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俱乐部理事

- 积分
- 3765
- 注册时间
- 2001-11-21
  
|
发表于 2008-3-30 09: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cyrax除非无损压缩程序是你编写的,还有你对PC工作的所有环节了如指掌到最深的细节,否则还是虚心一些多听听发烧友的实际听感为好. HI-FI不是玄学,是有实际听感为基础的,是基于实际听感基础上的探索和乐趣. 不否认存在易受心理暗示的,耳朵听力不灵的发烧友,但这丝毫不能改变一个基本结论: 发烧是基于耳朵,耳朵先于理论的学科.
CD刚出现时大家还不懂得什么jitter,都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认为CD的音质是完美的. 但后来呢? 实际听感否认了这点,才促使大家去研究数码音频音质不如模拟的原因,才有了后来那么多理论和结果. 70年代时大家追求放大器的THD越小越好,认为做到小数点后若干个0,音质就应该逼近完美,后来呢? 也是实际听感否认了这点,才促使大家去研究为什么THD逼近0不能带来音质的完美!
HI-FI是耳朵先于理论的学科!!
西方有句谚语我们大家要记得: "知识带我们走向愚昧(ignorance)". 其实带我们走向愚昧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知半解. 但事实上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一知半解的. 基于一知半解的自负,是带我们走向愚昧的根源.
最后补充一个应该是常识的东西. JITTER不仅存在于数字和模拟之间,数字领域内分分秒秒都存在. JITTER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就是在转盘,这是数字领域的吧. 另外数字信号传输的过程(数字 - 数字)也会引入JITTER.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3-30 09:19 编辑 ] |
|