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先生约我上门调整前,我先看了环境照片,并提请李先生开声试听预估当下的声学情况,且提前购买地毯和一些小道具作为备用。其实从图片上看,这个环境还是吸音不够,没扩散。这样对于摆位成效而言会打折扣,因为李先生是朋友介绍的,所以我做好了当天调不出再去第二次的心理准备。 刚开声的时候,我播放有些碟发现失真比较厉害,声音整个缩在里面。于是我先检查相位,当时按照我的建议分了两路线,有一路相位居然接反了。李先生有电工基础,自己动手把相位重新调整过来。我对系统的一些基本设置进行微调后开声,声音打开了,没原来这么缩了。
接下来我们把茶几搬到过道,铺上地毯。当下的主要问题还是听音空间物品太少,墙面反射太厉害。我们找出各种能用的道具进行尝试,以确定接下去要用多少量的声学道具和使用的部位。与此同时,摆位也一同进行。稍后小毛会单独写一篇新工作室调整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经过一下午的调整,声音的结相定位都出来了。即使在这个相对不算太大的空间里播放大动态交响乐也能做到不吵耳,且包围感相当好。这一方面得益于今天的成功调整,另一方面喇叭的口径和素质也功不可没。当然,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混响时间和增加扩散近一步提升声音的层次感和安定感。交响乐我稍后会在B站上传一段手机录音,请搜索“小毛谈音响”,关注即可。(包括这篇文章中上传的女高音已经在B站上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下不同平台对于声音损耗的差异)
(李先生这张直刻唱片要一千多,但演录俱佳,值得购买,B站已上传录音)
经过当天调整,李先生十分欣喜其系统表现的提升,并且已经预定了扩散板和其他声学道具。等声学材料到后,我会再上门对这些道具进行精准设置。(扩散板和吸音材料也是需要摆位的,具体等我写工作室调整案例时跟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