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 发表于 2023-12-18 21:32:51

sven 发表于 2023-12-17 20:58
我多说几句,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录音开始接触古典音乐的,从一开始听到的是磁带,后来是CD,再后来是数 ...

八度是一比二的关系,纯五度是2:3的关系,纯三度是3:4的关系。而钢琴上因为平均律的调音法,注定已经是有缺陷的和声体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提琴的和声永远更好听)

这段有些不理解可否介绍一下
钢琴的八度五度三度会跟小提琴不一样吗?或者说钢琴上的C和弦135和小提琴的135会有哪个不精准吗?还是更复杂的和声有半音以外的写法?我有点不明白意思

小白 发表于 2023-12-18 22:06:30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12-18 22:08 编辑

fay 发表于 2023-12-18 21:32
八度是一比二的关系,纯五度是2:3的关系,纯三度是3:4的关系。而钢琴上因为平均律的调音法,注定已经是 ...

钢琴的平均律音准是一种妥协方式。妥协了才能靠固定音高的琴键去演奏不同的调。弦乐器不固定音高,因此和弦可以演奏得更准。

sven 发表于 2023-12-18 22:47:35

本帖最后由 sven 于 2023-12-18 22:56 编辑

fay 发表于 2023-12-18 21:32
八度是一比二的关系,纯五度是2:3的关系,纯三度是3:4的关系。而钢琴上因为平均律的调音法,注定已经是 ...
钢琴的平均律是纯靠暴力算出来的,也就是一个八度(1:2)里面拆出来,就是2开12次方,均分成12分,因此钢琴的三度和五度都不是完全的几何关系。弦乐器的音节里,升e和f就不是一个音,当然需要耳朵非常灵敏才能听出来,在钢琴上这是一个音。当然对于海菲茨来说,听不出来的就不配拉小提琴了。

钢琴的平均律并不是最好听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转调方便。

有意思的事,巴赫的钢琴曲其实准确叫well-temepered clavier,并不是equal tempered, 他用的很可能并不是平均律,而是一种妥协了之后的律法。

如果真的很发烧的话,也可以按照巴洛克的调率法去调现代钢琴。

sven 发表于 2023-12-18 22:55:04

其实我觉得科普兰的那本书《如何听懂音乐》就挺好的。那本书的原标题叫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 “我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恰好就对应了这个问题。

天方夜谭天说地 发表于 2023-12-19 02:54:16

本帖最后由 天方夜谭天说地 于 2023-12-19 03:23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23-12-18 18:14
我看不少人在说“作曲家试图传达的感情/作曲家的意图”云云,其实作曲家不一定有明确的“意图”。音乐作品 ...
不是引申什么大意义,不是那种看文章要知道什么中心思想的。
就是一种直接感受。可能用词不是很好,意图这个词。

譬如弹两只老虎,小儿歌曲,很简单调子,单用一只右手弹几个单音,人的感受就会觉得无聊。
假如给莫扎特改编,你猜会如何?
他肯定左右手里加很多流畅有趣的旋律让曲子变的有意思;没什么特别深刻意思,纯粹为了轻松快乐,意图就是轻松快乐,但表现肯定有高低水平,传到给观众感受也会有不同,触动观众水平有高低,说的是这个,传达情感,音乐里的表情。
记得莫扎特电影里,有一段他把曲子现场改编而变的更有意思,更触动人的旋律,周边的人听了都被吸引住,这种吸引是纯粹的,每个人的本能感受,不用思考什么特别深刻意义,藏于人dna里了

假如音响回放加个什么味,反而就觉得多此一举,或许就听这个味而已,但音乐里的精华没那么纯粹了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19 08:15:42

         谈音乐欣赏必然离不开音乐色彩,调性色彩、和声色彩、乐器音色共同影响音乐色彩,如果连这样常识都不懂,而去谈什么唱片演奏家、声音美学,那只能在音乐欣赏的路上走进死胡同。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19 20:02:48

sven 发表于 2023-12-18 22:55
其实我觉得科普兰的那本书《如何听懂音乐》就挺好的。那本书的原标题叫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 “我 ...

      这本书确实很好,多看几遍学到了很多东西。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0 18:23:47

      标题音乐已经成为很重要的音乐形式了,大海就是描写大海,野蜂飞舞就是写野蜂,圣桑写动物就是那一堆动物。无标题音乐一定要具象化的理解确实也没有必要,但也不是就一定不能具象化理解,这就要看欣赏者接受到了哪些音乐的表达,形成了如何的大脑反馈。音乐爱好者如何发现和感知音乐里所蕴含的声音细节,毕竟声音细节才是引起人思维反馈的前提,听什么、如何才能把握住声音细节才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0 18:27:41

      音乐色彩的创造离不开乐器音色的运用,所以对音色的感知是音乐创作和欣赏跳不开的能力。

fay 发表于 2023-12-21 06:44:57

小白 发表于 2023-12-18 22:06
钢琴的平均律音准是一种妥协方式。妥协了才能靠固定音高的琴键去演奏不同的调。弦乐器不固定音高,因此 ...

原来如此 您能不能听出来呢?

fay 发表于 2023-12-21 06:46:19

sven 发表于 2023-12-18 22:47
钢琴的平均律是纯靠暴力算出来的,也就是一个八度(1:2)里面拆出来,就是2开12次方,均分成12分,因此钢 ...

怪不得
原来如此
我是从小学过 钢琴 电子琴 那么电子琴估计更加暴力都订好了钢琴还要调 学了可能有8年10年
听到过有的时候感觉小提琴不准原来是钢琴不准吗?!

fay 发表于 2023-12-21 06:49:12

天方夜谭天说地 发表于 2023-12-19 02:54
不是引申什么大意义,不是那种看文章要知道什么中心思想的。
就是一种直接感受。可能用词不是很好,意图 ...

关键的音降半个整个低声弦乐部分给的狠低沉就两个音 悬疑阴暗电影也惯用这个低声部方案
管乐吹奏其实感觉还是有些谐謔的感觉吧?节奏和弹动的感觉

sven 发表于 2023-12-21 09:44:53

fay 发表于 2023-12-21 06:46
怪不得
原来如此
我是从小学过 钢琴 电子琴 那么电子琴估计更加暴力都订好了钢琴还要调 学了可能有8年 ...

小提琴准不准纯粹是靠拉的人耳朵灵不灵,和手指灵不灵,连小提琴家年纪大了都可能拉不准,别说普通人了。当然如果普通听众耳朵不灵的话,也听不出来人家拉得不准。

小白 发表于 2023-12-21 09:58:21

fay 发表于 2023-12-21 06:44
原来如此 您能不能听出来呢?

有时候能感受到小提琴拉和弦比钢琴更优美,其实这就是因为小提琴拉得准的话,和弦“更和谐”。

bthans 发表于 2023-12-21 11:46:07

小白 发表于 2023-12-21 09:58
有时候能感受到小提琴拉和弦比钢琴更优美,其实这就是因为小提琴拉得准的话,和弦“更和谐”。

我这个年纪学小提琴还来得及嘛?:Q 刚买了一把:lol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里面有什么?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