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评测 耳放 查看内容

主观听音标准探讨文章3篇

2013-6-19 16:01| 发布者: 耳机俱乐部| 查看: 913| 评论: 0

摘要: 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 任何审美都是有其标准的,音响美也不例外,但对于音响美,人们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绝对标准,无论从理论中还是从实践上都应该肯定这一点,存在的是其近似的一致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共性即 ...
     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
   任何审美都是有其标准的,音响美也不例外,但对于音响美,人们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绝对标准,无论从理论中还是从实践上都应该肯定这一点,存在的是其近似的一致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个人不同的审美标准中的共同部分构成了HIFI的标准。

   从这里出发,我说说我理解的音响美的标准。一套好的音响它的声音应该是“神形兼备、和谐统一”的,所谓“形”即是高、中、低频,“神”是细节。自然的“形”是三频段比例合适,衔接平滑无痕迹,非常顺畅,实际听音不会感到有某频带突出,一气呵成。细节则嵌入三频构成的大背景,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的消退,无半点勉强,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远观为其构图而惊叹,近看为其细腻的刻画而唏嘘,如若细节时刻凸然纸上,便少了一份应有的大气与灵动。无“神”,那仿佛隔雾观物,又仿佛看VCD,人的一举一动虽然看的清,但总是模模糊糊,人和背景缺乏真实的质感,换上DVD配和高品质的监视器,就会发现原来太多的情节都埋藏在那朦胧的表面之下。一套好的音响是什么声音呢?是大气、柔顺、空间感强烈、乐器和人声质感逼真的声音,静有其细腻,动有其气魄,可以深入揭示不同类型音乐的内涵。

   前面说过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平衡、和谐是人人都欣赏的,可以认同的,音响美的另一面就在这个个性之中。这好比寻觅配偶,有人喜欢丰满一点的,有人喜欢苗条一些的;有人喜欢高的,有人喜欢娇小的;有人喜欢活泼的,有人喜欢文静的,不论哪一种,都是一个“神形兼备”的人。但“形”绝不应该个性到“畸形”的程度,任何“形”的个性与变化都在和谐统一的范围之内。“神”也是这样,明眸善睐的女孩子就是吸引人,但眼睛不停的转就有猴戏的嫌疑了,更别说到了搔手弄姿的程度了,脱离了“形”的“神”就不成为“神”了。

   我记得刘汉盛(记忆总不是很准确的)曾经有一段话论述如何选择音响,他说冷的、硬的、薄的就错了,暖的、柔的、厚的是对的,音响美是要符合人类的自然本性的。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耳机获得独特等美感,如提升中高频和高频,收紧低频,可以获得清晰的细节和透明的音色,声音显得“中性”,具有揭示力;提升中低频可以获得量感足、有力的低频;增加低频的混响(耳机可以用谐振来处理)可以获得温暖的音色。如果一只耳机高频和低频有提升,将中频降下去,由提高和降低的具体频率不同,那可以是厚实有磁性的声音,也可以是高频明亮、低频轰响的声音;要是低频做些提升和谐振,极高频提升和高频降落,会是一个温暖、饱满、空灵而黯淡的声音,这些声音具有了独特的美感,它使聆听某一类音乐时获得的愉悦感,但无法适应所有类型的音乐。

   耳机适当提升高频和低频不是坏事,高频适当的提升,频率响应曲线整体上平坦而光滑,声音会是相当优秀的;耳机的聆听方式与音箱不同,适当提升低频改善低频的听感也未尝不可,解决耳机低频的根本办法是加一只超低频音箱,但是这样做对设备和调教者的水平要求很高,不会受到欢迎。

   总之,美,以真为帅。



       讨论:透明:声场、定位、形体、细节与亮度。
   在论坛讨论时经常提到某些耳机声音透明,这些耳机中往往有些偏亮,那么亮度是不是达到良好的透明度所必需的呢?我说说我的看法吧。

   所谓透明无非是介质中杂质少,看的清楚。一只耳机的声音如果要透明,那么良好的声场、定位和细节是必需的,要达到这些依靠的应该是声音的平衡和全频带极低的失真,特别是高频和中频。关于定位和形体感我想多说几句。在生活中声音的定位是没有唱片中那么清晰的。我家附近有一个老年人的小民乐团,每到夏天的晚上这些老人就在路边演奏(可以算自由场吧),我经常去听,不论睁眼闭眼从来就没听见什么定位,高音乐器和低音乐器,声音都是一下子散开的,偏偏这种自然的声音又是唱片里没有的。现代的立体声录音技术给我们制造了幻象,模拟自然的声音,也不错呀。这时确实有定位,因为听音的不是我们的耳朵,而是一支支麦克风,处理各种乐器之间关系的也不是我们的大脑,而是录音师手中的器材。一般来说,发烧友都是倾向于清晰而细小的定位的,这是应该的。要是过分追求了,反而会不自然,会缺乏乐器间自然的交流。我个人也喜欢准确清晰的定位,但我更喜欢不那么细小的定位,这样我感觉声场更自然,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形体感呢,不是象工笔画一样勾边。大家看看周围的东西,物体的边缘是真的存在条线呢,还是由于两个物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感呢?我看是后者。乐器的形体感也是这样,表现的应该是实体,是形象,形象完整了,线条自然就清晰了,如果靠提升某频率来勾边,反而会影响形体感。

   在我听过的耳机中,声场、定位和形体感都比较好的有HD600和AKG K240M,偏偏它们都是被认为是“暗”的耳机。声音明亮的耳机所带来的听感应该是一种透彻明亮的美感,宛如温暖明媚的阳光,并非是真正的透明。还有细节没说,这个问题我在以前也说过自己的看法,细节丰富是失真极低时全频带具有良好解析力时才会有的,并非中高频处某个频率的突出,后者准确的说是“突出某些细节”。

   说了这么多,我要说的就是一句话:明亮与声场、定位、形体和丰富的细节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所有也就没有理由用这些性能为一支声音偏亮的耳机开脱了。

   耳机声音偏明亮我想无非是这几个原因吧。一是为了获得某种美好的音色;二是作为监听工具提高清晰度、语音可懂度和突出细节的需要;三是为了取悦消费者,使他们感到声音清晰;四是振膜的性能和振动不能有效控制时产生的失真。



       声如其人。
   玩音响的人分歧最大的是什么?是对声音和器材的评价。在这个人口中相当优秀的器材,在另一个人眼里甚至不值一提,究竟谁说的对?

   音响的主观听音评价是一个主观经验的过程,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对音响美学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后两者又涉及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等,真真有查户口的必要了。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我的音响导师噢),在学校里听耳机音量不小,听的时间也长,现在听力有些下降,我拿HD600和SONY D777给他听,开到最大音量,仍然嫌小,说“完全推不动”。我用时音量开到60%-70%就感觉够了,同一件事情就有了相反的结论。也许这件事不是很有说服力,但在平时与各位朋友的交往中对响度要求的不同比较常见。前几个月我和fhq在一起听叶立TA26和音乐传真X-CAN,fhq认为X-CAN的音色暖厚,很有音乐味,TA26动态好,声音有些粗(这要怪我原来的CD机了)。我也承认X-CAN音色美,但我并不喜欢,只是觉得有些甜腻,不如TA26细腻有灵气,我们从自己的喜好出发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一个人在搭配音响时,他的生理条件、性格、修养、经验等都在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构建出的声音就是这个人在一段时期内的映象。对终极声音的追求是个自我寻求的过程,人随声变,随生活变,对声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是人内心世界发展的无限可能所决定的。而物质世界为个人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有限的,最终得到的声音是在有妥协的前提下个人对音响美的最终解释,也是对自身相对稳定的认识。这就是我说的:声如其人。

   其实这是个老话题了,我继续炒冷饭啊。

   搭配音响是对自身的认识,评价音响何尝不是如此呢,认识终究是来指导我们行动的,主观评价时个人的特点起到的作用与搭配音响是一样的。这里谈主观的东西比较多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音响评价的客观标准,排除个人间的差异性,人们对音响美的认识是有其共性的,科学研究也为音响美的客观标准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音响美欣赏和评价的共同标准会与美学结合形成音响美学,音响美学的内容是影响主观听音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看器材评论时会发现评论中往往用一些共有的词汇来形容其声音,比如:“厚实”、“通透”、“柔和”、“肥”、“慢”、“亮”、“暗”等等;同时,一些符合音响审美客观标准的优秀器材经常的被用来作为参照。通过这些共有的词汇和与较标准的器材比较,音响的主观听音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他人。
在传递过程中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对同一个词汇不同的人的经验是不同的,理解也不同,对参照器材的体验同样也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评论者要既要掌握音响主观评价的客观标准,又要尽量准确的用语言描述自己评价的过程和感受,减少误导他人的可能。作为读者,要学习音响评论的客观标准,尽量多的了解相关的音响技术,读评论时多注意评论的过程、背景,而不是简单的接受结论,最好能够了解作者的文风和媒体的特点,这样就能更好的掌握作者要传达的意思,得到正确的信息。

   耳机的主观听音评价,也不脱离这些原则。由于个性的差异带来的争论不少,如对GRADO的争论、对AKG的不同态度、看待DT931和DT770PRO的不同观点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是优秀的器材。在我们的论坛上大家也是个性迥异的:小白版主热情,注重对美感的追求,对缺点抱着扬长避短的态度,文风华丽生动;我是比较中庸的人,对优点褒扬的多些,对缺点比较容忍;大饼可是严肃的人,别看吃起来味道不错,可不饶人,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喜欢打人屁股;CYC老大,有水平,有见地,鞭笞入理,有型!有型!唯脾气不太好,太COOL,不愿意收马仔,时常扁我和小白。还有各位老哥我就不一一讲到了,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喜好。
世界因差异而精彩,我们的论坛也是这样。

   我喜欢说题外话,我觉得喜欢玩耳机的朋友(不包括没条件玩音箱和备一副耳机做个人音响的音箱烧友)多多少少在性格上都有些自闭倾向,较内向一些,个性比较强。“声如其人”嘛,耳机音响是个人音响,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代表着个人对美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不易与外人分享的,而耳机的个性又强于音箱。

   嗯,内向没什么不好,个性强也不是坏事,唯希望大家能够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让我们的论坛更加精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9-28 18:43 , Processed in 0.0454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