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评测 耳放 查看内容

小白刊登音乐旧文之二: “原始还是现代? ——巴托克钢琴协奏曲

2013-6-19 14:39| 发布者: 耳机俱乐部| 查看: 1948| 评论: 0

摘要: 发布: 2008-9-18 11:14 | 作者: 小白原始还是现代?——巴托克钢琴协奏由 莫扎特、舒伯特、萧邦、老柴那种优美抒情、流畅如歌的音乐恐怕没有人会拒绝。奇怪的是,同样的是古典乐爱好者,对现代音乐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

发布: 2008-9-18 11:14 | 作者: 小白

原始还是现代?

——巴托克钢琴协奏由

    莫扎特、舒伯特、萧邦、老柴那种优美抒情、流畅如歌的音乐恐怕没有人会拒绝。奇怪的是,同样的是古典乐爱好者,对现代音乐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前不久去听一场外国钢琴家的独奏音乐会,上半场弹肖邦时人人正襟危坐,凝神细听,到了下半场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一亮相,不一会便有人退场。与笔者同去的朋友尽管皱着眉头认真谛听,可散场后还是告诉我不喜欢那首“乱七八糟、挤眉弄眼”的曲子。同样是钢琴奏鸣曲的经典,为什么萧邦和普罗科菲耶夫的遭遇如此不同呢?


    当然,不欣赏现代音乐并不说明修养低下。托斯卡尼尼、海飞兹不也讨厌许多现代音乐吗?前者看贝尔格的歌剧“璐璐”气得破口大骂,后者虽也演奏过不少现代作曲家题献给他的作品,却从不拉斯特拉卫斯基、贝尔格、勋伯格、巴托克、欣德米特的经典现代协奏曲。你能说他们的音乐修养有问题吗?

    闲话少叙,先归正题。本文介绍的是巴托克的钢琴协奏曲,首屈一指的现代钢琴作品。假如你爱听现代音乐,那你肯定知道这是可列入本世纪最伟大钢琴协奏曲的杰作,其地位绝不在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第三之下。假如你自认为听不懂现代音乐甚至反感它,我建议你先从巴托克钢协听起。而我推荐的这个版本,我敢说是它的最佳版本(至少也是最佳之一)
从本质上说,钢琴是打击乐器,其最大优势在于自如的强弱变化和复调演奏的便利。论歌唱性,它绝比不上弦乐器甚至木管乐器。尽管在舒伯特、舒曼、萧邦等浪漫派大师的努力下它已能够“唱”起来.唱得几乎不比弦乐器差多少,现代作曲家们还是冷酷无情地剥下了它迷人的外衣,把它打击乐器的本性充分暴露出来并发挥到极致。如果说印象派钢琴大师德彪西还只是把钢琴视为音色丰富的调色扳,那么巴托克简直将它当成了一套能敲出88个音的“定音鼓”。


    好了,按下Play键,一次伟大的演奏开始。这是当代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的意大利人波里尼与同胞阿巴多的配合。芝加哥交响乐队为他们协奏,德国唱片公司(DG)最好的录音师克劳斯-海曼(Klaus Hiemann)坐镇负责记录这场乐坛盛事。时正19772月,波里尼35岁,阿巴多44岁,风华正茂的年代。
 
    第一首,巴托克的第一钢协,1926年作曲家45岁时的帕创作。拿章它和相差不到20年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第三钢协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别之大令人震惊。一个是浪漫、辉煌得几乎“发腻’、“过头”的后期浪漫主义(钢琴大师阿劳认为它们与其说是古典音乐不女说是电影音乐),一个却彻底屏除进种抽抽噎噎、浓重庞杂的作风,以极其简练而澄净的古典风格回归自然、回归原始。


    什么是原始?原始时代的音乐重节奏胜过旋律、只有打击乐器而无弦乐器。而这正是此曲的大致特点。

    听,从一开始钢琴就以打击乐器的身份登场,在定音鼓和铜管阴森森的陪衬下,音乐透出一股奇特的蛮荒气息。听惯、听腻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浪漫主义作品的耳朵足以为之一振!第一主题节奏动力十足,而旋律单纯得近乎原始。在这个主题中,节奏因素竟要超过旋律因素。如果这已使你感到惊奇的话,那接下来的音乐发展就更出乎意料了。因为除了刚才的第一主题还清晰可辨外,其余的主题更加零碎,有的恐怕只能称之为动机。这些短小而极富特点的动机既象一些书上说的那样有“巴赫味道”,又有些匈牙利民歌的节奏特色。只起和声烘托作用的弦乐在铜管、打击的掩盖下成了不为人注意的背景,几乎没有机台演奏完整的旋律,甚至完全去掉关系不大。正是由于弦乐器这一人情味最足、音色最温暖的乐器的缺乏和铜管、木管的喧嚣、打击乐器的刺激音响,咄咄逼人的节奏推动力和大型乐队的威势更彻底地展示了出来。    


    在这儿,钢琴的音色不需要象在莫扎特、舒伯特、萧邦、德彪西的作品中那样美,而要有些粗野尖刺。要指出的是青年时代的巴托克本人的演奏风格正是“野、粗、硬”。虽然随着艺术风格的不断深化,他的演奏后来变得雅致精细了些,但可以想见,巴托克在弹奏自己的第一钢协时肯定象他所说的那样“象个地道的蛮子”。同大部分现代作曲家一样,他们关心的不再是发出悦耳舒适的声音或者以真情打动人心,而是超越了前人制定并已实践了数百年的条框规矩(包括和声学、曲式、调性体系),把触角伸向了音乐表达能力的极限。

    不过在打破传统这方面,可别把巴托克和后来的勋伯格、贝尔格、凯奇、利盖蒂等现代音乐大师相比。巴托克虽个性独创极强,但时刻不忘传统。他的理想不是自由无调性、十二音,也不是真正地回到巴洛克时代或照搬匈牙利民间音乐索材,而是各种不同因素的最均衡的、最富有个性的融合。在第一钢协里,奏鸣曲式仍清晰可见,调性也非常明显(三个乐章分别为EGE),巴赫式的对位写法更随处可见。然而和莫扎特、贝多芬等巨匠一样,前人用过无数次的平凡手法一到他笔下便那么独特新颖、不落俗套。点石成金,非得大手笔才行!
 
    第二乐章堪称巴托克最富有灵感的制创作之一。有人说现代音乐的致命伤是写不出好的慢板,这乐章给这种论点最有力的回击。在整个乐队的沉默中,打击乐器和钢琴开始了长长的对话,真是前无古人的写法! 那风格依稀有点象德彪酉,却绝无其精致雕琢。说是对话,细听却又极似钢琴的独白,打击乐器提供了一个神秘幽深的背景,又仿佛心中郁郁的主人公独步幽林发出的脚步声。乐章中段,钢琴成了百分之百的打击乐器,以固定不变的持续低音为木管上逐渐升起的一支曲调作伴奏。我最为之倾倒的地方在五分零五秒前后。在这儿钢琴一声叹息,木管上升起一支优美而忧伤的曲调,钢琴在极高频以晶莹的音色相衬,那情景,令人沉迷。

    正当音乐使人欲眠时,打击乐器突然敲出一个冲力极强的节奏,古怪的长号滑奏与之呼应。比第一乐章还要热闹过瘾的第三乐章开始。钢琴独奏以一个简直不成旋律的旋律进入,如马达奔驰,刺激性竟不下于重金属摇滚乐!和第一乐章相似,在这儿听不出任何长线条的旋律主题,有的仅仅是稍纵即逝、穿插交错的动机。第一乐章的几个主题的变形在这儿依稀可辨。(记住,这种独特的手法是巴托克的个人特色之一。) 短小的动机构筑起一个宏伟的乐章,真是天才之作!

    第二钢琴协奏曲从一个特征鲜明的号角主题开始,这个主题以不同形貌、在不同乐器上多次出现,有点象主导动机,不仅如此,它还象种子一样引出其它动机。以钢琴陈述的第一主题十足的巴赫味道,但处理的方式一听就不是巴赫。巴赫式的对位手法在这个乐章中大显身手,乐队的不同声部(又是没有弦乐)间、乐对和钢琴间不断围绕主题展开对位。在乐队内部进行对位游戏时,钢琴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尤其引人。两个主要主题都有相当规模的变化发展,从七分零二秒到八分零五秒间,钢琴上有个技术艰难的华彩段(应当指出,全曲的技术都十分艰难,充分显示出作曲家的钢琴演奏水准),其索材来自号角主题。

    第二钢协的慢乐章是全曲最长的一段,由慢板、急板、慢板三部分构成。纯净的圣咏主题以带弱音器的弦乐奏出,音色暗哑,似乎暗示着一个痛苦的人在寻求心灵的宁定。由定音鼓伴随的独奏钢琴与之对话.就仿佛第一钢协慢乐章中钢琴和打击乐器对话那样。几个沉重的和弦使人心情沉痛万分,一幕悲剧已开始。中段,钢琴突如其来地活跃起来,奔驰如飞,奏出怪诞的旋律,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时有所见的那些小精灵登场了。木管短促尖利地嘶鸣。不久,钢琴缓和下来,柔和晶莹的音色弹出一个扦情性的主题。可没多久这主题再一次变得沉重起来,低弦乐器的震音造成恐怖的背景气氛,最后圣咏主题再现时已变得阴森黯淡,宣告主人公寻求安谧的渴望终告失败。

    第三乐章的刺激比起第一钢协的第三乐章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由鼓和钢琴共同奏出的主题野蛮残酷,舞蹈的节奏使它听来极似食人生番的狂舞。这个主题在乐章里的作用近似回旋曲的主题,反复出现,但每一次的面目都有很大变化,决不象典型的回旋曲那样只是简单的重复再现。出人意料的是第一乐章中的号角主题和第二主题竟又改头换面出场。这一次它们用了节奏感更强的三连音形式,不过我们能毫不费力地辨认出它们的形貌。这乐章里钢琴在绝大多数时间如铁锤敲击,力道比第一钢协的末乐章更狂暴粗野。对钢琴家来说,如此爆发力、耐力的考验实在太难了! 和李斯特、萧邦一样,身为作曲家兼钢琴大师的巴托克只是写给自己演奏的,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技巧能否胜任。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8 03:58 , Processed in 0.05446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