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讓LL飛得更高------試聽HIFIMAN EF6放大器
大家好,我是小張。小張曾經在今年2月份聽過HIFIMAN的HE6平板振膜耳機,這是WINNY先生最新的心血作品,小張聽了之後三天不知肉味,一邊吃白菜一邊寫下金幣文章《讓LL飛一會-------簡聽HIFIMAN HE6耳機》(詳見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54490&extra=&highlight=%2Bchrisalex&page=1)
HE6耳機阻抗標稱50歐姆,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實際聆聽失真較低,聲音透明,高頻延伸自然,空氣感LL,能夠較好地反應前端的素質。雖然擁有W元級高級耳機的水平,但很遺憾當時手頭只有RKV耳房能夠較大力地驅動,所以無法聽到驅動LL的聲音狀態。使用過HE6的L都曉得,這付耳機是相當吃功率的(HE6的薄膜和金的導體膜都是極薄的,所以功率大都被極薄導體造成的電阻吃掉了),83.5DB的功率難道真的要我出動家中的LDH分體純甲類單聲道後級嗎?!這樣的玩法我覺得已經失去意義,聚會搞一下可以,但沒有實際的意義。到底有沒有便宜的解決方案呢?
有的!
[ 本帖最后由 chrisalex 于 2011-11-8 19:51 编辑 ] 先谢过校长美文:D 前排看校长!!!!!支持国产HIFI业!!!!!
在中国要搞了好看的面板真难--...
支持这句话:便宜的解決方案!
[ 本帖最后由 小白鼠 于 2011-11-8 19:44 编辑 ] 便宜的解決方案,我一直在等待HIFIMAN米飯先生的配套作品,已經定型號為EF6的原廠一套西裝,我說,等你正式量產了我想聽一下,謝謝。米飯先生的EF6據說當中改了好幾稿才最終定型,甚至包括外型。終於在半年後,我聽到了這台作品。
EF6研發的首要目標便是驅動好HE6,其實在2010年年中,也就是HE6剛剛推出市場時,配套耳機放大器EF6的研製就已經擺上了議事日程。初代機是使用晶體管分立元件的兩級放大結構,但作出後卻發現功率還是不夠大。當時還有一個小故事,HIFIMAN有一位工程師是從DENON過來,負責生產管理,還有一個工程師DIY出身,負責研發,兩人來比賽,各做一台樣機,請米老闆來聽。前者做的樣機信噪比LL,諧波失真等參數比後者用洞洞板做的樣機高一級級別,不過參數好不表示聲音好聽,聲音偏硬偏猛,很像DENON的風格,而後者的洞洞板樣機聲音水潤有音樂味。
[ 本帖最后由 chrisalex 于 2011-11-8 19:52 编辑 ] 来啦:lol 占位。。这个外壳不是一般的。。。 由於初代機的功率不足夠驅動HE6,在2010年年底的時候,整機的改進方向確定為再增加一級放大,使輸出功率再次提由於初代機的功率不足夠驅動HE6,在2010年年底的時候,整機的改進方向確定為再增加一級放大,使輸出功率再次提高。到2011年初時產生了兩個方案供選,一個是膽石混血(用12AU7或者6922作為前級放大管);另一個是用頂級的OPA627運放做前級的全晶體管結構。其實小張是看好前者的,在這樣的成本控制下,前級出味,後級出力,可能是最合理的選擇方案,但是,電子管前級需要獨立的升壓牛,成本太高,箱子也不一定塞得進去,所以放棄。在2011年第二季時,終於定下了目前大家所見到的後者結構,在經過大半年的精磨和外殼修改,EF6終於面世了。
說到外殼,我將毫不掩飾地表達對之前那個版本機殼的偏愛,前面板是金屬制,代替了目前的有機玻璃,兩邊的散熱器從上面就展露開來,並打磨成圓角,看起來相當飽滿,白色的音量旋扭與黑色的底色產生異趣,不笨重不單調,整機看上去非常協調,而現在的機器外殼,我冊那,木噱噱額。當然,外觀問題,是見仁見智的,有朋友覺得新外觀好看的嗎?
下面小白先生拍攝的新舊款機器的照片,你更喜歡哪一個?
[ 本帖最后由 chrisalex 于 2011-11-8 19:54 编辑 ] 前排!就等着它了 就算装鞋盒子里,只要好声怎么都行:victory: 老版样子漂亮:hug: 我有个猜测,头领一直不差钱,请哪位了解的人说说,满足俺的八卦需求:hug:
标题
旧的 嘿嘿,防回复:victory: :L 在15MM厚的亞克力前面板上的三段信號切換,從左到右分別是:RCA信號輸入1
RCA信號輸入2
6.3立體聲信號輸入
按一下,上面的指示燈會點亮成桔黃色。 确实老版本的造型要有美感的多,真不知道厂家为什么要放弃原来的造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