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6723|回复: 63

[发烧理念] SONY动圈旗舰耳塞 MDR-EX1000 个人听感分享

[复制链接]

373

主题

4262

帖子

472

积分

核心会员

俱乐部铁杆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2
注册时间
2004-11-21

优秀版主奖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1-9-16 11: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SONY动圈旗舰耳塞 MDR-EX1000 个人听感分享
_MG_0782.jpg
_MG_0784.jpg

_MG_0787.jpg

_MG_0788.jpg

_MG_0789.jpg

_MG_0793.jpg

前言:
    首先要感谢SONY公司提供这次试听的机会,能够让笔者有机会再一次感受到这款旗舰产品的魅力。也希望籍着这次机会,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下,MDR-EX1000给笔者的个人感觉。同时,也计划在中秋节的那个周日,搞一次MDR-EX1000广州随身听爱好者聚会。谢谢!


正文:
(一)耳塞技术参数及包装配件
    新一代的旗舰,无论在声音风格及素质方面,还有喇叭单元开发及腔体结构方面,最后到线材使用及设计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及投入了不少本钱。主腔体首次使用了坚固轻薄的镁合金外壳,记得SONY过往的耳塞是从未使用镁合金作为硬件主体的,镁合金只有在头戴耳机及旗舰随身听设备上才会使用。而这次突破,对SONY而言也是首例。喇叭单元与此前的采用的生物纤维振膜相比,更进一步。MDR-EX1000采用了全新开发的16mm液晶高分子振膜单元,能够再现高清晰度高精度的声音。此外,MDR-EX1000能承受最大200mW的输出功率,耳塞的阻抗为32奥姆,灵敏度为108Db/mW1kHz,频率响应范围为:3-30000Hz,这些一切,比起过去任何一款旗舰都强。

    线材方面,MDR-EX1000采用了7N-OFC超高纯度(约99.99999%)无氧铜导线,让声音信号传输损失更低,更忠实再现完美音质。原配导线长度为1.2米,属可拆卸挂耳式L型插头设计,挂耳绕线处备有一根可根据个人耳型差异任意调节的软金属,使佩戴舒适感及牢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戴上MDR-EX1000后,彷如无物。但绕耳的位置因为导线中含有可任意调节的软金属线,所以较导线主体粗,对于戴眼睛的用户而言,会略为不变。值得一赞的是SONY耳套的佩戴舒适度,实在让笔者感叹,算是笔者听过的入耳式耳塞里面,佩戴舒适性最佳的一款。

    这款SONY旗舰的包装可算奢华,纸盒比上一代旗舰MDR-EX700简洁。但内里却更有内涵。真皮便携盒,但其实并不便携,大概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及展示耳塞,所以这个携带盒比MDR-EX700那个长方形便携盒体积大很多,但保护性更强。坚固的盒子加上红色的内饰耳塞固定槽,高贵而不失稳重。除了体积略偏大,其他缺点几乎没有。

    配件方面,MDR-EX1000配备了7种尺码(SS/S/MS/M/ML/L/LL)的混合型硅胶套,适合长时间的佩戴及聆听音乐。另附有3中尺寸(S/M/L)的噪音隔离耳套,能更有效地对周边环境噪声进一步衰减,从而拥有更细致宁静的听音感受。在配件里面,SONY还考虑到一些习惯线控的用户。特别配备了一根3.5mm0.6米的 I型插头导线。材质与原线一致。


(二)真实佩戴感受
    正如先前提到,在实际佩戴方面,MDR-EX1000感觉相当优秀。虽然是入耳式耳塞,但戴上耳塞之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听诊器效应方面也较ER4B,E3C,之类的美系动铁入耳耳塞低,但前提是绕线后导线须从后背垂落,不要从前胸垂落。SONY采用的混合型硅胶套,佩戴舒适感比任何一款耳塞的硅胶套都好,插入外耳道后,基本没有什么不适感觉。比起音特美的三节套,舒尔的硅胶套都明显舒服。隔音方面,这款耳塞的隔音较此前的MDR-EX700好,但比起老美的动铁入耳,稍为逊色。但在户外使用,基本会比一般非入耳式产品好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ONY这款旗舰,不适宜骑车或跑动着的状态去聆听,因为在耳机外壳侧面有一个调音孔,当跑动或者骑车聆听时,会因为气流冲击而产生影响。所以建议不要在骑车时或跑步时佩戴。


(三)个人听音感受
    接下来的听感分享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独试听的个人听音感受部分,第二部分为对比试听的个人听音感受部分。每一首试听的曲目,都会注明出处及选用器材等。

全文试听所使用的器材:

_MG_0774.jpg

_MG_1026.jpg

_MG_1022.jpg


播放器:

            MZ-RH1SONY / MA)便携HIMD WALKMAN
            MZ-R50
SONY / JP)便携MD WALKMAN
            D-SJ01
SONY / JP)便携CD WALKMAN(随身听20周年纪念机型-运动系列)
            D-NE20SONY / MA)便携CD WALKMAN
            PCM-M10SONY / CN)线性PCM录音笔
耳放:STB3-Pro-V3ECCI)便携耳机放大器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SONY
MD碟:
SONY ES 74
             SONY PRMD 74
             SONY MD60

CD碟:      
      《茹此-精彩13首》 许茹芸 (上华唱片)
      《忘记你我做不到》 张学友 POLYDOR HK
      Verdi & variationsI.MUSIC CHANDOS EN
      TITANIC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电影原声大碟 SONY MUSIC SOUNDTRAX/SONY CLASSICAL  
      SUPPE OVERTURESPAUL PARAY DETROIT STMPHONY ORCHESTRAMERCURY US
   《Dvorak in Prague A Celebration SEIJI OZAWA / BOSTON STMPHONY ORCHESTRA SONY CLASSICAL US
   《有缘再续……情歌2 梅艳芳 (华星唱片 HK
      SCHUBERT TROUT BEAUX ARTS TRIO PHILIPS US

PART 1)独奏
    第一部分,属于MDR-EX1000的单独试听感受,不存在有其他耳塞对比,纯为个人听音感觉部分。故以下只谈个人主观感觉。

1.分享的第一首歌是 <再见>---张震岳《思念是一种病》 (滚石唱片)
播放器:MZ-RH1
耳扩:STB3-Pro-V3
MD碟:SONY ES 74
    这里分别尝试用直推和加耳扩进行试听,首先感受一下MZ-RH1直推的感觉。这是一首带有摇滚曲风的作品。低频比较突出,贝斯和鼓都是亮点,手上这条MDR-EX1000低频量感比笔者手上的ME-10EX及主打耳塞MG-LJ05ES都多。但量感不算过度的那种,直推的声场不算很宽,但也没有感到有头中效应。乐器分离度不错,但直觉告诉笔者加耳扩一定会提升,但直推声场规模不大,应该有的乐器基本都能交代清楚了,人声润色不算多,听感比较淡,齿音控制相当理想,这个和上一代旗舰MDR-EX700区别较明显。低频仍是笔者觉得可圈可点之处,除了收放速度有点欠缺之外,其他笔者觉得直推的情况下,是基本OK的了。或许和它的路线有关,MDR-EX1000声音真的颇为平衡。高频不算明亮,这个应该和录音有一点关系了。比起过去听习惯的ER4MDR-EX1000低频听起来会更舒服,毕竟低频不会收得太紧。32奥姆的阻抗,相对容易驱动,所以在MZ-RH1上直推,也不会感到尴尬。

    摘下耳塞,从新把MZ-RH1设置为耳扩输出。其实使用这么久,笔者觉得MZ-RH1LINE OUT素质是不错的。直推的MZ-RH1,即使不开声效,低频会有点点偏多,平衡感不及MZ-EH1。接入耳扩,感觉声场拉开了,细节更丰富一点,低频量感没有减多少。不过这首歌本来低频就是主调。理解。人声比刚才柔和些,但润色同样不多。直推略略偏干,加耳扩有了一定改善。细节感有了一定提升。声音的空间感增强了。高频的提升不算明显,只体现在细节方面的提升。但这首歌高频基本可以忽略了。电子乐++电结它+贝斯,高频不是主调。人声,低频,声场等在加耳扩后都有一定提升。MDR-EX1000最让笔者感到激动之处,在于它对齿音的控制,明显比起上一代旗舰MDR-EX700好,这个足以看到SONY这次是真的下了决心去做好一款真正的旗舰,同样地,看到了久违了的MADE IN JAPAN,让笔者想起了此前心爱的MDR-E868,原厂的精品,的确是花了一番心血去缔造。


2.第二首分享的作品是一首小提琴音乐 <LIPPEN SCHWEIGEN>
播放器:MZ-R50
耳扩:STB3-Pro-V3
MD碟:SONY PRMD 74
    这是一首现场演绎的小提琴作品,伴奏的乐器有大提琴,倍大提琴,钢琴等。主音小提琴声音所表达出来的那份质感,相当细致,密度感不错。MDR-EX1000诠释的小提琴,所散发出来那股淡淡的松香味,能让笔者充分地感受到动圈高端产品的水平。整体听音感觉是宽松而悠扬的。虽然只是用MZ-R50直推,但整个场感的表达很到位,空间感良好。大提琴所鸣奏出来的低频,下潜深且力度强。低频稳健有力,量感控制得当,没有过度。中高频细腻温润。三频段衔接良好。钢琴的声音形体感很强烈,提琴的泛音比以往听过的动铁耳塞多。各样乐器的分离度都不错。而且空间定位清晰可辨。加上现场和声的听众,乐曲所带出的音乐氛围良好。

    直推试听完毕后,尝试用耳扩去再次驱动MDR-EX1000,和先前大致相同的地方是,加入了耳扩后,MDR-EX1000的提升比较明显。乐曲的空间感增强了,声场在先前的基础上,有往外延伸的感觉,乐器的定位及结像更加清晰。场感更加自然宽阔。加入耳扩后,驱动力更大,低频的下潜及力度得到提升,凝聚力更强,收放速度也较直推快。但低频量感却变化不大。中频的提升主要是在于声音的润色方面,小提琴的声音更加柔滑,相比之下,直推时则略微偏干了。高频较先前更精细,延伸的感觉更明显。总体上,上了耳扩,声音在分离度及整体解析力方面,都得到一定提升。声场更宽松平坦,空间层次感更鲜明。MDR-EX1000在得到良好的驱动力提升的同时,声音的变化也是相对明显的。


3.第三首分享的作品是一首流行音乐 <猫与钢琴>---许茹芸《茹此-精彩13首》(上华唱片)
播放器:D-NE20
耳扩:STB3-Pro-V3
    这是一首女声流行作品。唱片于97年推出,这张唱片也是一张十分优秀的精选集,里面的每一首歌,都是经典。11首国语精品加上2首粤语新曲,组成了这张唱片。许茹芸的声音属于那种很清透的风格,但声音略略偏薄。乐曲的起始是一段钢琴+贝斯,紧接着是钢琴加人声清唱的组合。钢琴和许茹芸的配合,很能突出其声线的清新透明的特点。MDR-EX1000下的女声,感觉质感相当不错,但人声却有别于传统SONY或日系耳塞的风格,没有以往SONY或者日系耳塞的那种甜润文雅的听感。MDR-EX1000的人声却走监听路线,平直且略偏清淡。所幸是SONY的播放器本来人声就细腻温润。MDR-EX1000D-NE20的组合,人声的演绎效果不错。听感及素质都有一定水平。此曲的低频量不多,下潜一般,或许和D-NE20的推力也有点关系了。中高频纤细自然,值得一提的是,MDR-EX1000在播放这首歌时齿音控制同样相当出色。由于是流行乐曲的关系,此曲的录音声场也不算宽敞,不过MDR-EX1000声场营造仍是可圈可点,人声的距离感不会太近,场感比较宽松。以上就是直推的感觉。

    加入耳扩后,声音的质感得到增强,声场比直推时更加平坦宽松。钢琴的质感及力度感都明显得到提升。贝斯量感变化不算明显,但下潜更深,更凝聚。人声的润色变化不大,D-NE20人声部分做得不错,加入耳扩后与直推时,人声变化只是距离感稍稍后移,密度感提升了一点而已。在得到足够的驱动力后,MDR-EX1000的高频细节变化还是让人惊喜的。整体感觉上,加入耳扩,声音更大气,场感更宽广平坦,细节感更丰富,低频下潜,高频延伸都有了一定提升。

4.第四首分享的乐曲是一首圆舞曲,属于大编制的乐曲<花之圆舞曲>---柴可夫斯基《圆舞曲精选》(EMI
播放器:MZ-R50
耳扩:STB3-Pro-V3
MD碟:SONY MDW60   

    第二次选用MZ-R50作为评测的主打音源,我个人认为,MZ-R50从声音素质方面,其实不及上一代旗舰MZ-R30,但MZ-R50作为一台经典MD,推力和LINE OUT输出其实都有相当实力。加上知名度会比MZ-R30好,所以这次选用了MZ-R50作为主打音源。分享的这首乐曲属于大编制音乐类的圆舞曲。也是老柴的得意之作。乐曲带出的感觉是欢快轻松的,跳动轻快的旋律配以优雅的舞步,就是这个芭蕾舞剧给人的感觉,花之圆舞曲通常都是出现在末段,选听的这张EMI圆舞曲精选作品集,此曲被安排在最后一首。原盘的录音电平不高,所以声量开到12/30,直推的声场不算宽,只能算是一般,也许跟录音年代也有点关系,这首歌录音时间属于60-70年代,ADD录音。但音乐的细致度不错。乐器的定位及解像基本清晰。分离度也可圈可点。第一段乐曲的高潮时,小提琴群奏的感觉良好,大提琴所营造出来的低频力度感足,有一定下潜,量感也没有过度。高频不算明亮。后来听回原盘,确实就是这样。全曲最为精彩就是最后的高潮部分,乐曲的气势也从该开始的欢快跳跃转变为大气磅礴。在结合音源及原盘声音等因素,整体感觉上直推的效果,除了低频收得稍稍有点慢,其余基本满意。
插叙一下,其实这张SONY MDW60是一张相当出色的录音MD,声音细腻纯正。而且还是SONY第一张推出的MD碟,十分有收藏价值。基本上大家可以理解为,这就是SONY最早发行且数量不多的高素质录音MD碟。此碟对声音的真实还原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所以,只要用在专业的录音器材上,MDW60绝对能让你满意。不过它的身价也不低,而且市面上的二手存货也极为罕见。故不易求得。
   

    加入耳扩后,细节丰富了,相比之下,MZ-R50直推输出,三频的解析力及声场都不怎么强。还是选择两个段落去试听分析。第一段的高潮和乐曲最后的高潮两处。第一段的高潮,小提琴群奏是加入耳扩后更加有序,声音更具条理性,细节感得到提升。末段的高潮,其实澎湃且不有紊不乱。低频稳而有力,量感始终下潜深且收放干脆利索。高频的纤细度及延伸也得到加强。三频素质在加入耳扩后得到提升,场感更逼真,声场更宽松。MDR-EX1000受到前对驱动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前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声音素质。对于音源及乐曲风格的忠实还原,MDR-EX1000可以胜任。


PART 2)对比
第一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是通过和ER4B的比较,去进行听感分享。
5.第五首分享的音乐是一首古典作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曲名< Humoresque in G-flat Major op.101,No.7>选自《Dvorak in Prague A Celebration SEIJI OZAWA / BOSTON STMPHONY ORCHESTRA SONY CLASSICAL US)。

_MG_0864.jpg
这是一张SONY CLASSICAL出版的古典音乐碟,德沃夏克,一个熟悉的名字,加上日本资深指挥家小泽征尔,和美国著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成就了这张唱片。
播放器:D-NE20
耳扩:STB3-Pro-V3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CD碟:《Dvorak in Prague A Celebration SONY CLASSICAL US

ER4B
    入耳的第一感觉是冷静。ER4B那无界的声场,让你感觉到舞台的那份宽广与宏大。弦乐产生的泛音不多,但密度感很强。全频解析力及细节变现力都达到非定制一流的水平。唯一不太理想的是低频部分,ER4B过于冷静的风格,低频收得紧且量感少。在耳扩的驱动下,ER4B算是得到了一定的驱动力,低频不想直推那般偏软。低频收放速度良好,有一定下潜。中频及高频,ER4B都是底蕴偏薄。这个也是音特美的风格特点之一,声音清澈透亮。高频延伸出色。乐曲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翻乐谱,提琴弓弦磨擦等细微动作,ER4B都捕抓到位。整体上,这首乐曲除了低频的烘托稍稍偏少,在结尾的那段高潮气势有点过于平淡,其他基本上没什么可挑剔了。ER4B的亮点,声场,整体分析力,解像及密度感。缺点,音乐的渲染,及氛围感过于平淡,低频气势略显不足。

MDR-EX1000
    试听MDR-EX1000ER4B之后,给笔者的感觉是MDR-EX1000的声场和ER4B比较起来,有差距,横向不及ER4B宽广。纵深和ER4B一般。密度感及细节其实MDR-EX1000也不弱,只是因为ER4B是动铁耳塞,密度感方面会更有优势,MDR-EX1000则在乐感方面更佳,动圈对弦乐诠释的那种独有的味道,ER4B怎样也达不到那种境界。MDR-EX1000声音的染色也不大,听感属于动圈高端耳塞里面比较干净忠实还原的一款。而且难得的是,MDR-EX1000的三频段都很均衡,没有过多偏颇。这样平衡的声音,几乎找不到它频段/频带上的弱点。但有时候没有缺点,往往被别人仍未过分平衡,变得没有亮点。其实MDR-EX1000是有亮点,亮点就是在它对音乐的那份感觉,舒服自然的听感。让人难以忘怀。三频方面,MDR-EX1000的低频量感适中,下潜深质感佳,中频延展性好且密度高,高频温润自然,毛刺感低,延伸虽稍不及ER4B,但听感较ER4B舒服。相比之下,ER4B高频有点过与锐利了。在听音感觉的韵味方面,和ER4B相比,MDR-EX1000声音更有味道,特别是弦乐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松香味,泛音的量,都比ER4B优秀。整体分析力稍微逊色于ER4B,但差距不大。声场的深度较ER4B好。声音的平衡感更佳。这首古典音乐中,两款耳塞各有特点,ER4B给人透明清洌的感觉,整体偏中高频,声音较明亮,且锐度高,属于偏向体现素质及乐器的分离度。MDR-EX1000则比较注重聆听感觉的重现,听感相当舒服,锐度及分析力虽不及ER4B那般彪悍,但相比之下也不落于下风。在整体素质不俗的前提下,音乐的韵味方面,MDR-EX1000做得较佳。

综合评价:
    两款耳塞各具特色,比较之后,笔者个人感觉ER4B更偏重于弦乐,中高频透彻明亮,高频延伸优秀,但声音的形体感偏薄,音乐氛围的烘托稍不及MDR-EX1000。尤其是在乐曲最后高潮部分,当低频出现以及乐器群奏的时候。ER4B就显得声音有点苍白无力,气势和低频都出不来。而MDR-EX1000则比较注重音乐的平衡性,三频段都能达到较佳的平衡效果。衔接连贯,每个频段的量感与质感的比重控制得相当到位。没有那个频段会比较突出,虽然没有什么亮点,但却又没有什么可以狠批的地方。声场及定位,两款耳塞在此曲所表现出来的素质都相当优秀,ER4B横向较宽,MDR-EX1000则比较平均。定位及声音的结像能力两者都同样达到优秀的水平。均能做到定位准确,解像清晰。这是两款高素质耳塞共同拥有的吸引之处。这首曲的比较后得出,其实两款耳塞各擅所长,算是平手。


6.第六首分享的音乐是一首流行类男声作品<真心的朋友>---张学友《忘记你我做不到》 POLYDOR HK
选这首歌作为听感分享的试音歌曲,除了是因为笔者自己喜欢这首歌之外,还有一点是,这首歌的录音不错。而且用弦乐伴奏,和一般的流行乐的电子乐合成比较起来,音乐感更强。下面谈谈两款耳塞的听音感觉。
播放器:D-NE20
耳扩:STB3-Pro-V3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CD:《忘记你我做不到》 张学友 POLYDOR HK
_MG_1040.jpg


ER4B:
       ER4B给笔者的感觉是,从头到尾都是那般直白,甚至可以用苍白来形容。开端的一段钢琴,声音严肃而冷静。质感及密度都很好。这首歌录音的环境应该不仅仅是一般歌手的录音室。尤其是后面的弦乐伴奏。可以感觉到比录音室大。ER4B的堂音不算明显。营造出来的空间感很大,但声场深度不算很深的那种。声场的横向则拉得很开。背景漆黑安静。乐器有点稍偏冷。但定位清晰准确。中频偏薄,但密度高。乐曲的第一段基本是以钢琴和人声配合。感觉比较清淡。乐器不多,钢琴定位就在演唱者前面人声略偏右下方。第一段过后,弦乐开始出现,ER4B的低频很干净,干净得有点薄和偏瘦。类似与骨干的低音。而且ER4B一定要加推力较佳的耳扩才可以出到相对理想的低频。但低频量感着实不多。而且泛音少收放速度快。鼓声干脆利索。第二段加入了鼓,贝斯,弦乐,结它等,但人声依然清晰易辨,ER4B的声音分析力及分离度可见一斑。三频尚算平衡,但严格上说,低频略偏少。声音的量感均不多,整体声音偏薄,三频的过渡及衔接良好。整首歌给笔者感觉是流行曲其实也有冷静的一面,直白的声音,总体上,弦乐的表现要优于人声。鼓声及低频表现尚可,量感略偏少。优点在于声音清透细致,缺点则是音乐的感染力略为欠缺。只能感叹,流行乐其实真的不是ER4B所擅长的音乐。

MDR-EX1000
        MDR-EX1000入耳的第一感觉是声场的横向窄了。钢琴的声音较ER4B温润饱满,密度稍稍低于ER4B,声音的质感不亚于ER4B,听感会较ER4B舒服。空间感略较ER4B小,但录音环境所产生的堂音较ER4B多。乐器与人声的分离度稍稍低于ER4B,乐器的定位同样也清晰准确。就第一段而言,乐器与人声能很好地配合在一起,不会过分强调分离度。这方面是MDR-EX1000有别于ER4B的。人声部分,MDR-EX1000ER4B中性,ER4B稍偏冷偏薄,MDR-EX1000人声的厚度及密度都达到较好的平衡,但MDR-EX1000的人声润色也不多,比较平直。进入乐曲的第二部分,弦乐出现之后,场面会更宏大。MDR-EX1000所营造出来的音乐氛围很舒服,声场,空间感都不错,而且乐器与人声能练成一个整体,但又各自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定位准确清晰。鼓声比ER4B沉稳有力,而且低频量感会较ER4B多。声音的整体厚润度较ER4B好。整体分析力略逊于ER4B,但也能达到非定制入耳的优秀水平。三频的平衡性较ER4B好,起码低频能有足够的烘托。 而在三频的衔接上,MDR-EX1000的连贯性同样出色,整首歌曲给笔者的感觉是对声音的平衡感演绎得相当到位。人声,乐器,高中低音都达到上佳水平。声音较ER4B暖一点,细腻但不冰冷。低频的感染力稍比ER4B好,对音乐的那种整体感控制力较好,不会刻意地强调声音的分离度,但又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每一件乐器所在。声音风格和ER4B是有较明显区别的。整体分析力,声音的分离度及透亮度不及ER4B,但平衡感及音乐氛围较ER4B好耐听度更佳。流行乐这一门,MDR-EX1000算是小胜了。

综合评价:
    比较之后,让笔者感觉,ER4B有点苍老了。坚持选用ER4B数年,对ER4B有着独有的感情,但笔者不得不承认,其实听流行曲,ER4B真的不是太在行。虽然MDR-EX1000也不是什么流行乐能手,但比较之下,还是优于ER4B。其实这里并不是仅仅多出了那么一点低频量感及音乐感染力。对于整体而言,MDR-EX1000都在这首歌里处于上风。听音感觉,音乐氛围,整体性,连贯性等。ER4B都没有优势,流行乐作品其实不需要分析力过高,也不需要声音分离度过强,更不需要凌厉的高频表现力,也不需要细致纤薄的人声。要的是乐器与人声的紧密结合,要的是流行乐那种活泼温暖的感觉。MDR-EX1000也算偏监听的感觉,人声部分比较平直,淡,且感情表达也不算活泼。声音中性,不温暖,所以整体而言听流行也勉勉强强,ER4B人声偏薄,但对于人声的诠释,却与MDR-EX1000略有不同。ER4B的人声较MDR-ER1000有感情,但因为整体声音偏薄,低频偏少,所以比较之下,MDR-EX1000在这首歌中相对更为适合。


7. 第七首分享的音乐是<light cavalry>序曲 选自《SUPPE OVERTURES

PAUL PARAY DETROIT STMPHONY ORCHESTRA
MERCURY
US
)这首作品属于大编制的古典音乐。录音有点旧,属于1959年的录音,水星公司出版的唱片。

播放器:D-NE20
耳扩:STB3-Pro-V3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CD:《SUPPE OVERTURES

PAUL PARAY DETROIT STMPHONY ORCHESTRA
MERCURY
US


ER4B
    从一开端的一段长号及圆号,以及大鼓,感觉到声场是那般的窄,乐器仿佛都是排布在这个不大的舞台上。ER4B声音金属质感很强,空气感不算明显,但密度高。管乐声音嘹亮。紧接着的鼓声略偏干,量感偏少。低频的气势一般。第一段主要里面的一段管弦乐合奏,气势雄壮,场感磅礴。但ER4B对乐曲氛围的烘托似乎欠缺了一点点。低频略显不足。第一段的高潮部分,小号独奏,声音质感通透,密度感强,ER4B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紧随后乐器群奏时,倍大提琴及鼓等乐器带出来的低频,速度感良好,有较佳的下潜,但可惜量感稍偏少,声音严肃直白,偏向监听的感觉。高潮过后,是一段过渡段,接着第二段的一段弦乐,主要以中提琴和大提琴为主。乐感低沉稳健,大提琴的低频量感虽不多,但力度感及质感都不错。这里很考验耳塞中低频的素质,ER4B细节出众,这一段弦乐,虽然整体听感较严肃,但反映出来的声音素质仍是优秀。只是声音的收放速度有点快,提琴的泛音不多而已。这段完毕后就到了乐曲的最后的高潮部分。管弦乐齐奏时,ER4B的声场很宽,即使这是一首录音声场不算很宽的作品,但ER4B的横向声场的确是很宽。空间感很大,且没有局促感。乐器群奏时细节丰富,条理清晰,乐器的定位及解像准确。声音纯净通透。唯一略有不足的是声音的氛围有点单薄。与大编制乐曲的那种气势宏伟还是有一点点距离。

MDR-EX1000
    就开始的一段,明显会比ER4B声音厚润,乐器的金属质感没有ER4B那么强烈,声音密度也适度降低了一点。圆号的声音较ER4B厚,且营造出来的那种空气感更明显。管乐的声音没有ER4B那么透亮,但却比ER4B圆润。伴随一小段连续性的鼓声,在细节上,MDR-EX1000稍不及ER4BER4B能很清晰地分辨出鼓声的节拍动作。但MDR-EX1000则在细节上稍逊。随后的一段管弦乐,MDR-EX1000由于低频的烘托较佳,所以在场感营造方面会更为贴近大编制乐曲的要求,只是本来这首乐曲的录音声场就偏窄,所以效果气势两款耳塞听起来都一般般。第一段的高潮被小号独奏所掀起。比较ER4BMDR-EX1000小号所表达出来的感觉有所不同,声音没有ER4B那么嘹亮,但空气感会更多些。连贯性很好,跳跃感却略略逊色于ER4B。随后的乐器群奏部分,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所奏出的低频,量感较ER4B多,下潜深且低频力度良好,对音乐的染色不多,音乐氛围及听感较ER4B好。主要是低频能够烘托起来。而第二段开端的那段弦乐,乐感低沉,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音平稳有力。虽然声音收得有点儿紧。速度感不及ER4B快。提琴的泛音较ER4B明显。乐曲最后的高潮部分,管弦乐齐奏,虽然乐器繁多,但MDR-EX1000依然能控制好场面,没有乱阵脚。变现四平八稳。应有的细节仍旧能表现出来。定位及解像不亚于ER4B,只是通透度稍微逊色一点。但音乐的氛围较ER4B佳。大编制乐曲的播放能凸显出宏壮的气势和动态,这就是MDR-EX1000作为一款旗舰产品应有的表现。

综合评价:
        在这首大编制乐曲试听后,给笔者感觉是,ER4B在细节上,整体分析力等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但唯一不足之处在于其低频的烘托,低频量感偏少,令到音乐氛围及气势略显不足。声音的分离度出众,但在乐器群奏的时候就有点儿感觉到音乐的整体性欠佳。MDR-EX1000的音乐整体性良好,分析力虽不及ER4B,但在动圈非定制里面,已经算是相当出色的一款产品了。综合素质良好且有极佳的平衡感,使得MDR-EX1000在播放大编制音乐的时候,能变现得淋漓尽致。略带监听的感觉也是这款耳塞在播放这类严肃的音乐时,能够更有优势。两款耳塞比较之后,虽说各擅所长,但综合而言,笔者觉得选择MDR-EX1000会更加适合。除非对声音分离度及高频分析力有极致追求者或对低频量感要求必须少,喜欢低频偏瘦,高频品延伸极致的朋友,否则,选MDR-EX1000会更加适合,同时,MDR-EX1000也更能体现出大编制乐曲的气势及氛围所在。


8.Fantasia on Arias from La traviata (IV) <Brillante>
Verdi & variations
I.MUSIC CHANDOS EN.
这是唯一一张把威尔第的《茶花女》以小提琴作品的方式演奏的一张碟,说是唯一,是因为这是笔者唯一听过的不是歌剧的《茶花女》。选来了第二段<饮酒歌>作为第八首分享的乐曲。这张唱片曾经被收录在白天鹅音响展的纪念唱片曲集里,但这里分享的,是原版CD,由IMUSICI制作,英国CHANDOS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整张CD的录音甜雅优美。细节感丰富,是一张素质出色的唱片。
播放器:D-NE20
耳扩:STB3-Pro-V3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CD:《Verdi & variations
I.MUSIC CHANDOS EN
_MG_1032.JPG.jpg

ER4B
    弦乐作品算是ER4B的强项。这首作品,相信喜欢威尔第的朋友都不会陌生。曲风属于跳跃轻快的一类。ER4B清透明亮的高频,在演绎这首作品是,小提琴显得极为纤巧细致。开端,小提琴就从前面第三段低沉深幽的曲韵一下子转变成灵动跳跃的乐感。大提琴的下潜深但量感不多,低频凝聚力强且收放速度快,泛音不多,主要是协奏为主。小提琴从头到尾都是保持着那种活泼的跳动感觉。高潮部分,乐手的弹弦,压弦,勾弦等细微动作,ER4B都能清晰地反映出来,而且能保持着很高的声音密度,小提琴细腻,纤巧,密度高,解析高。这首曲算是选正了ER4B的强项之处。而乐曲的录音声场也不错,虽然是在小型舞台上录音,但空间感良好,横向声场宽广。让聆听的感觉宽松平坦。笔者比较欣赏乐曲40秒至104秒这一段,这一段的表现技巧性最高。而这部分也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对于细节表现力极佳的ER4B,这段无疑就是亮点所在。唯一稍有不足就是低频收得有点紧,量感略略偏少。其它基本没什么可挑剔了。

MDR-EX1000
    换上MDR-EX1000,感觉三频都较ER4B厚,尤其是低频。相比之下,ER4B的低频收到紧且速度快,大提琴的泛音MDR-EX1000会较ER4B多。主音小提琴依然能保持先前ER4B下的那种跳跃和灵动的听感。虽然小提琴的高频延伸没有ER4B那般凌厉锋锐,直冲到顶的感觉,但小提琴的韵味不错,细腻平衡,配合大提琴的沉稳有力,听感和ER4B是两种风格。但MDR-EX1000对声音的渲染同样不高。声场方面,MDR-EX1000的横向声场不及ER4B开阔,但也不算偏窄,声场及空间感均有一定规模。MDR-EX1000下小提琴的跳跃感很出色,弦乐所独有的松香味比较明显。同样地,观察乐曲40秒至104秒这段,小提琴的技巧性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锯弦,压弦,勾弦,弹弦等动作都很清晰生动地反映出来。最后高潮部分,烘托出来的气势较ER4B明显。听感上,虽然同样属于带监听感觉的耳塞,但ER4B声音偏冷偏薄,MDR-EX1000则相对中性平衡。

综合评价:
        这首歌两款耳塞都很出色,ER4B有着通透明亮的高频以及优秀的全频解析力,宽广的声场以及高密度的声音,基本上在很多固有有点中它都占优,除了低频稍有不足以外,其他真的很难去挑它的弱点。而MDR-EX1000则拥有较好的平衡感,动圈耳塞对弦乐的那种诠释会更够味道,尤其是在弓弦磨擦时所产生的那种淡淡的松香味。是MDR-EX1000在乐感上较佳的突出之处。另外就是低频对整个音乐氛围的烘托,也是可圈可点的。ER4B声音略偏薄,但因为这首是小提琴协奏曲,所以声音略偏薄气势听感影响不算太严重。只能说,这首乐曲而言,两款产品各有所长,如果倾向于高解析及高频凌厉的听感,ER4B会更为适合,如果喜欢弦乐给你的那种轻松活跃的音乐韵味,MDR-EX1000是值得选择的。


9.<亲密爱人Piano Version> 梅艳芳 《有缘再续……情歌2》(华星唱片 HK
带给大家的第九首音乐是属于香港已故歌星梅艳芳小姐的作品<亲密爱人 Piano Version>,选自华星唱片98年出版的一张精选。录音当然比不上头版的专辑。但凑合地听还是可以了。而梅艳芳的作品,相信生好一部分生长于70-80年代的朋友都接触过。笔者这里特别地选了这一首喜欢梅艳芳的朋友都颇为熟悉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也借着这首作品,比对一下两款耳塞的特点。
播放器:D-NE20
耳扩:STB3-Pro-V3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CD:《有缘再续……情歌2 梅艳芳 (华星唱片 HK

ER4B
    这是一首人声与钢琴的清唱版,虽然只有钢琴一样乐器,但听感不亚于原版。ER4B下的梅艳芳,声线略有点单薄,但声音的密度很高,质感良好。钢琴的声音通透且凝聚。每一下琴键敲击都有一种很实在的感觉。形体感好。ER4B的特点是背景相当安静漆黑,这首歌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录音环境所产生的堂音能够清晰感受到。背景很安静。录音声场虽不算很宽广,但场感良好。人声细节还原优秀,梅艳芳演唱时,换气,嗓门颤音等等。都很清晰细致地反映出来。除了人声略微偏薄外,ER4B几乎就是完美地演绎了这一首作品。

MDR-EX1000
       入耳的第一感觉是钢琴声的下潜没有先前那般凝聚,琴声的形体感不及ER4B那么精准,通透度也略略逊色于ER4B。结像不及ER4B清晰。但作为动圈耳塞,这样的水平已经不错了。紧接着的人声,MDR-EX1000密度感较ER4B低,人声略较ER4B厚,但感情表达不及ER4B好,人声平直但偏淡。细节表达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基本上,歌手的声音技巧,换气,颤音等,都能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但清晰度稍微逊色于ER4B,彼此间差距不算太大。人声的齿音控制,MDR-EX1000已经较上代旗舰MDR-EX700有了明显进步。但与SONY过去的高端有别的是,这次MDR-EX1000的人声在感情渲染方面不多。听感带监听的感觉。声场不及ER4B宽,场感很实在,最难得的是堂音还是可以较明显地感受到。MDR-EX1000的环境背景漆黑度不及ER4B好,但它仍算是一款背景干净的,音染较低的高保真产品。
   
综合评价:
    就这首简单的人声清唱,看似单调,但实际上,仍能反映出一款产品素质高低与否。高素质的耳塞,人声的质感和密度感都很好,而且录音环境的描述也是很清楚。两款产品的背景漆黑度都不俗。尤其是ER4B。而声音的厚度因为ER4B属于风格偏薄的产品,所以无论是乐器声还是人声,ER4B的声音都稍微单薄了点,这里同样如此,钢琴声通透,音密度高,凝聚强。反观MDR-EX1000,人声及乐器声都比ER4B偏厚,但结像力则稍逊于ER4B,形体感也不如ER4B强烈。听感相对ER4B柔和。如两者中去选择,喜欢声音有极致的细致度及密度的朋友,可以考虑ER4B,如果喜欢相对自然平衡的听感的朋友,或者对动圈有个人情结的,可以考虑MDR-EX1000


10.最后一首和大家分享的乐曲是出自飞利浦唱片公司的一张银线版CD,《
SCHUBERT TROUT BEAUX ARTS TRIO PHILIPS US)的第四首曲Andantion(Tema con variaziono),有幸购入旧版的银圈头版碟,声音相当出色。这张碟是美国版的。和传统银圈德国版不同。相信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是一首相当有名的作品。另外演奏的美艺三重奏三位老人家,也是笔者相当喜欢的演奏组合。既然是最后一首,所以特别地把上周日聚会时从朋友处借来的PCM-M10用作音源,把原盘CDEAC抓轨后,以WAV格式存入PCM-M10进行试听。
播放器:PCM-M10
耳扩:STB3-Pro-V3
耳塞:ER4BETYMOTIC MDR-EX1000
CD:《
SCHUBERT TROUT BEAUX ARTS TRIO PHILIPS US

ER4B

        ER4B
下的小提琴实在太优美了,纤巧细致。而美艺三重奏的三位老人家的演奏水平也是算一等一的了。加上飞利浦的录音,听感华美高雅,细节丰富,丝丝入扣。以往用ER4B听一般的小提琴都有点偏干,特别是DECCA的一些DDD录音,飞利浦的风格和ER4B配合,弥补了ER4声音略偏干,冷的不足。而且优秀的细表现力能让ER4B发挥得更出色。整首曲钢琴的部分,ER4B同样表现出色,声音凝聚结实,质感好,下潜深。乐曲的乐感整体上属于轻快跳动的一类。但中间也有一段低缓的过度段,ER4B在播放节奏低缓的一段,除了大提琴量感少了一点之外,其他基本上算是表现优秀。相反,在乐曲的头尾及高潮部分,节奏轻快,ER4B的声音有点儿紧绷,放不开,跳动感略略偏少,而且音特美那种偏监听且略带严肃的乐感,估计不是大多数烧友所能接受的。声场方面,此曲的声场不算平坦宽广的一类,也因为是室内乐,加上飞利浦一向以室内乐录音见长,录音声场上都是属于精致小巧的一类。所幸ER4B本来声场表现力就比较出众,所以这首歌听起来,虽是室内乐,但同样感觉到场感宽松不局促。整首乐曲,用ER4B试听,感觉良好,低频量感不足的弊端也不太明显,只是倍大提琴泛音稍稍偏少而已。三频的连贯性良好,乐器分离度高,细节感强。听感优秀。因为这首曲的曲风总体偏向活泼轻快。所以ER4对音乐诠释略带严肃的风格在此曲高潮的一小节中,音乐的韵味有点而偏紧凑,未能完全体现那种奔放自由的神韵。

MDR-EX1000
        换上MDR-EX1000感觉小提琴的质感有了变化,MDR-EX1000下的小提琴会更悠扬,泛音更明显,但声音的锐度不及ER4B,高频的延伸没有ER4B那般凌厉。细节同样出色,只有在两款耳塞AB时才能发现,ER4B的解析力相当强悍,分离度很高。MDR-EX1000的特点则是把音乐该有的元素交待清楚,该有的细节不丢失,尽量做到真实准确地反映乐器本原即可。三频平衡,渲染色彩少。用MDR-EX1000听小提琴,这首歌同样不会有“发干”的不良感觉。小提琴的润色适中,不多不少。钢琴部分,MDR-EX1000的声音凝聚力虽不及ER4B强,但也不至于松散。钢琴的质感同样良好,声音略略较ER4B厚一点,下潜深且有力。乐曲从过渡段那节奏缓慢低沉,一下子转向高潮的节奏轻快跳跃,MDR-EX1000在这个转变中,对变奏的诠释较ER4B美妙,ER4B在节奏跳跃的段落中,演绎出来的声音,给笔者有一点放不开的感觉,或者是和音特美的风格有一点关联。MDR-EX1000则是当节奏慢下来的时候,沉得住,当节拍转快时,能动起来。就如一条力争上游的鱼儿。能较好地体现乐曲的神韵。声场方面,MDR-EX1000不比ER4B窄多少。室内乐的声场本来也就不大。同样地MDR-EX1000也没有不良的局促感。整首乐曲基本没有什么弊端可挑。唯一可言的是,MDR-EX1000对声音的渲染真的不多,飞利浦的录音都是略略偏向温润甜雅的,MDR-EX1000则以较为平衡直白的方式将这首曲演绎出来。过于强调平衡和侧重监听风格,或许或被一些朋友觉得失去了音乐原有味道。其实,好不好,喜不喜欢,真的因个人口味而异。

综合评价:
    这首曲给笔者的感觉是,ER4BMDR-EX1000两款产品都很出色,两款产品对声音染色都不多。MDR-EX1000声音的平衡性会稍稍好些。ER4B则在音乐整体分析力,乐器的分离度,以及声音密度方面较为突出。但对弦乐泛音,整个音乐的氛围感,稍稍逊色。在乐曲节奏起伏变化中,MDR-EX1000能更贴合音乐的神髓,ER4B的声音有点过于严肃,未能很得当地反映出高潮一节的那种节奏欢快跳动的乐感。如果说MDR-EX1000是一条活泼跳动的鳟鱼,那么ER4B则是一条性情略带安静深沉的鳟鱼了。但有一点,两款产品在声音染色方面都不大。这首歌,两款耳塞各有特点。硬性素质,ER4B会稍稍占优,但乐感及平衡性,则MDR-EX1000会相对好些。



后话:
    十首乐曲已经分享完毕。音乐类型涵括了摇滚,流行,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交响,钢琴五重奏等。MDR-EX1000给笔者的总体感觉是良好的。作为一款动圈高端产品,MDR-EX1000有自己的声音特点。比起上一代旗舰,MDR-EX1000的整体素质提升还是较为明显的。而佩戴方面,MDR-EX1000也秉承了SONY一贯的传统,佩戴舒适,听诊器效应低。唯一让笔者感到有点可惜的是,隔音效果不算十分强。对于这试听的几首音乐,MDR-EX1000都有不错的表现。作为一款素质优秀的高保真监听耳塞,它的特点就是声音的平衡感好,染色少,声场平坦等。MDR-EX1000可以随身直推,也可以加耳扩使用,在推力足够的随身听或者耳扩下,MDR-EX1000声音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MDR-EX1000适合不同的音乐类型,不但大编制乐曲能够从容应对,小编制或通俗类乐曲也能轻松演绎。只是,如果喜欢声音渲染较多或音乐味浓郁的朋友,那么MDR-EX1000或许不是你的那杯茶。

    最后,再一次感谢SONY公司提供样机试听,希望日后有机会,仍能接触更多SONY的高端产品。也感谢参阅此帖的朋友,谢谢你们!


                                                           刘嘉明

                                                           2011-09-16


[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11-9-20 10: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狂天方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人生就如一场映画,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离去,命运似乎早已经有安排。我不知道我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但我只希望,我的女主角能够陪伴着我,完成这套映画中属于我们的戏份。

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headphoneclub.com/index.php?uid/209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1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8-16
发表于 2011-9-16 13: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679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10-1-26
QQ
发表于 2011-9-16 13: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顶刘版好文!看来,EX1000是蛮平衡与耐听的,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865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9-11-17
发表于 2011-9-16 2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辛苦了,分析很在理,帮顶了
烧的不是耳机,是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3313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10-3-14
发表于 2011-9-16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版出现了
赶紧前排插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12-29
发表于 2011-9-16 2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位是冲着EX1000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3313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10-3-14
发表于 2011-9-16 2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我不是,是冲着作者来的,
看完感觉比较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45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10-26
发表于 2011-9-16 2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板又出好文啊,先顶再慢慢看
refresh the joy of flowing melod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主题

4262

帖子

472

积分

核心会员

俱乐部铁杆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2
注册时间
2004-11-21

优秀版主奖最佳创作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0: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各位,6楼的朋友,这样说吧,每个人听感总有不同,于今天,其实听过的耳塞里面,素质及听感超越小4的耳塞的,不是不存在,我个人感觉,这款EX1000,综合素质不比小4弱多少,但听感比小4舒服。有兴趣可以去实体店试听一下。
人生就如一场映画,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离去,命运似乎早已经有安排。我不知道我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但我只希望,我的女主角能够陪伴着我,完成这套映画中属于我们的戏份。

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headphoneclub.com/index.php?uid/2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1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10-16
QQ
发表于 2011-9-17 0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东东    长篇大论呐   泡杯茶  慢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9-17 08: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刘版。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1-9-17 08: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细致呀。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3313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10-3-14
发表于 2011-9-17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嘉明 于 2011-9-17 00:01 发表
呵呵,谢谢各位,6楼的朋友,这样说吧,每个人听感总有不同,于今天,其实听过的耳塞里面,素质及听感超越小4的耳塞的,不是不存在,我个人感觉,这款EX1000,综合素质不比小4弱多少,但听感比小4舒服。有兴趣可以去 ...

刘版开始说真心话了,这个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50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6-5-14
发表于 2011-9-17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款耳塞我都有,简单谈谈我的感想吧。4B在一千多的价格中应是属于比较优秀的,但是佩带并不是很舒服,低频表现还是欠缺一些。SONY EXK就比较全面了,声音虽不温暖,但很饱满。时间听长了也不会觉得累,佩带也算舒服。就是比较难推,在推自家1060时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然在D50下它就中气十足了。所以建议在一般音源下加耳放。当然三千多的价格也制约了太多的烧友。平时我还是喜欢听GR10,小小的塞子塞在耳朵里更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最后感谢刘版的博文,期待更多的听感与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7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9-1-23
发表于 2011-9-17 12: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4极高频没有缺泛音,低频缺余韵。音符都有石头缝里崩出来的突兀感,前后都没有交代。EX1000算比较中性,难得的也不缺厚度和低频,更难得的是比较好推,不大出恶声。SONY似乎已经很多年没出过好推的耳机/耳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31 08:50 , Processed in 0.119214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