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850|回复: 16

[转]闲聊音响发烧

[复制链接]

26

主题

951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5-11-18
发表于 2011-6-22 2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音响发烧对很多人来讲相当神秘,不仅是音响产品神秘,这群被称为发烧友的人也相当神秘。事实上,音响发烧本来就是一个很小众的“文化”,或者说行为,也难免不被更多人所不了解甚至误解,所以,笔者想从这里开始连载我的“闲聊音响发烧”系列文章。这一个系列的文章不仅教大家如何了解音响器材,同时也教大家如何了解音响发烧这种“文化”。

何谓音响发烧

对于发烧友这个称谓,大家恐怕早已有一定的了解,如电脑发烧友、音乐发烧友、摄影发烧友、游戏发烧友等,也就是对某一项事物痴迷并且经过一定钻研有一定了解的人,就可以叫他们发烧友。音响发烧友也不例外,望文生义也可以看出所谓音响发烧友就是对音响产品痴迷的人,而音响发烧就是指研究音响、解析音响,并且以此为乐的一种行为。当然,这是对“音响发烧”这种行为的一种十分粗略的定义,事实上它本身有着自己的定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也有着特殊的含义,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非“音响发烧友”来说,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发烧的大与小

上文定义的音响发烧概念比较宽泛,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音响发烧有两个更详细的定义,并且一大一小,这一大一小两个定义之间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交集,但是在某些时候也是泾渭分明的。

先说大的。对普通人来说,音响发烧就是单指对音响器材的痴迷,凡是对音箱、功放等产品进行抽丝剥茧般地进行研究、辨别(一般单指对其音质特色的研究)的行为就是音响发烧,这是音响发烧在大方面的定义。但是在音响发烧友群中,音响发烧却是一个“特指”,那就是对纯音频产品,也就是CD机、LP唱盘机、Hi-Fi功放(特指双声道Hi-Fi功放)、高保真音箱(一般特指双声道音箱),以及一些相关的衍生物,如音箱脚钉、避震钉、避震板、线材等的研究(有心的读者估计发现了,咱们杂志的栏目分配中,“音响发烧”这个栏目实际上采用这个“小”的定义,也就是仅介绍纯音频产品。)。而对于家庭影院,或者说多声道AV系统的研究就不算在音响发烧中了,这群人还有一个独立的名字,那就是“影音发烧友”。

换言之,如果我向一个非音响发烧友介绍自己的时候,我可以自称“音响发烧友”,但是在向一个音响发烧友介绍自己时,我就要说明我是一个影音发烧友,还是一个单纯的Hi-Fi发烧友,或者再延伸一下,这下面还有耳机发烧友(专门玩耳机产品的)、LP发烧友(专门玩LP唱盘机的)、号角发烧友(专门玩号角式音箱的)、胆机发烧友(专门玩电子管功放的),线材发烧友(玩各种线材的)等。

对发烧语言的了解

在人类学领域,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曾经说过,想了解一个种族,或者说一个人群,最快捷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习他们的语言,因为语言代表了整个种族中最直接的所思所感,比如说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爱基斯摩人,形容白色的词汇就多达几十种,虽然某一些可以经过翻译间接被我们所了解,但是所谓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对于原意的一种再创造,不管如何精准,最终都难免出现削足适履的曲解。

当然,比起爱基斯摩人的语言,发烧友的语言就好了解得多了。

比如说“震撼”这个词,在发烧语言中一般用来形容低频(在影音发烧友中则一般指超低频),当然这里所说的“低频”也没有严格的基于数学的定义,一般单指音乐中的鼓声、大提琴,或者炸弹爆炸,战斗机起飞时候的风噪,范围很宽广,实际频率可能涵盖20~200Hz,但是发烧友们一般不这么衡量。这里其实揭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音响发烧友们所采用的语言,大部分来自主观的感受,而不是来自客观的衡量,最起码,绝大多数时候如此。

当然,还说“震撼”这个词。在音响发烧中,这个单纯的“震撼”也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在多声道影音系统中,所谓“震撼”是指这套AV系统可以放出惊人的低频“量感”,屏幕上的核弹爆炸、恐龙的脚步可以在室内呈现出令人心悸的声音效果,这个时候就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可以说“这套音响系统有着令人震撼的低频表现”;在Hi-Fi系统中,“震撼”这个词用得比较少,一般则出现在形容器材的实际表现超出了预期的时候。比如说一对仅仅采用了4英寸中低音单元的书架式音箱重放的低音竟然比对比用的采用了5英寸中低音单元的落地式音箱量感还足,质感还贴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震撼”这个词。当然,对于Hi-Fi发烧友们来说,“震撼”这种“重口味”的词汇一般很少用,主要是怕被人称之为“**”,事实上相对于一般人,Hi-Fi发烧友在评价音响器材时要“圆滑”得多。

当然,笔者在这里仅仅是举一个小例子,事实上发烧友们在衡量和评价音响器材时,虽然采用的也是咱们一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但是均会在其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延伸、变换,以及采用词汇本身的“通感”。

“通感”这个词既有着修辞学上的意义,也有着心理学研究上的定义,但是实际上却并不神秘,因为我们本身不管是不是发烧友,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常常接触到的。比如说形容冬日清晨的寒风,“冷得像冰”,不管风怎么大,怎么凉,它本身也不会有冰的质感,但是咱们一般人一听,即使是常年生活在热带的人也会有一定的感受“哦,他们那边早上的风那么大,那么凉,就是凝成实体一样,冷得割脸啊”。这就是词汇本身的通感(当然笔者本身举的例子和修辞学上的“通感”有一定的区别,大家不必深究,在心里有一定比较直观的了解就足矣。)拿音响发烧中常见的一个词再来举一个例子,比如“纤滑”,即使不是发烧友,看到这个词会有什么感受呢?“纤滑”好像是一个新词,是不是“纤细幼滑”结合成的呢?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呢?肯定不能是鳝鱼那种“滑”,那玩意一点也不纤细。而纤细的无过于发丝或者天然的蚕丝,纤细幼滑结合到一起,可以想象成一缕柔软顺滑的发丝或者蚕丝,当然发丝得是洗发水广告上常见的那种“唰”一下如同瀑布一样“飘洒”下来的头发才行,现实生活中有那种头发的可是很少见,但是想象成一缕蚕丝,估计就不会差多少了。那么用来形容什么呢?音响发出的声音包括鼓声的低音,人声的中音,以及小提琴等的高音,鼓声和人声肯定不能用“纤滑”这种“细致滑溜”的词来形容,鼓声都是威武、壮烈、宏大的,人生则是浑厚、细致、声声入耳式的,在感觉上不通。那么自然就只剩下形容高音了,“纤滑”说明其高音表现丝丝入扣,既有着丝般的线条感,有有着丝般的顺滑感,没有“刮”耳朵的感觉。然后在结合上下文看一下,于是大家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这套音响系统的高音表现比较出众。于是,作者就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了大家。

在观看或者聆听发烧友的文章或者谈话时,要时刻调动起自己的五感来,别看音响发烧绝大多数时候都仅仅涉及一个“听”字,但是很多时候,想把这个“听”的感觉传递给别人,就不得不以嗅觉、味觉、触觉甚至直觉等综合起来的更加直观的感觉来形容,毕竟比起更为直接的视觉来说,听觉的确有着不太精准的特点,很难以精确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音响发烧这种行为很难普及开来的原因,不仅难以被人了解,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娱自乐”之中,当然,这不仅有现实生活造成的种种客观原因限制,也有着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原因,下文笔者会有介绍,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音乐与音响发烧

对于非发烧友来说,既然是音响发烧友,那么这群人自然对音乐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则不然。当然,以笔者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的确有点可悲(这个词却是有点重,但是还算贴切。)。

虽然音响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聆听音乐,如果音响发烧仅仅停留在对音响的鉴别上,无疑就属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傻事,所以在音响发烧过程中,因为“顿悟”,了解到“音响发烧”仅仅是一种过程,期间虽然乐趣无穷,但是也要付出无数的金钱、时间和心血,与聆听音乐时候单纯的感动相比,似乎有些不值得,于是“回头是岸”者有之;有些则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在每日的长米油盐中渐渐丧失了音响发烧的耐心,于是放弃了;也有在发烧过程中,忽然遇上了一套一见钟情的器材,从此别如所求,于是回归本源,开始专注于音乐本身,从而跳出“音响发烧”这个圈子的也有之……而现在的年轻人,与其选择音响发烧这种在一般人眼里不被了解,并且因为不了解而带来重重误解的事物,不如选择电脑、摄影、运动等更热门更加广泛的喜好,于是整个音响发烧圈就越来越狭小,颇有一点青黄不接的劲头,这也是近年来音响发烧越来越小众的一个原因。

当然,以笔者本身的观点来看,音响发烧和绝大多数女士们对手包、衣服、鞋子的喜爱一样,都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其中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即使我不知道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田园交响曲”,但是在过程中并没有感觉缺少了乐趣,那就行了。实际想想,汽油价格越来越高,出行越来越憋气;房价越来越高,住着越来越憋气;食品价格越来越高,吃着越来越憋气……总而言之,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但是工资总是不见涨,处处憋气的时候,如果音响发烧是唯一或者其中一个将这些憋气舒缓出来的渠道,并且让我或者让某人在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忘掉生活的压力,而沉浸在一种欢乐一种放松状态中的话,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音乐在音响发烧中,仅仅是一个媒介,一个用来衡量音响器材素质的媒介,在音响发烧中,它不是终极的追求,虽然每一个音响发烧友都把它当做终极的追求,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喜欢沉浸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也许有点奇怪,不过我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晋朝的名士王子猷隐居在山上,有一天晚上下大雪,一觉醒来打开门,只见这雪下得纷纷扬扬,在月光下更是显得皎洁一片。他命下人温了壶酒,随口吟了几句左思写的《招隐诗》,忽然就想起了一个朋友,可是这个朋友却住在百里之外。王子猷不待天明,立马备下一小船赶往朋友的住处。就这么在水路赶了一夜的路,到了天亮的时候总算到了朋友的家门口。可到了人家门口他却不进去,而是带着下人又回去了。下人也弄不明白这王老爷到底怎么想的,就问他为什么过门而不入呢?王子猷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而返。既然这样,又何必见他呢?”

大家可以试着理解发烧友们更注重过程中“乘兴而来”,而不必奇怪其“兴尽而返”,音乐是目标,但是我们这些发烧友更喜欢沉浸在对目标的追逐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尽兴”了,至于目标本身是否达到,似乎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既然古时的名士都有这种行为,所以作为一个音响发烧友,却对曲式、交响乐编制等不是那么熟悉,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吧?最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谅解了吧?

写给发烧友的一些话

有些音响发烧友把音响发烧当做一种爱好,有些发烧友把发烧看做一种行为,当很多这种发烧友集合起来,就产生了叫做“发烧文化”的这一门“学问”。其实笔者不喜欢这种称谓,当一种行为上升为“文化”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影响力,但是从反面来看,它也产生了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劣势,那就是封闭性与排他性。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来看,音响发烧圈中,这种封闭性和排他性是很明显的。以几个很直观的例子来看,比如音响发烧友写的文章,如果以非音响发烧友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云山雾罩,读起来如同天书;比如说一群发烧友聚会,如果其中有一个非发烧友,他几乎就完全插不进话去,因为他几乎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以非音响发烧友的角度来看发烧友,这群人都是“怪人”“神人”,这是客气的,直接一点,这一群都是“神经病”;用发烧友的角度来看非发烧友,这群人太“笨”了,说半天还不明白,“无视”他算了,甚至还要说几句讽刺难听的话。这些情况再极端一点,非发烧友开始对发烧友敬而远之怕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发烧友对非发烧友却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而封闭甚至对抗起来。前者是因为不了解而造成的疏远,后者却是因本身行为的封闭和排他性而造成的隔阂。

如果以现实生活中的比例来看,发烧友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因为被孤立造成的自卑,再因极端的自卑造成的自傲,使发烧友开始成为“另一种人”,这也是“发烧文化”开始由热烈转变为衰败的主要原因,这几乎是一种必然。

其实大可不必。发烧友们的文章为什么不能雅俗共赏,做不到雅俗共赏,最起码可以做到通俗易懂嘛。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越多人看到,越多人看懂越好,何必故意在文章中多加一层迷障呢?在现实生活的实际交往中,为什么不多推销一下自己呢?即使不能使所有人都成为同好,但是最起码让别人了解一下自己,简单说上几句发烧过程中的乐趣,不能吸引别人加入,最起码可以使别人知道,我们这种行为是“找乐”,不是“找麻烦”。在发烧友聚会过程中,如果有非发烧友,那么这时候就多注意一下,不要让人感觉受到冷落。这不仅是作为发烧友的一种“技能”,这其实也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处世哲学。

对于发烧友来说,摆正心态,先意识到自己其实先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丈夫、别人的朋友、别人的同事之后再考虑自己发烧友本身的身份,这个时候难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不信您试试。

小结

上文是笔者“闲聊音响发烧”系列中的开篇,也是这一系列文章中的一个总序,以后笔者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为大家介绍笔者在这十几年的音响发烧过程中感悟到的一些经验,当然大家也可以回复给我,大家一起聊聊在音响发烧中的一些趣事,一些经验,一些窍门,不限话题,不限字数,笔者会综合在这一系列文章中,向非发烧友们介绍一下咱们发烧友们的精彩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951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5-1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AV与Hi-Fi发烧


笔者上文曾经说过,在音响发烧之中,有着两个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却偏偏在实际操作上泾渭分明的两种发烧行为,那就是AV与Hi-Fi发烧,这次笔者就来专门谈谈这两种音响发烧之间的关系。
AV发烧的兴起

以音响发烧的概念来说,AV发烧与Hi-Fi发烧其实大同小异,只不过一个侧重于音频与视频的综合享受,一个则更专注于纯音频的探索。

如果以音响发烧的发源来看,AV发烧算是新生事物,尤其是国内,所谓AV发烧其实是从上世纪VCD开始普及之后才逐渐兴起的。虽然在VCD之前就已经有VCR(也就是录像机)等音像设备,不过考虑到当时录像机与录像带的成本,使其最终没有像VCD那样火爆起来,当然如果有和笔者发烧经历相似或者更长的人,也许会记起当时VCD在开始普及前,国内的一些音响媒体曾经做过不少录像机与VCD的对比,实际上当时就已经有媒体做出了定论,那就是单纯以音视频的效果来看,VCD与普通的录像带仅在伯仲之间,并没有任何明显的进步与超越,而比起后来的一些所谓“数字录像带”等的效果还多有不如,当然更比不上之后在国内露了一小脸,结果转眼就又消逝的LD了。但无论如何,VCD的确是把AV发烧带到广大国内音响爱好者眼前的一个大功臣。

现在回首VCD的整个发展历程,期间的确是无处不体现出当时某些国内厂家急功近利的毛糙心态,当时市面上充斥的那些专门搭配VCD的两三千元的所谓杜比环绕音响,以及外表光鲜内部粗糙得惨不忍睹的所谓多声道AV功放,不仅无法使国内的AV发烧文化可以有序健康的发展,事实上也使AV发烧从国内的诞生之初就带有一丝令人难过的急功近利之态。更令人难过的是,当时的许多家电和音响媒体,也从未有人从根本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引导,仅仅停留在为VCD所创造的那个所谓“奇迹”的歌功颂德之上。2000年年中左右,北京《家电大视野》杂志刊登了当时还未从高中毕业的笔者的一封读者来信,全信超过6000字,编辑部一字未易,该信包含了笔者对当时的VCD及随身听市场厂家、商家及消费者群体的诸多意见(现在看来,似乎也可以称之为抱怨和牢骚),再之后,《北京青年报》经过删减之后进行了转载,然而限于笔者当时的阅历,文章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深度,对厂家和商家那些急功近利的心态进行了批评,却拿不出任何改善这种情况的手段和办法,虽然之后《家电大视野》杂志社针对这封来信做了多期的读者参与活动,但实际上对整个大环境的改变依旧是无能为力,而笔者当时在信中所说的一些话,在后来的SVCD、CVD以及DVD市场上也一一应验,这种情况不仅是笔者,也包含《家电大视野》杂志社的各位同仁,也只能徒叹奈何。

当然,本文不是一篇关于国内家电发展史的论文,所以笔者的回忆也就到此打住,继续述说咱们的AV发烧。

其实,从VCD时代,咱们的AV发烧观逐渐形成,那个时候的所谓AV发烧就是一台多声道AV功放加5只音箱,限于当时市面上的产品还不够丰富,标准的5.1组合还要晚一点。而在杂志和报纸上关于AV搭配的话题,一般也就是讨论如何为音箱搭配AV功放,或者如何为AV功放搭配音箱,以及偶尔出现的一些关于杜比逻辑解码等技术性的文章。当时托笔者为其搭配AV系统以及因为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朋友问笔者的问题一般均是“某某功放配什么音箱比较好”或者“为什麽我的环绕音箱不发声呢”等初级问题,为此笔者在包括《家电大视野》在内的多份刊物和报纸上刊登了关于杜比逻辑解码的一些扫盲文章,并对当时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杜比多声道功放进行了批评和揭露,因为那时候多数的多声道功放仅仅是一台5声道的放大器,其中完全没有音频解码的电路在内(这种情况尤以国产品牌为甚),或者是因为这些媒体的多次呼吁和揭露,之后这些产品才打上了“杜比Ready”的logo,告诉你只是“准备”好了重放“杜比”声场,但真想重放杜比环绕声,你还得搭配一台解码器。这种混乱一直持续到DVD的发展后期,仅仅是程度不同而已。

从VCD后期,也就是咱们国内开始折腾所谓的超级VCD和CVD以及国外DVD开始走向普及这个时候,所谓的AV发烧开始走向了成熟,这个时候某些比较前沿的杂志和发烧友们已经开始讨论整体的AV解决方案,包含背投电视机、三枪投影机、AV解码中心和多声道功放以及AV套箱和影碟机,同时对超级VCD等产品技术特色的讨论也开始着重于影音的画面和音质,再加上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发烧友体验到了杜比数字5.1的真正效果,自然对以前那种所谓杜比环绕声再也没有了兴趣。也就是这个时候,本来还有希望潇洒一把的LD被初露头角的DVD当头一棒,除了笔者这种对新生事物比较有兴趣的发烧友,估计很多人到底都没有见过LD是什么东西。

可惜的是,这个时间的AV发烧理念虽然比VCD时代要深刻了许多,但是考虑到当时市面上可选择的产品不多,以及限于当时的总体收入水平,比起Hi-Fi发烧来说依旧显得枯燥一些,可以说一直到DVD发展的后期,蓝光影碟机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AV发烧才真正百花齐放。

目前说到AV发烧,包含的范围相当广,不仅包含投影机(DLP、LCD投影机)、AV功放(解码器,前后级功放,房间升学处理器等)、多声道音箱、影碟机等,甚至包含投影幕、影音无线节点、HTPC、高清播放机等一系列附属设备,一些高端的AV发烧友同时也将室内声学扩散板,民用分贝仪等归结入AV发烧之中。也有人说,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Hi-Fi发烧其实也是可以包含进AV发烧之中的,毕竟相对于影音整体解决方案,Hi-Fi发烧所考虑的仅仅是音频这一项,这种说法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
AV发烧与Hi-Fi发烧的异同

上文笔者说过一句“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Hi-Fi发烧其实也是可以包含进AV发烧之中的”,这句话其实就说明了目前国内Hi-Fi发烧与AV发烧的异同。

事实上,之所以目前AV发烧和Hi-Fi发烧有着如此泾渭分明的操作方法,原因就在于这个“成本”问题。在回答某些朋友的问题时,笔者曾经开玩笑地说过“同样一套两万元的AV系统和Hi-Fi系统,一个仅需要考虑纯音源、立体声功放和两只音箱,一个则需要考虑声频视频两部分的影碟机和一台具有5声道输出的功放和5只音箱,其声音效果如果出于同一档次,做AV的厂家还不得赔死?”这也就是目前为什么国内的AV发烧无法简单得把Hi-Fi发烧包含进去的原因。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Hi-Fi发烧友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自家不足万元的一套Hi-Fi音响在重放一些纯音频信号时,感觉会比朋友三万元的那套AV系统还细腻好听。同时,也有AV发烧友辛辛苦苦搭建出一套五万元级的AV系统,但是到了朋友那一听,竟然不如人家一套两万元的Hi-Fi系统平衡准确。既然同为一套音频系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要分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对于专注于纯音频表现的Hi-Fi系统来说,无论是音源、功放还是音箱,均为了重播纯音频信号而优化,无论是在电路还是在调音来说,都可以追求精益求精的细致,但是AV系统则不同,要想在同一阶段的预算上做出一套产品来,必然会在音箱及功放电路上做一些妥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听感上的区别。

另一方面则是厂家的设计思路,笔者曾经和几位有名的音响设计师聊过,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露了这么一种看法:如果不考虑成本,谁不想做出一套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音响系统来呢?设计一套音响系统,并不仅仅是电器元件及电路的简单拼凑,事实上也是音响设计师个人审美的一种具体体现,产品的外观,电路的设置,声音的风格综合而成音响设计师的“作品”,这跟作曲家笔下的乐谱,画家手下的画布,雕刻家眼前的石雕一样,已经不再是一件普通的家电产品,而是一件艺术作品。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音响设计师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审美趣味,还要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最起码要考虑到手中这件“作品”有无到有产生时候所花出去的预算。所以,任何音响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之初都要有一些束缚,在某些方面就不得不做出很多的妥协,具体到AV和Hi-Fi两套系统上,AV就要侧重多声道声场的密集以及高低频延伸所营造的震撼感,Hi-Fi则考虑声音的稳定及平衡。

归根结底,AV和Hi-Fi系统的异同就从消费者这头的购买能力限制影响到了设计师那头的设计取向,最终使AV发烧和Hi-Fi发烧出现了这种泾渭分明的区别。
说一个小故事

上文笔者的文章有点枯燥,下面笔者说一个小故事,这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件真事。

笔者有俩朋友,一个姓张一个姓刘,老张是一个比较传统的Hi-Fi发烧友,限于自身的收入,其音响器材经过七拼八揍起来之后总体投入不过两万元余元,但是对各种音乐碟片的收藏却属于半狂热性质的,各种古典碟片,哪怕是略有名气的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比较冷门的他多尽心收集;老刘则是一个AV发烧友,家庭条件略好,除了一套勉强不到五万元的AV系统之外,书房两边的书架上也是满满的各种DVD和蓝光碟片。

既然同是发烧友,两人住的地方又比较近,再加上有着共同的朋友(也就是笔者),两人自然也从陌生到熟识成为了朋友,问题是这两个人虽然平时都显得略微木讷,甚至有些沉默寡言,但是唯独在音响发烧方面各有各的看法,一个认为音响系统就要彻头彻尾为声音服务,一个就认为既然是享受,那自然要考虑声画俱全,于是老张就常常拉老刘到自家的住宅,让他听听自己这两万来块的音响要比他那五万元的系统声音还优美;老刘也拉老张去自己的住宅,让他体验一下自己的AV系统那饱满而定位清晰的环绕声音效。两个人都想说服对方自己的系统更好,更有性价比。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谁也说服不了谁。

和大多数音响发烧友一样,这老张和老刘也带着不少孩子气的固执和倔强,虽然以朋友论称,但实际是个晚辈的笔者对这老二位动不动就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情况也是束手无策,终于在某一天,两位又在老刘的视听室中吵得不可开交,而早已经司空见惯并且确信自己无能为力的我则在一边喝茶看片,这个时候,在外屋聊天的张嫂和刘嫂推门进来说了一句话,这两位才不说话了:

“吵,吵,这玩意再好能当饭吃不?!”
AV与Hi-Fi发烧殊途同归

其实以笔者个人来看,无论是Hi-Fi发烧还是AV发烧,都有其局限之处,导致无论是Hi-Fi发烧还是AV发烧在争论上,在心态上,都有其急功近利之处。也因此,Hi-Fi发烧这几十年和AV发烧这十几二十来年,体现在杂志报刊上,无不围着器材厂家打转,更深一层的由Hi-Fi和AV发烧而引起的关于影视节目的探讨,关于室内声学的研究,关于音乐审美的建立,关于发烧文化的探讨等却没有落到实处,虽然也有一些相关的著作问世(如关于室内声学,音响设计,影视评论等书籍与杂志的出版等),但终究属于各自为政,没有为音响发烧搭起一个脉络分明的理论研究体系,也因此有些人可以理直气壮地问出“这玩意再好能当饭吃不?”的话,也同时可以令一些朋友在这些质问下哑口无言,虽然局外人可以把咱们这些发烧行为以小道观之,但是作为发烧友本身,却不应该同样以小道处之。

著名作家阿城在小说《棋王》中借主角王一生的嘴说“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呆在棋里舒服。就是没有棋盘,棋子儿,我在心里就能下,碍谁的事儿啦?”如果觉得生活中纷纷扰扰太多,只有呆在音乐中,呆在对各种音响器材的摆弄中才“舒服”,又不会“碍谁的事儿”,那何乐而不为呢?

AV与Hi-Fi发烧,或者说音响发烧,以小处看,图的是一个“乐儿”,往大处看,也可以叫一种生活方式,古人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音响发烧这种东西,确实有不少可以琢磨的地方。
结语

本文笔者带大家做了一个小小的回忆,在内容上略显枯燥,从下期开始,笔者将带大家回顾一些国内音响发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产品,看看大家是不是还有印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951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5-1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上文曾经说过这次我将带大家回顾一下在笔者发烧过程中曾经遇上过的一些发烧产品,不过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在笔者这短短不到15年的发烧历程中,这些可以称之为“经典”和“名品”的产品竟然随随便便就能说出二三十个,如果都讲一遍,这篇文章就成了流水账,读起来难免就少了几分乐趣,所以笔者只好换一个角度,来回忆一下笔者个人发烧历程中曾经接触过的产品,这种记述方法虽然显得有些自恋,但是也希望笔者的这些经历可以唤起一部分笔者同龄人们的记忆。
笔者的发烧之初
作为一个家境一般,并且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本来和音响发烧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相交点。幸运的是,和绝大多数的同龄人不同,在绝大多数同龄人还在埋首于各种考试、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时,自诩兴趣广泛的笔者却迷上了音乐、绘画、雕塑等对农村孩子来说相当“奢侈”的爱好。然而绘画、雕塑等爱好,即使是比较初级的部分,如素描、速写、水彩、油画等不仅需要金钱的投入,对时间的消耗也是一个忙着考取市重点高中的孩子所难以承受的,随着考试时间的逐渐迫近,各种爱好只好逐一放弃,只有音乐(主要是音乐的欣赏)成为每日拖着麻木的大脑入睡前最后的一点消遣。

欣赏音乐自然离不开各种器材,而对一个刚刚考取高中不得不住校的孩子来说,欣赏音乐的手段无疑就只剩下“随身听”一个选择,而随身听则成为笔者走向音响发烧的一个最直接的诱因。

在笔者的高中时期,最顶级的随身听就是市面上的索尼、松下和爱华,像健伍、JVC之类也有,但是比起这三个品牌则小众得多了。笔者的第一部还过得去的随身听就是爱华的产品,厚重不堪,具体型号都忘了,初期还不错,但是仅仅三个月,这台号称连续播放时间超过20小时的随身听就可以每三个小时“吃”掉笔者两节五号电池,那个时候的五号电池最差的是一节五毛钱,稍微好点的白象电池,一节要一块钱,而笔者一天的饭钱也不过三块五而已。

之后笔者的兴趣转到了索尼上,当时索尼的随身听产品在市面上主要有三个系列,EX的单放系列,FX的收放系列和GX的收录放系列,笔者的第一台索尼随身听是索尼的FX系列中的低端产品,具体型号也忘了。这台随身听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一对白象五号电池可以坚持将近一周,虽然大大减少了笔者的电池消耗,但是为了买这台四百来元的随身听却令笔者省下了将近三个月的早饭(偶尔还要加上晚饭)钱。

在高中三年级左右,经过一段艰苦卓绝的省吃俭用,笔者终于把那台魂牵梦绕的索尼顶级随身听收到了旗下,那就是索尼的EX9,并且购买了一副当时对笔者来说已经极为奢侈的索尼E838耳塞,这台随身听和这副耳塞即使到了现在估计还有不少人耳熟能详,对笔者来说,这也算是终于进入了发烧的门径。当然,对真正的随身听爱好者来说,EX9之外还有另外一款号称史上最美的随身听的EX5(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1996年左右上市的),也是索尼的50周年纪念版随身听,不过一来市面上不多见,二来其价位对当时的笔者来说也是天价,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1998年上市的EX9。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索尼EX9随身听依旧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和E838耳塞配合放出来的声音,对那时的笔者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天籁之音,通杀市面上所有的磁带随身听产品。现在再讨论其变色机身、100小时播放、大眼睛线控等技术特色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只随身听却第一次让笔者认识到何谓现代工艺之美,比一般磁带盒大不了多少的厚度,两节电池几乎可以坚持半个月(每天三小时左右,当然和其标称的100小时有一定的出入,但这种表现依旧可以称之为惊人)的播放时间,超低的运行噪音加声音的本底噪音,对于笔者这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拥有这些几乎就可以说别无所求了。当时市面上的国产随身听,如京华、雷登、金业等产品,平心而论也并没有差到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步,但是和EX9一比,无不显得过分粗陋。如果还有像笔者一样发烧历程从随身听开始的发烧友,恐怕也会和笔者一样,从一开始就对国产品牌缺乏信任感。
音响发烧的摇摆期

在高中和大学二年级这段时间,既是笔者初入音响发烧门径之时,也是笔者音响发烧的摇摆期,因为对一个没有见过什么市面的农村孩子来说,相对于音响发烧,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吸引笔者的目光,比如说互联网的兴起,比如说刚入大学时的各种交际活动,以及校图书馆那些怎么也看不完的免费图书,但是对音乐的喜爱却从未落下。
从笔者上大学开始,磁带逐渐被CD取代,有时候笔者喜爱歌手的专辑竟然只有CD出售,所以很多时候笔者手上的EX9开始毫无用武之地,除了偶尔听听教材配套的磁带外,有时候甚至几周都难得用上一次。这个时候,笔者又开始追寻随身听的下一代产品——CD随身听。

和磁带随身听不同,这时候市面上的CD随身听只有索尼和松下比较流行,爱华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品牌早已并入索尼的业务,而笔者的第一台CD随身听则是松下的CT430,之后则是CT470及CT570,另外多年之后,则购入了一台索尼的EJ-01作为收藏。

这三台松下的CD随身听在和笔者大致同龄的随身听爱好者中几乎都知道,CT430当时是松下所有CD随身听中带光纤输出的最低级型号,CT470则是采用金属机身的最低级型号,而CT570直到现在还在很多人心目中认为其为当时市面上随身听产品中的音质王者,所以即使之后松下又推出了几十款新产品,但是这三款产品无疑造就了松下CD随身听业务中的一个传奇。

笔者的第一选择本来是CT470,可是单纯因为没钱的关系只好选择了CT430,笔者对其唯一的一点不满就是它的线控器不带背光,不如CT470和CT570好看,用索尼的E838耳塞和松下的随机耳塞也分不出其音质的好坏。

这三款随身听给笔者带来不少乐趣,CT430笔者曾经将其接入一套总价超过两万元的Hi-Fi音响中进行音质评定(事实证明这款随身听的音质水平还比不上马兰士最低级的CD6000se),CT470则让笔者把其接入了一台万元级的解码器后再搭配了一套五万元级的功放加音箱组合,而CT570则成为笔者当时测评各种耳塞产品的参考器材,因为玩这三台CD随身听,笔者当时写了不少文章,一部分刊登在包括《家电大视野》在内的多本杂志上,另外一部分则发布在了当时的多个发烧论坛上。

也正是这三台CD随身听的功劳,笔者在多个发烧论坛上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再加上当时的《家电大视野》杂志社对这类入门级的发烧文章(或者说混血型的发烧文章)也颇感兴趣,这才使笔者在各种爱好的摇摆中而没有把音响发烧完全抛在脑后。

在随身听“发烧”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令人遗憾的一节,那就是MD,这是一款承上启下的产品,上承CD的音质表现,下起MP3风起云涌的开端,当时MD的产品在发展初期颇有一统天下的势头,而且索尼也不负众望,颇推出了一些经典级的产品,包括R50、支持MDLP的R900、支持TYPE-S的R909、第一款NET MD的N1、10周年纪念版N10、最薄的10周年纪念版E10、第一款Hi-MD机型NH1以及单放EH1,以及MD最后的辉煌RH1。这些产品笔者或多或少都试用过,但是没有一款的价格可以令笔者这个穷学生轻易接受,所以尽管在买CD随身听时就把可以光纤输出以方便以后录制MD作为选择要素,但是最终也没有用上,等笔者参加工作后可以比较自由地调配金钱的时候,这些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昨日黄花,被MP3产品冲击得惨不忍睹。然而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随身听爱好者难掩对这类产品的喜爱,不说其音质表现,但是其精致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就令许多人(包括笔者)难以爱上那粗糙、呆板并且音质一塌糊涂的初期的MP3产品,所以多年之后,笔者购买了一款RH1,即作为收藏,也为当时对MD那魂牵梦绕的喜爱写下一个句号。
正式入音响发烧的门墙

上文提到笔者因为玩随身听开始正式给包括《家电大视野》杂志的多本刊物写稿子,也就是那时,笔者终于因为稿费的收入多了一些可供支配的“闲钱”,于是顺理成章的由单纯的随身听发烧走向了音响发烧,而笔者的第一个沾着发烧边的器材就是森海塞尔的HD580耳机。

这副耳机稍微有点发烧资历的朋友就不会陌生,而稍微有点发烧追求的朋友就不会容忍笔者对这副耳机提供的“待遇”,从购买这副耳机时一直到将近两年后,笔者都直接把它插在随身听上使用,从未想到为其搭配一台耳机功放产品。

而在这两年间,笔者断断续续购买了原创的A6(用了一个月后又换成了A8,一周后则换成了A8S),新德克的XA-6800SE,惠普的M700MK2音箱,以及亲手制作的多条讯号线和音箱线(也没有多好,但是肯定比一般的随机线强多了),从此以后,笔者才算有了一套还说得过去的所谓Hi-Fi器材了。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笔者的这套音响系统颇有一点不伦不类,但是对于一个当时身边亲友们连VCD都还比较陌生的农村孩子来说,这套没法看片,不能唱卡拉OK,甚至不能放磁带的玩意已经相当超前了。

当这套器材终于成型的时候,笔者才想到如何把森海塞尔的HD580也加入,而当时市面上的耳机功放产品却寥寥无几,除了论坛上和当时的《家电大视野》提供邮购服务的叶立DIY产品之外,就只剩下科颂的μ5以及清华吴刚的TW2.1可供选择了。前者需要订货并且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等待,μ5的声音则过分“刚健”,或者说不够悦耳,唯一的选择就是清华吴刚的TW2.1了。

如果说这段时间是笔者正式入音响发烧的门槛的话,我得说我走了相当一部分弯路,首先是因为最早的音乐欣赏手段就是随身听加耳塞,导致我对大多数的比较正规的Hi-Fi音响难以提起兴趣,因为总觉得不够“刺激”,不是觉得低音下潜不足,就是觉得高音不够响亮,也幸亏后来在原创A8S和清华吴刚的TW2.1以及森海塞尔HD580的帮助下慢慢建立了比较正确的听音感受,并且2004年参加工作后也在某些发烧前辈的熏陶下,偶尔到北京音乐厅去感受一下现场演奏的魅力,这才慢慢建立了其乐关于声场以及乐器质感等方面的直接感受,也对之后笔者对各类音响器材的评价功力慢慢奠定了基础。
关于音响发烧的一些思考

以上介绍的笔者的一些经历,事实上也是很多笔者同龄人的经历,当然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未必都能成为音响发烧友,笔者以上的记述并没有揭示笔者成为一个音响发烧友的原因,事实上笔者回顾一下自己整个发烧历程,也没有发现自己之所以成为一个音响发烧友的必然原因,这个事实考虑起来其实相当诡谲。似乎一切都该归于无意之中,无数的巧合最终使我成为一个发烧友,这么想来,和人生的思考类似,几乎没有人可以说明白“我为什么是我”,正如笔者也说不清楚“我为什么是一个音响发烧友”。我或者可以找出十个一百个的理由来说明自己之所以选择成为一个音响发烧友的原因,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原因可以成为我之所以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根本。
结语

以上笔者的叙述,仅仅是笔者整个发烧历程中的九牛一毛,整体是十分粗糙简略的,下一篇笔者将真正开始一次音响发烧的怀旧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951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5-1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篇文章笔者回顾了少时接触过的一些音响器材,当然大部分是随身听和耳机产品,那么本期笔者就带大家回顾一下笔者在这十几年的发烧历程中曾经拥有过或者说玩过的一些“经典”器材。

当然,说到经典器材,这就要因人而异。音响器材是结合现代机械工艺、材料学以及木艺加工和审美学的一种综合设备,一套产品可能在技术上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突破和进步,也可能在外观上有着令人难以舍弃的优美,更可能在音质上令人一见钟情,但是很难说有一套音响设备可以令所有人都接受,所以笔者所选择的产品依旧代表笔者个人的审美趣味,其中提到的和没有提到的音响设备均无法代表无可取代和不值一提。


笔者的“入门”器材

如果说有没有一套器材是把当时仅仅痴迷于随身听和耳机的笔者引入Hi-Fi发烧大门的话,这套器材则当之无愧——Audiolab 8000A+B&W S805。

这还是笔者刚入大学之门,闲时在一个朋友那听过的器材,当时搭配的CD转盘和解码器,但是具体型号已经记不清了,印象中应该是日本第一音响的品牌。而功放部分的Audiolab 8000A 是Audiolab的首部合并式放大器,在我印象中应该是1983年面世的(那时候笔者还穿开裆裤呢),当时不但广受发烧友欢迎,更被消费者赞扬为“最经济的发烧级放大器”。8000A的成功元素包括自然的音色及精湛的电子技术,再加上其大众化的价格,令Audiolab的名字不迳而走。1984年推出的8000C前级、8000P后级、1991年推出的单声道功率放大器8000M和1992年推出的8000T FM调谐器等,都在音响圈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和认同。Audiolab的产品范围非常广,除了功放及收音调谐器之外,1994年间亦推出包含黑胶碟唱盘的功放8000PPA及CD转盘8000CDM。在1995年底,Audiolab推出8000系列的新一代合并式放大器——8000S。8000S的微型处理控制器可让其作快速切换,独立的前级放大可以变为AV系统中的独立式预留放大,8000S的成就令其夺得1996~1997年度欧洲放大器大奖。而对于国内的发烧友们来说,Audiolab 8000A和8000S肯定是耳熟能详,值得在书写国内音响发烧史时提上一笔。

关于B&W S805,国内的发烧友们也并不陌生,这对小音箱是B&W为了庆祝公司成立35周年,于2001年特别推出的Signature系列的第二款音箱Signature 805。其外观华丽、高贵,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出这是B&W “Nautilus 805”书架箱的升级版本。笔者还记得当时为了分辨S805和N805的音质区别,曾经坐在朋友的听音室里面一口气闷了五个多小时。

在听到这套组合之前,笔者所听的仅仅是松下CT430 CD随身听加索尼E888耳塞所重放出的流行音乐的声音,而这套系统第一次带领笔者听到了正式、庄严、雄浑的交响乐,正如第一次睁开眼睛的雏鸟总是把看见的第一个事物当做母亲以外,第一次聆听交响乐的笔者也受到了如此的震撼,所以尽管到了十年后的现在,尽管当时所听的具体曲目都想不起来了,但是那种感动依然留在心里。

也就是从这时,塞在耳朵里边的小耳塞开始无法满足笔者的耳朵了。


工艺和造型之美

如果说Audiolab 8000A+B&W S805给了笔者启蒙般的震撼,下面两款音箱则让笔者领略了何谓音响设备中的工艺之美。

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世霸小名琴,Guarneri Homage是世霸音箱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它是第一款通过绘画灵感而产生的扬声器,其外形来自鲁特琴(注一)。Guarneri Homage被认为是少数改变了高保真历史的产品之一。首对出厂的Guarneri Homage被克雷蒙娜小提琴博物馆收藏,用来为参观者播放小提琴音乐。Guarneri的箱体不大,采用真正的原木制造。比较特殊的是,为了达到左右两侧箱体的弧面效果,制造箱体时以厚重的原木锯成一根根弧形的肋排状木条,再将这些肋排状木条一根根黏合,组成坚固的原木箱体。单就原木制造的箱体以及高级家具般的漆工,Guarneri Homage就已经值得很多人收藏,更不要说它还可以播放美好的音乐。

如果以发烧友的角度来看,这对漂亮奢华的小音箱在低频和高频上都有缺陷,并且在声音的整个频段上都有一种甜腻的声染色,尤其以现在的声音诉求来看,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声音风格,但是正如其出众而几无瑕疵的外观,这种带有一点点个性的声音风格反而造就了它的成功。


注一:鲁特琴(LUTE)也称琉特琴,是一种曲颈拨弦乐器。一般这个词主要指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使用的一类古乐器的总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最风靡的家庭独奏乐器。另外在广义的乐器分类中,把类似的乐器统称为“琉特属”,此时就不限于年代国别,因此吉他、中国琵琶、日本琵琶等都可以包括在内。


提到工艺和造型之美,还有一对音箱肯定不能忽视,那就是B&W Nautilus的鹦鹉螺音箱。B&W在1993年成功研制出的这一对但是外形就令世人惊叹的Nautilus鹦鹉螺,它完全脱离了传统音箱的范畴,一对三路四单元喇叭,其形如蜗牛般的声箱,却是由精密的电脑仪器协助设计下的产物,由接线到烘油等工序皆全人手操作,利用如此形状的多层高密度声箱,能有效地消除声箱驻波和谐震,而在高、中、中/低音单元背后的长长导管,正是B&W继悬挂式高音单元后,使单元活动时产生的谐震和驻波导离声箱,以便声音更具线性表现之另一创举。当然,这对鹦鹉螺音箱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其具有突破传统的新技术,更在于它在声音方面的杰出表现。鹦鹉螺在超大空间内也能产生足够的音压及广阔的声场,虽说在器材搭配方面令人伤尽头脑,但是仅凭其外观就足以俘获很多发烧友的心。

这两对音箱可以说是让笔者第一次领略到音响设备中的工艺和造型之美,也是第一次让笔者见到舍不得用手摸的音响器材。对于一个由偏僻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大家可以想象笔者第一次见到这两对音箱时候的惊讶和震撼。尤其是B&W Nautilus的鹦鹉螺音箱,这仍旧是一款可以令笔者重温初入发烧圈时候的那种忐忑兴奋心情的产品,在各个音响展会以及北京某音响经销商的听音室内,只要看见它,笔者就会久久驻足而舍不得离开……


笔者的最爱

正如俗话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这么多年的音响发烧历程中,只有一个品牌的产品曾经给笔者一种“一旦拥有,别无所求”之感,那就是麦景图。

提到麦景图,估计很多发烧友立刻就可以说出其几款知名产品,比如其MC275真空管后级。

麦景图MC275是一款立体声后级,每声道75瓦,最早推出时间为1961年,停产于1973年。到了1993年为了纪念Gorden Gow,推出了MC275真空管后级纪念版。经过十几年,纪念版的售价也早已翻了好几番,并且在市面上也是有价无货。MC275的输出功率适中,基本上灵敏度在86dB以上的音箱可以通吃,而且中频与低频频段表现相当饱满,高频段则温润而有特色,虽说在细节上比不上一些晶体管机,但是其温润刚健并重的声音风格依旧令人一听难忘。但是对于笔者来说,认识麦景图则是从其MA-6900开始。

黑色的玻璃面板、顺滑流畅的铝合金边框装饰,看似分体实为合二为一的外形设计,令人永远难忘的湖水蓝指针式功率表,再配上只有在老式收音机上才能见到的镀铬直纹式旋钮及翘板形开关等这些上世纪早期的时髦设计,如今只有在麦景图身上才得以见到,五十多年未曾改变过,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而能够把麦景图产品这些外观特点齐聚一身的就是这款MA-6900。

笔者第一次见到这款麦景图MA-6900应该是在2002年的某音响展会上,当时搭配的其他器材早已忘光,仅记得这款在昏暗房间内闪着蓝蓝幽光的功放,如果以笔者现在的听音喜好来看,这是一款声底非常宽松自然、丰满温柔,可以重放出极具气势而不会显得咄咄逼人的Hi-end级功放合并机,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在整个声音频段都有一种不太自然的朦胧感,不够清澈,虽然微仅可闻,并且在前端器材和音箱搭配不合理时还会被放大,但是笔者依然因为其古典中透着现代的外观,大气而又谨慎的声音风格所倾倒。

笔者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在他心目中,麦景图MA-6900是唯一一款值得留给儿子的音响器材,除听这句话时仅一笑而过的笔者,如今也步入而立之年,再听这款MA-6900时,对其的说法则多了几分感同身受的认同。

再说几件难忘的器材

以上笔者提到的器材,因为和笔者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所以难免就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一番,下面就可以轻松一点了,再说几件对笔者来说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依旧难忘的器材。

第一件那就是索尼的E888耳塞,这是笔者第一副和“发烧”沾上边的耳塞产品,这也是一款在国内引起过轰动的耳塞产品,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因为它走上了发烧之路,最起码走上了耳机发烧之路。现在再提它的音质和做工之类已经意义不大,但是作为笔者的同龄人和同好们,肯定无法忘记当时第一次听到E888时的那份感动。

第二件就是森海塞尔的HD580,笔者在前文中曾经介绍过它,这里就不再赘言,可以这么说,在某一段时间里面,森海塞尔的HD580就代表了耳机发烧的终极追求,最起码对一部分人来说。

第三件是AKG的K1000,从上市到现在,AKG的K1000耳机依旧是一款特立独行的产品,无论是带出去(比较难)还是在家聆听,它都是一款令你变成“外星人”的奇特产品。不提其音质表现,但是这种奇特的佩戴方式就足够令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第四件是Rogers LS3/5A音箱,对很多发烧友来说,这是一对传奇性的音箱,笔者放到这里寥寥几笔的介绍对其简直就是一种不恭敬,但是对于笔者来说,尽管在很多时候笔者都自认为是一个怀旧型的人物,但是对于这种除了中频,高频低频都难说优秀的声音风格的确难以全盘接受。我可以承认它对某些弦乐录音和女声录音的表现简直就像毒品一样诱人,但是对于笔者这种兴趣广泛的人来说,它只能是擦肩而过并留下回眸一笑,仅能在某些时候令人怀念一下的产品罢了。

第五件则是森海塞尔的奥菲斯,可以这么说,只要曾经踏入过耳机发烧领域的发烧友,就不会对这款耳机发烧中的珠穆朗玛峰或者说圣杯一无所知。但对笔者来说,这也是一款可能永远也不能拥有,但是会时时思念的一款产品。

结语

对笔者个人来说,以上(包括以前)介绍的音响器材仅仅是一个开端,音响器材最根本的作用在于重放音乐,虽说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音响器材几乎就是一切,但是想评价一款器材,依然要从音乐开始,所以笔者有兴趣在下期介绍几张笔者最喜爱的CD碟片,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咱们的下期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951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5-1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前几期聊了笔者的一些发烧经历,回顾一些笔者发烧生涯中见过玩过的器材,还提到了在不少正规发烧友眼中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随身听和耳机产品。当然,无论器材多么优秀,音乐才是其中心部分,所以本期咱们就聊聊唱片。


笔者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探讨发烧群体中的“音乐无用论”。那时候年轻,生活阅历方面也欠磨练,文章写得难免略显偏激。在那篇文章中,笔者讨论或者说抨击了在音响发烧友中那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对音乐的理解,在很多甚至说绝大部分的所谓发烧高手面前,音乐是为音响服务的,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来衡量这套音响声音是否好听。在这些发烧友面前,音乐只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只有女声、男声、小提琴、三角铁、钢琴、爵士鼓之分,讨论到音响的时候,就没有音乐可以存身的地方。笔者当初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不过随着阅历的逐渐增长,笔者越来越觉得音响发烧是一件相当个人的事情,在很多时候,主要自己玩得开心,并且没有造成别人的困扰的话,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来涉足音响发烧都是一种选择,别人有建议权,却没有横加评说和指责的权力。


当然,对于大多数来说,笔者建议还是适当补充一点音乐方面的知识,事实上不仅音乐方面的知识,音响发烧其实可以说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如电声学、材料学、电子工程学、录音、数模转换以及审美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不追求既深且专,但是最起码对这些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在日常交流中就很容易闹笑话。此外,对于把音响评论当做己任的那些所谓发烧高手来说,如果是评价AV系统的表现还好一些,如果是评价纯Hi-Fi系统,尤其是评价Hi-Fi系统的声音表现,如果本身不具备对真实乐器的声音的直观感受作为参考的话,其所谓的评价也就仅仅体现了其个人在审美上的偏好,而不能代表这套器材的真实素质。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好可以常听一些现场演奏,对现场演奏的乐器声音的质感,对音乐厅内真实声场的感受等烙印在心底作为参照系,否则在评价音响器材时就有可能错把冯京当马凉而搞出笑话。


当然,笔者本身对音乐的了解也比较贫乏,在实际评价一些器材时也往往以个人主观感受为主(虽然这也是任何音响评价人员所无法跳过的一环),也不敢说自己对音响器材的评价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有时候返回头来看看以前写的文章,确实不敢说那时候对相关器材做出的评价就能做到一字不易,相反,在很多时候甚至会发现以前在文章中对某些器材音质特色做出的定论和现在的感受竟然大相径庭,甚至极少数时候还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这种情况也说明把主观评价作为判定音响器材优劣的主要方式是多么靠不住。当然,本文为的是为大家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唱片,而不是一篇探讨音响如何评价的文章(当然,在后文中会有一部分专门说这个),所以这方面的话题先打住,下面来看看笔者介绍的这几张唱片大家是否已经都收入囊中了呢?



第一张:邓丽君《漫步人生路》


不得不说,无论是作为音响发烧友还是纯粹的流行音乐爱好者,邓丽君的CD估计都很难跳过。这张《漫步人生路》是邓丽君80年代初和香港音乐人合作的第二张粤语专辑,也是笔者个人认为的邓丽君一生中录音最优秀的一张唱片。其曲目一部分来自日本歌曲的翻唱,另一部分则为原创。里面的歌曲,相信对听邓丽君普通话版本歌曲长大的歌迷而言有十足的新鲜感。

这张唱片的全频延伸充沛,混音精细,音像立体,人声细节极为清晰,邓丽君的每一句粤语歌词的咬字吐音都明明白白,且极富韵味,口型也出奇地精准。第三首《怎么开始》、第九首《可否多见一眼》、第十首《谁在改变》为最具示范性的曲目,对于评价小型Hi-Fi系统,这张唱片可以作为参考。香港“宝丽金”曾经以非常先进的英国DCS数码系统翻制过24bit版本,收录在其“20世纪光辉印记”系列中。该版本定位直指音响发烧友,故音效较以前的原版唱片效果更佳,堪称是邓丽君留存世上的录音最发烧的一张唱片。


另外如果对粤语歌曲不是很容易接受,大家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邓丽君的《淡淡幽情》,这张根据唐宋诗词谱曲演唱的专辑,召集了当年港台最有才华的音乐人共同创作,无论是词曲还是录音效果以及唱片的整体修饰,都可谓中文唱片市场上少见的精品之作。这张唱片也有多种版本面市,不过笔者个人最喜爱还是宝丽金用DSC 24bit处理的“20世纪光辉印记”版效果最为扎实,后来的XRCD版声音感觉略微做作,虽然在本底噪音和声音的延伸方面略有改善,但是单纯论味道,还是“20世纪光辉印记”版味道最正。



第二张:蔡琴 《民歌蔡琴》


对于蔡琴的唱片,也许有不少音响发烧友更倾向选择她的《蔡琴老歌》,不过笔者认为《蔡琴老歌》之所以受人喜好主要原因在于其歌曲的选择和人声录音的浑厚,但实际上其人声音色被控制得明显过于浓厚,声音显得不够清澈透明。口型聚焦方面更是有问题,声音明显前凸,声场略显含混不清。而单纯以录音来看的话,《民歌蔡琴》无疑更胜一筹,同时笔者也认为这才是蔡琴所有唱片中最发烧、最具有“天碟”水准的一张唱片。此张CD高低频的延伸、人声和乐器的质感、口型比例、音像定位、立体聚焦、动态和音色密度,均为蔡琴唱片中的顶峰。最重要的是,蔡琴的声音在这张唱片中听起来更纯净透明了,音域也宽广了不少,没有《蔡琴老歌》中那过于浓厚的鼻音。


此碟对发烧友最有示范价值的曲目同时也最能打动非发烧友的曲目应该是第八首《渡口》和第十首《恰似你的温柔》,后者以立体和通透到可以触摸的吉它配以娓娓的人声,即使在一些档次一般的系统中重放,效果都能令人一惊;前者开头的那几下深沉的鼓声,Hi-Fi得可以让音响店的营业员多卖掉许多器材。当然,第一首《被遗忘的时光》中的人声清唱,也极有说服力,细节、口型和空间感难得一见地好!


总之,《民歌蔡琴》可以说是蔡琴录下的真正意义上的一张发烧唱片,并且早已经过了时间和市场的双重检验。



第三张:王菲 《天空》


事实上,这张唱片应该叫做王靖雯《天空》才对,笔者本身对国内的流行乐坛向来没有兴趣,尽管多位发烧同好先后多次为我推荐这张《天空》,笔者依旧兴趣缺缺。而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位发烧友的家中听到了这张唱片,一时惊为天人。这张唱片的人声和乐器的质感和细节可以轻松考验音响系统的透明度、解析力。光第五首UNPLUGGED版的《天空》,以及第八首《矜持》,就能让人回味半天。此外,人声的形体录得好极了,简直活生生地立在那里,比例没有丝毫扭曲,高低的位置都极其清楚。每一件乐器更是浮凸在音场中,历历在目,十分诱人。


听过之后,笔者就在市面上开始寻觅,刚开始只找到内地引进版和香港版两种,但是无论怎么听都没有第一次听时那种惊喜感,刚开始还以为是系统的解析力不足,后来带着唱片又回到那个朋友的家中,实际听过之后才发现香港版的录音和朋友家放着的那张日本版的录音完全是两回事,至于引进版就更别提了,可以说只有形,这张唱片的神全没了。一直到三年后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淘换到一张日本版的《天空》,这也是笔者的唱片收集过程中耗时第二长的唱片。



第四张:舒曼舒伯特三重奏


如果我问一个发烧友,最能体现音响音质特色的乐器是什么?想必稍微对音乐和音响发烧有一定了解的人就能回答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的方波对音响的瞬态表现要求极为苛刻,小提琴出色的表现力对音响系统的高音和解析度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大提琴的低音部分则对很多音响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噩梦……然而知道有一类曲目是把这三种器材结合到一起的则不是人人知道了。


钢琴三重奏这一艺术形式在室内乐里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三件乐器正好也是人类创造的乐器里表现能力最丰富、演奏技巧最复杂的。它们在一起演奏的效果,从某些角度说是最为丰富的、表现力最强的。笔者对古典音乐了解不是很多,印象中海顿、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德沃夏克、门德尔松等都有相应的作品,而笔者介绍的这张唱片其珍贵之处在于其演奏者均为“大师”,其中有钢琴家鲁宾斯坦、小提琴家谢林、大提琴家富尼埃。

鲁宾斯坦不用过多介绍,得益于他非常长的演奏生涯,他不是霍洛维茨那种拥有超级华丽技巧的浪漫派大师,但有着异常宽广的曲目,基本上“什么都弹”,乐感纯正自然,是古典派的代表人物。


小提琴家谢林不是一位海菲茨式的富有个人英雄主义气质的大师,而是一位气质内敛、典雅、古典、修养纯正的大师,他的这种气质使他更适合于独奏、室内乐演奏,而不是协奏曲。至于法国大提琴家富尼埃,熟悉大提琴这件乐器的乐迷都应该知道他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他的个人演奏气质和谢林非常类似:两人都以典雅纯正的音乐趣味见长,而非华丽的演奏技巧。这是三位各自在他们的领域内都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师,幸运的是他们在1970年代相遇了,并且在美国RCA Victor公司的策划下灌录了几张唱片,这些录音能流传下来实在是乐迷们的幸事。


笔者手上的这张唱片“来源”不是很纯正,而是在一个二手书市场上淘换来的,封面都已经缺损了,好在盘片保存得相当完善,一直到看见盘片的内环处8/92的出厂日期,笔者才意识到这是一张RCA Victor出品的“老版”唱片,其出厂日期为1992年8月,事实上笔者为了写这篇文章,遍寻网络都找不到一张清晰的唱片封面,最后还是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上见到了这张唱片的详细介绍,而且笔者上文对这张唱片的介绍,也是“抄”人家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我朋友的博客看看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此外,如果单纯以录音来看,这张唱片其实并不“发烧”,当然录音也绝对不差,如果您是一位偏好音乐并且对音响有一定喜好的朋友,这张唱片一定要听听。不过事实上这张唱片不太好找,最起码笔者转了北京的多个唱片店都没有找到。



第五张:《狂想曲集》


事实上,在发烧友心目中,这张唱片另有一个好记的昵称“白头佬”,笔者以前写文章的时候曾经介绍过这张唱片。斯托科夫斯基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管风琴家。他于60年代初期指挥录制的《狂想曲集》是他艺术风格的浓缩版。该辑共选录了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埃涅斯库的第一号《罗马尼亚狂想曲》、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中的《沃尔塔瓦河》、瓦格纳的《唐豪塞》序曲等六段乐曲,总长75分29秒。该CD的录音晶莹剔透,同时又具良好的音场、庞大的气势和优秀的录音质量,完美地再现了音乐。而首首精美的乐曲,更使你充分领略到音乐美的冲击。


在这张唱片中,第一首便是非常狂暴的演出,所有的乐器质感与音色都达到了一个最鲜明的临界点。这张唱片也是笔者所认为的少数几张既保持了出众的录音,又具有极佳欣赏价值的唱片。而且以笔者的经验,能够把这张唱片重放好的系统实在是寥寥无几,不是在声音的气势上略有欠缺,就是在声音的细节上不够精致,事实上欣赏这张唱片时,笔者最喜欢使用发烧级的耳机系统,尽管在声场部分会有一定的缩减,但是对其各种乐器的细节表现则有着一般Hi-Fi系统所不及的精致。


如果您是一个比较狂热的音响发烧友,并且对古典音乐略有兴趣的话,不妨把这张唱片收入旗下。



第六张:《丝竹管弦》


说来好笑,尽管笔者在很多时候都自认为一个音响发烧友,但是自己看看笔者的CD收藏,其中却没有多少所谓“发烧天碟”,即使有一些也是从朋友那“赖”的,或者从音响展等特殊场合以低价收回来的, 而这张唱片则是笔者实打实付出“280元”购买的,那个时候还在上高中的笔者,能拿出这份钱来也需要一点勇气了。


这张“丝竹管弦”是民乐的典范录音,在《秋思幻想曲》出现之前,它号称国乐第一录音,每一首都是国乐精品,这张CD原来是香港菁英独奏团1981年的模拟录音,后来经FIM以JVC的XRCD技术重新制作,音效相当突出。FIM的这张《丝竹管弦》正是以其出众的录音效果而风靡起来的,也是笔者个人听过的所有民乐录音中最好的一张。它具有相当高级别的清晰度和解晰力,强横的动态就是在小型Hi-Fi系统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最值得一听的是其中的“渔舟唱晚”与“阳关三叠”,古筝与古琴独奏,其拔弦、按弦、琴腔发声的细节与空气感相当浓烈,筝声的清脆与琴声的古扑成为强烈的对比,但音色与形体绝对真实准确。 “夜深沉”与“功夫”却是动感十足,可以列为低音狂的参考曲目,其鼓声干净利落,形体感极为优秀。

“丝竹管弦”中录制的民乐器演奏之逼真,细节之齐全,瞬态反应之优秀,堪称民乐中之极品,虽说后来的《秋思幻想曲》在声音的精致程度上又有进步,但是对于笔者来说,这张《丝竹管弦》留下的惊喜则无疑更为深刻,建议喜好民乐的朋友无论如何也要收一张在手。



第七张:王宏伟《黄河遥遥》


内地的朋友们对这张唱片估计不是很熟悉,其实这是王宏伟在1993年应邀赴日本参加“东京艺术节”后,1994年由日本JVC唱片公司策划并制作,并邀请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任音乐总监、中国交响乐团担任伴奏、胡炳旭担任指挥,完成的首张个人专辑《黄河遥遥》,先后在日本和台湾等地发行,之后上海唱片公司等国内几家唱片公司也先后购买了出版权,易名为《天地太极》后在内地发行,不过实际上录音效果却略有弱化(还好差距不大),在发烧友心目中比不上这张《黄河遥遥》,另外内地版的《天地太极》比《黄河遥遥》多了一首“泪花花满了”,论收藏价值可以说各有特色。


笔者的这张CD是几年前托朋友直接从台湾带回来的,因为行李托运的关系把包装盒压碎了,之后就一直放在CD包中,加起来也没有听过几次,后来在测试耳机系统时因为手上没有男声录音才把它翻出来,谁知道一听着迷。最难得的是,这张唱片是少数几张值得反复聆听的发烧录音,不仅仅因为其录音素质,更是因为这张唱片中处处流露出那股浓浓的“中国味”,尤其是其中的“对酒歌”“楚歌”“天地太极”等几曲。事实上,这张碟片之所以出色,还因为其没有明显的短板,不管是选区还是配器,都有着极为出众的表现,对民乐对民歌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到市面上转转,这张唱片的确值得收藏。



结语


笔者以上介绍的几张唱片,都有了一定的历史了,最新的也是1995年之前的了,似乎也证明了发烧圈中那句“新不如旧”之说,不过不得不说,单纯以唱片来说,虽然目前市面上充斥了各种“发烧天碟”“发烧录音”,但是能够保持出众的录音素质,极佳的欣赏价值,可以反复聆听的魅力的产品的确是不多。限于文章篇幅,笔者这次的唱片推荐暂时就介绍这么多,以后再写到“音响聆听”那一个环节时,我们还要提到一些具体唱片,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将笔者的这篇“闲聊音响发烧”的发烧看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434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2-12-4
发表于 2011-6-23 00: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不及看完,先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主题

1万

帖子

29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
注册时间
2004-11-17
发表于 2011-6-23 06: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倒是认真,部分观点认同
beyer的声音,如果正确的看他,不但拥有自然,准确,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那些华丽的色彩,但却可以纯洁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的境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361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10-2-10
发表于 2011-6-23 06: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看的眼花 真是认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99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11-3-9
发表于 2011-6-23 11: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啊长
君と約束した優しいあの場所ま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581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10-11-2
发表于 2011-6-23 1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文,顶了再看。
雪花膏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2101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8-8-14
发表于 2011-6-23 12: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能耐心写下来,已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603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10-9-24
发表于 2011-6-23 12: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点点,怎么越看越多.
先顶了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3-8-30
发表于 2011-6-23 12: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顶了也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65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1-5-12
发表于 2011-6-23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niszt 于 2011-6-23 12:55 发表
好长啊,顶了也不看

“非典”型发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2-20
发表于 2011-6-23 13: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自已的心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11 02:59 , Processed in 0.110748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