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3|回复: 28

[复制链接]

7

主题

115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3-2-13
发表于 2003-3-14 1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论坛上,小弟一直是潜水的,盖因小弟觉得各位DX的功力深厚,玩的耳机又多,凭小弟这点功夫实在无法接招。今天小弟根据我从工作中悟出的一点体会,也贴一个,欢迎各位DX指教(可别拍砖)。

首先说一下小弟从事的工作-听力测试的各类仪器的技术工作。听力学是研究人的听觉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各位如果到医院去看耳朵的话,就会被医生要求做一些检测,这就需要用到各类仪器,大致有听力计、声阻抗仪、脑干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等,我主要向各位介绍一下听力计,因为后面的几类仪器与我们的主观反应无关。听力计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测试人的听阈值(人主观在不同频率点上能够听到的最小声音),从而对人的听力损失情况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听力计测试分为气导测试和骨导测试(略),气导测试即经空气传导,由受试者佩戴专用耳机(其实被大家爆炒的Etymotic Research的ER4即是一种在医疗领域用于听力测试的耳机),然后由仪器给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测试信号-通常是正玄波-根据受试者的反应测出在不同频率点他能听到的最小声强,即为听阈。
听力测试的声信号强度的单位不是我们通常用来描述声音强度的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而是经过特别校准的听力级(Hearing Level,HL),听力级与声压级之间的校准值是由国际标准规定的固定值,全世界所有的听力计制造商都必须按照它来进行校准,这样才保证了听力测试结果的统一。我尽量通俗地介绍一下听力级(HL)的来历:
我们都知道,人对相同强度(或叫音量)而不同频率的声音所感觉到的响度是不同的,这就是等响度曲线的来历。而听力测试是以人主观听到为基础的,所以不能以声压零级为参考点,而必须以响度零级为参考点,但在工厂里生产听力计时测量耳机输出都是读声压级的,所以必须获得听力零级(响度零级)与声压零级之间的在不同频率点的换算值。这个换算值是这样来的: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某公司召集了上千名士兵(因为士兵都比较年轻且身体健康)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里测得他们能够听到的不同频率的最小声压级并取平均值,这个值即为他们的响度零级,该值与对应频率点的声压级的差即为响度零级与声压级之间的换算值。
我们可以看出,听力零级实际上是把等响度曲线拉直,所以,对于一个听力正常的人来说,他的不同频率的听阈值的连线应该基本是一条直线。而且即使声音超过听阈值后,他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应该也是线性的。我以上的介绍对于各位烧友主观评价各类器材是很重要的,试想如果一个人的听力曲线本身就不是平直的,那么他对声音的评价必然出现偏差。所以说听觉这东西是非常主观的(也许这也算hi-fi的一种乐趣),我自己给自己做过测试,我发现我的听力实在难以成为金耳朵,所以这些年来,我对硬件已逐渐退烧,平时就用我几年前在德国柏林买的HD580接在台机的耳机输出上听,我原先一直想为HD580配一耳放,现在也不再有强烈的购买欲了,在外面时就用MX400接松下Diskman听(我打这文章的时候就用它在听DECCA的古典杂锦碟),箱子听的就少多了,盖因声环境也不易弄好,唉,可惜了我的金嗓子功放和卓丽音箱。其实我从来不用听力测试用的耳机来听音乐,因为用途不同,所以设计理念也不同,象SEN、AKG等大厂对于不同用途的耳机(如监听用、hi-fi用)都进行专门的开发和校声,完全值得信赖。而你要知道这些厂是不生产听力测试用耳机的,同理Etymotic Research也不会去为hi-fi而开发产品的,Etymotic Research其实是一家医疗设备公司,我所在的公司目前还在OEM他们的产品,所以我对这家公司也略有所知,我在米国时也和这家公司的人接触过。
我建议各位烧友有条件的话也不定期地去测测自己的听力,因为人的听力会根据各人的健康状况的变化、年龄的增长等发生变化,根据自己的听力图,在听音响时加上适当的EQ进行补偿,这样我觉得才更合理,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耳朵对高频是有衰减的,那么你凭什么说某件器材高频不好或细节少。我的意思并不是对各位多年发烧的经验进行否定,我只想阐述因为听觉这个东西太主观了,而我们在发烧的过程中其实也忽略了一些东西,所以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3-3-15 1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第六感的存在——燃烧吧,我的小宇宙!!: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7

帖子

2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3-15 19: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561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3-14 16: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再从医学角度介绍一下人耳所能分辨复音数的极限和听觉心理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438

帖子

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4
注册时间
2001-11-21
QQ
发表于 2003-3-14 16: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耳机听到,拿下后一咬牙就明显高频式的耳鸣。耳机和耳朵都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7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3-14 13: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谢谢!
看来我们很多人都应该去测试一下听力,听力有问题还大谈听音感受是不负责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56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3-15 0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以为在发达国家能舍得这么折腾的公司,有几个?嘿嘿,还不是变着法子放卫星搞大功率、极品外型掏你兜里钱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655

帖子

14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3
注册时间
2002-10-7
发表于 2003-3-15 1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effrey 发表
[B][QUOTE]最初由 kell 发表
[B]咱也说上几句-------
音响这门学问被有些人称之为“玄乎”学、也被一些人称之为“经验”学。日本的某Hi-End品牌****机型同英国的某Hi-End品牌****机型在做同几项测试时、使用了... [/B]

用途不一样啊~“好比你前两天认识一个人,你就能记起他的长相,当你再见到他时,你会认出他。但你昨天听过的声音,今天不一定能再记得。”昨天见到的人是个别的,听到的是无意的。就是说你一天能碰到很多人,但是你只会记住要熟记得或要在接触的人(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我昨天上这个网吧,昨天见过老板,但是我今天见到他却还是陌生的,如果没有“网吧老板”这个提示,我是怎么也不知道他是谁),对于声音,一般来说,没有人注意声音本身,注意的是声音能带来得信息内容,这跟见人不一样,见人记住长相(比如同学,领导,但不是在大街上见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是主动的,记住他的声音是无意的被动的,除非象听耳机之类,听过之后会记得怎么样(这还只是声音特点)。另外,通过眼睛到大脑所需要的途径比通过耳朵到大脑的途径近,一般大脑还要对声音进行分析(如语言分析)。
主要的,还是你的对比不恰当:用一个人对比声音是不行的。确切点,可以这样对比:
1。你前两天认识一个人,你就能记起他的长相,当你再见到他时,你会认出他(记忆不完全,再次见到他时是被唤醒记忆)。你昨天听过的一首歌,今天还能再记得(记忆不完全,再次听到他时也是唤醒记忆)。当然这都跟大脑有关。
2。好比你前两天看到一个与自己无关不重要的图象,今天你可能记得也可能不记得。你前两天听过的与自己无关不重要的声音,今天你可能记得也可能不记得。这就跟没经过大脑有关。
还有,这个例子主要的还是考察的大脑对视觉信号和声音性号的分析和记忆能力,当然这也不能代表听觉的主观性强,视觉客观(主要还是考察大脑,与视觉和听觉主客观的关系不大)。
视觉不主观,但是对视觉的 分析和阐述是主观的,就象有的人认为**很漂亮,而有的人就认为他很一般,可是实际上**再谁眼里,长的都是那个样子。听觉也是一样,他不主观,但是通过了大脑,其主观性就就表现出来,而且主观性比对视觉还要强(因为对于视觉的社会约定要比对听觉社会的约定要强很多,而且,自语言信号始,听觉的作用已经退化了他的自然作用,变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这点就与视觉一直的自然作用不一样了,只有在象作测试时,他的自然作用才是主要的,在做视觉测试时也是一样),同一样的声音/音乐,有的人认为好听,也有的人认为不好听,虽说到他门耳朵里的都是同一样的 声音。说到底,视觉和听觉都没有主观性,有主观性的是人本身~

:cool:

另外,楼主的发表也让我长了些知识`
也许是我比较喜欢这种真实的声音(如果可以这样说真实的话),所以我认为ER4比较好,但我也考虑到了他的价值量也是名副其实的。就是跟其他耳机比也是可以的。
“因为人的听力会根据各人的健康状况的变化、年龄的增长等发生变化”,这一点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655

帖子

14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3
注册时间
2002-10-7
发表于 2003-3-15 11: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自己,有时候管的不是什么HIFI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655

帖子

14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3
注册时间
2002-10-7
发表于 2003-3-16 0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ER-4MicroPro Earphones are in-the-ear,high fidelity transducer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to combine flat frequency response with isolation from external noise.These earphones provide 20-25dB of external noise exclusion,allowing the listener to hear the full dynamic range of recordings at lower reproduction levels.


ER4Bightweight and portable,High accuracy,Noise isolation,Flat diffuse-field-eaualized response,For specialized binaural recordings.
ER4Sightweight and portable,High accuracy,Noise isolation,Highest fidelity on standard commercial reordings.
ER4Pightweight and portable,High accuracy,Noise isolation,Higher sensitivity,Enhanced bass respons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655

帖子

14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3
注册时间
2002-10-7
发表于 2003-3-16 1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4S,4P,4B的用途是不一样的,我想楼主所说的ER4指的应该是4B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1439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2-11-29
发表于 2003-3-15 15: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证明发烧到极点的发烧友真的会走火入魔炼起******!无中生有是发烧友的专利!曾经看过一烧友的文章说:把碟片放在冰箱里冻一会儿,声音会有通透的变化!!呜呼哀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3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2-11
发表于 2003-3-15 2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shzdq 发表
[B]再一次证明发烧到极点的发烧友真的会走火入魔炼起******!无中生有是发烧友的专利!曾经看过一烧友的文章说:把碟片放在冰箱里冻一会儿,声音会有通透的变化!!呜呼哀哉。……………… [/B]

哈哈哈~~~~~~~~~~  支持!: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9915

帖子

4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9
注册时间
2002-12-21

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3-3-14 21: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也说上几句-------
音响这门学问被有些人称之为“玄乎”学、也被一些人称之为“经验”学。日本的某Hi-End品牌****机型同英国的某Hi-End品牌****机型在做同几项测试时、使用了各类仪器,其示波图形及多项技术指标值均表明---日本的要明显的领先于英国的、但听感就逊色于英国的(不是所有的日系机),这说明了什么原因呢?这就是“玄乎”学中所说的“调理和校声”、“经验”学中所说的“积累和模仿”,仪器测不出来的图形声波、但有些人的耳朵却可以听出来的、这早以是不争的实事了、、、比如换换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加换几只丁脚、、、、等等等等,也都是有可闻的变化的。还有一些歪门邪道的玩法、、、单纯的用理论和技术是无法解释清楚的。难道这些人都是耳朵有毛病吗?是他们的畸形听力、能听到一般“正常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吗?讨论类似这样的问题、早几年前在别的坛子上就有过风风雨雨、现在应然也不会有啥结果的。就象鹦鹉螺与单拿哪个好的问题一样、、、、、、、、争论不休!!!
:D :D :D :D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930

帖子

17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3-1-9
发表于 2003-3-14 16: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8 19:10 , Processed in 0.101381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