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2007 发表于 2008-6-17 02:20:42

“精致”之美——小评莫扎特《小夜曲》K525的三个版本

相信各位朋友对莫扎特的这部小品不会感到陌生,这是一部曲风清新,曲调优美的小作品。我想,即使是对音乐没有任何感知的朋友都不会拒绝自第一个音符飘进他的耳朵后我们仍然坚持让他听完最后一个小节才停止。事实上,莫扎特写过不少小夜曲,其中最出名也被演奏最多的是这部K525号小夜曲。当他在创作这首小夜曲的时候(1787年,31岁)正值他正忙于创作那部著名的歌剧《唐璜》(Don Giovanni)。而那一年,他还完成了2首弦乐五重奏(C大调和G小调)。

鉴于小夜曲的由来,我们无从查考莫扎特为什么或者为什么场合会写出这样一首作品。当人们1955年发现的此曲原始手稿说明,这本是一部5乐章的作品,但第一小步舞曲被他删除了。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这首K525《小夜曲》被当作莫扎特最出色的作品之一。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首乐曲在莫扎特在世时却从未演出过。

gemini2007 发表于 2008-6-17 02:22:14

我们先来欣赏由马里纳爵士指挥他自己创立于1956年并执棒了22年(1956-1978)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录制于1974年的演奏录音(EMI)。

在第一乐章快板里,马里纳爵士以稍快的速度,以小编制的弦乐,将宫廷音乐精致的一面玲珑地呈现了出来。明亮、轻快,一气呵成。


进入第二乐章,行板,爵士依然为我们提供了轻盈流动的音符。3分26秒开始的一段变奏极其优美,充满绅士风度。


第三乐章,小快板的小步舞曲,爵士在速度的把握上恰如其分地令弦乐充分展示了精致的美。


当第三乐章以1分58秒结束后进入了第四乐章,回旋曲式的快板,马里纳爵士又以他那特有的英国式的温文尔雅而幽默的演绎莫扎特天才般的形式感和对位感。

gemini2007 发表于 2008-6-17 02:23:25

接下来我们要来听听沃尔特大师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的演奏。这是一支专门为大师在1939年组织起来的合奏乐团,被大师以不同于他当年训练维也纳爱乐的方式训练出来的高品质交响乐团。沃尔特的指挥风格温厚端庄,将乐队各声部处理得非常有歌唱性,被誉为“莫扎特专家”。他对理想音响的追求使他亦能充分调动乐团每个成员使之演奏出他理想的音响。

第一乐章,饱满厚重,这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师有意将速度放慢,二是加重的低音提琴,本是小编制的曲目被大师运用大编制的乐团去演奏,少了点精致,多了几分温厚。各声部的变化充满张力,低音提琴有如牛筋党,与明快喧亮的小提琴相互呼应,好不热闹。这是一种“音乐性与音响性”悦耳的结合。


第二乐章行板被大师处理成了类似于慢板,没有了我们常听到的莫扎特轻盈,却淡淡地渗透出些许的幽怨。中间的断句有意被拉长了。这是充满了大师独特情感的诠释。让我们来看看大师在去世前(1962年)不久的一次受采访时谈到莫扎特的内容:“在莫扎特身上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他一直在努力为达到至臻境界而奋斗,包括他的艺术成就,精神与意识的境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嗜爱美食美酒与美女的人。就像福斯特具有双重灵魂一样,同样有着两个灵魂占据了莫扎特。”(There are two sides of Mozart’s character: He who strove for the highest development of his capacities, his soul’s and mind’s capac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who loved good food and good drink and girls. So, like in Faust’s two souls, there lived two souls in Mozart.)正是因为沃尔特式的理解,大师为我们带来了这种与第一乐章充满矛盾的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大师的处理同样首先是令人激动的音响听感,场面较为宽大,强弱起伏把握得很到位。但在轻快中依然略带忧伤。


很快(但仍然比马里纳爵士慢几秒)进入第四乐章。又是双重表现。小提琴充分将优雅与精致表现出来,强奏时大提琴满腔激情地加入后似乎将矛盾的冲突又一次呈现出来。2分54秒起直到结束,完全是两种情绪的交织与攀爬,最后我眼前仿佛已经没有了精致的翩翩少年,而是一个《贝五》中的斗士。

“莫扎特的音乐表面上明朗欢乐,但骨子里却有一股阴暗忧郁的情绪,因而他的作品(特别是《女人心》总是体现一种矛盾心理,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摘自《牛津音乐简明词典》第652页。

gemini2007 发表于 2008-6-17 02:24:33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卡尔·波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作为生于1894年,于1964年被授予“奥地利音乐总指导”称号的奥地利指挥家,与维也纳爱乐合作了长达40年之久,实属罕见,指挥与乐团间的那份默契已经可以想象了。人们常常将波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相提媲美。这次指挥的是本国作曲家的作品,录音时间是在1976年,5年后这位大师在萨尔茨堡辞世。波姆的指挥,严谨朴素,气势宏大。

第一乐章,灿烂!所有声部处理得干净利落,速度较沃尔特快,较马里纳的稍慢,应该说是恰到好处。弦乐表现大气,辉煌,处处透出的阳刚之美又被波姆不失时机地把那份精致交代了出来。


虽然波姆的第一乐章总时间最长(6分11秒),但已经令人在不舍中进入了优美的第二乐章。浪漫曲的处理,波姆中规中矩,没有矫情。弦乐的质感是晶莹的,音色与音乐一样优美。


第三乐章,轻快,明朗,完全体现出维也纳爱乐在舞曲演走上的华丽特质,中间甚至有一小段以2把小提琴的主奏将旋转的曲风表现得晶莹剔透。

第四乐章,波姆为我们带来了大编制乐队演奏小编制作品的典范。能听出庞大的弦乐组合,但音响的把握恰到好处地又告诉我们这是一首精致的小品。略带调皮和嬉游曲处理方式,四次主题的重复直至以朴素准确的语言结束全曲,使您充分领略到波姆大师举重若轻的指挥造诣。



三位指挥家为我们带来了三种不同的演绎方式,或轻盈,或沉着,或华丽,但三位都为我们带来了莫扎特式特有的美的听觉享受——这就是“精致”。

zzz 发表于 2008-6-17 09:02:39

马里纳的快节奏比较适合现代人,爽快的感觉。
伯姆中规中矩,端庄的感觉。

小白 发表于 2008-6-17 15:02:07

我听过一个美国ORPHEUS室内乐团录制的版本(DG),也是现代感十足的演绎. 速度明快,动态鲜明. 不过就这首作品而言,我更认同BOHM那种古典式的操作手法,朴素,细腻,端正.

damian 发表于 2008-6-17 20:06:24

:) LZ最近好贴不断啊,非常好的听音感受和唱片介绍.

gemini2007 发表于 2008-6-18 10:36:42

来此坛时间不长,抱讨教学习之愿。觉坛中高手云集,抑或器材外设,抑或软体内涵,均让在下收益匪浅。故斗胆将在下听音来个人陋感若干呈坛,实乃抛砖之笔,终为获各位前人点拨。文中不当处,还望各位雅谅为感。

感谢!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6-18 11:07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08-6-18 11:08:02

期待继续发好文! :)

musictigerhan 发表于 2008-7-9 22:29:51

LZ确是爱乐之人. 音乐才是第一位的. 学习了:)

myzcj 发表于 2010-3-8 22:48:05

小弟进来学习了,不知道楼主那张DG版的能否买到

pieryu 发表于 2010-3-8 23:21:05

顶了. 我也上一套小夜曲助兴. :lol

[ 本帖最后由 pieryu 于 2010-3-8 23:31 编辑 ]

音乐之神 发表于 2010-3-9 20:28:37

马里纳和圣马丁室内乐团还有个极为出色的版本。
此版录音效果乃是室内乐里的精品之作。
不知与楼上是不是同一版。

kbohm 发表于 2010-3-10 11:05:46

瓦尔特的单声道的比立体声的更好,更加优雅欢爽,维格的版本演录俱佳。

一直觉得马里纳的莫扎特有形无神,此君能跻身指挥大师行列是我一直比较纳闷儿的事儿。。

kbohm 发表于 2010-3-10 11:09:59

回复 13# 的帖子

不是一版,实际上emi那版在我听来是最苍白的。马里纳85年在decca还留有一版,演录都较emi版为佳。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精致”之美——小评莫扎特《小夜曲》K525的三个版本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