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87|回复: 6

初烧十年—音响可以发出的声音,金参考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64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20-11-15
发表于 2024-5-17 18:4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初烧十年—音响可以发出的声音,金参考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渐体会到有些失败始于目标的制定。我们制定的目标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实现了吗,抑或只是在追寻一碗珍珠白玉汤。如果有人实现了,我们能实现吗,我们有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吗。
         
          为了能更好的分析这个问题,我尝试先解剖第一个问题。一个理想的音响系统能达到什么状态,即金参考的音响系统可以达到什么状态。
            
       从逻辑上来说音响的还原有两个标准:1,录制现场真实的声音。2,录音师录制美化的声音。
        
        普通烧友很难有条件对标这两个标准。我这里可以提供一个粗躁的案例。
        学生时代在我喜欢的曲目里有很多理查德不来德曼的钢琴曲。现在已不记得当时的回放器材,有可能是一个杂牌随身听,也有可能是电脑音箱。
        工作以后,在上海八万人体育馆听过理查德不来德曼的现场演奏。座位在后排。记得当时除了觉得可以现场聆听钢琴王子的演奏有些兴奋,新奇。关于演奏本身并没觉得很出彩。理查德的曲目我觉得是比较舒缓的,感情上没有很大的起伏,对现在的我来说比较适合做背景音乐,我现在已经很少播这首曲子。
         从喜欢到不那么感冒,我认为大概率是审美偏好变化了。我并不认为,那时的电脑音箱比现场验证演奏以及现在的音响效果更好。关于声音的差异,我并没有印象有很突出的差异。
        一个小插曲,在理查德的音乐会中,穿插了一段中国音乐家的竹笛演奏,明显音色比较优美,演奏的节奏快,起伏大,作为一个外行我觉得演奏水平很高,但是曲目本身不动听,感觉是纯炫技,并不打动人。很多传统乐器的录音好像都是如此,我来评价就是演录俱佳,就是曲目不打动人。有点遗憾。
       之前的回帖中有提到乐器真实的音色,我也有类似的体会。我最近听的钢琴曲是比较宏大的,有穿透力的,这种音色我的猜测是通过残响来实现的。邻居演奏的钢琴我也听过,也是有明显的残响,和穿透力的。理查德的钢琴曲我的记忆并没有很明显的残响,也不宏大。这种差异我想有可能是钢琴,演奏技巧,曲目,录音造成的。个中原因还望有识者告知。
        
          在各种文字描述中,小提琴的音色总是被蒙上一层美妙的色彩,让人向望。我第一次听小提琴演奏是高中的文艺演出,坐在前排。同学从小师从音乐学院教授学习小提琴,当时已是专业八级。但是拉的声音,依依呀呀真的像拉锯。后来有一次在乐器行,听买家试琴,几万块一把琴,拉的也像锯木头一样的。
         我在音乐会也听过两次小提琴,一次近场一次远场,声音虽不似锯木,但也不出彩。
          用音响听小提琴,也有一些比较出彩的,但没留下特别深的印象。直到有一次我从长边摆位换到短边摆位,听白头佬,小提琴的声音还是蛮优美的。音色还是有点像锯木,和我听过的真实小提琴是一个味。但就是优美动听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黑皮肤美女,如果没亲眼见过真的很难想象黑人的皮肤也可以这么漂亮。我印象中穆特卡门幻想也是一样的味道。
         
           关于录音,我老婆公司里录过一首歌,就是一首歌一个人唱一句,在年会上放一下。我老婆跟我说她们唱歌其实都不好听,但录出来效果还不错。这个录音我听过,以业余水平来说确实还可以。我想一般的录音也应该都会对原声做一些美化。
         
           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歌是电视剧《血色浪漫》的插曲《屹粱梁》。这首歌一直没找到高解析的版本,我都是用手机,电脑听的。后来还找到一个录像,是原唱龚琳那在一片空地上唱给潘石屹的,这个录音就比较平淡无奇。我的猜测电视剧的版本是经过录音美化的,上面录像的版本应该更接近真实人声吧。

          类似的案例还有我喜欢blibli 上云方哥哥的箫声,几乎每一首都很好听。但其中一个他考级的视频,声音就比较平淡。两者的差异,我想除了他考级的,都是加了混响的。
         我曾经见过录音制作的描述,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请制片人审核,不通过的话就返工或者这个项目就枪毙。从这角度来说录音师的目标并不是真实还原而是尽可能美化。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录音行业的响度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说,金参考就是录音室远场监听的系统,这是录音师给制片人展现的声音,也是想向观众展现的声音。
         如果用录音现场真实声音做金参考,在逻辑上,录音的目标就应该是真实还原。从我的猜测,应该很少有录音师愿意以真实还原为目标。
         
        不同录音室的设备是不同的,但是录音室的设备,房间声学的标准是相同的。我的理解按此标准,声音是可重复的,有较强的一致性。
      
       在24年上海音响展,有幸听过罗杰之声的Q212.演示厅面积目视有上百平,而且有一定的声学处理。我猜应该是比较接近录音棚的效果了。但演示的的曲目我不感冒,听着也就无感。
      
        之前试听过几家商家,其中有一家试听室都有声学装修,代理的器材种类也多,几间试听室声音都不错。我觉得这个商家可以做为银参考了。我升级第二套系统,当时带着自己喜欢的cd碟,Sony d50录音笔(耳机大家檀有人分享d50可以媲美万元台机,当时买来听耳机的),还有我的书架箱。Sony的录音笔上音箱系统,听下来素质是完全不行的。我自己带的cd 碟当时用yba 的cd4播的并不理想。以我带的adele 和王菲为例,感觉人声有点发闷,用商家出样的器材也是如此。商家的cd 碟都播的蛮好,但商家的碟总共三种类型人声以童丽这种hifi 歌手为主,还有民乐和交响。虽然播的都蛮好,中规中矩,找不出缺点,但也不打动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年轻时喜欢气质美女,不管是知性,优雅,高冷,还是狂野都可以吸引到我。这些歌就是漂亮,但没有出众气质的美女。
      当时考虑的是买的Cd碟片质量不高。还请商家推荐了cd 碟的商家。这家的cd 碟,人声都是hifi 歌手,器乐都是不那么知名的音乐家演奏。我喜欢的音乐,歌手一张也没有。价格一般200多一张。我买过两张,和银参考一模一样的调调。
        adele 和王菲的碟,后来大概又买了一两个版本的cd,效果都差不多。后来有了数播,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或许这真的是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结论与讨论:
          1,真正打动人心的是乐曲,音乐家的演奏,录音师的后期创作组合成的音乐。金参考可以把音乐回放的没有瑕疵,但是如果音乐本身不打动人,还是不能感动到我。
          举一个极端例子,赵本山唱天空之城,不管用什么器材回放,我想都没有这首曲子的美感。
          所以任何问题都从器材上寻求突破不是解决办法。还是得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有些碟播不好,不代表回放不好。有可能是这些碟本身的问题。
            2,回到问题的本源,用金参考可以达到我全部的目标吗?虽然我没有机会实践,我的猜想是不能。如前所述,我听过adele 最好的版本是在笔记本上,但是这个音是破的,有很大的失真,是有缺陷的,但是那种烟嗓的味道就是美的。就像林黛玉虽然是病态的却是美的。
           就是在笔记本上听了以后才喜欢了adele.之所以想听音箱回放的声音,就是想听没有缺陷的,更精致的声音。但这首歌失真的声音,刚好契合了这首歌的情感表达。所以追求精致与感动在这这个例子上是南辕北辙了。
            既然音响不能实现全部的目标,那么哪些哪些目标是音响系统可以追求的,哪些并不是音响系统的优势呢?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221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21-5-8
发表于 2024-5-17 23:4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pchris 于 2024-5-17 23:44 编辑

音响其实说简单也简单,hiend追求就是要听到让你感兴趣并且感动或者震撼的素质之声,一定要100%还原已经开始走邪路了,举个例子管风琴没有回放系统能还原,家庭听音环境也不可能还原音乐厅或者露天那种空间,发烧应该是享受,而不是走火入魔。

点评

感性,享乐型,甚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欣赏,非要试图用理性思维去分析剖解,就索然无味了。  发表于 2024-5-18 0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6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7-1-8
发表于 2024-5-17 2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ygod 于 2024-5-17 23:53 编辑

录唱俱佳的女士歌碟建议还是蓝调咖啡馆这张,感情很好,略有烟嗓感,乐器演奏音色、定位和空间泛响表现非常好,这个音箱系统一定要合格才行,不然声音出来会好像很空旷感觉,
理查的演奏会广州听过三场、广州体育馆、大剧院、中山纪念堂,体育馆是演唱会感觉、大剧院的声音比较好,不过他的手感已经很一般,按键灵动不足。

点评

已下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8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64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20-1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0:4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ygod 发表于 2024-5-17 23:50
录唱俱佳的女士歌碟建议还是蓝调咖啡馆这张,感情很好,略有烟嗓感,乐器演奏音色、定位和空间泛响表现非常 ...

已下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3-13
发表于 2024-5-18 12: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所云的帖子,音乐的核心就是旋律,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偏偏说了几百句

点评

把简单问题复杂,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时都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8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64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20-1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2:2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的宝妈2017 发表于 2024-5-18 12:12
不知所云的帖子,音乐的核心就是旋律,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偏偏说了几百句

把简单问题复杂,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时都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3 04:35 , Processed in 0.07647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