽其它因素的影响,器材除了要配搭得宜之外,更要有一个好的聆听环境和悉心的调校和使用才可以达到目的,这些道理相信大部分的发烧友都懂得,但能够顾及全面去玩的朋友毕竟不多,单就器材使用方面,很多发烧友对自己的器材性能都不甚了了,往往因为使用不当而将衰声的原因归究在某些器材身上。结果"玩"HiFi变成了不停地"换"HiFi。过去两期我就CD机的调校和使用谈过一些改善的方法,为的就是提醒一些大意的朋友,好好地去调节器校和使用器材,不要埋没了器材的优点。今次我要谈的是前级正确的使用方法。  
   前级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般人对前级的理解,以为前级只是用来控制音量的大小和选择讯源的一件器材,对于机上的按钮和设施都视而不见,甚至对每个按钮的用途也懒得去理解,他们其实是浪费自己的金钱和设计者的心血,没有好好地去发挥它的性能。就以一部最简单的前级为例,它通常只具备选择讯源和控制大小声的功能,但你不要轻视它,其实靓声与否都跟你操作是否正确和调校有极大关系。先撇开调校不谈,就以控制音量按钮(Volumn)来说,就有几位老前辈公开地表示,音量控制是一种艺术,音量的大小足以影响到整个系统靓声与否。很多朋友,不管听什么音乐,都以同一音量去听,以为录音靓自然就靓声,更要命的是他们以为大声就是靓声,所以不管是听交响乐或是单一乐器演奏都用同一音量去听,结果你听到邓丽君的歌喉声如洪钟,娇小的身躯变成丈八金刚,小提琴的体积足以和大提琴匹敌,结他的高音像大钢琴,低音部分像打鼓。当你听到皱起眉头,心中发闷时,他们还对你说他的系统的动态如何的劲,歌手是如何的够中气,录音细节是如何多,简直可以把你气得半死!  
    为什么这些朋友会这样子去听音乐呢?这纯因为他们少了去听真正的音乐会,我指的是正统的现场音乐会。当他听过在同一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队和单一件乐器演奏时的音量大小和真正乐器发声时,他们才能明白到什么叫做比例,才能真正了解到单一件乐器演奏发声时的音量的响度。除了听现场外,另一最直接了解乐器发声和音量的方法,就是听一些不用扩音机系统的真人演奏,或干脆买件乐器回来"亲自操刀",那么当你再去听那些CD上的罐头音乐时,就不会毫无准则地去调节音量,不但使声音失真,乐器变形,
耳朵受罪外,日子久了,听觉也可能受损呢!音量控制的最高技巧和器材的最佳表现当然就是能把乐队或单一乐器或是真人唱歌时的音量原汁原味地还原!这也就是一些HiFi友日夕追求的1:1的音量,同样比例的体积和同样大小的立体音场。他们是希望把整个交响乐队搬回家去作现场演奏!有些发烧友以为只要把世上最贵的器材搬回家,就可以做到。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例子,这位 主人翁廿年前所创下的纪录,现今仍未有人能打破,一些前辈级的发烧友至今仍然津津乐道. 虽然事隔多年,部分器材型号已模糊不清,但主要器材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试把它列出来,让大家知道这套组合是什么料子。
  
讯源:黑胶唱盘Gyrodec加青金石唱头和Odesey唱臂(光是这组合的价值,在廿年前已是十多万港元!)  
前级:Burmester顶级前级(价值约八万港元)。  
后级:(一)Stax的顶级功放(每声道600W A类,峰值输时有3000W,它的样子像一个大行李箱竖立起来的模样,每声道独立,   每部重二百多磅!值港币廿多万元!) (二)EAR胆后级两套(共四件,单声道设计,每声道200W,共约港币十多万元)。  
频率均衡器:ADC美国全自动电脑调校频率均衡器,约港币二万元。  
音箱三对:(一)法国Cabassee7号仔(旗舰级,高2m多,每只箱重180磅,约值八万元)(二)Tannoy的西敏寺(旗舰级,身高约2m多,硕大无比,起码要四个大汉才可搬动,约值八万元)(三)Altec的大号角音箱(型号是7xxx,已记不清了。体积比衣柜还要大!约值六万元)(四)德国Magnat牌的火焰高音箱一对,作超高音用。(五)Decca铝带高音两对(六)Audio Pro瑞典制造专业用超低音(约衣柜般大,内置分音器及功放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当年亦用上两只。)

廿多年前,这样的组合的价值,对我来说已是天文数字,所有的器材都是极品级数,表现如何?  
   
大声就是靓声?(下)   
   上次介绍过一套二十多年前的超级组合,它的主人翁叫"大声叶"。虽然听过这组合的发烧友不多,但听过的人,保证一生难忘.  
这组合虽然放在一个面积约有50多平方米的厅子上,但光是器材和音箱已占去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大声叶在听音乐时并不是只听一对音箱而是全部开声;他喜欢以1:1的音量来听音乐,换句话说,真乐器的音量(音压)是90dB的话,他就开到90dB的音量,要是大交响乐团的强奏是110dB的话,他照样比例开到同样的音压才感到过瘾,他才觉得像真。初听这组合时,声音的质感,重量感和规模感受极为庞大,只是结像过大,音场混乱,后经几位高手悉心调校后,虽然是三套大音箱加上几对超高音和超低音箱一同发声,人声、乐器和大型音乐的乐队的型体和音场都相当不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种从容度,质感和爆棚时那种天崩地裂,摧心裂肺和排山倒海的强横霸道的气势。当时还没有发明CD,发烧友听的都是黑胶碟(LP),而当时最爆棚的LP,令发烧友闻碟色变的碟有两张:一是Telarc暗红色盒装上印有几个士兵站在大炮旁边的封面那张录有柴可夫斯基1812 音乐的碟,这碟有HiFi杀手之称,最令人心寒的是那段炮声,唱片上的刻纹成之字形,当时无论什么形式的唱头都难以顺利唱完这段炮声,大多数唱头都会跳线,一些比较差的唱头甚至连唱针都被扯脱,连累喇叭或功放也损坏;另一黑胶碟是什么名已模糊,只记得唱碟的封面是漆黑一片的夜空,上有闪电划向地面,它录有一些真实的大雷雨片段,也录有真实火车走动的声音,这两张碟当年不知唱坏了多少唱头和烧掉多少扩音机和音箱,一般人等闲不敢以此碟向人演示,就以今日数码时代的器材,我相信除了一些极品器材外,一些所谓高档的器材也未必可以应付得来,其难度之高可见一斑。听过这组合已过了廿多年的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听交响乐时,整个交响乐团就像在家里演奏,最强奏时也不感到吵耳,但你已听到手心冒汗。"教父高"(香港极负盛名的发烧前辈之一)就曾对我说过一句至今我仍清楚记得的话,他说:"大声叶不单止把交响乐请回家去,而且是两队之多!"这不不算夸张,当我正襟危坐地坐在皇帝听1812的炮声时,那七万多元的青金石唱头轻松地唱过那"之"字纹时,那炮声竟像炮弹轰中座位一样,整张梳化有抛起的感觉,正当大家都担心功放和喇叭有没有烧掉时,大声叶指着那部有声压指示的电脑频率均衡器笑咪咪地说:"现在最高的声压是123dB,够未?未够的话,可以再加!"这时大家已面如土色,呆在当场,不敢作声!(大家都知道,120dB声压已是人耳的极限,若稍长时间在此高声压下,耳朵听觉将永远损害!)当时有发烧友叫"Encore",我慌忙起身让座位与他,乘方便之机逃遁,而其他发烧友也借取饮品为名,躲到厨房去!听炮声还不算是什么,最恐怖的是听火车入站时,那种火车迎面冲过来,你像被火车撞倒和辗过,心口有被压得透不过气来和窒息的感觉,令你惊心动魄,冷汗直流!(大声叶后来告诉我,当时的声压是126dB!) 我仍记得当晚散会后,在街上,的士在我身边响号我也听不到。第二天,老婆说为什么叫你也不答话,说话时又那么大声?是否聋了?幸好这现象只维持了两天,听觉便复之,以后再到大声叶处发烧时,每逢听炮便躲到厕所去。自从那次后,我听过不少其他人的组合,无论怎样了不起,也只是觉得鸡声鸡气!这也是导致我日后的组合,动用到过百喇叭单元的原因之一。故事说完了,目前在香港和很多地方也再难听到大声叶般的组合(大声叶已移民他去,我们
都很怀念他)。而这经历使我深切体会到,目前的HiFi虽然是如此进步,但跟真实演奏,仍是有一大段的距离,就算以大声叶的组合看来,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在廿多年前他这样的玩法绝对先知先觉,君不见今天世上极品级的大型音箱组合,例如Infinity的IRSV,Cello的旗舰,Gensis的四柱组合音箱和WAMM等的巨无霸级音箱组合,不都是用上众多不同的喇叭单元组成的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世界上目前一般的HiFi产品,包括你我的组合,都只是一种妥协下的商品,仍然难以和真实的现场演奏相比.
一般发烧友对器材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所有的组合,只要喜欢的话,要开多大声就照开可也,结果令到声音刺耳难听,一不小心就连喇叭或扩音机也毁掉。为什么很多组合一开大声就产生失真、刺耳而难听的声音呢?组合衰声的原因众多,一时也难以说清楚但若你的组合一开大声就不好听的话,你可能忽视了下面所列的环节中出的问题。
   
(一)喇叭单元的极限任何单元都有它本身的极限,一只5英寸的低音单元,你不能期待它的表现和15英寸的相同,(否则,工程师也不会设计和制造大的单元),这正如你把一对书架式的音箱开到和一些大音箱一样大声的话,它肯定会因为驱策过度远超过单元本身工作极限而产生失真和刺耳的声音,更甚者,单元会永久性损坏或烧毁!要靓声的话,单元必须在本身线性范围内工作,要大声而又要靓声的话,一定要用多只单元一起工作。这例子正好说明大声叶用这么多对音箱才可以做到惊人的效果,也说明了为什么一些极品级的大音箱用上那么多的喇叭单元才可以制造庞大的音场和音压。明白上述的道理,你就知道无论你的书架喇叭贵到无伦,被人评到天上有地下无,在大音压时肯定会输给一些多单元的大型音箱。要唱大声的话,肯定是要用大音箱,这是物理定律,任谁也难以改  
变的。  
(二)器材的极限就算你有大音箱,也不见得可以开大声,因为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前级和功放的性能也是直接影响声音的重要原因  
若你的讯源和前级不匹配的话,又或你的功放功率不足以推动音箱,或功率的宽裕度不足的话,例如用一部只有几十瓦的功放去推一些灵敏度只有80dB的音箱的话,听唱歌或一两件乐器还勉强可以,一旦听交响乐或一些爆棚音乐时,由于力水不足,往往造成失真而产生刺耳的声音。若功放被驱策过度,工作不稳定时更会自毁或烧掉音箱。所以用多喇叭单元的音箱时,必须要用相匹配的功放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三)聆听空间的影响当你的组合稍大声便吵耳或嘈杂不堪的话,未必是组合或音箱出了问题,也许是聆听间出了问题!若你在一间小房间里放进一对大音箱,而房间里缺乏吸音物料,当稍大声,声音急速地在房间里的六个平面反射和折射,也会产生刺耳、嘈吵和混乱的感觉,这就表示房间不能负荷这样高的音压,必须把房间的吸音处理好或把音箱换掉,才可解决问题。又或你把一对小的书架音箱放在一个50平方或更大的厅子里听交响乐,将声音放到稍大时,便听到失真和吵耳的声音,这都是音箱和空间不能好好配合的结果。  
(四)音箱的摆位若音箱摆在不适当的环境中,例如附近很多强力反射面,或不规则的墙,很多时都会令声音刺耳嘈吵,若你的摆位工夫了得,又懂得迁就的话,问题也可解决的。由于摆位是一项相当高难度的技巧,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日后有机会再谈吧。

    最后,你会问,怎样去控制音量的大小才恰当。很简单,当你听到声音有紧张的倾向,有绷紧的感觉,高音带硬质和刺耳时,请把音量收小至顺耳便可。因为组合一有上述的表现时,表示它正在失真情况下工作,明白没有?一套好的组合在一个高手的控制下,就算你听大型的爆棚音乐时,你也可以轻松地和朋友交谈而毫不费力,音乐一点也不会有嘈吵的感觉。一般组合在播某些单一乐器或独唱之类的音乐时都可以做到1:1的音量,只要你能稍为留意真人唱歌和真乐器的音量,你可以很容易控制音量在适当的响度。但若你要求在播交响乐和一些大型音乐时达到像真的话,你得要像大声叶一样,弄一套巨无霸组合!切勿强你的器材所难,否则你不但有机会在朋友面前出丑,分分钟连器材也烧掉,吃不了兜着走呢!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7-5-10 15: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理解一些烧友为何把音量开的很大,大音量聆听,尤其是用耳机,对听力会有严重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38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7-5-10 15: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着舒服就行,只是音量大了损伤听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7-4-12
发表于 2007-5-10 16: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般9点到10点左右的音量,感觉hd600的灵敏度还是很高的,过11点就太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91

帖子

1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3-3-8
发表于 2007-5-16 1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3-29 03:34 , Processed in 0.108357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