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517|回复: 8

2003:基于自由的创造 [分享]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3328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1-1 2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

2003-12-31 17:54:03


  
  当清点这一年中国的思潮进步时,我们发现,思想界的裂痕在继续延伸,而民众在利益分殊的推动下,却自发演变出一场中国公民的维权运动。大地上分殊的利益,或许比书斋里分裂的观念,更为结实地掘进中国的思想进步。

  最有实践意义的思想成果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它不是表现在知识界的书斋里,而是在更多知识人的视野背后发生,一如温家宝总理今年11月在哈佛大学讲演,将近三十年的改革总结为“民众基于自由的创造”。

  □朱学勤
  临近这一年结束的时候,《时代周刊》遴选本年度风云人物,否定了布什、拉姆斯菲尔德,独独挑选了三个普通的美军士兵为封面人物,其中一位黑人显然来自美国底层。无独有偶,当我们清点这一年中国的思潮进步时,同样发现,思想界的裂痕在继续延伸,而民众在利益分殊的推动下,却自发演变出一场中国公民的维权运动。大地上分殊的利益,或许比书斋里分裂的观念,更为结实地掘进中国的思想进步。
  2003年3月20日上午,第一枚导弹在灯火阑珊的巴格达晨曦中炸响,中国观众惊奇地发现,CCTV滚动直播立刻跟上,专家评论、字幕飞播、现场报道等等,不一而足,不落人后。在国外,这是一次战争事件,在国内,则首先是一次新闻事件,此举洗刷了此前中国传媒的耻辱,中国观众的知情权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尊重,是一次典型的“基于自由的创造”。
  国内思想界因此次战争而再次分裂。反战派以《读书》第四期编后记为代表:在19-20世纪的漫长历史中,民主始终是与民族-国家的结构历史地联系着的,国际领域基本上是一个力量平衡的领域。人们看不到在霸权支配的国际范围内形成民主的机制和条件,所谓国际性民主始终是一个模糊的理念。但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众性的反战运动,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公共领域的角色,在反战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改变,似乎正在为国际民主提供一个可能的范例。
  同样也是要求民主,拥战派则强调萨达姆政权的反民主性质,以及联合国在人权与主权发生冲突时,经常受困于安理会一票否决权的大国游戏规则,本身具有反民主性质,就此要求“国际民主”,无异于缘木求鱼;至于世界范围的大众性反战运动,《南方周末》3月下旬发表的署名文章则提醒读者:诸如反战示威这样的反对声音,都是发生在可以反对的地方,而最需要发出反对声音的地方,如萨达姆治下,却是一片沉默,如有之,则是举臂如林:“100%一致同意”其连任。这就不是可以反对的“反对”了,而是必须拥护的“拥护”。可以反对的“反对”与必须拥护的“拥护”,是两种声音,有时确实会“汇合”,但貌合神离,相差何止以道里计?我的看法是,关键不在于人们在反对什么,而在于人们是否可以反对。有了“可以反对”的权力,是“反战”,还是反“反战”,当然也重要,但毕竟是排在其次。因为更重要的前提是:我反对“必须拥护”的政府,我拥护“可以反对”的制度。
  双方争论的焦点当然不在抽象的“国际民主”,而是在“国际民主”的一个前提:萨达姆之类的“绝对主权”是否高于“普遍人权”?还是“普遍人权”高于“绝对主权”?前者是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的观念,后者才是“在19-20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国际关系从“主权论”走向“人权论”一个并不“模糊”的“理念”。
  与此相关的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在这一年继续保持昂扬势头。发展至下半年,矛头所向,从美国转为日本。齐齐哈尔日本遗弃毒剂伤人、日本人珠海集体买春、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登台“辱华”等引起中国民间对日正当抗议。6月,民间组织登上钓鱼岛;8月,网上万人签名反对京沪高速铁路使用日本技术;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成为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场所,有论者称之为网络民族主义。这一对日抗议思潮之所以强势勃发,除上述恶性事件刺激,原因似乎在于:中日两国历史积怨长期存在。然而,包括对日抗议思潮在内的民族主义议题之所以在网上长盛不衰,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这一议题不如其他议题容易受到制约,从而促使诸多网民趋之若鹜,乐此不疲。由此,应该看到这一思潮的两面性格:正当与表演同在,义愤与夸张共存。

  4月下旬,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国内出现SARS疫情的浓重阴云,思想界争论暂时沉寂。即便如此,在探讨SARS疫情成因时,还是有隐约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失误在片面否定“文革”,过早放弃“文革”期间的以农村合作医疗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体系;一种观点认为,误在政治体制中的陈年痼疾:行政官员罔视公民知情权与生命权,谎言塞责,失去了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的最初时机。这些分歧隐约呈现“文革”结束20多年后,面对新的社会弊端,一部分思想界人士意欲重新评价“文革”的潜在冲动。所幸国难当头,这些分歧始终处在克制状态,没有尖锐化。而中央顺应人心,迅速作出反应,罢免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蒋彦永军医敢于直言的勇气得到国内外广泛称颂,《南风窗》杂志授予他“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诤言奖”。思想界讨论由此而活跃,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提出:我们是否能建立一个可问责的政府?此后在国际艾滋病宣传日,政府公布中国患者的惊人数字,以及温家宝主动和艾滋病人握手,吴仪视察河南上蔡艾滋病村,在这一系列进步的后面,都能看到始发于SARS期间的思潮推动。
  SARS时期的另一个思想亮点,是《走向共和》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一扫荧屏充塞清宫戏、帝王戏、宫妃戏的低俗与倒退。荧屏多年未有政论大片,一旦出现,立即激起观众热烈反响,证明民间社会对思想仍然存有巨大需求,事在人为。该剧深入表现孙文、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多重性格,引导观众具体分析制度选择与政治博弈之间的具体成败,一扫学校教科书所灌输的历史决定论、脸谱化教义,以及知识界回避制度选择空谈文化决定论的误导;剧情全景式的呈现了中华民族挣脱帝制奴役,追求共和自由的艰难历程,无意中呼应了思想界此前有关共和宪政的学理讨论,成为一部普及性形象教材,引发民众关于共和、民主政体的思考。
  这一年最为值得注意的具有思想含量的变迁,是网络内外、法庭上下的公民维权运动:众多细民锱铢必较,顽强守护自己的既得权益,案件之多,牵动之广,为建国以来所罕见,以至北京的一家权威媒体有足够理由将这一年命名为“2003:公民权利年”。
  据新华每日电讯12月5日报道,最高法院近日公布的数字显示:近6年来“民告官”出现激增现象。全国法院行政案件收案数从1992年的27152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被告的败诉率从21.98%上升到25.67%。年收案从不足3万到超过10万大关,逐年激增的行政诉讼说明了什么?最高法院行政审判庭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告官”激增其实是进步:“原来行政争议主要靠‘上访’,找党政首长,现在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大大加强了。”
  2003年公民维权行动最为突出的事件,是湖北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在广州被故意伤害致死案。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联名将一份题目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传真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对该办法进行违宪审查。6月20日,国务院反应迅速,废止收容法规。以此为契机朝野良性互动,触发下半年公民维权诉讼浪潮:孙大午案、李思怡案、翁彪案等。
  然而,也就在公民维权发展到年终足可清点各项成果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围绕刘涌案的民意“分裂”。
  刘涌为沈阳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案发后,初判“斩立决”,二审改为“死缓”,然后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启动提审程序,改回“斩立决”,每一回合都牵动媒体舆论和社会神经。民意发生激烈争论,观点截然相反:刘涌不死,法治死,这是来自民间的声音,显然是主流民意;刘涌一死,法治亦死,这也是民间的声音,却不是主流民意。后者多半来自律师和部分法律专家,他们认为本案的证据受到过“污染”,颇多漏洞,在侦查过程中有法律严禁的逼供行为,缓刑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这两种声音牵涉两种不同的正义理念: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从2000年长江读书奖评奖发生风波,《南方周末》署名文章提出“程序正义”以来,这一概念已经从思想界走向公共生活,为公众普遍接受。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这一次却遭逢结结实实的民间抗议。而这一次主流民意压力,则让人们体会到,程序正义之艰难,既有来自行政权力的干涉,也还有来自民间的道德抗议。一位参与孙志刚事件签名上书的青年律师在有关此案的一篇文章最后,写下如此沉痛结语:
  我说过,同情地理解并且尊重这些朴素的源自基本正义感的义愤,但是其结论和思维方式都是我坚决反对的,今日刘涌案让我依稀看到1789年法国大惨剧和俄国1917年惨剧以及中国“土改”、“反右”、“文革”等历史癫痫的重现。也许主流民意依然可以像骂陈兴良教授、田文昌律师一样骂我,甚至都可以诬陷我拿钱替刘涌说话,但这无法证明刘案主流民意真理在握。孙志刚案的时候,我是主流民意中的一员,但这一次不是,因为它背叛了基本的人道主义立场。
  这位青年法学家的名字叫萧瀚。他曾经活跃在近年来法学界人士走向公共生活前台的身影中,如张思之、贺卫方、许志永、俞江、滕彪、周伟、王怡、陈永苗、秋风等。当这些青年法学家参与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争论时,我曾为此振奋,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文学病———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不是文学家本身,就是文学家出身,这一百年病症有可能在他们这一代手里结束。当我看到萧瀚上述话语,并不难过,这标志着新一代思想者在心理素质上的成熟,他们已经超越五四以来文人型思想家的脆弱甚至伪善,敢于直面主流民意的乖逆。仅仅记住那本书的书名“总统是靠不住的”,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勇气公开说出:“民意也是靠不住的”!具有如此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新一代人,才是赫尔岑所言: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
  本文即将结束的时候,传来****中央提交人大讨论的修宪建议。在那些出人意料的亮点中,不仅凝聚着决策层的集体智慧,也凝聚着这一年社会思潮的进步因素。最有实践意义的思想成果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它不是表现在知识界的书斋里,而是在更多知识人的视野背后发生,一如温家宝总理今年11月在哈佛大学讲演,将近三十年的改革总结为“民众基于自由的创造”。到目前为止,国家领导人在境外发表过诸多讲演,这是最令我感动的一次。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这样的一年,我们没有理由不用这样好的题目,结束这一年,迎接新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6066

帖子

218

积分

核心会员

难道要耳机坏了才想起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8
注册时间
2003-3-1
QQ
发表于 2004-1-1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基本和耳机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3328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2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这篇文章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无法概况或提炼2003年思想的重大变革,但是我们还是要转贴给大家看,应该真正的革命是发生在内心世界的.这火种传续连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04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1-1 22: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理事开路,咱也搭车转它一贴:

2003即将成为历史,忍不住要对健忘的自己说点什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造化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消磨一切,只留下淡漠的悲哀。所以更有胡扯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好为自己的ID增添更多的关注。
  2003是独一无二的,2003的独特在于它更大规模暴露了我们的丑陋。也在于我们的苏醒。
  
  一、SARS
  
  如果多少年后我们还能清晰地回忆起2003,让我们记住的只会是SARS,只会是口罩。不会是别的什么,比如神州飞船之类。SARS病毒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惊人的美丽,然而它却空前集中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坚强、人性的卑劣和高尚。SARS给陷于自欺欺人的人们当头一棒,让我们看到自己所坚信的许多东西是如此不堪一击,比如金钱、比如科技、比如全面小康,比如集体主义,比如爱。
  SARS被成功地遏止,也许是措施得力,也许是万幸。生活开始了按部就班的老调子。大家迫不及待地投入了新的狂欢。我们成功地战胜了SARS,我们又成功地忘记了SARS——后者才更是真正的人间奇迹。抗击SARS被成功地转化为一场全国人民大团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胜利(正如其他灾难一样,比如一位少女的跳楼悲剧被篡改为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救人的凯歌),不知道这是悲剧还是喜剧。人们淡忘它的速度比它传播的速度还要惊人,数百人的生命和全民族的动员没有换来公共医疗体系的根本改善。我们的民族依然在自我陶醉中坚持着健忘的优良历史传统。
  SARS可能不会再大规模爆发,但造成SARS爆发的绝不仅仅是病毒自身,那些帮助病毒传播的制度原因依然没有触动,新的公共卫生灾难还会发生,也许是BARS,也许是HARS,更也许是AIDS。
  顺便指出的是,SARS事件中钟南山院士的挺身而出是这次危机中难得的量点,也给院士这个称号一个恰当的诠释。院士,不仅意味着身份,地位,更意味着责任、担当和良心。
  
  二、洪水
  
  和SARS一样,2003的洪水泛滥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我们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操作术,比如历史上的女人祸水亡国论,比如3000万人饿死的自然灾害论。总有这样那样的替罪羊会出来领罪的,反正女人和老天也没有话语权。2003渭河洪水使这种强盗逻辑开始受到挑战,终于有人站出来打破沉默,尽管是迟到的真话,是事后诸葛亮,我仍然向他们表示尊敬。
  在中国说真话需要勇气,因为说真话往往是危险的,上到遭挖心的比干,下到被割喉的张志新——因为说真话沦为罪人的人数恐怕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也许可算是诸多中国特色之中的又一特色。然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毕竟过去了,说真话的时代不会遥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二十年内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大规模兴建水坝的国家。作为外行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更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未来还会发生类似2003年的人造洪水?
  
  三、收容
  
  又是一个用生命和鲜血终结的制度,又是一个迟到几十年的真话。鲁迅先生说,在中国,就是挪动一张椅子也要流血。这次要挪动的不仅仅是一张椅子,为这个罪恶的制度流的血能把祖国的大地全部染红。
  如果这次流血的不是一位大学生,如果这次流血的仍然是一个是所谓的“盲流”,不知道我会不会是下一个孙志刚。一个中国公民,仅仅因为或衣着蓝缕,或三证不全,或没有工作,更或是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就可以被暴力剥夺人身权、迁徙权、财产权直至生命权本身。数十年以来如此非人的制度在明明违法的情况下竟能堂而皇之的存在,甚至成为某些机构和人物的生财之道,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所谓的社会治安和市容市貌!过去纳粹集中营屠杀犹太人还有自我炮制的种族优劣论,而我们的收容制度根本就不需要理由,理由仅仅是我想,我需要!
  幸好,中国开始苏醒,民族开始觉醒,尽管仅是点滴,尽管还很微弱,但值得欢呼,更需要参与。终于有人向全国人大提出了收容制度违宪的提案,我向他们致以真心的感谢,因为我有那么多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们在远方的城市漂泊!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提供工作,至少为他们提供安全。收容制度的出乎意料被迅速废除,也许只有一个理由能解释这种迅速——它的罪恶连盲人也不会忽视。
  我也顺便提醒那些怀念收容制度的所谓精英们,任何刚吃过饭的流浪者不会抢劫给他饭吃的人,他更愿意用劳动报酬替代廉价的怜悯。
  
  四、矿难
  
  斯大林曾经说过:死一个人,我们会感到悲伤,死一万个人,我们只会麻木,因为这只是一个数字。对于2003年死于地球深处的数千名中国矿工们,我不知道是否也同样适用斯大林的话语。那就让数字再让我们麻木一回?
  3月22号,山西吕梁孟南庄煤矿瓦斯爆炸,死亡72人;3月30日,辽宁抚顺孟家沟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5人;4月16日,湖南涟源七一煤矿透水,17人死亡;5月4号青年节,山西运城富源煤矿透水,21人死亡,其中18人为困在井下饿死;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瓦斯爆炸,86人死亡;5月21日,山西临汾一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5人;8月11号,山西大同杏儿沟瓦斯爆炸,42人死亡;8月18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一村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7人死亡;9月1号,河南安阳安利煤矿透水,17人死亡;10月9日河南登封昌达煤矿透水事故,17人死亡;11月2号,吉林省通化矿务局原湾沟煤矿瓦斯爆炸,15人死亡;11月14日,江西丰城建新煤矿瓦斯爆炸,49人死亡;11月22日,河南汝州孙店煤矿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3人……(根据google搜索之不完全结果,不包含一次死亡十人以下的矿难。)
  我只依稀记得,某一天,单位总务主任在对大家解释今年暖气不热的时候说:“今年煤质量不好云云”。呜呼!带血的煤不烧也罢!让全国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冷静一下未尝不可,烧这样的煤,再暖的宫殿也冷如冰窟!
  诗人邵燕祥为矿难工人写的诗中说,“他们佝偻着在地球的深处,随时堤防着爆炸、塌方和透水,他们的尸骨混着煤炭一起燃烧,连名字也被人故意抹去……”。也许我们做不了什么,我们也不可能不烧煤。但让我们在烧煤的时候祝愿我们的矿工兄弟在天堂里幸福——毕竟天堂里没有煤矿。
  
  五、仇日
  
  齐齐哈尔的毒气弹事件、珠海买春事件、西工大事件把几年以来的仇日情绪推到了沸点。各个BBS上到处是抗日的呼声。然而不客气的说,大部分愤青们的呼声除了表达愤怒,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直到2003年快要结束时,看到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就对日民间诉讼的一次对话,这是目前为止最理性的声音和最实在的声音,正是因为这期节目,让我重新拾起了对央视的一点信心。到目前为止数十起中国民间对日诉讼案中,所有赴日受害人员和陪同人员的旅费和经费都由日本民间律师团义务筹集,以致很多日本律师为此面临经济困境。而中国尚没有出现类似的民间组织或者基金。以致很多人不知道怎么为对日诉讼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更多的人则主要把力量展示在互吐口水上,愤怒不能失去理性,抗争更需要团结,仇日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国民性格使人不敢轻易乐观。很多人不理解那么些日本律师为什么要帮助中国人打官司,甚至受害者也对他们表示疑虑。尾山宏律师表达了一种我们许多人也许无法理解的观点:他们其实是在帮日本政府,他们其实是在爱国,有正义感的日本人并不认为他们是日奸。他其实说出了伏尔泰很久前就说过的老话:爱祖国,更爱真理。真理和历史面前,人人平等,不为长者讳,不为尊者讳,也不必为祖国讳。
  我衷心希望对日索赔民间基金早日成立,自己也能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六、张国荣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艺人的死引起如此大的震动。他选择死亡的独特时间和骇俗方式再次强化了人们对他独特个性的印象。因为SARS而蜗居在家或者大学宿舍的年轻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表达他们对这位明星的喜爱和怀念。以致于任何人若胆敢在网络中对这位FANS们称为“哥哥”的艺人有所非议,必将遭到不计其数的板砖和辱骂,自然在众多的城市办公室里,很多人提到张国荣时都显得格外小心翼翼以免无意得罪某位上司或者同事。一般来说,名人的非正常死亡总是会放大他们的知名度,例如黄家驹,例如张雨生,但似乎都没有张国荣的死后来的哀荣,毕竟前两位是老天给我们的意外,而张的死亡则他本人给我们的意外。联系到他在《霸王别姬》中他那天人合一戏人合一的表演,联系到他的性取向(顺便指出,他的死亡提高了公众对同性恋的宽度),也许人们更能用程蝶衣来诠释他的一生,谁知道他的人生是戏还是戏是人生?也许他比程蝶衣更有资格诠释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去生活,按照自己梦想的那样去死亡,我们能不能向他一样在戏内戏外把握自己?他是用生命来表演的人,在坠下的时候是否感到了孤独?是否还会感觉到痛?生活就是无法承受之痛。只要你还有呼吸,只要你还有灵魂。
  
  七、走向共和
  
  看电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电视剧和学术的结合。特别是,它竟然能把不少习惯在这个时段上网一干人拉到电视前,应该是相当成功的。
  习惯了官说、戏说、胡说历史的人们受到一次空前的历史学术普及。尽管有人说这部有多少硬伤,有人说这部戏在哗众取宠,但无损它精品的价值。这部戏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术通俗化,更在于开启了普通受众阐释历史的多元化大门,尽管该戏中间好多历史场景在学术界早已是老生常谈,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却格外清新,原来历史是这样?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原来历史竟然可以这样?思考一旦开始,谎言再也难以继续为继。那种舆论一律,以真理代言人自封的一言堂操纵话语霸权的时代终将被人们唾弃,《走向共和》就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也许多少年后人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起点。
  可以说,《走向共和》空前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电视剧的一贯鄙夷态度和对学术一贯的隔膜态度。对影视剧和对学术都应该产生重大影响。日益僵化的学术界应该反思学术的路应该怎样走向大众,否则学术的自娱自乐必然导致学术死亡;日益封闭的影视界应该认识到影视不仅仅可以提供娱乐,影视不仅仅是商品,不仅仅是艺术品,也可以做思想启蒙的工作。自以为是娱乐圈太需要引入生命力了。
  但顺便要指出的是央视在播放过程中删改了相当部分,无疑是对本剧片名的极大嘲弄,从而再次说明,走向共和不仅仅是过去时,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八、木子美
  
  木子美终于从人们的期待中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新时代网络文化下对僵化意识形态的颠覆、对道德说教的嘲弄、终于结出了果实。有人欢呼,有人惧怕,有人拍手叫好,有人金刚怒目。有人暗自冷笑,有人相见恨晚。更有人为满足了偷窥欲而意外兴奋。
  木子美的行为在沿海大都市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彻底撕掉遮羞布的大胆和奔放无疑大大考验了中国人刚放开的想象力。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享乐人生观赤裸裸地推出了自己的广告,还有什么是不敢尝试的?至于是否有人将木子美和女权主义联系起来,我不得而知,但据我看来这无疑是对女权主义的嘲弄。
  西方人也许难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会有很多儿童上不起小学,同时奔驰车又在中国卖的那么火。中国社会的多元、复杂和差距是如此丰富,当代中国真是集封建的、资本的、社会主义的,前现代的,现代的,后现代于一身的绝妙样板。木子美引起的争议就是最全面的注脚。
  办公室对面的同事听我说起木子美,迫不及待从网上下载了木子美的《遗情书》,专心致志的研读一番,最后抬起头失望又茫然地说:“这一点也不黄啊?”哈哈,笑的我肚子疼。
  
  九、神舟飞船
  
  25亿美元送杨利伟上天后,网上毫无例外马上展开了新一轮口水战。争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神舟上天究竟有无必要:挺派列举了神舟上天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科技意义、历史意义乃至象征意义。倒派则精心核算了25亿美元相当于多少个农民的几年收入,多少下岗职工的生活费,多少失学儿童的学费等等。至于神舟五号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说明我们国力的提升则鲜有人提。另一类则围绕着究竟在太空能不能看见长城而展开。并有人据此发表宏文:长城,中国人的集体春药。
  看到一个公益广告,第一个是说1903年莱特兄弟飞上天空,第二个是说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第三个说2003年中国人遨游太空。其实神舟上天的意义和前两个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这个逻辑完全是狗屁不通。最近看到杨利伟辗转各地做巡回报告,其声势之浩大,规格之高档,阵容之豪华可谓空前。看着学生们在寒风中排练数日,等待数小时后后在杨利伟的车队两侧欢呼的时候,我不由也模仿一句:神舟五号,莫非又是中国人的一剂集体春药?
  
  十、台独
  
  台湾问题从来一直就牵动网民的激情。能不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将是新世纪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全局性问题。原来一直没有浏览过台湾的网站,直到台独愈演愈烈,忍不住也去看看。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仍然吃了一惊:自己一口一声台湾同胞地叫着,那里的同胞可干脆,早就自顾自把自己当作了台湾国民。对大陆同胞的漫骂和侮辱水平似乎是他们和大陆某些网友的唯一共同点。起初的愤怒、迷茫、失望、无奈过后,郁闷了好几天,打或是不打?大打或是小打?某天和一同事谈及此问题,同事问:“靠,你这不是吃菜的命操吃肉的心么?丫头还操小姐心呐?”一语惊醒梦中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问。不正是我辈的生活准则么?
  不思考是愚蠢的,思考则更加愚蠢。
  
  十一、BIT
  我之所以要在这里特意为一个电脑软件写下一笔,不仅仅因为2003年互联网最伟大的发明是BIT的推广,更因为坚信许多网友有和我相似的网络经历和遭遇。从四年前开始上网后,我曾经疯狂的浏览各类不同于新闻联播的新闻,也曾经同时或不同时和N多的MM用各类聊天工具探讨过人生意义,也曾经连续在各类网络游戏中撕杀搏斗,也曾经不顾网管的警告冒险进入成人站点进行思想启蒙,更从网络上DOWN下来无数的美女图片和各类电子书籍,偶尔弄来各种黑客工具捣鼓直到自己机器重装。终于,我的网络生涯有了比较固定的模式——白天的闲暇是在各处BBS上晃荡,晚上的闲暇则是看各类从网上当来的电影。前者就不要说了,我要说的是后者,2002年开始,各类电影站点开始举起收费的旗帜,而我早已习惯了免费的互联网。直到下半年一个伟大的下载工具BIT的出现才真正使我体验了互联网的真精神,毫不夸张地说,它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共享”的本质,充分实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的大同理想。是互联网继E-MAIL后又一伟大发明。由于它,我的硬盘不不得极力扩张,甚至上传几十部DVD到单位服务器上。然而出于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们是不会放过任何糟蹋好东西的机会的,随着BIT的推广,它也必然沦为又一个糟蹋的对象,正如我们曾经用垃圾邮件糟蹋E-MAIL那样。我们众多的网贼们只愿意享受“人人为我的”惬意,是不会理会“我为人人”和前者的辨证关系的,终于各个BT论坛上充斥了哀求RESEED的哭号,在多部DVD下载到99.9%后悬停在那里几天而纹丝不动,而我为下载1GB的文件已经上传了十几GB数据后,看着那些下载100%后马上关闭上传的网贼们的IP(有一天我真的要攻击这些IP),我宣布BIT必将死亡——当然仅仅是在中国。
  十二、歧视
  以歧视作为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因为2003年是歧视愈演愈烈的一年,同时因遭受各类歧视而备受侮辱备受损害的人们也在2003年站出来说“不”了。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活的十三亿人,谁能够安然地逃脱被歧视的命运?又有谁从不用歧视的目光看待别人?有一亿两千万乙肝病毒携带着被歧视,有4000万丙肝病毒携带者被歧视,有100万爱滋病病毒携带者被歧视,有6000万残疾人被歧视,有 一亿河南人被歧视,有一亿三千万民工被歧视,有数千万下岗职工被歧视,有九亿农民被歧视(曾几何时,农民成了最严重的骂人话语)。而剩余这些微乎其微的人们中,又因为身高、地域、口音等各种理由被歧视或者相互歧视。然后所有我们这些人都被日本人、美国人、地球人所歧视。我们生活在根深蒂固的歧视和被歧视的深渊里不能自拔。
  歧视的背后是极端的自私,极端自私必然导致极端冷漠,这背后是公共安全的缺失。人们天性的自私因为社会公共安全的缺位变的无限放大,任何人不得不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小天地,精心算计着得失进退。“谋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生存下去需要谋,生存之艰难可见一斑。有谋就要有各种各样人为的歧视。中国人的生命是最贱的,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把你的生命当做生命来尊重呵护,所以我们只好自己无条件无原则的保卫自己可怜的生命,甚至不惜以侵犯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从而忘记了只有相互保护相互关爱才能真正保护每个人的简单道理。一个只知道自我保护的社会背后是极大的不安全。
  歧视的背后是无知,是公共宣传的缺失。简单的公共卫生宣传就可以消除大量存在的歧视,然而大量的公共资源和公共媒体被耗费在毫无意义的歌功颂德和所谓的学习某某代表,对如此简单有效的方法置若罔闻简直使人无法理解,也许唯一的解释是某些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是要从这种歧视中牟取利益。而我实在看不出歧视的泛滥对社会的发展有丁点的进步。
  歧视必然导致权利的剥夺,剥夺必然导致仇恨,仇恨必然导致流血。因为乙肝歧视而杀人的周一超是第一个,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并上升到违宪的高度,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开始,尽管路还那么长。
  在这个大规模宣传互助友爱的国度里,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歧视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一方面是生存困境,一方面是灵魂退位,一个人际生态荒漠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我们仍然奢望:未来的时代我们只以人们的道德高低来评判一个人,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希望因道德的高下而歧视任何人。如果你可以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歧视你所认为的道德底下者,难道你就能避免不被另一个占据更高制高点的人所歧视?普遍的歧视下没有任何人是真正道德的。昔神农之有天下,不以人之坏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这也许是对歧视的一个最好反诘。

ayguoshan写于2003-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04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1-1 2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谷雨 发表
[B]...仅仅记住那本书的书名“总统是靠不住的”,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勇气公开说出:“民意也是靠不住的”!具有如此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新一代人,才是赫尔岑所言: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
...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8170

帖子

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6
注册时间
2003-3-4
发表于 2004-1-1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到底干什么的,他的帖子总是很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1万

帖子

25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1-2 02: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悠着点,世图凶险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主题

8609

帖子

25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1-2 03: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叫成仙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758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3-4-5
发表于 2004-1-2 07: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20 23:33 , Processed in 0.111883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