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的古典音乐修养一般,规模宏大、思想深刻的作品听的少,最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是那部通俗而优美的《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喜欢这部作品开始是喜欢听它的第二乐章,缠绵悱恻,优美如歌。
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它感情丰富、浪漫抒情,深受喜爱,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作者布鲁赫是德国人,是一个和莫扎特、圣桑一样的小神童,少年成名,七岁时作管弦乐七重奏,十九岁当音乐教授,二十五岁推出歌剧,活了83岁。
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算不上是标领风气的经典巨著,但它优美浪漫的风格深得人们喜爱。据说英国一本权威的音乐杂志上,,按照唱片版本的多寡评选二十部最受欢迎的小提琴音乐,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以45种版本位居第十,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因为喜欢,就开始听它的不同版本、不同小提琴家的表现。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阿卡多、斯特恩、林昭亮都拉过。但是我总是觉得,旋律如此优美的这部作品是一部女性化的小提琴协奏曲(尽管有的乐评说它体现了的德国式的严谨和阳刚之气,说实话,我没听出来,我始终觉得这部作品是柔美的、女性化的),所以主观认为似乎是女小提琴家拉这部作品更合适。于是,下载了目前能找到的四位女小提琴家演奏的同一部作品的无损文件,全部用FOOBAR转为WAV,音源是HIFIMAN的603。耳放是叶立先生的8PR电子管耳放。耳机是HD650和AKG501。
这四位女小提琴家是:、莎拉张、美岛莉、吉妮·杨森、郑京和。好像穆特也拉过这首曲子,但是我没有找到。
完全出于对这首通俗易懂又流畅动人的作品的兴趣,我仔细听了这四位女子弦下的布鲁赫第一小提琴。
七岁就登台演出的小提琴神童美岛莉,演奏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慢,几乎是这四个版本里最慢的。不但第二乐章慢,第三乐章也比较慢,第二乐章慢倒是更好地表达了深情和柔美,但是第三乐章的慢就有点不是味儿了,慢的有点拖沓,高潮到来时显得不来劲,释放不出来。另外我不知道是录音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一些乐句的低声部的琴声显得很粗糙。这个版本小提琴特别凸显,明显靠前,与乐队之间的分离度、疏离感也比较明显,有时候都不像一只协奏曲而更像小提琴独奏。可能是年龄、阅历的原因,她的演奏有的地方似乎很用力,但是那种深刻的感觉却并没有完全出来。但是该卖力气的地方却很含蓄。总之,不是很感动。
莎拉张据说7岁时就演奏了布鲁赫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我看到有评价说“她的演奏音色优美,高难度演奏技巧驾御自如,更难得的是他的音乐中往往能够表现出超乎其年龄的理性与深邃。”
莎拉张的演奏速度感是对的,伴奏乐队也比美岛莉那一个录音表现要出色。但是与美岛莉有些段落的刻意着力相反,她的处理整体上比较内敛,能够打动人的段落觉得要是再使出几成力就好了。第三乐章却又快得稍微有一点赶,急急叨叨的。
另外就是现在的新录音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平衡感普遍没有过去的老录音做得好。小提琴特别突出,不均衡,似乎是为了突出小提琴的美感,但是有点时候美感没表现出来,却犯了突兀孤立的毛病,缺乏与乐队之间自然的水乳交融的感觉。
第三位小提琴家吉妮·杨森是荷兰人,琴音一起,就觉得这个小妮子不简单。深度、力度兼而有之,尤其是流畅性优于美岛莉和莎拉张。第一乐章的深沉优美、第二乐章的如泣如诉、第三乐章的内心激荡都比较到位。秀丽与壮美之间的关系把握得很好,与乐队的配合也相当完美,总的来说是相当棒的一个演绎。但是录音在整体的平衡感上还是有一些不均衡的毛病。
女小提琴家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郑京和了,而喜欢她拉的作品,就是从这部协奏曲开始。在这部作品里,郑京和拉得沉迷投入,拉得成熟老辣、拉得撕心裂肺,感情表达前后一致,上下贯通,别的版本有时候我只听一个自己喜欢的第二乐章,而郑京和的版本,却一定要三个乐章完整听下来才过瘾,只听一个乐章总有不完整,欲罢不能的感觉。乐队也配合得水乳交融,有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对不起,这词儿用的有点俗),是最让我动容的一个演绎。其实我觉得这首作品一味的女性化和纤细表现是一种误读,这里,郑京和并不是一味的悲苦和哀怨,而是深沉有力,哀而不伤。老录音的平衡感良好,就是小提琴独奏的部分我也是能感觉到乐队的存在,既不突出也没有被淹没。我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就是郑京和的版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这里,第一印象在起了良好的作用也未可知。
两只耳机的表现,HD650显现了擅长大声场的特点,场面宏阔,定位准确,层次丰富。而AKG501发挥了它擅长弦乐的特点,小提琴格外优美,擦弦的感觉让小提琴如在眼前。整体感上HD650表现的非常好,而听琴声之美,AKG501独树一帜。所以,我常常两只耳机换着听,获得的享受也是不同。
记得有一次,天下着雨,阴阴的。独自开着车,音响里放的就是这支曲子的第一乐章,雨打着车顶,雨水顺着玻璃流下去,我竟难以抑制地把车停在路边,把头靠在车窗玻璃上,在雨的伴奏下,听完了整个这部作品,听得入了神。
的确,这不是一部深刻的作品,但是,它真的,很美。这就够了。
2011.7.22晚
[ 本帖最后由 盗盗盗 于 2011-7-23 20:3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