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864|回复: 16

聊聊李香兰。。。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2516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11-11-17
发表于 2013-12-24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那天听了李香兰的‘恨不相逢未嫁时’,太好听了,只恨相识太晚。

我对李香兰了解不多。大家如果有兴趣,请聊聊李香兰和她的音乐!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50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9-7-5
发表于 2013-12-27 14: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iluil00 于 2013-12-27 14:35 编辑

倒霉的女孩子 有啥好聊的

日本人以为她是中国人

中国人以为他是日本人

唱的歌也就在伪满流行

虽说水平可以也没到当时的顶级水平

当时的靡靡之音全在上海猫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50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9-7-5
发表于 2013-12-27 14: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觉得区里对音乐的态度像玩古玩一样

越老越好玩?

到处翻剩饭


古典类的这样可以

流行人声没必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516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11-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8: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uiluil00兄的回复!  我不知李是什么水平,但我觉得很好听!不是一般的好听!起码超过了周旋(个人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39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5-5-15
发表于 2013-12-28 14:3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63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1-7-13
发表于 2014-1-7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美声味道,不同于普通靡靡之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516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11-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22: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smallboy79 发表于 2014-1-7 22:26
有美声味道,不同于普通靡靡之音

听说李曾经跟随俄国人学习声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581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10-11-2
发表于 2014-1-9 23: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只知道‘像花虽未红…………’
雪花膏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516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11-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21: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jou 发表于 2014-1-9 23:46
惭愧,只知道‘像花虽未红…………’

steven兄,可以听听 ‘恨不相逢未嫁时’,真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19

帖子

4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4-6
发表于 2014-1-11 2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96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4-1-20
发表于 2014-1-12 16: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她的几张CD专辑。不能说得再多了。
啥也没得听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581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10-11-2
发表于 2014-1-13 0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wwwping2011 发表于 2014-1-11 21:52
steven兄,可以听听 ‘恨不相逢未嫁时’,真的不错。

多谢推荐,有空品尝一下。 {:3_65:}
雪花膏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2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12-9-12
发表于 2014-1-16 23: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周璇、李香兰,还有姚莉、吴莺音、白光值得一听
我觉得李不及姚、周
如果要了解时代曲,更应该了解那几位创作大师,比如姚敏、陈歌辛、黎锦辉

点评

谢谢!学习了!  发表于 2014-1-18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3-6
发表于 2014-1-18 0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那年代唱歌最有味道的白光。下来是周璇跟吴莺音。李香兰的话,感觉太多炫技,缺乏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516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11-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1: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作者:东方早报记者 钱恋水

--------------------------------------

她的每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






  1978年,李香兰(前排左二)以大鹰淑子身份访问长春电影制片厂。



  左起为:白虹、姚莉、周璇、李香兰、白光、吴莺音。




  早报记者 钱恋水

  

  2014年9月7日,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在日本东京去世,享年94岁。李香兰去世之后,老上海的“七大歌后”尚健在的只剩姚莉一人。

  天海佑希、上户彩、许玮宁……屏幕上曾有过那么多个李香兰的形象,以至于人们常常忘记了她在离开上海滩后还活了那么久,甚至忘记了李香兰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她已经变成一个符号,承载了历史的不同面相。

  在战时的中日

  都红极一时的明星

  先从李香兰的名字说起。她有好几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

  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她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父亲叫山口文雄,后任职于“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公司。

  山口淑子在抚顺度过童年,讨厌算术,喜欢音乐,在父亲的教育下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1932年,12岁的山口淑子亲历“平顶山惨案”。中国矿工的被屠杀让她终身难忘。这次事件,亦成为其父山口文雄的人生转折点。因为和中国人的亲密关系,他被日本当局怀疑有“通敌行为”,只能无奈举家移居奉天。

  1933年,她被父亲的义兄弟、沈阳银行经理李际春将军收为义女,起中文名为“李香兰”。同年,李香兰患肺病,后经俄罗斯好友柳芭推荐,拜俄罗斯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为师学习花腔女高音,曾在“满洲国”的流行歌曲大赏赛中获得头奖。李香兰亦为时任天津市长潘毓桂义女,曾以潘淑华之名义在北平翊教女子中学就学,1937年毕业。然而李香兰也好,潘淑华也好,她从不公开自己的身世;说得一口非常标准京片子的她一直被当作地道的北京人。

  然而从这时候起,李香兰已开始困惑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她在自传《此生名为李香兰》中写道,有一次她受好友之邀去参加一个聚会,结果发现那是一场声讨日本侵略者的集会。领头者发问道:“日军捏造了伪满洲国,正从东北向这里逼近。假如日军越过北京城墙打进来了,大家都怎么办?”面对这个质问,李香兰的回答是:“我会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她而言,日本是“祖国”,而中国则是“故国”,站在城墙上被任何一方打死或许是唯一合适的选择。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三省后,中国电影也因此产生了一个怪胎——日本占领当局直接操纵与控制下的沦陷区电影。1937-1945年,看似一片空白的中国影视留下了特殊的印记。

  1937,李香兰毕业于北平翊教女子中学。由于在电台所演唱的中国歌曲轰动一时,被“满映”(全称为“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又名“满洲电影股份公司”)发现。1938年6月,李香兰被聘为“满映”特邀演员。

  1938年至1940年间,她相继拍摄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等影片,这几部影片多为“满映”的国策片,政治上宣传“五族协和”,是为赤裸裸的宣传品。然而由于李香兰的天资聪慧及形象出众,这些影片很快在日本走红。和她同时代的明星周璇、白光、陈云裳一样,李香兰能歌能演,较之早她十年、只会演不会唱的影星胡蝶、阮玲玉来说更为多才多艺。

  在《大陆三部曲》中,李香兰塑造的天真的、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女孩形象,将日本国内对中国大陆的“中国梦”热潮掀至顶点,因为这正满足了日本观众对中国充满优越感的想象。

  对于日本人来说,她是最理想的“中国”或者说“满洲国”女性代表——聪明美丽,形象健康,且受过良好的教育。

  这些影片却理所当然地引起中国人的反感。而此时的李香兰,已经因为扮演“中国人”入戏太深而对自己的身份更为混淆。在《万世流芳》的记者会上,曾有年轻记者质问她作为中国人为何接拍辱华的《大陆三部曲》。李香兰沉默已久,回答:“那时候二十岁都不到,还不懂事,犯了错。我现在非常后悔,我在这里向大家道歉,请大家原谅我。以后我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

  这只是李香兰演艺事业中的小插曲。以1942年为界,之前的她在日本红过在中国,1942年之后她在中国亦成为当红明星。

  1942年,李香兰离开“满映”来到上海。一部以林则徐禁烟为背景的《万世流芳》和当时的另一部影片《木兰从军》一起被解读为借古讽今的爱国题材影片,从而大红。作为战时唯一一个在侵略(日本)与被侵略(中国)的两国都受到欢迎的女星,李香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相比李香兰的电影成就,她的音乐更为人所记得——《渔家女》、《昭君怨》,以及鼎鼎大名的《夜来香》。

  李香兰演唱的《夜来香》至今仍是难以超越的版本。当时上海滩的歌星很多,受过专业美声训练的却很少。李香兰是上海滩第一个用混合花腔女高音和通俗歌曲的演唱方式来演绎时代歌曲的歌手。她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歌属性。李香兰亦是一个用功的歌手,在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等音乐家的合作中总是先和他们充分沟通,再进棚录音。

  噩梦醒来之后

  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多达七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并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令人意外。

  日本败退后,李香兰被判为“汉奸”入狱,命悬一线之际,童年朋友柳芭为她带来证明日本人身份的出生纸,才使她得以“山口淑子”的身份被遣送回日本。乘船离沪那天,受到很大惊吓的李香兰躲在船舱厕所里不敢出来。汽笛响起,她听到广播里在放她所唱的《夜来香》,回荡在黄浦江上。

  李香兰侥幸活了下来,她传说中的恋人刘呐鸥和“哥哥”川岛芳子却没有。日本杂志《东京人》载过名为《李香兰所见到的摩登上海》的访谈,李香兰说:“刘呐鸥被暗杀的一九四〇年九月的那一天,我和刘呐鸥约好在派克饭店等候他,但是不管怎么等,他都没有来。”

  在上海期间,她的另一段感情和音乐家陈歌辛有关。在陈歌辛的儿子陈钢的一篇文章中,他记下了李香兰曾对他说过的话:“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二人的故事不得而知,李香兰亦未在自传中着丝毫笔墨,却在与陈钢的见面中一首一首地回忆陈歌辛为她写的歌,比如《海燕》和《忘忧草》。

  1946年,九死一生的李香兰回到日本。当时的她不想再用“李香兰”这个名字,却迫于生计继续以这个名字赴港为邵氏影业拍片,毕竟邵氏看重的是“李香兰”三个字的价值。这些影片多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爱情故事。回到日本之后,李香兰拍的也是爱情片。后来她赴好莱坞发展,当地媒体问她:“你来有什么想学的吗?”她答:“我想学吻戏。”

  好莱坞归来,她再为邵氏拍摄《一夜风流》的时候,对吻戏已经落落大方不在话下了。

  1959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再婚,终止了跌宕起伏的演艺人生。

  此后她投身政界,1974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连任3届,为日本的外交事业奔波于世界各地。

  李香兰曾在自传中说过:“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作为反思,或者加以说明解释,也是幸福的。”

  还好,李香兰活得够长,历史给了她这样的机会。

  1978年,李香兰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来华访问。

  1981年,李香兰邀请黎锦光赴日,一起修复整理一批当年从上海运至日本的老唱片。当年日本即将战败,资源紧张,遂运了一批上海的唱片赴日以做弹药。后日本战败,很多唱片来不及被回炉重造,于是才有了后来修复的机会。

  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二十周年,日本四季剧团根据李香兰自传改编的音乐剧《李香兰》来华演出,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剧中李香兰被塑造成一个“历史的牺牲者”,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恨。音乐剧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最终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

  2005年,李香兰发表长文,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原因是“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中日和平,是曾希望“站在北京城墙上”面对两国战争的李香兰一生的愿望。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教授石川、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王勇对本文亦有贡献。)


  李香兰

  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

  (今辽宁省灯塔市)

  2014年9月7日在日本东京去世,享年94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 21:08 , Processed in 0.10436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