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震”非玄学,科学也,有专门的学科,专门的研究应用…… |
关于避震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器材振动越少是约好的,这包括机器自身的振动,和外界传过来的振动,在大多数时候机器工作时自身的振动是大于外界的,比如音箱的振动大于地板,这时如果音箱与地面隔离的话(软接触),箱震就完全让它自由发挥了,会消耗一部分原本属于声音的能量。而音箱与地面硬接触得话,相当于地面可以稳稳的抓住箱子,让它不容易振动,让单元的做功更好地回归声音上去,让声音更加清晰更加有力!所以个人更倾向于器材的硬接触 |
厉害了 |
调音就是按照有震动来的,避震算是二次调音 |
关注 |
好文,已看已mark |
原来零振台不是没有震动,而是可以保证始终能回到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个有意思 |
前面已经说过,听音环境下的震动情况比光学实验更为复杂,因为空间中充满了声波,尽管共振频率不同,任何设备都可能吸收空气中的声能发生共振(声能转化为机械能),喇叭产生的地盘传入地板,再经由机架等传入设备,引起设备的震动。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需要避震,那些设备对震动敏感? 逐一进行分析: 对于机械转盘,黑胶,这类不用说,震动直接作用于唱针和光头拾取信号的过程 对于解码,数字转盘等,震动影响内置晶振稳定性 对于电子管前级和拥有大型电容的后级,震动可能会引起可恶的麦克风效应 对于喇叭,震动可引起单元失真 因此,震动作用于重放的任何环节,是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那震动是如何产生的呢,除了以上说的两种方式,声波共振和传入的震动,设备本身也会产生震动,比如机械转盘,电源牛在工作的同时,也会有部分电能转化为震动,特别是供电质量欠佳的情况下。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零振台主要设计来隔离外界震动,对于设备本身的震动,他也无能为力(所以没有人用零振台来垫音箱),我认识的大烧,应用零振台的同时,也会配合这个
![]() 说到HRS压块,不得不说一下他的作用原理,之前说了,避震有几种方法,这个属于吸震的方式 共振是声能转化为机械能,吸震就是将震动转化为热能,这个就设计到一个前面提到的概念,阻尼性。 阻尼性就是将震动通过内耗转化为热能的方式,阻尼材料其实在日常也常用,汽车减震垫就是由一种经典的阻尼材料,丁基橡胶构成,这个属于高分子阻尼材料 ![]() 汽车上用的止震块 当然,我们常用的避震道具,也有应用这一原理的 ![]() tiglon避震板 tiglon应用的金属镁也是一种阻尼金属,主要是靠内部晶界位错耗散能量,但通常金属的阻尼性比高分子阻尼材料阻尼性要低10-100倍,高分子阻尼材料难以维持一定的形状,限制了他在日常中的应用 汽车止震板是这样的结构
![]() (待续) |
好文!搬沙发等续集! |
今天谈一谈导震,振动具有向周围传导的能力,动能向外界传导的过程中,随时间变化,振动物体本身的振幅逐渐衰减,导震是跟隔振基本上相反的机制,隔振是避免外界震动传入,而导震能力是将自身震动导出的能力。跟声波在物体中传递速度相似,材料的导震能力基本上遵循固体>气体的规律,材料的硬度约大,导震能力约强,所以金属通常具有较强的导震能力,一些特殊材料,如氧化锆珠或者其他材料制作的陶瓷珠,由于具有较强的导震能力,早已在避震设备中得到应用。 ![]() 每个FE大钉应用了三颗陶瓷珠 ![]() 与FE大钉类似的还有法郎钉 通常这些应用瓷珠的避震钉还主打“悬浮”的概念,这个概念了解了零振台的工作原理可以很好理解,如果震动来自水平方向,如果承载物与基板之间处于“滑动”或“滚动”的状态,基板的相对位移(震动)并不会影响承载物的水平运动,承载物继续保持平衡状态。 可以说这类避震钉很灵活的处理了水平(悬浮)和垂直(导震)方面的震动。 ![]() 音神的水晶避震板采用了水晶使承载物和基板之间保持“悬浮”,同时兼有垂直上的减震能力(水晶吸收)。 然而导震,需要由一个前提,那就是震动导入的地方需要拥有较大的震动承载能力,也就是说,基板需要有足够的质量,设备自身震动通过钉传入的时候,引起基板的震动要足够小,试想如果设备下面如果喇叭下垫块轻飘飘的泡沫,泡沫比喇叭箱体震动还大,那是多大的灾难! 还好,天然就存在质量大,自震频率又低的物质,那就是各种大理石或花岗岩块了,所以有经验的大烧都会教导新烧:架子下要放大理石!大理石要厚! ![]() (待续) |
写了也不少了,有说得或理解不对希望各位大烧来拍砖,指导 写这篇帖子的目的是总结这段时间的收获,因为我系统还在组建中,上面的内容都是我四处家访和查阅文献+脑补的来,所以我没有写避震具体方法,仅仅只是为科学避震启发一点思路 总结几点: 1单一设备难以完美的避震,hifi避震需要复合隔振,吸震,导震的综合应用(就连零振台也不是十全十美) 2要根据设备选择合理的避震措施: 对于本身震动的设备,如喇叭,选择隔振/导震的方案,如townshend隔离器或钉+基板 ![]() 对于自身震动不大或者是被动震动的设备,选择吸震+隔离+导震的方案,重在综合应用。 最后,分享一个本地契而不舍的“疯子”自创的综合避震大法,个人觉得其系统重放品质不比零振台加持的系统逊色 ![]() 肖邦钉+ABA避震板+水晶避震层(碎水晶价值20内)+淘宝上500的天平台+大理石基板 |
楼主了解那种插电的主动零振台吗?![]() |
学习了,不错的论文!!! |
db211559 发表于 2018-1-17 21:59 不好意思,文笔不行献丑了 |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4 20:06 , Processed in 0.077058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